驴友阁 >办公室风水

古代礼仪交往的注意事项

  古代中国有知识的人相见,不是拍拍肩膀!套套近乎就可以完事。而是要经过相当程式化的礼仪!以表达内心的诚敬。《仪礼》有《士相见礼》一篇、记叙入仕的士初次去见职位相近的士的礼节,以及贵族之间相交的杂仪!《礼记·曲礼》说:"礼者,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说,所谓礼,就是通过自谦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人的敬意、这一观念在《士相见礼》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仪节似乎有些琐碎!但却散发着典雅的气息。 一,不以挚、不敢见尊者   初始入仕的士,要去见另一位职位相近的士,是一件很郑重的事!彼此素昧平生、对方是否愿意接见不得而知,如果贸然闯到对方家中求见,则有强加于人之嫌。是不礼貌的表现、或者虽然对方不会拒绝接见、但时间上不方便、不速之客1793会使主人无所措手足,同样是失礼的表现、因此。事先一定要通过"将命者"去转达求见之意!"将命"是"传命"的意思、指居中沟通双方意愿的人,   古礼、彼此身份相当者、可以"分庭抗礼",只有当彼此身份有尊卑之别时?才需要通过对方的下人来递话!例如!大臣称天子为"陛下"。意谓不敢与天子对话,而只能通过阶下的执事传话,士去见另一位士。身份相当、按理可以平起平坐,而求见者依然以自卑的姿态说话和行事!并通过"将命者"传递信息、以表达自卑。谦远的心情、这种方式在书信中普遍使用、例如给朋友写信,彼此身份!年龄相当,但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信封上写"某某先生书童收"、意谓不敢直接交给对方?而只能请其书童转呈!或写作"某某先生俯收"、以表示彼高己卑之意、类似的表达方式,今日依然在某些文人雅士中使用。   求见一方得到主人一方的同意之后?要带着"挚"(见面的礼物)前往拜访。这是一种表示郑重的方式,所以《士相3925见礼》所说"不以挚?不敢见",士与士相见用雉(野鸡)作为礼物,由于雉无法生养!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死雉。4785如果适逢炎热的夏天!则要用风干的雉!以防腐臭!   古人之所以用雉作为士相见的礼物、富其寓意。《白虎通》解释说:"士以雉为挚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介。守节私义。不当转移也!"可见,当时的士人以雉为礼物。是取雉不受引诱!不惧威慑。宁死不屈的特点?来隐喻自己的节操。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把求见者称为"宾"?将求见的对方称为"主人"!宾到达主人家大门外时、先不能与主人直接见面,而要通过"摈者"(协助主人行礼的人)与主人对话。彼此7564的遣词极为谦敬!而0457且有固定的辞令格式!宾说:"某人一直想来拜见,但无缘自达。今天将命者终于以您的命令让我前来、"双方的地位相当?而对方1625亲自上门求见、是屈尊的表现、如果直接让客人进0705来见面、是自大的表现!所以主人要"6063请返"?请客人返回,以便自己能登门拜见,主人说:"某人请将命者向您转达希望相见之意,不料您今天屈尊先来、真是不敢当、请先回尊府!某人随即前往拜见!"来宾表示还是在此相见。说:"您的命令某人实在不敢当!还是请就此赐见。"此时、主人要谦虚地"再请返"、说:"某人绝非虚情假意。务请先回尊府!某人随即前6567往拜见,"宾说:"某人也绝非虚情假意、所以再次请求。"在来宾再次表达在此见面的愿望之后。主人表示同意接见来宾!   但宾是执挚而来。而执挚是向主人表示敬意的礼节,主人若不经推辞就"受挚"。也是自大的表现,所以主人要"辞挚"!以示谦虚,主人说:"既然某人一再推辞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许。理应随即出门相迎,但听说您执挚而来?实在是不敢当、谨辞谢您的礼物。"宾说:"某人若不带着礼物而来。就不敢见所尊敬的人、"此时。主人要"再辞挚"。说:"某人实在不敢当此大礼,谨再次辞谢。"宾说:"某人如0491果不凭借礼物来表达敬意。就不敢4718前来拜见!所以再次请求收下,"在再辞挚之后,主1067人方可以正式同意接见来宾!主人说:"某人一再推辞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许。岂敢不恭恭敬敬地从命,"   于是,主人出大门迎5929接宾客!行再拜之礼、宾以再拜之礼作答、主人揖请宾入内!自己先从门的右侧进入。宾捧着雉!从门左侧进入、宾,主双方首先行受挚之礼、来宾授挚。主人在中再拜之后受挚、宾也行再4382拜之礼?   礼毕!宾出门。主人让摈者向来宾转达希望叙谈之意,宾乃返回。与主人相见。叙毕退出、主人送宾到大门外。行再拜之礼,   二、来而不往!非礼也   主人经过请返、再请返。辞挚、再辞挚。然后受挚、会客。送客。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见面的礼仪已经结束?古礼不然!《1626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古代礼仪讲究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成其为礼。既然对方屈尊而来,则自己应当登门回访?否则依然是自大的表现!在主!宾双方相互拜见之后,相见的礼仪才算完成!之所以称为"士相见礼"、而不称为"士见面礼"正是这个意思、   回访的时间、一般是在对方来访的次日!回访之日、主,宾身份发生了转换、昨天的9796主人变成了宾、而宾则变成了主人!回访者手持昨日客人来访时带来的雉来到主人家的大门外、通过傧者与主人对话。说:"昨日、承4105蒙屈尊光临敝舍、使某人得以拜见,请允许某人将雉2611奉还给将命者!"来宾不说"将挚奉还给您"、而说"奉还给您的将命者"、是自卑谦远的说法。主人说:"彼此已经见面!不敢烦劳尊驾前来!谨辞谢!"宾说:"某人卑微!不敢求见尊敬的主人、只是希望将雉奉还给将命者!"主人说:"某人昨日已经拜见,不敢再劳尊驾,故再次辞谢、"宾说:"某人不敢以还雉之事惊动您?所以再次求见将命者!"主人回答说:"某人一再地推辞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许。敢不恭敬从命,"得到主人同意后,宾执挚入门!主人向宾再拜后收下挚。宾出门、主人送宾到大门外、行再拜之礼。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执挚相见。不过是借此表达内心的敬意和忠信的一种方式、其中丝毫没有猥琐的动机,士以1875德行相交!而不以钱财衡量友谊、惟其如此,受挚的一方在次日就将礼物奉还对方,否则就有贪财之嫌!真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人际关系日益商业化的今天!动辄以礼物相赠。送礼者表面上客客气气,内心却是希望对方给予某种方便,全无诚敬之心!受礼者则认为。以权受礼、天经地义、礼物的授受、已经完全变了味道,   礼尚往来的传统。在近现代社会依然残留着、这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1925年!清华大学为决定延聘王国维先生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最初!以校长曹云祥的名义,给王国维先生寄送了聘书!吴宓先生认为,对于像王国维这样的大师,以一纸聘书相邀,是不郑重!不诚敬的表现、所以、吴宓先生亲自到王国维先生家中!行三鞠躬之礼。然后转达校长的2772聘请之意!王先生见其执礼甚恭、决定应聘、并在不久之后,到吴宓先1626生家回访,王国维先生熟知传统礼仪。故处事非常得体,   士与士平等相待的原则?可以引申到大夫与大夫、诸侯与诸侯。国与国等各种关系。从《左传》可知!春秋时期,国与国5341的交往?同样遵循着平等的原则!在当今的国际外交事务中!国与国的对等!是世界各国交往的准则之一!例如A国总统出访B国!B国总统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回访A国、彼此所受到的礼遇也是对等的?而这一原则、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确立。   三!士,大夫!国君交往的杂仪   《士相见礼》除了记载士与士相见的礼节之外、还记载了由此推及的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见于国君等仪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贵族阶层的交际礼仪、下面略作介绍!   士与大夫的身份有尊卑之别!因此,彼此见面的礼仪也有所不同。士初次拜见大夫,大夫不需要到门外迎接,士到来后、只要在他进门后行以一拜之礼即可!士告辞时,大夫以再拜之礼送别、但不必象士相见那样送到大门口!   不同身份的人见面!地位高的一方如何处理对方的"献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士向大夫献挚。大夫三次"辞挚"之后、依然不能接受礼物,其原因是!地位平等的双方(如士与士)、主人可以接受宾的挚!但回访时要还挚。地位相差悬殊的,如国君与臣相见!国君是一国的至尊。可以接受臣下的献挚?而不必回访和还挚!大夫与士的关系不然、如果受挚后不回访、还挚,则有僭君之嫌!如果受挚后回访!还挚、则有将自己降同于士之嫌?所以只能"终辞其挚"、   如果来宾曾经在大夫家当过家臣,即所谓的"旧臣"!则来宾在入门之后,要先把礼物放在地上、再向主人行3436再拜之礼!主人以一拜2499之礼作答、来宾献挚,因为彼此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大夫谦辞一次就可以收下、说:"某人辞谢你的礼物1080而不能得到允许!不敢再次辞谢!"7188但来宾出门后!主人要派摈者到门口将礼物还给宾!说:"主人让某人将礼物奉还于您,"来宾回答说:"某人已经献挚而且拜见主人。因此不能接受您的要求,"摈者说:"主人吩咐我:'送还礼物的事5261决不能虚情假意!'所以务请收下!"宾回答说:"某人不过是主人卑贱的私臣。岂敢让主人行宾客7502还挚之礼!所以再次辞谢。"摈者说:"某人奉主人之命来办此事,不敢对您虚情假意。再次请您收下!"宾回答说:"某人屡次辞谢而不能得到同意!敢不从命、"于是再拜之后收下礼物、   如果是外邦之臣来见国君,由于不是自己的臣下,礼节也就不同!双方行礼完毕!摈者奉命将挚退还客人,不能说受挚的话!只说还挚:"寡君派某人还挚。"宾不能说推辞的话,只能说:"君不愿以外臣为臣!岂敢再推辞、"于是再拜叩首后收下礼物,   大夫之间相见所执的挚,不能用雉!那是士相见用的礼物。具体用什么为挚。而要视大夫的等级身份而定,如果是下大夫之间初次相见!则用鹅为挚、鹅身裹着绘有纹饰的布、双足用绳子系着。捧持鹅的方式和士相见时一样。鹅头朝左、如果是上大夫之间初次相见。则以羔羊为挚,羊身上用绘有纹9128饰的布裹着,四足两4818两相系、绳子要在羊背上交叉后回到胸前打结、捧持时、羊头朝左、执持的方式与秋天行献麛礼时执麛的方式相同、大夫相见的仪节与士相见礼相同!只是所用的挚不同罢了。   君在朝或者燕息时。臣下求见都不必执挚!惟独新臣首次拜见国君!一定要执挚、新臣走到国君的堂下时,容貌要愈加恭敬!   士大夫首次见君。要先将挚放在地上,然后行再拜叩首之礼,国君通常不对臣下行答拜礼!因为是首次见面!所以要答以一拜之礼!   古代国君因巡行、田猎而到达乡间?与庶人见面时!庶人以鹜为挚、往见国君时!不必象贵族那样作奔走翔行的仪容。只是进退时要疾走!以表示敬意,   四!燕见国君的杂仪   士大夫与国君在朝上见面!有正式的礼仪、退朝之后私见国君(文献称为"燕见"),礼仪不如朝中1758那样繁琐。但也有必须遵守的规范。燕见时的君臣之位。也是以国君面朝南的位置为正位,如果国君站立的3229不是面朝南,则要取国君正东面或正西面的方位行礼!不能因为国君的方位不正就草草地在斜方向行礼、国君在堂上时。臣走哪个台阶没有严格的规定、君靠近哪个台阶、就从哪个台阶上堂,   贵族彼此相见时,议论的话题、说话时的神态、也都属于礼的范围,于此可以窥知谈话者的礼的休养。凡是向国君进言,而不是回答国君的发问。一定要等国君安坐之后再开口,闲处时4918谈论的话题、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但都要有利于提升德行道艺:与国君,应该谈如何使用臣下!与卿大夫!应该谈如何奉事君上?与年老的长辈。应该谈如何教育弟子,与年轻人!应该谈如何孝悌于父兄!与一般人!应该谈如何以忠信慈祥处世、与士以下的官吏!应该谈如何忠信奉公。   向尊长进言时。视线的方向很重要,视线高于对方的面部、就显得傲慢!视线过低、在对方的腰带以下!则显得忧愁、目光游移不定、则显得漫不经心。与卿大夫说话时?开始时视线要落在对方脸部、观察其气色,看是否可以开口说话!话说完后!视线要移到对方的胸部!以示尊敬,并给对3669方以思考的时间。停顿一段时间之后!再将视线移到对方脸部!观7530察对方是否已采纳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体态容颜不要随便便变动?对在坐的其8534他卿大夫、也是如此,如果是与父亲说话,因为关系特5321别亲密。则不必过于拘谨、目光可以略有游移。如果父亲不再说话。那末视线要落在他行走时最先动作的部位:站立则视其足部。坐则视其膝部,   如果是在卿大夫或国中的贤者左右陪坐!则要随时观察他们的体态反应。以便作出相应的举措?如果卿大夫或贤者不时打呵欠。伸懒腰,询问时间的早晚,这时要告诉他晚餐准备的情况。以便适时就餐!如果卿大夫或贤者在座位上不断变动姿势!表明已有倦意。这时可以请1042求告退,如果是在夜间陪坐,而卿大夫或贤者询问钟鼓漏刻的时数!或者用葱韭等辛菜作夜宵解困!表明他已经劳累,这时可以请求告退。   如果国君赐士一0564起用餐!国君要先作食前的祭祀!依礼,祭祀前应先由膳宰代国君尝食。如果膳宰不在。则要由士代为尝食,再遍尝各9192种菜肴!喝饮料、然后等候国君的命令。国君命令开始吃、再正式吃、如果有膳宰代尝饮食,则要等国君开始吃之后再吃,如果国君以酒爵赐给臣下,臣要离席、对国君再拜叩首。接过酒爵。然后登席献祭,将爵中的酒饮完!等国君也将爵中的酒饮完之后!再把酒爵交给赞礼者。退席后下堂。要跪着取鞋!然后到隐蔽之处把鞋穿好,国君要起身相送!要说9474:"请别为我起身!否则、臣不敢告辞!"如果国君下堂相送,则不敢回头告辞!径直出门。如果客人是大夫。则可以向国君告辞,大夫起身退席时国君起身!下阶时。国君也下阶!到门口时、国君送行,在这三处仪节!大夫都可以辞谢国君,   如果有退休的官员或者在职的卿大夫、因为仰慕某士的德行而往见。由于彼此的地位及9917年齿相差悬殊!士要推辞、表示不敢当,如果他们执意要见!就说:"某人没有德行可以让您辱临敝舍。但真诚的辞谢又得不到你们允许!某人只有随即前往拜见?"于是出门!率先拜6736而见之、   如果大夫不是奉国君之命出使!而是因4625私事出访,则称呼3998上要有所不同、摈者不得向对方称他为寡君的某人!而只能直称其名?如果是大夫卿士奉国君之命出使。则摈者可以向对方称他为"寡君之老"!凡是在国君面前6393的自称都要谦恭,士大夫都统称为"下臣"。退休的官员、如果居宅在国中就自称"市井之臣"!在野外的就自称"草茅之臣",庶人则自称"刺草之臣"。如果是其他国家的士大夫。则自称"外臣",   面见国君时,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体现出内心的敬意和郑重、例如。手执币帛去见国君。要谨慎、不要飞快地行走!越是走近国君。容貌要越恭敬、执玉器去见国君时,步伐要缓而小,前脚拖着后脚走,脚跟不离地。以免不小心将玉器摔碎?。

握手的礼仪、注意事项

  握手必须基於双方之自然意愿!不可强求, 原则上女士、长者、大人物应先伸出手表示友善、另一方面7366此时才可以伸手互握!时间以一秒钟左右为原则. 不可一直握著对方的手不放、握手力量也须适中、过重让人9346不舒服,太轻则失应付、稍微注意别人怎麼握就可以很快明了、 当然8683也不可以用双手去握对方的单手、他人看起来也会感觉十分怪异! 男士若戴手套须先将要握手的那一只手套取下、待握完手后再戴上方才合礼。 女士则不在此限、仅管戴著手套和他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握手均无妨, 忘记对方姓名时 有时当……   握手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经常使用的礼节方式、不仅常用在人们见面和告辞时!更可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尽管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握手只是两个人之间双手相握的一个简单动作。然而在握手礼的背后,对于握手的顺序!时间和力度!忌讳等方面的把握!同样有着很多的学问。   握手的顺序   在交际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讲究颇多,一般的顺序是等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后者“先下手为强”。抢先伸出手去。却得不3552到前者良好的回应?场面会令人难堪!而朋友和平辈之间则不用计较谁先伸手!一般谁伸手快。谁更为有礼!另外!在祝贺对方。宽慰对方!或表示谅解对方的场合下,应主动向对方伸手。   有客来访时、主人应先伸手!以表示热烈欢迎、告辞时等客人先伸手后!主人再伸手与之相握、才合乎礼仪,否则有逐客的嫌疑!   在公3374共场合,如果你需要与之握手的人士较多!应注意握手的顺序、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也可以由近及远地依次与之握手!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男士和女士之间!绝不能男士先伸手!这样不但失礼,而且还有占人便便宜的嫌疑、   握手的时间和力度   握手的时间要恰当、长短要因人而异、握手时间控制的一般原则可根据双方的熟悉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以三秒钟为宜!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与同性握手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   握手时的力4261度要适当,可握得稍紧些。以示热情、但不可太用力,男士握女士的手应轻一些!不宜握满全手!4066只握其手指部位即可。如果下级或晚辈与你的手紧紧相握。作为上级和长辈一般也应报以相同的力度!这容易使晚辈或下级对自己产生强烈的信任感,也可以使你的威望、感召力在晚辈或下级之中得到提高、   握手的忌讳   忌用左手。握手时须用右手。尤其在和外国人握手时。慎用左手与之相握、如果是右手有手疾或太脏!需用左手代替右手时、应先声明原因并致歉,   忌戴手套!与人握手时,不可戴着手套、   忌不专心、施握手礼时应专心致志、面带微笑看着对方!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忌坐着握手!除非是年老体弱或者身体有残疾的人,握手6099双方应当站着而不能坐着握手!  3839 忌顾此失彼?在握手时如果有几个人,而你只同2939一个人握手!对其他人视而不见、这是极端不礼貌的,同一场合与多人握手时,与每个人握手的时间应大致相等。若3027握手的时间明显过长或过短,也有失礼仪!、

与人握手的礼仪及注意事项?

  握手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礼节!在见面,告别等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握手时的位置,用力的轻重!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用目光注视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态度,有时从与对方握手的一瞬间就可以感到、对方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谦恭还是傲慢!是自信还是自卑、是真心实意还是敷衍了事、所以、握手时的一些礼仪规定还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标准做法:   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两足立正、伸出右手   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稍向前倾!头微低   长辈!上级!女士!主人先伸手   晚辈!下级、男士!客人先问候,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   同级同辈见面时。双方伸手不分先后   以手指稍用力握对方手掌,力度适中、三五秒钟即可   久别重逢的朋友,熟人,老用户握7097手力度可大一些,时间长一些。还可以同时伸出左手去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两手做紧握状   注意事项:   握手时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这是对受礼者最大的不敬,   注意握手的先后顺序,晚辈。下级、男士!客人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   握手要掌握时间和力度!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要太用力!   男士与女士握手,用力要轻一些、一般应握女6879士的手指、时间要短一些。切忌2951握住不放、   3942女士假若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欠身致意,或点头微笑,不要置之不理?或扭身而去!   不要用湿手或脏手与人握手!   握手前要脱帽和摘手套!如实在来不及脱手套!或正在工作来不及洗手。要向对方表示歉意,   正常情况下、不要坐着与人握手、   不要几个1022竞相交叉握手,或者跨门槛握手。   与数人相见、握手时间应大体相等,不要给人以厚此薄彼的感觉、   回答:2009-03-19 17:22   共0条评论...!

服装礼仪的职业禁忌

  职业场合着装的禁忌,职业场合!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只要在上班,职场着装六忌,职业场合着装有六大禁忌!第一个禁忌过分杂乱。乱穿!比如我们见到有同志穿了一身很高档的套装和套裙一看就是职业装、你总觉得她不够味!为什么呢,凤凰头!扫帚脚。比如男同志穿西装给你整双布鞋。那天我问一个老兄、我说你怎么穿西装穿双布鞋啊、他告诉我。舒服!我说你舒服、我们看着不舒服啊!也有个别女同志这样。穿很高档的套裙给你光脚丫子6400穿双露脚趾的凉鞋!不合适。   重要场合你要注意。穿套装、套裙1275时要穿制式皮鞋,制式皮鞋男的是指系带的黑皮鞋!女的是指的黑色的高跟,半高跟的船形皮鞋!制度的制。制式皮鞋。跟制服配套的、那这是非常重要的游戏规则!过分杂乱不可以、第二个忌讳是什么呢?过分鲜艳,制服也好。套装也好。需要遵守三色原则?什么是三色原则,   我们刚才讲了、全身颜色不多于三种,男女的制服、套装都要遵守这个规则、不能过分鲜艳、图案也要注意,重要场合套装制服尽量是没有图案,或者规范的几何图案,比如我这个领带。条纹的,我还3089可以打什么领带!格子的。点的!但是不能过分花哨,我不可能在这上面印上三个字。我爱你、我爱你、你爱我吗,有的同志上面什么阿猫、阿狗!熊猫盼盼。米老鼠,唐老鸭!一看就是0479不够稳重!这个不可以,   着装第二个忌讳!过分鲜艳!第三、过分暴露。一般我们在重要场合着装讲这样几个不露、第一!不暴露胸部,第二不暴露肩部。说白了,就4478是不穿无袖装。你穿一个无袖装、当然男同志一般没机会穿无袖装了、嘴下留情。其实穿无袖装的主要是女同志、   时装、社交装,休闲装可以穿无袖装,工作0164装不能穿无袖装,因为无袖装会暴露腋毛,搞不好还露出一圈内衣!有同志不注意、给你打招呼你好!一撮灿烂的腋毛,随风飘摇。不够正式、不暴露胸部、不暴露肩部!不暴露腰部。不暴露背部!不暴露脚趾!不暴露脚跟!六不露、制服,套装、工作装!六个不暴露、第三!是不暴露,第四不能过分的透视!重要场合注意,内衣不能让人家透过外衣看到、什么颜色的、什么款式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有没有图案、这都是非常不礼貌的、第五!过分短小,第六。过分紧身!职场着装六不准!过分杂乱。过分鲜艳!过分暴露。过分透视。过分短小、过分紧身。这是我们讲的关于服的礼仪,   ,

办公室装修有哪些风水禁忌

   对于企业来讲!赚钱才是王道!而企业办公室装修风水有时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运、因而企业老板们都非常迫切的想要了解办公室装修风水禁忌都有哪些!其实!如果说企业老板有经济条件的话。可以邀请知名的风水大师为自己的企业的办公室规划布局!从而令企业的财源滚滚,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实力的话也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专业的装修公司内的室内设计师多少也是懂得一些办公室的装修风水禁忌的。一样也可以打造出来不错的办公室空间效果、办公室装修风水禁忌一:门太窄!要知道、办公室的门一定要宽大的,因为门是迎四面八方财的地方。如果说门太窄的话,那么企业就迎接不到更多的财源!同时,门前方的名堂一定要方正,宽阔干净整洁。这样才能够汇聚财源。令财源不断!办公室装修风水禁忌二:办公室采光差。财神爷走路都是走光明大路的,办公室如果采光差的话,财神爷很容易进错门、而且办公室是员工们工作的地方!如果说采光差的话、那么员工们就没有办法好好地为企业工作。从而让企业蒙受损失、办公室装修风水禁忌三:办公室上面忌讳屋梁多、办公室上面的屋梁多会令员工们有一种压迫感,从而导致精神抑郁紧张!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员工们生病了!企业就没有人工作了!这样长此9137以往的话。企业的发展必定会6951受到影响。办公室装修风水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有很多的企业老板非常擅长于风水学、因此企业的员2369工们个个都是精神健硕的!工2628作起来信心百倍,从而为企业创造出0615来了骄人的效益、建议广大的企业老板们没事情的时候可以到专业的网站上面学习学习办公室装修方面的风水学、。

房门风水禁忌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房门要正、不要斜。房门不能冲床?不能房门对房门,不能房门对到镜子。。

职员办公室有哪些风水禁忌

  办公室职员应该注意的风水禁忌     1!办公室风水需以负责人或0454最高主管为主,来寻找。     2,办公室的大门须比对面的门大,因为大则在气势上就赢,小则败。     3。办公室天花板或墙壁渗水。漏水或龟裂,是漏财的象征,宜速补救!     4,办公室天花板要高为吉,太低有压迫感不吉利,且影响业务的推展,同时通风较不良。     5,办6661公室大门最忌对着电线杆?大树、烟囱。路冲,     6!办公室的主管。负责人,旁边有水龙头主漏财,其后方必须有牢固的靠山。     7、办公室的楼梯不可对着大门,否则纳气与排气相冲,对财气?健康不利!     8、办公室的财位,在进门斜对角,该位置要明亮、干净,忌空门,放假花,     9,入办公室大门,厕所就在旁边是大凶。因为厕所阻断生气进来,故对财运,业务相当不利、     10,办公室没有窗户是大凶、因为空气无法交流,3374死气沉沉、     11。办公桌对着厕所门,会受厕所污气熏,日久必败!     12!办公桌不可破旧或损坏,否则对运途有所损!     13!办公桌最好是用木质材料,用铁皮!钢6950制较会影响磁场,稍微不佳、     14、办公桌上方不7663可有横梁或吊灯,否则对升迁。财运不利。     15,办公桌后方最忌空门,所谓空门就是后方是门或窗、易缺乏安全感,最不易集中精神办公。     16!负责人或主管的办公桌对着厕所,为影响整体的营运及业务推展,同时对财运的杀伤力蛮大。     17!办公桌一端最好靠墙,较稳固,最忌将办公桌斜放、     18。办公桌的后方必须是不动方,最忌后方是走道或有人走动!因为缺乏安全感,心神不宁、     19!办公桌后方必须有靠山、所谓靠山就是一面墙,有靠山做起事来较稳当,对业务推展有帮助。负责人或会计之办公桌,要有隐密性为佳。     20、办公室的光线要明亮,而其光线是以自然阳光最佳,人工光线较不好、   更多 陈奎罡、

黑道日下葬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8253阳落山灵柩也落土?6210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4050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下葬之前还要由死着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5018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4529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在6701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就是"长寿汤"。一大盆煮得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就是"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又香又糯的长寿豆分给邻里左右的小孩吃,说法是。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   9157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种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的!抬灵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做"打穴"!在打穴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4449有的地方要请地仙、还要画太岁、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就会7689遭受到祸害!开山的时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0777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5323像烧掉。这种墓穴!是把灵柩推进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铺垫着两根竹子或者剥了皮的光滑润泽的小衫树。放的时候。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7393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拦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

工作中交谈要注意哪些礼仪禁忌?

  谈话的禁忌   1?切忌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或我行我素地高谈阔论!应顾及周围9912人的谈话和思考,   2,切忌喋喋不休地谈论对方一无所知且毫不感兴趣的事情。   3!应避开疾病、死亡,灾祸以及其他不愉快的事这样的话题、以免影响情绪和气氛、   4、不要问过于私人的问题、例如询问女性的年龄,是否结婚等!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5、不要在社交场合高声辩论!也不要当面指责。更不4309要冷嘲热讽。   6!不要出言不逊!恶语伤人,   7!切忌在社交场合8752态度傲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夸夸其谈。   8,切忌与人谈话时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   9,谈话时不要手舞足蹈。   10!谈话前忌吃洋葱!大蒜等有气味的食品。!

标准的面试握手礼仪有哪些注意事项

  握手在人际交往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通行的见面礼节。通过握手可以使两个陌生人更亲近?原本对面不相识的人。会因为握手这个动作,成为要好的工作伙伴、通过握手表达丰富的交际信息!如与合作者握手表示期待!与对立者握手表示和解、与成功者握手表示祝贺。与失败者握手表示理解。与悲伤着握手表示慰问!与送行者握手表示告别等等.晚辈与长辈握手时。应右手单手握、要等长辈5104伸出手!握手的时间长短依长辈松手来决定,切勿自己先甩开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