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教你如何看中医(一)几大禁忌!

  现在大家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来看中医大夫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让医生充分了解自己、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下面先从几大9598禁忌谈谈如何看中医、1.不要上来就说自己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和疾病诊断!中医的诊治过程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舌脉表现来辨证论治的,由于目前现代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很多检查结果直接干扰到中医大夫的中医思维模式?同时!先前的检查结果也会影响到医生自己的判断和诊治、所以,建议大家在看中医时、要先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主要不适症状表述清楚!等医生诊过舌脉,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之后,再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供参考!2.不要头痛说头!脚痛说脚!中医的基4403本理论就是整体观?也就是说人体身上所有的不舒服。所有的症状都是有相关性的。可能都是一个或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如果能找到这个主要矛盾并针对治疗。那么全身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所以到中医院看病!其实。不用一次挂几个科的号,把自己“拆分”成几块来就诊!如果每个大夫都开药。你怎么吃,要抓住自己的主要问题。重点看一个科!但要向大夫详细叙述自己全身明显不适的情况!让医生综合判断!这样比你单独看局部的效果要好、不要自己觉得这个症状与这个科没有关系就不说,真正的中医大夫是非常注重患者全身症状的、3.不要把自己全交给大夫!认为吃着药就OK了!7250疾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自己的。再好的大夫!你自己也要有一定的认知。疾病的治疗一半靠大夫的帮助。另一半要靠自己的调养和维护、要充分利用每次就诊的时间,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和日常生活的禁忌、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其实、看中医的过程、看病仅仅是一方面、这是治已病、还要治未病、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要知道有些问题如果自己不去注意!不好的状态可能会继续发展!希望通过不断与医生的沟通。大家能从中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类型、饮食起居的宜忌等等,使自己不但恢复了健康?还能更好地保护健康、4.不要在中医大夫开方的时候问问题!中医看病最耗神的时候就是处方开药的时候!一个好的方子是5297需要大夫反复斟酌思考才能真正开出来的,并非简单的中药堆砌,不少病人喜欢在医生不说话的时候。问很多的问题!这真是犯了大忌!这就如同与开车的司机聊天,跟9338做饭的大师傅说话一样。可能产生的后果大家应该能想象得到、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问问题、打乱医生的思路!反而可以自己说一些前面遗漏的症状或情况!因为医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在倾听着你的表述、时刻准备抓住对判断问题有价值的线索。所以要记住!这时你可以说与你疾病相关的话、但有需要解答的问题要在开方之前或开了方子以后再提出来。5.中药是以偏纠偏,但要不断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和不7405同阶段的需要调整?很多患者因为号不好挂、尤其是外地患者!可能初次看病开的方子能吃几个月。这同样是大忌!中药0636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你身体的偏性!以偏纠偏的前提是8128要明确地判断偏在何处。偏了多少。用什么纠偏和具体到你身上怎么纠。而你怎么知道初次看到你的医生就能如此准确地了解你真实的情况!了解你对药物的反应,2368中医讲辨证论治,不但是针对不同的人!也是针对不同的阶段。7175不同的药物反应?我们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都是不同的。吃了药1367反应不同!或者出现了新的问题!药物的6437组成和分量当然就需要调整,甚至更换、古人看病开方往往最多三副!急危重症更是一副一副地开,吃完就需要再看医生,这就如同开车、要想开到地方。方向要不断调整!甚至在直道上、方向盘也需要根据路况随时进行着微调、否则!不撞墙也得撞人?(待续)。

中医养生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忌食五辛五辛包括大蒜,小蒜!葱,韭菜。洋葱(芥末)、佛家要求所有修行的佛家弟子都不能吃荤食及五辛,从养生角度上讲,这五种食物4570可以起到杀菌!排毒的作用,但凡事不可过度。五辛常会刺激人的口!鼻和眼。引起不适、吃蒜引起的口臭还有可能污染朋友间的谈话空气!影响谈话情绪!所以,俗人食用五辛后,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戒荤素食佛家认为修行的弟子不能吃荤腥食物。只能吃素食,因为吃肉能够导致饮食无度。不能节制,容易产生眷恋红尘之心,妨碍修行。从养生角度看。鱼、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成份。但人体摄取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也会引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所谓的“富贵病”。所以。常人要0065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其实,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完全可以从素食中摄取。比如菇类、笋类。豆腐类、萝卜类等。平时!注意荤6056素结合,对健康大有裨益,过饱伤身饮食过量会产生各种疾病,从养生角度看!每顿饭所食不能过多,否则不仅增加胃肠消化的负担、而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要做到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不可贪多,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样才能健康到永远!。

核桃粉的中医禁忌

  中医上讲,核桃火气大。含油脂多!吃多了会令人上火和恶心!正在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核桃仁8003有通便作用,但核桃外壳煮水却可治疗腹泻。核桃仁含鞣酸,可与铁剂及钙剂结合降低药效、吃核桃仁时应少饮浓茶。有的人喜欢将核桃仁表面的褐色薄皮剥掉、这样会损失掉一部分营养。所以不要剥掉这层皮。,

中医推拿有什么好处

  一般的按摩有助于通血脉、缓解紧张和疼痛。还有些专业的推拿能起到正骨的作用?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9875物质基础极端丰富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一种主动的、有选择的健康消费——足疗。正成为人们健身的新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鹤发童颜!步履轻健”。这些话无不说明了足部保健的需要!!

中医与五行,冷热的关系

  写在回答之前:我受lz之邀答问、所答属个6705人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我亦没兴趣争吵,如果不同意我的意见。你可以选择无视、 五种性状!你是指中医五行吧! 五行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相对来说!在临床寒热就显得更重要了、 中医所谓的寒热不是被量化的一个指标,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的,抽象出来的概念。是人体与物质或环境相互作用后的一种指向和力量、 比如。我们吃了某样东西、出现了身体发热。汗出的现象、并且在季节。试验者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经得起重复!那么我们就说!生姜是热性的、反过来如果我们吃了这个东西。出现怕冷。哆嗦的情况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重复的话!我们就说!这样东西是属于寒性的! 其他理论可以依次类推,中医理论是一种体系,一种从实践中得出的。经过无数次试验所证明的。高度抽象的理论,并且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 如果你要推荐学习的东西~我建议你要学习中医理论!就暂时忘掉所谓“科学理论”。之后好好读一读大学本科的教材!这个就由你随兴所至络。 个人意见而已、关于中医理论和中医是否科学的口水仗我打得多了。没有兴趣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所说!请你看“写在回答之前”, 关于烘烤食品的冷热:个人以为大部分均是偏燥热性质。 理由:生活中观察得出、!

中医五谷五行养生

  这没关系、五行,五谷。,

中医把脉 生男生女,有科学依据吗

   一点依据也没有,B超都会看走眼、。

中医问题

  孕妇服药禁忌:是指妇女怀孕后和产前之间禁止服用的药物。孕妇禁服的药物很多!如:有毒药物:砒霜。雄黄!坠胎药物:牛膝!天南星。泻下药物:大黄。甘遂,破血药物:三棱?莪术。烈性药物:蜈蚣、蟾蜍!等都不能服用,   孕妇禁忌、慎用药:   斑蝥水蛭砒霜汞1、枳壳2茅根皂角星3,   野葛槐花和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丹皮大戟牵牛丑4、代赭芫花矿雌雄5,   半夏桃仁及蟹甲,牙硝地胆和虻虫!   干漆肉桂毒6桑陆!通草甘遂乳没同7,   轻粉芒硝瞿麦草、硇9669砂莪棱8附天雄9?   大黄蝉蜕冬葵子。王不10干姜麝11土虫。   烈药强毒12胎易坠、须知孕妇禁服中、   说明:1.汞:指水银!2.枳壳:包括枳实。   3.星:指天南星、4.丑:指二丑(黑、白丑)。   5.矿雌雄:指雄精、腰黄、雄黄!雌黄,   6.毒:指商陆有毒性。   7.乳没同:指乳香。没药两种药、并具有同等药效,   8.莪棱:指三棱和莪术两味药。   9.附天雄:指乌头,附子。天雄三味药、   10.王不:指王不留行!麝:指麝香、   11.麝:指麝香。   12.烈药强4423毒:指具有烈性药物和毒性较强的药物!、

中医基础的哲学基础

  现代中医有三个哲学观(相似分形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6250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7290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不仅盛行于天文、地理!政治。兵法。农业。历法等多个领域!而且也渗透到医学领域!对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用以阐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及疾5187病的原因,机理、诊断,防治等,成为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中医学对人体的形态和生命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又是古代哲学思想与方法萌发的土壤!古代哲学5017的精气学说?阴阳8975学说和五行学说?主要是在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体悟之积累的基础上!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推理而获得的认识相结合,再进一步抽象。纯化而形成,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古代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其较高层次,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演绎等较具体的方法!是其较低层次,较低层次的思维方法一般都由较高层次者所涵括。因而本章将重点介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并从中概括出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而将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融入其中来阐述。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5082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同化!由于先秦至两汉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故此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必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正确认识精与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内涵、暂将其分开叙述!一精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因而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淮南子》又把精(或气)分为精气与烦气两类!如《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 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中医4159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5478气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周易·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结合而生成万物、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2915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3716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内经》亦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7822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1671一元论”?中医望诊、主要是对病人从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观察、诊断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望神中医9201认为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神兼备是一个5450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过目光神态、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气息,反应能力等表现出来,望神要分清得神与失神,假神!1.得神:病人目光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调均、肌肉润泽、大小便控制自如、说明病人脏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会预后良好。2. 失神:病人目光迟钝、无光彩。瞳仁呆滞。面色晦暗、呼吸异常,肌肉消损。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说明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病情重,预后不良。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颧红。两眼突然有光、但眼9278球呆滞不灵活?食欲增加、这是垂危病人将要死亡的表现!望面色正常人的面色红润光泽,表现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于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肤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病色”,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小儿惊风和肝病、表明经脉瘀阻,气血不通。2.红赤:主热证。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表现、当人体热盛时,血液运行加快、面红赤!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慢性病中出现两颧嫩红!常有低热、自己感觉发热则属虚热证!久病病人,面色苍白时红时消、属真寒假热危重证、3.4720黄色:主湿证,虚证!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面色黄如桔皮,眼白发黄为湿证、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黄7758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4.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虚寒证面色白而浮肿!血虚证面白而消瘦!这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养荣机体的表现!面色突3934然苍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点常见于肠道1635寄生虫的病人!5.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瘀血证。水饮证。寒证!痛证、瘀血证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行不畅。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围发黑为痰饮证!。

中医12时辰与12经络有什么关系?中医的五行是什么?

  中医的12时辰与12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的每一个时辰是一经脉的行走时间!12个时辰是12条经脉的行走时间的规定,中医的五行有得说!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以说。足三里(土)!厉兑(金)。内庭(水)、陷谷(木)。解溪(火),具体还是找些中医有关经络的书籍看看吧!,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