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风水堪舆

中医的五行 五脏 五季 五气是什么?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季:春,夏!长夏(农历六月)、秋!冬   五气:两种说法——   《素问。五运行》:柔、息。充,成,坚   《素问!五常政》: 端、高、平!洁、明、

中医里五脏分别对应五行什么?

  对应关系是:   五行五脏六腑季节情绪五官五味形体 7474  木肝胆春怒目酸筋   火心小肠夏喜舌苦脉   土脾胃长夏思口甘肉   金肺大肠秋悲鼻辛皮毛   水肾、

五脏的五脏与五行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五藏:魂 神 意 魄 精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关节, 筋脉, 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咳痰, 肝, 皮肤,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子宫,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五行学说与五脏的功能有何联络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 (17026)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叮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2)五脏之间的相克: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3259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393312358.html ,

体 育:两个字五行分别属什么?

   体育: 五行顺序“火土”,

五脏与五体、五华、五窍、五液、五志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五体。含义有二:一是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体与五8128脏相合!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二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质、如《灵枢·根结篇》说:“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是说五种形体不同的人!即骨节有大有小,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浊!气的运行有滑有涩、经脉有长有短!6779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经5750络的数目各异等等,本题所谈五体。是指前者而言、   九窍,头部七窍(目!鼻。口。舌!耳)及前阴!后阴为九窍,九窍分8473别由五脏所主。“6928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等!另外!中医还有7632“五官”之称,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个器官,6824也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又称为0360五脏之“苗窍”。《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又说“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五华!即面、毛!发!爪!唇、《素问·六节脏象论》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胧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舌体红润有神。若心气不足!心血不充则脉弱而细!面色苍白无华,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体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见面红!舌尖红或舌体糜烂等!   肺气宣发!皮毛2159得以温煦滋养而润泽,若肺气壅实闭郁?或肺气虚而不能宣发卫气。津液于皮毛!不仅卫外功能减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泽、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于肌表!肺气不宣。则气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内热邪壅盛。则肺气上逆喘促而1805鼻翼煽动,   脾主运化!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有源,肌肉丰满壮实!口唇红润。若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废!唇色浅淡甚至萎7798黄无华!若脾不健运!水湿不化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脾开窍于口,2254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肝藏血。‘淫气于筋”,筋骨6509运动正常!若肝血虚。血不养筋。筋失所养则愈疮肢麻。手足震颤,屈伸不利、若高热劫伤津血、则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证!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充盈。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若肝血虚。筋弱无力、爪甲多软而薄、或枯脆色不泽、甚至变形、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若肝血虚。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8036则目赤红肿痒痛、肝风内动多见目斜上吊等!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临床多以肾虚证表现子耳与二阴的功能失常!关于“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肝主藏血为血海、但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发由血滋养!但其生机则根源于肾气。所以“发为肾之外候”,若肾精气充盈!则毛发丰茂而光泽。若肾精气虚衰。则发枯不9776荣甚至变白或脱落?、

中医五行的分形的五行

  自相似五行分形元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1529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l)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病候!继则又见子脏病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病候!继则又见母脏病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相乘传变,9169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候!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2604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1730肝火亢盛之症、继则又4993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3863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病在前、肺病在后!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0606律传变?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9593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 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0886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6950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3399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9737有藏精功能、中医学认为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是人体生理活4810动的中心,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整体的生理活动!五脏配属五行,不仅阐明了五脏的某些功能特点!而且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7520制约的联系。并由此说明五脏之每一脏都与其它四脏发生着关系,从而概括出五脏的整体联系、试从相克和相生两方面来进行叙述如下:脏腑之间的相互资生联系!如肾能藏精,肝能藏血!肾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5980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9110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运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并使之宣肃正常、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主气。职司清肃,肾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可以看出。五脏之间相9040互资生的关系、即是运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的,脏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气之上逆和肝阳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湿之壅滞!此即木克土!脾气运化。可以调节肾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湿之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上济于心,以制约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阳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8677上的相互制约!亦是运用五行相克理论来阐明的,总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每一个脏在功能上均有他脏资助、因而本脏不至于虚损。又能5640制约其它脏。因而使它脏不致过亢,若本脏之气过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之。而本脏之气虚损!则又有他脏之气以滋养之。可见。通过这种生克关系。即把脏腑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的关系!中医学亦是用五行之规律来加以说明的。在此不一一列4136举说明?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脉弦!即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则可诊为心火亢盛!而脾虚病人,面色见青。口泛酸水,则可诊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证。一般来说、中医诊病很重视色诊和脉诊的结合应用、且能在客观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但是、欲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则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色脉相合。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即色脉相符,为病情发6982展正常!脉克色为逆,脉生色为顺!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1771是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而反见浮脉(肺脉)、则属相克之脉?即5993脉克色(金克木)为逆。若得沉脉(肾脉)、即脉生色(水生木)!则为顺!此种判断预后的生克关系、在临床上虽然亦有一定7351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套用!。

请问五行、五色、五方、五脏和五音如何理解,并且要一一对应上 5分

  五行分别对应着自然界中的五方!五色和人体的五脏。五声等,   木 东 青 肝 呼   火 南 赤 心 笑   土 中 黄 脾 歌   金 西 白 肺 哭   水 北 黑 肾 呻     其它略,

中医里面,五行怎么分

  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天干),背。8244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壬:膀胱,胫癸:肾!足,精子:会阴!耳、腰、液,溺亥:肾,头、阴囊,髓!精,

中医五行与五谷,五果,五菜,如何配合?

  gxhshszgx:你好。   五谷与五味:粳(jing)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与五味: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与五6846味:牛甘?犬酸、猪咸,羊苦。即辛,   五菜与五味:葵甘。韭酸!藿咸。薤(xie)苦、葱辛、   --------------------------- 录自黄帝与伯高对话!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