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风水堪舆

什么是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7579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物质构成理论都被否定.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6563”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9884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9662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8431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2051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因为土能防水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

五行是怎样来的?

  五行的历史渊源  《尚书·洪范》4589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传统认为《尚书·洪范》!《尚书·甘誓》是西周作品!疑古派因为战国前著作中“五行”出现的很少!就认定战国前出现“五行”的作品必是后人伪作!这种论证是7528不妥当的、聂文涛指出!《左传》所说“五材”是五行思想的应用或延伸、而不是“五行”理论的发端,“材”在春秋时期没有“2876行”的含义。《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表明“五行”理论已经具有很大影响、《左传》同一时期的《孙子》中就提到了“五行”!疑古派要证明《孙子》是战国后0104期的伪作是很困难的,疑古派曾推定《尚书》为汉代作品!但郭店楚墓竹简证明《尚书》确非汉代人伪作的,   可以肯定!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整体把握的思想!因为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3208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什么是五行论

  金木水火土被称为5行弧5行相生相克!金生木,木生火!火生水,水生土。土生金!东方学说中,有把5行看做世界的本质,世间万物都生于这5种元素!。

"于五行属什么

  查《周易文字五行属性大字典》得知:   于:五行属性:土,、

五行修车属于五行什么?

  修车,车属金。修理汽车也要靠金属工具修理!因此五行属金,庚金,,

任属于什么五行

  你好,"任"字的五行属金:     繁体 简体 笔画 五行 偏旁部首 拼音   任 任 6 金 亻 rén!wǎng,rèn     字义详解     任:汉王9151莽时女子爵位名、用以称公主。也作使用、委以职位。、

光的五行属什么

  “光”在五行中属火.   1.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 2.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 3.使显赫:~大,~宗耀祖。 4.景物:春~明媚! 5.光滑:~滑。~洁、~泽! 6.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 7.露着:~膀子, 8.单!只:~剩下一口气, 9.姓、、

五行养生的五行与疾病

  (1)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5930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2)说明五脏病理变化的相互7240影响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l)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0118见母脏病候,继则又见子脏病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病候。继则又见母脏病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3445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候,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4504亢盛之症。继,

五行的历史渊源

  五行是五种动态平衡的运动方式,而非实在的某种特定的元素?这个概念错了后面就全是错误中的错误。蔡墨早在春秋时期便提出3021了属性论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以木、火。土,金!水为序。是循环数了 。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整体把握的思想,因为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6690材的性质和作用?但是它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五行学说的形成可能有多条思路背景。其一。五帝尧舜时期羲和就开始了术数五行实践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已有考证!其二是源于商代后期以来方位观念的术数化。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四方”?“四土”的记载,东、西、南!北!中央的五方观念在商代后期已经形成!这种方位观念的术数化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完成!如《墨子·贵义》有时序和方位、如《礼记·曲6592礼上》“行,前朱1504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7973右白虎。招摇在上”,《史记·天官书》有对四季天象方位的观测做记录!其三。是来源于西西周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五材学说”!五行最初源于五材。五材则导源于六府!古代有木,火。土!金!水、谷六府主管事务,周幽王之后撤销谷府!逐渐形成“五材”!《国语·鲁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中均有所记载、春秋时期,五行基本确定!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则有五行。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5880楚的了解。“五行”意味着万事万物运动。5056意味着万物之宗,以上古人所云、实际在表达一种思想:不顺“五行”而行,则将如有扈氏与鲧般、为天命7847所弃绝。德性论五行学说由道家与思孟学派共同发展的、道家《五行》曾伴随古本老子出土两次、其中有明显的道家成分与子思学派气息!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简《五行》的出土即是证明!,

随的五行属什么

  随(随)   姓名学解释:【忧心劳神。事劳无功!外祥内苦!中年多灾,晚年吉祥!】   民俗五行:火 音律五行:金 姓名学笔画:21 简体笔画:11 拼音:suí、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