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学入门 >风水学

风水学.先天数定子息宫是什么解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 著名易学家罗李华老师说:所谓风水!就是藏风聚水、水动风生!风生水起,风是气流。吉利方位1388流通的微风是生气,人呼吸到生气则精神气爽、不利方位的强风是煞气!人被吹到容易感冒生病。不流通的气体是瘴气。4865人呼吸到这样的气体!容易生病。风藏气聚则生财!风大气散则破财。生气宜藏,浊气宜排。水乃生命之源!在这个世界。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好的水源是人益寿延年的条件之一、山管人丁水管财!在适合的方位设置鱼池会起到旺财的效果、!

风水学中“砂”“水”“宫”是什么意思?

  砂为墓前的山峰.水为墓前溪流.宫为龙山起祖山的龙脉.有什么不懂请来电.一三一七五六八四八二八,

风水学中收水纳宫 ,什么是过宫水

  过宫水、有寿无财,   水出乾亥方、名过宫水,情过而亢,太公八十遇文王,即此水法,初年有丁有寿无财、水不归库故也,!

小猫钓鱼的故事全文

  小猫钓鱼   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一天早上!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去钓鱼、他们刚刚坐下。一只蜻蜓飞来了。蜻蜓真好玩。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着,空着手回到了河边,一看。猫妈妈钓到了一条大鱼。小猫又坐到河边钓鱼!一只蝴蝶飞来了、蝴蝶真美丽,小6538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小猫又5757没捉着,空着手回到了河边。一看、猫妈妈又钓了一条大鱼。小猫说:“真气人、我怎么5745一条小鱼都钓不着,”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钓鱼就要一心一意,不要三1500心二意,你一0353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很难为情!开始一心9080一意地钓鱼了。蜻蜓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小猫就像没看见一样,一步也没走开。不一会儿。嗨,钓竿上的线线往下沉,钓竿也动起来啦!小猫使劲把钓竿往上提。“哎呦。”一条大鱼钓上来啦,鱼摔在地上!噼噼啪啪地乱蹦乱跳、小猫赶紧捉住大鱼,高兴地喊了起来:“我钓到大鱼啦,我钓到大鱼啦,”后来。猫妈妈和小猫一起拎着钓到的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求穷某人的桃花运全文

  文已上传 请下载 满5439意请采纳回答,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5237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6453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7583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3256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9364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0799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1194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2239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2592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0595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2456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0773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352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1594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1448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9688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9628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2740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6855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8549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4107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0166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1790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5773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332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5811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5816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8853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337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此为原文!字面0844上不难理解?一本古文字典可以通读下来。如果有障碍。可以留下联系方式、1604后将译文奉上!、

生肖守护神全文txt下载

  LZ:你要的书、正在发送、请注意查收,   如果有问题。请hi我或邮箱联系我 3941  如果满意 请尽快采纳,谢谢。   祝你看文愉快~~   @BY:T灰色头像。

塔罗恋人全文 5分

  这本书已经不写了!所以没有全本,、

老人与海全文

  《老人与海》原文:   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头四十2051天还有一个男孩儿跟他在一起、可是孩子的父母说这老头儿倒运了。叫他跟别的渔船去打鱼、但男孩儿很佩服老人的本事?仍然惦(diàn)记着他,   这一天!老人又划着空船回来了!男孩儿帮他收拾渔具,请他到海滨酒店喝啤(pí)酒。还把饭菜送到他家里,老人吃罢饭,摸黑上床睡了!这是他的习惯,多年来他常梦见童年所看到的非洲:漫长的金黄色的海滩,白得刺眼的海水、高耸的海岬(jiǎ)!褐色的高山,海上崛(jué)起的白茫茫的岛顶。还听到诲潮的怒号……然而现在他不再梦见波涛。搏斗,角力和那惊人的遭遇。只梦见海滩上的狮子!   第二天早晨!男孩儿帮老人把渔具拿到船上,然后到早市上去喝咖啡。这顿咖啡是老人一整天的饮食!男孩儿送他出海。并祝他好运、   这是老人没打到鱼以来第八十五天出海了!他越走越远、把陆地远远抛在后面、天还没大亮!他就撒下鱼食!突然!他看见伸在水面上的一根绿绿杆急急地坠到了水里?接着钩丝动了一下,他明白,水下一百英寸的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在吃着钩尖和钩把上的沙丁鱼!他拉那钩丝!觉得有一条硬邦邦的东西!重得叫人不敢相信,   大鱼2785不慌不忙地游着,鱼、船和人都在平静的水上慢慢地漂流、老人把钩丝放在脊背上!又把钩丝握紧在手里!他拼命支撑住身子,抵抗0945着大鱼给钩丝的拉力!四个钟头以后,那条大鱼依旧拖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游去,老人拉住背在脊梁上的钩丝、他想:我拿它没办法!它也拿我没办法!   这时他多么需要男孩儿的帮助啊、然而他又可怜起那条大鱼来:它真了不起。真稀奇!“鱼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夜深了、天气变冷了!他的脊背,胳膊和腿都是冷冰冰的、他弯下腰倚(yǐ)在船头上?这样舒服些,   太刚升起来了!他竭力拉紧钩丝!但钩丝已经紧绷得到快要断了!要是猛拉一下。鱼钩在鱼嘴里所挂的口3009子就会加宽,如果鱼跳起来、3192钩子就会被甩掉!这时!大鱼突然晃荡了一下、一下子把老人拖到了船头那边!要不是他撑着一股劲儿!放出5933一段钩线?准给拖到海里去了,他知道鱼一定受伤了、便拉住钩丝不动、身子往后仰,抵挡钩丝的张力、   老头儿的手让鱼猛地一拉时划破了!现在鱼游起来慢多了!钩丝慢慢地上升,鱼露出来了、水从它的身边往四下直涌?阳光下。它浑身明光耀眼。头、背都是深紫色的,镰刀片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没。嘴长得像一根垒球棒!尖得像一张细长的脸。老人说:“它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呢。”现在他已经漂到了看不见陆地的海面上、跟大鱼搏斗!他觉得非常疲乏,希望大鱼睡去、5096自己也能够睡去!去梦见狮子。他高9906声地说:“鱼啊,要是你没累乏!那你可真奇怪透顶啦。”   “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那样的。那样了不起!”   “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他—遍又一遍地祷告、请求上天保佑、   又一个夜晚到来了,老人趁鱼安静的时候5315睡了一觉。他梦到了漫长的黄色的海滩、梦见了狮子、突然,那根钩丝飞快地从他右手滑出去、他猛然醒来、急忙抓住钩丝、把它绷得紧紧的。只见那鱼猛地一跳。掀起巨大的浪花。然后猛地落下!接着它又一次次地跳起!落下、老人的右手勒出了血!他把手浸在水里。说道:“不坏!痛苦对一0346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儿。”    第三天,那鱼开始打转儿了,老人拼命地拉紧钩丝,鱼每转一圈,他就把钩丝拉回—段、两个钟头以后、老人浑身被汗水浸透了,骨头也累酸了。他觉得眼前有黑点儿在晃动、汗水渍(zì)痛了眼睛和脸上的伤口。他不断地收紧钩丝!却突然感到眩(xuàn1089)晕起来?他用左手舀了些海水。洒在头上。老人拼命拉紧钩丝。看见鱼尾巴从水里露出来。鱼游到前面来,举止从容不迫?优美潇(xiāo)洒。老人用力去拽!想把它3938拽近些,   鱼朝船边游来!嘴几乎要碰到船板、他忍住一切疼痛、高高地举起渔叉,使出全身的力气!把渔叉扎进鱼腰里!鱼往上一跳,把它的长度、宽度、威力和美,全都显示出来,它仿佛悬在空中。0058悬在老人的头顶!然后轰隆一声落到水里?浪花溅了老人一身。溅满一船,一会儿。那鱼仰1975面朝天?银白色的肚皮翻到水面上来、它终于死了、   老人树起桅杆!挂起风帆,开始往回划、他估记这鱼足有一千五百多磅[bàng]!如果净得三分之二,卖三角钱一磅。0264该赚多少钱啊!谁知死鱼的血水招来了鲨鱼,这是一条巨大的鲨鱼,它顺着船的航线飞快地游来,老人看见鲨鱼到来。准备好渔叉。4985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尾,张开大嘴!猛力朝那鱼的尾巴咬去,这一口咬去了大约四十磅,老人把渔叉朝鲨鱼的头刺去,鲨鱼在海里翻滚过去!死了、同时带走了渔叉、   老头儿不忍心朝船边的死鱼多看一眼!它已经绐咬得残缺不全了、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自己把鱼弄死不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是为了光荣!因为你2438是个打鱼的!说到底。这个总要杀死那个!鱼一方面养活我、一方面要弄死我!”这时、又有两条鲨鱼向他和死鱼袭来,他拿起绑着刀子的船桨向鲨2692鱼的头刺去。鲨鱼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另一条鲨鱼在船底蹂躏(róulìn)着死鱼、老人设法使鲨鱼露出来、把刀子朝鲨鱼身上扎去、一次,两次、最后终于扎死了鲨鱼,现在那条死鱼已经成了所有鲨鱼追踪的对象,鲨鱼每一次袭击,都从死鱼身上扯去很多肉,   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惨了!可是我只要有桨?有短棍!有舵把、就一定要揍死它们,”鲨鱼一次又一次冲来!老人用棍子揍、晚上、鲨鱼又成群窜来!老人只见它们身上的磷(lín)光!他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棍棒丢了、就拽下舵把!两手抱住。一次又一次劈下去、但是鲨包还是从棍棒,舵把下撕咬下一块块死鱼肉!    当船驶进渔港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老人已经筋疲力尽了。他上了岸。摸进茅屋!躺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许多渔夫围在船周围!望着死鱼的骨骼(gé),一个人用绳子量了量说:“从鼻子到尾巴足有十八英尺长,”   男孩儿来到茅棚、看见老人那双满是伤痕的手,哭了起来。然后给老人送来了热咖啡,并表示要跟他一起出海去打鱼!   一根又粗又长的雪白的脊骨扔在垃圾堆里。只等着潮水来冲走,在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男孩儿坐在一旁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3523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8429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6676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2011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内容简介: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8478马诺林的小男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又有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不得不把它们一一杀死。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   但大马林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1219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3451残酷的现实! 老渔夫。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孔子儒家思想的三字经全文、解释?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7438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0737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2821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6297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4463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4683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3886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4463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2214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9615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1720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3524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8734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1357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8947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4770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9930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4275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2559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1569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4057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0848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8008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2080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2894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2035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0469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9639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1977】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7284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5242之伦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3886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9324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7628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7385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7794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9281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2294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2248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2987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2647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1311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8659中庸》的作者!《中6268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5131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0817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6600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3429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7166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1238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7675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启示〗学习和掌6443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4314的文化遗产,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启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5269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   人人称颂!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4900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启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8852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启示〗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7587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8131百多年,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启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1676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启示〗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2833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启示〗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3907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4673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2931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6850  〖启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力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启示〗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9463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启示〗《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