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大家知道重阳节是什么时候吗,重阳节也叫“老人节”。那么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相关的习俗又是如何的。各个地方都习俗又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重阳节节日是什么时候

万年历

2015年10月21日 农历 九月初九 重阳节

浅说重阳节的由来

据有关资料记载、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0630国时期、屈原在《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重阳节;三国时期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明确写出了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4634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详说重阳节的意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2114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7125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2398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7642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8475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1743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7366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1882”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2166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6648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1690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你可能也喜欢: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猜你感兴趣

生肖运势

四柱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