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刘三吾

  刘三吾(1313-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刘三吾!明初大臣、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三吾博学。善属文,元延佑五年(1319)戊午正月十八亥时生。建文二年(1400)庚辰八月十七日巳时殁,葬茶陵石陂大塘坪盆形!陵墓现存!

  刘三吾简介

  本名刘三吾

  字号名昆

  所处时代明

  出生地湖南茶陵

  出生时间1313年

  去世时间1400年

  人物生平

  刘三吾,明初大臣!元延佑五年(1319)戊午正月十八亥时生,建文二年(1400)庚辰八月十七日巳时殁、葬茶陵石陂大塘坪盆形!陵墓现存、又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系出宋楚国公之裔、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人、

  三吾之父平野曾任翰林学士、有《平野先生集》行世!三吾之兄刘耕孙、刘焘孙均在元朝为官,后遇寇乱被杀,三吾避寇广西,授靖江教授、后迁靖江儒学副提举。 明洪武元年(1368),明兵攻克广西,于是归隐故里!潜心著述,明洪武十八年(1385)、73岁的刘三吾由茹瑺举荐,“以文学9382应聘”入朝!授左春坊左赞誉。后迁翰林学士!因其“博览善记,应对详敏,屡承顾问、悉多称旨”!朱元璋常向他请教治国安民之道、选贤任能之策!并委以刊定典章礼制及三场取士之法的重任!其间、主纂的《存心灵》。《省躬录》、《礼制集要》!《寰宇通志》等御用典籍!深受朱元璋的赞扬、当时、朝廷征召了一批称之为“经9226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的元朝遗臣和宿儒。“以备顾问”,其中被并尊为“三老”的刘三吾、汪睿。朱善所受礼遇最优厚、

  《明史·刘三吾列传》称刘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至临大节,迄乎不9983可夺”、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不少权贵甚至皇上,险送性命。明洪武二十三年?授世子晋王经,吏部劾其“怠职”。一度由翰林学士降为国子监助教。不久官复原职。明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死后,朱元璋召群臣于东阁门议立太子。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当时7883皇室诸王多拥有重兵!尤其是燕王朱棣“节制沿边士马……威名大振”、凯觎皇位已久、对此立储大事。百官谁都不敢多言,此时刘三吾却挺身而出劝谏“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朱元璋听后不答,大哭而入!后立懿王太子之子允炆为皇太孙,刘三吾因此“忤旨”、再次由翰林学士降为国子监博士?后来,他的女婿婿赵勉“坐赃”处死,他即以避嫌为由奏请引退、途经长沙时他写了《得告致仕过长沙》一诗:老夫今日到长沙!风送归舟日未斜!两岸青山如走马,一林红叶似飞霞,买鱼沽酒寻常事!抚掌长歌喜到家!八十还乡能有几!当时画锦亦堪夸!但回家不久又被召还朝廷、官复原职!

  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宋琮为第一、是为春榜。上榜者竟无一人出自北方?为历科所不见、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为南方人,照顾其乡亲。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9178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等人阅卷!增录北方人入仕。后张信说刘三吾判卷无错属实,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对考试官严加治罪、有人上告说刘三吾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知道后更怒。将张信与白信蹈等二十余人4872凌迟处死?命刘三吾戍边!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后明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取录任伯安等61名 、是为夏榜 ,因所录 61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再选六十一名进士。都为北方人,当时所谓“南北榜”或“春夏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定制,

  这年秋季!朱元1903璋亲自主考重新会试?另行擢选的61名进士都是“北士”、后人称之为“南北榜”。又谓“春秋榜”!称此案为“南北榜糊涂案”,

  明惠帝朱允炆登基后!刘三吾再度被征召还京!复原职、主修《春秋大成》!明建文二年(1400)卒!死时年逾90。其诗作《自题画像》反映他在朝为官十余年的心境:“莫怪三吾不起身、差将两足踏红尘、亲朋相6712顾毋相问、年老无声懒应人,”

  三吾工诗,往往迅笔疾书、不暇锤炼,粗豪中甚有真气,成化(1465—1487)中!桐江俞2686荩知茶陵!将其遗作合刊为《坦斋集》!万历(1573—1619)间?茶陵知6950州韩城贾重刊!《沅4870湘耆旧集》收入其诗51首、

  明史文载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难!焘孙。常宁州学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洪武十八年,以茹瑺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三吾博学?善属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9055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帝尝曰:“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帝制诗,时令属和、尝3904赐以朝鲜玳瑁笔!朝参、命列侍卫前,燕享、赐坐殿中。与汪睿、朱善称“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忤意。礼遇亦渐轻、二十三年!授晋世子经,吏部侍郎侯庸劾3517其怠职!降国子博士、寻还职!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三吾引退。许之、未几,复为学士。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帝亲赐策问、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

  诗作选摘

  【登城感事】

  华表愁闻鹤语声,女墙自照月华明!

  在秦本有关中险。散楚其如垓下兵。

  百战山河唯骨在!万年壁垒为谁城,

 5425 兴来不敢闲登览、只恐新亭感慨生!

  【与先复初州判】

  左身瘘痹耳仍聋、近被刀伤更怯风,

  亦有将军怜杜甫,岂无高弟念王通、

  弊庐漫枉过朝使!束帛终难强病翁,

  欲涉湘江采蘅杜!美人遥隔暮云中。

  【哭伯兄存吾推官天历庚午、进士署高城门曰:"身随下士同甘苦。誓与高7027城共死生。"】

  寸心忠厚古人流,两鬓风霜为国忧。

  黄甲题名前进士!白头死难古宣州!

  高城留得苌弘血、故友应同李黼游、

  弱弟自惭无气力。未能申请达宸旒。

  【哭从兄益吾教谕】

  多年大治之官去,近日哀音始得闻。

  蜗5777角祇缘争战久?鸰原遂有死生分!

  可怜怕道终无后,谁忆中郎所著文!

  想见散花洲渚上,至今犹自结愁云!

  【1091追挽海清臣全子仁两尚书】

  郁姑台下战多时。变起萧墙遂不支。

  杞子方通北门管、汉家已拔赵军旗!

  孤忠不遂尚书志,一死啀期圣主知。

  想见江东桥上路、至今犹自血淋漓!

  【吊邓左丞(二首!零陵忠臣)】

  甓为城一水旁!谁将孤垒捍潇湘!

  左丞亲奖三军士、诸将皆成百炼钢、

  高密信为功第一、孔明如在国宁亡!

  上游缘此无藩蔽!徒使英雄信感伤、

  中山昔厉忠君志,左辖今推报国诚、

  一死有光诸宰辅、九京无愧旧门生。

  雁声愁过衡阳浦。江濑悲鸣一水城、

  欲吊英雄已无迹。湘灵瑟罢月凄清,

  【哭宪佥帖君泽】

  不死清湘死桂城!惟天可表此忠贞,

  诸贤坐失同盟约、一木难支大厦倾。

  临难儒臣能死节、流芳国史定标名、

  北门留得模糊血,岁岁惟应劲草生,

  【吊老掾史赵元隆】

  疾风劲草昔人言!临难知君有讲论!

  江相自投信州沼。敬翔肯入大梁门、

  夕阳冷落前山路,夜月凄凉故里魂、

  后死文台再知己!何由蕉荔6970荐芳尊?

  【湘南杂咏(三首)】

  大厦原非一木支,诸6566贤坐失有为时?

   不缘天上云龙会,谁解湘南蚌持,

  垂翅夕阳鸿去远。游1321神华表鹤归迟!

  争如沤鹭忘机好。依旧无9298心在水湄!

  遣使频年赴帝京!名为计事岂真情。

  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诸镇一如唐末岁!孤忠谁3075是李长城、

  山河依旧天如水、愁听寒鸦日暮声。

  于阗几载洮阳上,临难方图籍寇兵、

  但说调鹰饥可食,宁知养虎患非轻,

  涂穷反噬三湘地,风靡长驱八桂城,

  常武不歌天亦老。琵7685琶又作过船声!

  【粤城怀古】

  五年城里一枰棋!当局安2553危总不知,

  吏部羡官胶柱瑟!右丞改调竖降旗。

  园林6886别有莺花主!江海都无蚌持、

  祇见越王台畔草,春来依旧草离离、

  【姑苏即事】

  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

  使眷为谁归火底!俘囚何面见江东。

  王封有愧非殊锡。死去无碑可表忠!

  粳稻祇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

  【追挽忠襄王】

  相王檄下青齐地、七十余城一檄传、

  诸葛未亡将复汉、岑彭遽死岂非天!

  蛟2165龙泣下三秋雨?貔虎愁连万灶烟?

  先志克申仇亦复!谁知今子总戎贤!

  此皆学士在粤西及3076归楚云作,其语意感激、不忘故国!殆亦有犁眉之志乎。

  刘三吾舞弊案

  背景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其3589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在主考官的选择上。朱元璋经反复斟酌,终圈定了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刘三吾在当时可谓大儒。此人是元朝旧臣、元末时就曾担任过广西提学(相当于教育厅厅长),明朝建立后更是多有建树,明王朝的科举制度条例就是由他制订,明初的刑法《大诰》也是由他作序、此外他还主编过《寰宇通志》、这是当下中国人了解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的百科全书。他与汪睿、朱善三人并称为“三老”,《明史》上更说他“为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可谓是人品才学俱佳的士林领袖。选择他为主考!既是朱7995元璋对他本人的认可,也是朱元璋对这次科举的期望!

  过程

  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7559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录宋琮0359等五十一名,经三月廷试后、以陈安阝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

  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实际情况,但是北方人一名未取、则为历科所不见,然而仅仅6天过后!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跑到明朝礼部鸣冤告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而在南京街头上!更有数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7]

  因此街头巷尾各式传言纷飞。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主考搞“地域歧视”的,种种说法让主考们说不清楚,

  消息传来。朝堂上下震撼。先后有10多名监察御史上书,要求朱元0252璋彻查,朱元2921璋的侍读张信等人,也怀疑此次科举考试有鬼,朱元璋本人自然恼怒,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诏、成立了12人的“调查小组”、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以及已经廷试取录的陈安阝﹑尹昌隆﹑刘仕谔等。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人入仕、[8]

  然而调查小组经过数日的复核,到该年四月末做出4008的调查结论!再次5078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菲。并有犯禁忌之语,以考生水平判断、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调查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纪善。白信3人为“5515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10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到严惩。刘三吾被发配西北!曾质疑刘三吾的张信更惨!因他被告发说曾得到刘三吾授意,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以黄观为第一名﹑韩克忠为第二名﹑王恕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影响

  参见:南北卷

  南北榜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9204取士之先例,至5827洪熙以后遂成定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后地区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平衡政治关系、乃至维护国家统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科举制度、但是、朝廷政事多被精于理学的南儒把持。而理事者了了无已、明朝政事逐渐趋向腐败和混乱!

  自“南北榜”划分之后!明朝官场上的官员关系,除了师生关系外(座师与门生),老乡关系也呈越演越烈之势,同期中榜的考生,地域之间的亲疏尤其明显。甚至同榜而出的考生间拉帮结派!也渐成常态。明朝万历时期大臣邱瞬就曾总结道:“而今朋党有三途。同榜而出9694为其一、9021座主门生为其二。同年而出为其三。”“乡党”关系!反而凌驾于师生关系之上!万历末期至天启初期令后人诟病的“党争”,朝中分为“齐党”,“楚党”,“浙党”相互攻击?“分榜”制度,确是为其温床之一。(网)

  乡贤刘三吾趣闻轶事及南北榜冤案

  刘三吾、茶陵腰坡人、初名如孙、以字行世!兄长刘耕孙、刘焘孙都在元朝作官!刘三吾在广西躲避战乱。行省用皇上的命令授他为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朝军队攻下广西?才返归茶陵!

  洪武十八年!因为茹瑺的推荐!刘三吾被召到京城,他已七十三岁了、因上奏对答称合旨意。被授官左赞善。积功升迁任翰林学士!当时天下刚平定,典章制度缺少、皇帝迫切希望制定礼乐制度,德高望重的老儒生纷纷去世,这时才得到刘三吾,皇上十分高兴,全部礼仪制度及三场考试选取士人的方法多由刘三吾修改审定!

  刘三吾博学。善于写文章、皇帝撰写《大诰》及《洪范注》。完成之后,都命他写序,敕命刘三吾修撰《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等书!都让刘三吾总领其事,赏赐很丰厚,皇帝曾经说:“我曾经看到奎壁之间有黑气。现在消失了、文运恐怕要昌盛了吧、你们应当有所著作。以称合我的心意、”皇帝写诗,有时令他跟着唱和、曾经赐给他朝鲜玳瑁笔!刘三吾上朝参拜。皇帝命他站列在0835侍卫的前面?皇帝饮宴群臣,赐予他坐在殿中!他与汪睿!朱善并称为“三老”。不久刘三吾年纪一天比一天老!才智一天比一天衰减!往往触犯圣意。皇上对他的礼9699遇也渐渐轻了。洪武二十三年。给晋世子讲授经书!吏部侍郎侯庸弹劾他怠惰职责!降为国子博士,不久复职!

  刘三吾性格豪爽!与人交往不用心计。自号“坦坦翁”。到了身临大节的事情、坚定不移不能改变他的志向?懿文太子死,2896皇帝驾御东阁门。召见群臣对答,恸哭!刘三吾进言说:“皇孙是嫡派后裔,继承帝位、合乎礼制、”6365立太孙由此开始!户部尚书赵勉,是刘三吾的女婿,因接受赃物获罪而死。刘三吾引咎辞职,皇帝同意、不久。复官为学士,

  洪武三十年!偕同纪善,白信蹈等人主考会试,发榜后,泰和宋琮为第一名,北方士人没有中榜的!于是诸生说刘三吾等人是南方人。私下偏向乡人、皇帝发怒。命侍讲张信等人重新阅卷!不合旨意!有人说张信等人故意拿鄙陋的试卷呈上。刘8472三吾等人实际嘱咐了他!皇帝更加发怒!白信蹈等人判处死罪,刘三吾因为年老戍守边塞、皇帝亲自赐予策问,另外选取六十一人,都是北方士人。当时称为“南北榜”、又称“春夏榜”!

上一篇:黄子澄

下一篇:韩克忠








你可能也喜欢: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猜你感兴趣

生肖运势

四柱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