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中秋节的意义 是什么?

  最主要的就是团圆啊!我爸妈就希望我赶紧带个女朋友回去,准备在 陌 声 上找个。哈哈!

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是?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0561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1555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0832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2409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0942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2731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2330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2941蔗糖霜” !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9662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0189而出“月饼......余下全文>>?

中秋节吃月饼有什么意义

   在中秋节传统文化的礼仪中,月饼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祭月礼仪。就是敬奉月神?祈求月神的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亲人团圆。并请月神享用美味的供品(祭文最后的“尚飨”、就是请月神来享用供品)、而被月神光顾过的供品(包括月饼)、也就带有神灵所带来的福祉和保佑(俗话说就是“开过光了”)、这时家人再“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之”!2226就有了精神上的享受!。

那些东西可以代表中秋节

  这位朋友,   下列东西都与中秋节有关:   花灯。舞火龙!月饼。桂花酒!桂花。圆月。玉兔!嫦娥。吴刚     请采纳!谢谢支持,,

中秋节打一生肖

  狗吧。有个天狗吃月的传说。

中秋节的习俗,诗句,传说。

  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0221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3961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3723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3851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4969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1297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8627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5823“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1911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

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李朴 9859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0881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010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彩云追月/中秋》 (当代) 刘周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   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   ——根据《彩云追月》乐曲填词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7170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5792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6352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   《天竺寺八月,

中秋节的名字的来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4564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1161”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8672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4040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0243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8576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7953“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2464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搐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quot;?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0943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怎么放的

  中9666秋节26/27日【周六/周日】放假!国庆节1-------7日放假!望采纳、。

兔爷爷与中秋节的来历

  兔儿爷的起源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0548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1459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3916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节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2449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9659了庆祝丰收。表3498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9194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