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农历六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农历六月十五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各在农历的哪一天?传统节日的故事

  主要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7934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清明是我国8991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7787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5184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1891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0356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还有其它不主要节日或者少数民族节日.   1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7890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2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3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5 立夏节 少有所闻!各家烧炒蚕豆而食。认为可兆丰年?   6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7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彝族火把节!苗族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为白族火......余下全文>>、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写日期和农历阳历

  正月一日 第二年第一天   正月十五 元宵节   腊月三十 除夕   二月十四 情人节   三月中旬耿 清明节   五月一日 劳动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六月一日 儿童节   七月一日 党的节日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九日 重阳节   十月一日 国庆节!

中国传统节日由来的除夕——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9494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4811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8177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8343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7312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1774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8270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0066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0675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5227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6726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9730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4145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6180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1324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余下全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以及时间,习俗和有关诗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是什么时候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5582“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2852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5012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8279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7281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6499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6564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2480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9546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4555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5829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7544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4325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8425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余下全文>>。

中国传统节日鬼节的日期

  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又称鬼节,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 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 寒衣节(十月初一),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 钦天监要在这一天7592颁布新的皇历、、

中国民族三大传统节日图文故事

  春 节(是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端午节(是祭奠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7403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9603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1081(因而?端午节也称诗1364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3538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中秋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1810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7081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7396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3265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八月十五.,,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