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服饰特点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6680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   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7978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0635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0937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满族的服饰多样性分为平民旗装、贵族旗装。   平民服饰   满族男子9747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女子服饰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   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1304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贵族服饰   礼服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6471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2809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吉服   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筵宴迎銮等场合。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   常服   常服是在一般性正式场合穿的服装,褂是圆领对襟长褂!穿在袍外,与礼服的箭袖不同、常服褂为平袖。四面开叉!身长到股!颜色多为石青!花纹也无特别规定。后妃常服以袍为主。纹饰多样,有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和百蝶等等!   便服   便袍或素!或暗花!或织绣各式花纹!丰富多彩!坎肩中一种名为一字襟!满语称为“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朝廷要官多穿此坎、又称“0624军机坎”,俗称“十三太保”。因为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9520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

水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水族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两色为主,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或青布包头!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花边。系青色绿绿花围腰!穿绣青布鞋!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盛大节日或宴会时,戴各式各样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水族围腰水族服饰。流行于贵6078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护。美化服装作用, 、

纳西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9847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4629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2041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3142”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8860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3281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宽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由于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1316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宁蒗地区的摩梭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7342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纳西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

纳西族服饰的男性服饰

  纳西族男子的传统穿戴也大致分两种:一种见于丽江一带,一种见于中甸三坝一带、丽江纳西族男子蓄短发!戴毡帽或缠包头、毡7953帽中有一种一半卷边。名为喜鹊窝帽的,十分潇洒和别具一格,7677上身内穿麻布和棉布衣,外披羊毛毡或穿羊皮坎肩,下穿黑色或蓝色长裤,腰束带,穿布鞋。皮鞋。中甸三坝一带的纳西族男子穿麻布衣裤!衣为右衽或对襟!长袖外套。衣长到腹部。缠红布包头。各地的纳西族男子服饰都比较简洁,色调明快。显得纯朴自然!。

德昂族服饰的德昂族饰品

  1!德昂族人民很2082喜欢银饰!青年不论男女都喜欢戴银项圈!银耳筒、耳坠等!2、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德昂族男子过去一般在胸部!臂部或其他部位刺以虎,鸟,花草等动植物图案、以为装饰!3,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4607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其来历!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后来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编成圈4584将她们套住?女人们再也飞不动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从这个神话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0777利目的?但随着历史6440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失去了、腰箍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8285种美的标志,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小伙子为了博得姑娘的爱,也往往费尽心机、精心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花纹的藤蔑腰箍,送给自己8617心爱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们爱情的信物。4、此外、在德昂族的装饰品中五色绒球尤为引人注目!妇女们在缝制新衣时、要在下半部用红。黄!绿等色的小绒球镶上一周长方形的空格、中间再绣上些花。不论是妇女或男子的包头、两端也都钉上一 些绒球。青年男女的耳坠上也饰以绒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绒球装饰!更为显眼的是、青年小伙子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5710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犹如数十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 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5。挎包:德昂族称挎包为“喝巴”,“喝巴”通体均用自织(腰机)土布缝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不一,过去所谓“黑崩龙” “花崩龙” “红崩龙”等他称。皆为根据各支系德昂族(原称“崩龙族”)服饰的花色而名之。尽管如此、德昂族挎包和服饰一样,都有一种饰物必不可少、这就是人们称为“崩龙花”的彩色绒球!小小绒球!一到了德昂姑娘手里!立刻活了:不同色彩 不同排列 不同位置 不同饰式。皆可怡然成趣、德昂族的头饰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区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仪式一般在婚礼的第三天举行、届时。一对新人在歌手们的簇拥下!返回新娘家领取包头,到新娘家大门口时。男媒人拿出洁白的包头,放在祭盘上!然后唱起悦耳的“对歌调”:“新郎咋个不露头。莫非是看不起我们的破竹楼!嫌我们织不起花枕头,”歌手对答道:“新郎不露头!是他怕害羞,只要把洁白的包头交到手、他一6018定拿它紧紧裹着头!哪个敢抢它!就尝到长刀的锋刃……”伴着歌声!新娘在媒婆的陪同下向父母!亲属!宾客等敬拜、赠物。赠礼仪式进行到尾声时。0003由新娘家一位长者!把包头缠系在新郎头上、以此来祝贺新婚夫妇和睦相处。万事顺心、各地德昂族妇女的头饰略有不同、过去妇女剃光头!裹黑布包头,有的已婚妇女8381留长发,但许多姑娘都蓄发裹两端坠有彩色绒球的布包头。有3820的也用白色羊肚毛巾包头。德宏地区的妇女7389剃光额前头发!脑后留长发。梳成大辫!包黑蓝色镶有花边的布包头!将大发辫由脑后缠于包头之上。有的地区妇女蓄长发!梳发辫盘绕于头顶,不过包头、......余下全文>>,

中国维吾尔族的节日习俗服饰特点饮食民居

  1。“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人口721万(1995年)!     2, 节日: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6979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7655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4499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6040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3760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3。习俗: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4938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3240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2959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1117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0179十分发达!而且具有0237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7784风格     4。服饰: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1787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5184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2679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余下全文>>,

阿昌族服饰特点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颜色跟是鲜艳无比,男子多穿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   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 阿昌族服饰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英俊而潇洒功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少女也喜欢穿筒裙。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9189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   每逢外出赶集!做客或喜庆节日,妇女们都要精心打扮 服饰和图腾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花手镯。挂上银项圈!在胸前的纽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此9306时的阿昌族妇女。全身银光闪闪!风采万千。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还视之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

为什么畲族的服饰跟我们汉族的服饰的不一样呢?

  因为畲族人的衣服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

纳西族服饰简介 纳西族服饰有何民族特点

  古雅纯朴的纳西族服饰是其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7194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   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8429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3360“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0318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7540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

《藏族的服饰》阅读答案

  1。短文按照( 藏袍的分布形式)——(藏袍的服饰特点 )——( 藏袍的装饰特点)几方面!写出了藏族服饰多姿多彩的特点   4430  2,在分述时、依次介绍了(藏袍的1025款式 )?(女子的服饰 )。(藏帽 )。(头饰 )。( 男子的藏服),、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