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傣族 风俗习性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日,   禁忌:忌8470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6583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5641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2766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不能随便大声喧哗,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少2128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8813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粑丝是用水把米粉搅成颗粒,蒸熟后舂成团?擀5428成薄而大的圆饼,冷后叠成叠、6873食时烫软入碗,撒各种调料。泼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团,包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叶包好可作待客点心!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傣历7月15日)!开门节(傣历12月15日)、均为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0223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的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5418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

傣族的民族风俗

  婚恋习俗:   傣家青年恋爱不受任何限制。恋爱形式多样,婚俗方式不拘一格!犹如那里美丽的大自然一样色彩斑阑、自然纯朴和富有诗情画意,傣族青年的择偶求爱方式主要有丢包!串姑娘。对歌,赶街择偶!写情书等!还有举行奇独有趣的拴线婚礼仪式和“抢婚仪式”!   葬俗: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凡是人死了,要根据死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和不同死因而采取不同的丧葬仪式!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水葬和天葬四种,火葬是西双版纳很早就有丧葬习俗。寺庙里的佛爷?领主、僧侣和德高望2121重的人死后?多用火葬、土葬是西双版纳傣家人的主要丧葬方式。过去在临江河居住的西双版纳人,曾有水葬习俗?无论是病死。凶死,暴死!均用水葬!现已渐渐废弃!天葬是应极少数人生前的嘱咐!采取天葬仪式。以求灵魂升入天堂、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一起!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傣剧有100多年历史。傣族大都信仰小乘佛教、   西双版纳傣族有一种很奇特的习俗、即镶牙和染齿,傣族人把镶牙和染齿视为人生的成年礼俗、傣族青年男女、一般自14岁到17岁左右!就要把白色牙齿换成金的或银的。染齿的年龄多为十四岁五岁左右。他们喜欢把自己整齐的白牙染成黑色或深紫色的,深紫牙齿!是最漂亮的牙齿?女青年如果把牙齿染得又黑又紫!就会被人夸奖染了一副漂亮又耐用的好牙齿!有时、镶牙或染齿与否,会6516影响到能否顺利完婚!有:“凿牙完婚”和“染齿完婚”之说。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8711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

傣族有哪些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3523佛教有关、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活动带3304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1。泼水7707节: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即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徒每年此时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年迈者不能下河!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1408传入中国傣族地区!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因为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所以各村各寨都8516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同时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和尚们趁此时向青年0326男女宣传教义。     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3。关门4471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2206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6181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秒之2373为“关门节”、      进洼活动经历代沿,

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民居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4247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5668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0074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

苗族的节日、风俗、饮食、

  交5062通银行后边有几个馆子不错?不过每个人口味不同。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

马来西亚的风俗

  ---俗习与禁忌---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5130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 9341  当发现屋里还有其他客人!自己又必须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必须略低下头。并说:“对不起、请借光”、尔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在椅子上不能翘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应如此!女子则应并拢双脚!表现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盘腿、女子则8518要跪坐?不得伸直腿、   主人摆出饮料。点心招待客人,客5562人如果推辞,主人反而会不高兴、客人要走、应向主人告辞?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门外、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    告、晚上拜访通常应在八点5024半以后!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0064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9539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跪坐!身体稍向右偏,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伊斯兰信徒禁酒。招待客人一般不用酒!饮料多为热茶、白开水或椰汁!马来人还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有客人到访,主人除了热情招呼外。最先向客人表示殷勤和诚意的礼节就是奉上槟榔盘!以便请客人1466共嚼槟榔,   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   马来人视左手为不洁、因此见面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平时接,递东西时。也必须用右7431手而不能随便用左手,用左手便是失礼,在不得不用左手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   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   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   马来人1574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   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汉族、傣族、苗族、高山族的居住地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风俗、民族服饰、特有的节日 5分

傣族,是中国的少1120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3099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景东,普洱、思茅。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等30多个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布、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大多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河谷坝地区傍水而居。西双版纳境内有景洪坝、勐海坝!勐遮坝、勐笼坝,勐罕坝等!德巨集境内有勐焕坝(芒市),勐那坝(盈江),勐卯坝(瑞丽),勐底坝(梁河)勐婉坝(陇川)等 ,

蒙古族和白族和傣族有什么节日

  蒙古族是那达慕!白族是三月三歌会、傣族8311是泼水节。

傣族的禁忌有哪些

  吃饭时要有礼貌,不能抢着吃,不能在别人筷子下面夹菜,不能用筷子打狗,打猫,饭吃完后再添不能将锅端起来,吃饭时不能随地吐痰,   不能用脚踢凳子给别人坐, 不能用脚踢烧着的木柴,添柴不能在灶里添,烧柴时必须先烧大的一端。    家长的床铺任何人不能往上坐。家长有8818一瓶“圣水”放在床边?任何人不能动?   睡的床不能头向门。认为这样不吉利,因为人死了才头向门外!   不能在别人面前放屁,杀鸡不能先砍头、吃鸡腿不能只吃一只而要吃一对。   不能在家里剪指甲。否则认为不吉利,火塘上的三角架不能随意移动、不能摸别人的头!   进佛寺必须脱鞋。看见佛爷必须跪拜?走路时不能踩着佛爷、和尚的影子,不能模他们肩膀以上的部分!在佛寺询问物件、只能嘴说!不能手指,妇女在经期或刚生6767过小孩不能进佛寺,   傣族村内有庙。庙旁有神树,经过神树下面时不得骑马!打枪,   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芒种日)回。生产大忙!禁止办婚事!直至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农历冬至日)后。男女青年的社交才变为正常!   衣服破了不能用裤子补,认为这样会受穷。衣服不能用来当枕头!枕头不能坐。女子的衣服不能晒在高处、   不详细之处再参考别的答案~~~~~~~~~,

傣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浴佛节     浴佛节(傣语“栓兰”),又名6110“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浴佛节一般在大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被政府宣传为“泼水节”、每年都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2037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1883的游客、在德宏地区、浴佛节仍然只是一个宗教节日!      入夏节   入夏节(傣语“豪洼”),又1871称“关门节”。源于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习俗?随南传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入夏也是雨季的开始!也就是稻作农业社会进入农事繁忙的季节,古代佛教僧侣们为配合信徒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停止了到处传教扰民的活动,集中到寺庙或某处修行。逐渐形成惯例,而佛教信徒们也在僧侣集中修行期间?停止了到寺庙佛屋的一切活动!集中精力搞农事生产、并形成一种习惯。后来、僧侣和信徒形成的这种默契关系被上部座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固定下来,这种宗教形式随上部座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的傣族一般在大傣历9月15日(农历6月中旬4945)举行入夏仪式?入夏仪式这天就是“入夏节”。傣族村寨的佛寺都要击鼓为号,告诉人们节0230日已到,佛爷们集中到佛寺念经。信众们准备食物、鲜花!纸币等到寺庙“赕佛”,而后、便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结夏”。结夏期间,禁止僧侣外出讲经,禁止信众远行不归。禁止男女谈情娶嫁!禁止大型庆祝活动?僧侣要安心诵经。民众要专心生产?     出夏节   出夏节(傣语“昂洼”)、又称“开门节”!与“入夏节”相对应、   “出夏节”一般在大傣历12月15日(农历9月中旬)举行!象征着三个月的“结夏”期结束。可以解除“入夏节”以来的一切忌禁、僧侣可以出寺传教募化。男女也可以谈情娶嫁,出夏节这天。傣族民众们都会身着盛装、带着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等到佛寺拜佛听经、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燃放烟花!点孔明灯、跳象脚鼓舞等各种娱乐活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