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服饰特点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   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2170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满族的服饰多样性分为平民旗装。贵族旗装!   平民服饰   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女子服饰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   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贵族服饰   礼服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9916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至于其4266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吉服   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筵2362宴迎銮等场合,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   常服   常服是在一般性正式场合穿的服装,褂是圆领对襟长褂、穿在袍外。与礼服的箭袖不同!常服褂为平袖!四面开叉,身长到股,颜色多为石青、花纹也无特别规定。后妃常服以袍为主!纹饰多样,有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和百蝶等等,   便服   便袍或素、或暗花,或织绣各式花纹!丰富多彩、坎肩中一种名为一字襟、满语称为“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朝廷要9826官多穿此坎,又称“军机坎”!俗称“十三太保”,因为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

汉族服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纳西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5377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6737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5500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5054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1152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宽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由于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3637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宁蒗地区的摩梭3022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纳西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

锡伯族在全国有多少人?有什么特征?

  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厂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6659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9828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2390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鲜卑最初游牧于大9667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1 6 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 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 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 1 8 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7850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8575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9563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3152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6791出图案,、

锡伯族是“八大旗”里面的什么旗?饮食禁忌?

  锡伯族里面的八旗正白旗 、镶白旗! 正黄旗! 镶黄旗 ,正红旗! 镶红旗, 正蓝旗 镶蓝旗 。   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喜食面食。发面饼在锡伯语中为“发拉哈额分”!又称“锡伯大饼”。锡伯族人几乎每天都要吃,这种饼用面粉!碱4878面和水制成!在锅4790中烙出来,一般直径在三四十厘米。厚度约一厘米,带有烙制花纹的叫做“天”!另一面则是“地”!这种饼的吃法很讲究。食用时必须“天”朝上!“地”朝下,掰成四块,体现了锡伯族的天地观念和民族习惯!   锡伯族人开的饭店一般都有“锡伯大饼”?很受欢迎、在一些地方甚至是“8155限量”销售、如果不是去得早或提前预定!很难买到、在察县。记者就无缘品尝,只能通过图片和他人介绍来了解这一美食,   7288除了“锡伯大饼”,全羊席是锡伯族最具特色的肉类菜肴,全羊席的锡伯语为“莫尔雪克”。意为“盛在碗里的菜肴”,2009年!全羊席作为传统技艺类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主要用料为羊的心、肝,肺!大肠。舌!血等!共12道菜!做法考究。风味独特。如有尊贵客人来访、锡伯族杀羊做成丰盛的全羊席来款待,   在察县,还能吃到一种有特色的“花花菜”。锡伯语为“哈吐浑雪克”。这是一1147种锡伯族人过冬腌制的咸菜、用韭菜。青椒,红椒。胡萝卜,芹菜等各色蔬菜切丝做成!清淡爽口、营养丰富、是锡伯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   他们禁食狗,猫,蛇等肉!饭前不许将筷子插在碗里、只有供祭品时才允5261许把筷子插在碗里,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并严禁拍桌打碗。客人未吃完饭不能把碗和盘子摞起来、买碗盘时!不能买单数!翁媳不能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

《藏族的服饰》阅读答案

  1,短文按照( 藏袍的分布形式)——(藏袍的服饰特点 )——( 藏袍的装饰特点)几方面!写出了藏族服饰多姿多彩的特点     2,在分述时,依次介绍了(藏袍的款式 )。(女子的服饰 ),(藏帽 )、(头饰 )。( 男子的藏服)!、

苗族男生服饰特点介绍100字

  住: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3508村共寨的极少,   吃: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品叫逗辣椒骨地,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穿: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逗色彩斑澜地,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56个民族语言、服饰不同 ,什么相同

  家语委2004年调查结果: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有120种以上!   但是有些语言使用的人很少。在120多种语言中。一种语言使用骸在5万人以上的就只有35种了、使用者在1万人以上的有51种.有语言就有文字、   回族历来都使用汉语。满族和畲族在历史的进程中转用了汉语、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29种以上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去了就可以看到、他们还经常对外展出古代少数民族文字的珍贵文物、   历史上地突厥文?契丹字、察合台文。回鹘文。女真文。西夏文等等文字?虽然不使用了!但是那些文献携带的文化信息!现代人仍然有用、对文化走向、思维方式等文化问题都有启发和参照作用。   各民族有自己的语文!这是国家的好事!我1941们国家才文化丰富?    回族历来都使用汉语、满族和畲族在历史的进程中转用了汉语。   我国有不到1亿人、仍然生活在自己民族的文化氛围之内?   中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世界瞩目。!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请你查阅有关资料,填天下面的表格。

  白族 主要以天蓝色!白5375色服饰为主,   苗族 苗族服饰最主要的特点一个就是银饰。二个就是蜡染锦织.。   蒙古族 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朝鲜族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

回族服饰与环境关系

  回族服饰和环境没多大关系!一般男子喜欢戴礼拜帽!   女子要戴遮住头发和脖颈的盖头,现在和普通中国人的服装基本没什么不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