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是什么?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春节源于我国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春联便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运而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我国古代春联可以知识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的春联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悬挂门1238庭的长幅竹片上,以后又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北方人称之为幌子)以装饰门庭、及至造纸术在我国古代发明后、春联便由文人墨客书写在纸制条幅上悬挂,进而再发展到人们用红唬书写并张贴在门亭与厅堂。有人又称春联为对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种。众多的对联还包括5817祝贺新婚嫁娶!新屋落成!乔迁志禧、生日寿辰和其他喜庆节日,还有悼念已故亲友的挽联和孝联等!而春联则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应用最多又最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与鞭炮。喜筵相随、为人们的喜庆节日平添几分欢乐和吉祥、应该说!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因而最初的春联要求象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6252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0462古代文人视春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然而对联发展到今天。随着白话文和大众文化的普及!现在人们已不太注重古人所奉行的那种严格的律诗般的字句对仗原则!但一副象样的对联至少应在选字用词上讲求对等。即字数与词类应求相对,按照现代9494汉语规范应求上下联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等词组相对等排列有序。而在声调上至少应求每个上下联的最末一字平4586仄相对,如一般上联末字为仄声(即汉语拼音第三。四声)。则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即汉语拼音第一。二声)!这应该是创作对联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就不称其为对联了!至少是不规范的对联、新春佳7558节之际。当你访亲会友1948或漫步大街小巷。趁着雅兴留意欣赏张贴在各家各户的新春联,于字斟句酌与领略其意之中确实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倘若你有心玩味并吟诵其中的妙联佳句,这无异于一种别有雅趣的艺术欣赏,因为当你看到和读到那些堪称绝妙的春联并加以品评,

为什么,过年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呢,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6577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3696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3575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1909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4560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另一种说法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8457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1975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6750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

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挂门神?

  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0451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7841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0156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5154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3004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9719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8254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3581师钟馗、即是此种奇5448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8094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人们为什么要贴春联,贴福字和贴门神

   盘古以来?有一种生物叫年!每年除夕出来吃人、后来人们就用贴舂联、放鞭炮惊走年,让它不再伤人!一直沿袭至今。

过年不贴对联好吗风水

  并无大碍、

为什么家里死了亲人过年不贴对联

  这里有两个含义:其一,过年时家家户户5807贴红春联代表喜庆。而这家今年丧亲即便过年也没有那么喜庆、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哀思、所以当年不贴春联,另一个!中国人重孝,不但人要重孝、甚至连对待物有时候也有一样的要求。家有亲丧!当年不贴春联,也就是门都不穿新衣服、也就是说连门当年4398都为逝者服孝?,

梦见贴春联对联是什么预兆?

  有好的开始!

春联讲究什么

  1.挂春联有讲究:     过了春节春联也不随便揭下来、而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够保持一年。来年春节前再贴春联的时候,贴在旧春联的上面! 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当中国文字竖着写的时候,应该从右向左读。但是春联的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这也是当代阅读规矩使然,     2.写春联讲究     春联应该讲求个性化,应该把1418自己的感受?喜好、自己家的特点和期望都写进去。比如某家院子里有棵桃树!另一家院子里有颗枣树。都可2108以把这些写到春联里、写春联的时候还要注意,“绝”、“死”,“亡”等字是绝对不要出现的。而且同音字也不要出现。   春联讲究左右对仗,句式工整,压韵,取义吉祥,上下联和谐,横批总领.一般用红色做底色!。

贴春联的习俗由来是什么

  春联也叫“5403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3792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9401到人写春   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0066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2950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过年为什么贴窗花

  ** 贴窗花 **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7035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0948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0156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5779亦随人投数纸!世憎8190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2840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