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唐氏的来源

  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五。   寻根溯源   1,出自祁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后其国被周成王所灭、子孙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又周昭王时、为奉唐尧之祭祀,封丹朱裔孙在鲁县(今河南鲁山县)为唐侯!后被楚所灭,子孙以唐为氏!此为豫鲁(今属河南?山东间地)唐姓。   2!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封唐国给唐叔虞!叔虞子孙中有以国为氏者。此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时!楚地(今属湖北)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所灭后、子孙以唐为氏、此为湖北唐姓、   3!其他源流,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羌族中有唐姓者。据《元史唐仁祖传2257》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另外,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瑶。苗、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 唐尧。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8070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把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1378陕西唐姓。 繁衍播迁 唐姓2918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2034(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也是唐4359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颖川(今属河南)。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0936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0672孙唐休王景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   上述六省唐姓约占全国汉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唐氏的姓氏的来源

  唐姓系承叔虞 源起山西翼城唐   关于唐姓家世渊源。《姓纂》一书上面记载得很清楚:“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封唐侯,周成王灭唐。子孙以国为姓,”另外。《姓源》和《姓氏考略》等书,也都   异口同声地指出了唐姓是“唐尧之后”,   帝尧,是帝喾高辛氏的次子,算起来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徙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在公元前2357年!由于其兄帝挚不贤,他就被诸侯拥立为天子,开始以“唐”为国号!   帝尧以唐为国号、那么他的子孙是什么时候开始以唐为姓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学者的考据结论是这样的:帝尧把天下禅让于虞舜之后!传到夏王孔甲的时候、帝尧的后裔御龙氏封为唐侯?经过殷商一代!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之时、唐侯起而作乱。而于公元前1106年被武王的儿子成王所灭!把唐国之地改封给其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并且被降了一级!从侯国变成了伯国!这时候。帝尧的后代也按照当时的习惯,开始有了以唐为姓!   不过。被4542周成王所灭的唐国?当时的位置并不在帝尧原来所居的河北省唐县,而已改在今山西省翼城县的南方、这个地方,后来又产生了另外一支唐氏。所以,山西翼城跟天下的唐姓是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   这另外的一支唐氏。根据《姓氏考略》和《世本》的记载。是周成王灭唐而将其他改封给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有的就姓了唐!后来、传到唐叔虞的儿子樊父的时候。徙居到晋水之旁、改称为晋。现在山西5508翼城的唐国之地,也在晋国的掌理范围之内!换言之、当时唐国的名号虽然没有了!但那个地方,仍然是唐叔虞的后代在繁衍,实质上并无不同。   因此。天下的唐姓,是应该有两个主要来源的!一支是圣君帝尧的后代!一支则自周文王的姬姓,不过!如果再进一步推溯!则两支唐氏根本都是源自黄帝轩辕氏,仅仅是“同根异枝”而已!    唐姓的出现!不管是出自帝尧的一支。或是源自唐叔的一支。都是在3000年以前的西周初期。所以。从周代开始,这个姓氏就锋芒大露、杰出的人物不绝于史书!!这就是唐的起源和分支!

关于唐姓氏的来源

  《说文》:“唐、大言也!” 构4147成汉族唐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祁姓!姬姓。第一支出自祁姓、有4000多年的历史!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这包括汉朝的南蛮。三国时的羌人。元朝西域人的唐姓,清朝满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78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2%,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晋阳、鲁国。北海、晋昌等,唐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重要的堂号有禅让,   唐姓人群的血型分1886布总的是:O型占35.6%?A型占29.6%,B型占26.7%、AB型占8.1%。、

‘’郭‘’姓的来源?

  郭: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3950载:"   夏有郭支!见5896《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   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   。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   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   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   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    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   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   、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   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   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   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   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   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1968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   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   !故改姓郭、     二。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   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   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1491郭氏在汉代   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三0183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   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   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   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   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6714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   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   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   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   。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   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   徙欧美及东南亚!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   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7009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   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   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0767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   2。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   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   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   汾阳县:西汉时置,4089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   为郭子仪、   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   为东汉郭泰之后!     四、历史名人   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余下全文>>、

山东卢姓的来源

  以下是一个伟大的姓的2985介绍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1211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即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公子小白有功。被赐以祖名为氏,因此名为高傒,并将高傒封在了卢!其后裔有以卢为氏。 2!出自复1922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7676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5352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北宋初。后5359周忠臣卢琰、为保柴荣血脉。将其子柴熙诲收在膝下!取名为卢璇、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0847有闾氏。讹为卢氏, 二,迁徙分布 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4263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7082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5392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3371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8606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余下全文>>!

米姓的来源

  起源   9245北宋画家米芾自己考证、米姓最早起源于春5579秋时的楚国!本姓芈、后将芈4658字简化!改为同音字“米”、芈是先秦时期的大姓。9632但目前已经消失,除了分0718裂成“熊!屈!楚……等姓氏外”,其余的都改为米姓,   此外,西域有一个米国(在现在乌兹别克国撒马尔罕的西南),唐时成为昭武九姓国之一!作为中国的附庸国、有一些人来华内迁中原、后裔以国名为姓氏、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舍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舍人!亦称米史。粟史!为西周之1128始即设置的官位。长官为舍令,官称舍人。俗称米史令,粟史令。下属有丞二人。史二人,徒六人。役若干人。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国库的九谷六米之出入!归地官府司管辖,为周王朝时期的重臣之一、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舍人掌米粟之出入!米粟、九谷六米。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在舍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米氏,粟氏。世代相传至今,如开国大将粟裕就是、   第二个渊源:源于姚姓   第二个渊源:源于姚姓!出自远古舜帝、属于以先祖学名为氏。   舜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因为他的眼睛有两个瞳仁!因此又称重华,因为舜帝出身于有虞氏部落?是黄帝支系的一个大族!以后逐渐南迁至山东地区。分衍出许多支族、庠、亦入学有成之人,春秋时期的鲁国谓之为“米廪”,源出“虞帝(舜帝)上孝!3638令藏粢盛之委焉,”在典籍《周语》中解释:2290“廪于藉东南、锺而藏之!廪!御廪,一名神仓。东南生长之处。锺、聚也!为廪以藏所藉田,以奉粢盛、”粢盛!就1563是祭器内的谷物!后世,将人才比作代代宗承的“粢盛”。表示出中华祖先将人才的培养重视逾于己之生命、因此将人才培养比如米廪,入学之童满一年后!即由其师为学童起一学名。列入宗谱之记!在后世历朝历代,特别是大隋王朝正式创建科举制度以前!许多具有庠生资格的人!多有以起身份为姓氏者,称米氏。其源纷繁、不可一论。   第三个渊源:源自芈姓   第三个渊源:源自芈姓。出自先秦楚国的后裔、属于以音讹为氏!   米芾、是宋朝著名的书画家!0510他自称是先秦楚国的后裔。本姓芈!即芈芾、芈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他极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2378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5414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8908称芈氏云山!极其富有创造性,芈芾书法、绘画!诗作天下一绝、寸墨尺金,但就是总觉得自己的姓氏笔画太多。因此5967改以同音字“米”为姓氏,其后代便接受这个榜样,均以1973米为姓氏!称米氏、世代相传至!   米芾对自己是楚国王族后代的血统非常自豪!经常自称“楚国米芾””“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因为芈姓楚国王族的祖先是“祝融。高辛氏2226之火正”、   第四个渊源:源于外夷   第四个渊源:源于外夷,出自隋7244唐时期西域米国、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   南宋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米、西域米国人!入中国者。因以为姓、”王应麟则在《姓氏急就篇》中说:“米氏、胡姓,唐米逢、米遂!米暨。米实。米海万,五代米君立志诚,宋米信、米璞、米贇、米芾!子友仁!芾以米氏为楚冒,又复姓、党项有米禽氏,”邵思在《姓解三卷》中也说:“米!胡人姓也、今南方有米国!”可知米氏最先源于西域米国,而米国最早为中国所知是在隋朝。   西域米国即昭武九姓国之一。该国原信奉祆教(即拜火教。摩尼教)、进入6949中国者汉化。后裔融3695入汉族,有些人以为西域米国后裔可能会是回族,那是错误的,因为米国以及昭武九姓国根本不信奉伊斯兰教。米国信仰祆教(摩尼教)!该教在宋元时期与源自佛教的白莲教融合!成为当时底层贫困人民的信仰、常被用于发动农民起义!   唐朝的西域国家主要信奉佛教和祆教!新疆,中亚都是佛教区!当时只有3337离中国最远的阿拉伯(大食)人才信伊斯兰教!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回族中原阿拉伯名为“米3308纳勒”的族人,后取谐音汉字“米”为氏,   (2)元朝时期的在大同当边帅的米开庵(元代来中国的色目人)、在明洪武六年归附于明太祖朱元璋。次年,他被调任福建邵武卫长官、直至年老辞官后,定居在邵武,为今福建回族中7625米氏先祖,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米佳氏!满语为Mi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后多冠汉姓为米氏!   (2)满族密扎氏,源出卦勒察女真?满语为Mija Hala。世居卦尔察,后多冠汉姓为米氏。   (3)满族索察氏。满语为Soca Hala!汉义“还愿时撒的米”、世居乌喇!哈达。后多冠汉姓为米氏!。

肖姓的来源

  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不仅姓氏)、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如同一简之后刘姓全部被写为刘姓),可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肖姓很少有人改回萧姓!   寻根溯源   说法一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子姓。以国为氏。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说法二   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说法三   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1446噜三氏改姓萧?     说法四   金文中“赵”大部分写作“肖”、所以古肖(读赵音)姓基本上都是赵姓!如“相邦赵戈”写作“相邦肖戈”!现肖姓则大部分是“萧”讹写而来!。

传说马姓的直接来源是?

  马姓的来源是:1据《元和姓纂》所载。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赵国大将赵奢因战功,受封于马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其后有马服氏。简为马氏。2据《金史》所载!西域人马庆祥!入居临洮狄道、遂以马卫氏。3据《元史》所载,元之月乃和,以祖为金国马步指挥使。因改姓马,名祖常、4元朝时期回族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多用马氏、。

毛姓的来源_

  关于毛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3734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9556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8103 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南北朝时有代北(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蔚县。阳原。怀安等地)少数民族!世代为酋长。亦称毛氏、!

许姓的来源 5分

  一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2466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与许国、称为许文叔,旧址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33年迁都叶,前524年迁都白羽 ( 今河南西峡县 ),前524年迁容城 ( 今河南鲁山县 )、稜国初为楚国所灭,其后代逐有「许」氏。   二 ; 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代!历史上并无证实记在此人!为神话人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