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初姓的历史名人

  (1898-1987)(四十五世),原名初铭音!初诰。字达杲。《初氏谱书》(山东莱阳,初尚龄等编、1937年重修七册)中记载名字:芷南、字湘帆!山东莱阳高格庄外镇胡城村人。少年曾读私塾。并常习作诗词,1914年8月。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8月考入北平高等师范英语系、1919年参加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为防止迫害。有老师为2154其改名为初大告!1923年北京师范大英语系毕业。1925年毕业于师大英语研究科,于1924年秋创办了北平志成中学(即北京市35中)!自任董事长兼第一任校长、一九三四年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对英国文学,戏剧和英语语音有较深的研究,精通世界语!并为中国推行世界语的先行者之一。著作有(《中华隽词》!1937)、译文为自由体!他是40年代九三学社最早的发起人之一。1938年回国后至1949年!历任河南大学英文教授!重庆复3415旦大学英文教授兼教务长!中央大学英文教授!1945年9月与许德珩,潘菽等爱国人士一起筹建九三学社,1946年春!参加郭沫若等人发起的《对时局进言》的签名活动.其间与中央大学教授梁希,潘菽等一起到重庆上清寺拜见了毛泽东主席、1947年春与张还语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山东民主协会”、一九四九年九月,经周恩来同志!王炳南同志介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教授,从解放初期直至50年代。初大告一直担任九三学社中央理事及中央委员?1959年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图书馆馆长、1959年伦敦出版的初大告《道德经》译本在西方有一定的影响。发起并参加了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编辑工作,1987年6月3日于北京逝世。,

方姓历史名人

  方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4764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方弼!方相: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6036显道神!开路神.门神.   方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诗经》中《方叔》篇!描写了这场意5731义非凡的战争,恭贺用语‘望隆方叔‘!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干:7744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生前未仕,死后却名扬天下.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身4959后识方干‘?是9860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清: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4401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太: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武定节度使。‘郑王‘.方太能征善战.曾率兵数百人逆9541击敌兵万余人,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峻:福建莆田人.宋代著名的藏书家.白杜‘万卷楼‘、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訚5774: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琼: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北宋兵部尚书.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腊: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7570立政权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获得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后战败英勇就义!‘方腊起义‘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重大事件之一.   方崧卿:福建莆田人.文学家,藏书家.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5845《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8396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福建莆田人.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士繇:莆田人!朱熹高足!理学家。书法家!工于书,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皆极其妙,传世作品有摩崖石刻桂林的《虞帝庙碑》,   方逢辰: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佑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有《孝经解》。《尚书释传》、《格物入门》等书。   方山京:宋代状元,浙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状元,方山京为官正直清廉。时人称其为谦谦君子。   方岳:安徽祁门人.南宋后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巨山,号秋崖!1232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一名、廷试时忤犯权相史弥远而降为第七名,授南康5804军教授?后入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著有《方秋崖先生全集》八十三卷。    方斫:浙江仙居人、宋代理学家!......余下全文>>,

方姓的历史名人

  方 回: 尧时的仙人. 汉>中介绍: 方回者,尧时隐人也。尧聘以为闾士! 炼食云母粉。亦与民人有病者隐于五柞山中、 夏启末为宦士,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泥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 开路神. 门神.   方 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名望如日中天. 恭贺用语"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 生前未仕, 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 身后识方干", 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3983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 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 "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 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 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 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 腊:古徽州人. 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6373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后战败被俘!英勇就义!   方崧卿: 福建莆田人.文学家, 藏书家. 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 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 福建莆田人. 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逢辰: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佑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5866有《孝经解》!《尚书释传》、《格物入门》等书!   方山京:宋代状元。浙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状元!方山京为官正直清廉?时人称其为谦8904谦君子!   方 岳: 安徽祁门人. 南宋后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巨山!号秋崖。, 著有《方秋崖先生全集》1670八十三卷,   方 斫:浙江仙居人!宋代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东......余下全文>>!

阙姓的历史名人

  阙礼:南宋中侍大夫、建有功勋!但是不因为有功就骄傲!而是平易近人、人们说他是宋朝南渡后中侍中唯一可以称道的!阙清:明代务本爱民的平凉知府,河南人,弘治举人!知平凉府。天性纯孝!为政爱民。受到人民的爱戴。明末清初从福建迁往四川! 阙中一(1914-1995),原名阙桂兰,福建5487省永定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2460义青年团?1931年1511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通信连班长、特务班长,中央通讯队分队长!执行警卫5806毛泽东同志的任务!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中央军委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军委交通局外交联络站政治协理员兼总支书记!“西西安事变”后!在红军驻西安办事处任周恩来副主席处侍从参谋。抗日战争时期,奉命赴闽。2640任闽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3支队5团3营政治委员!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政治队政治指导员、新四军第2支队3团2营政治委员。新3团政治处主任,皖南事变中。与新3团指战员一起浴血奋战、突围到安徽芜为地区、后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19旅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19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胶东军区第5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32军956241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海军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校长!海军舟山基地政治委员,海军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当选为上海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8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81岁。 阙文锋(1877-1930.8.23)。福建省永定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刨烟工人出身。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大革命时期,1926年秘密组织农会!发展党团员!同军阀和恶霸地主作斗争!1928年6月参加永定暴动?跟随阮山。熊振声等人与敌人开展反“清乡”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5月红4军入永后?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后在区,县苏维埃政府负责军事工作!组织青年参军参,进行军事训练。1930年后,先后任红209103军第3纵队特务连连长,英勇善战。智勇双作!指挥连队干部战士担负保卫地方红色!

尉迟姓的历史名人

   唐朝于阗王珪长子,幼年时就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曾到长安朝见过唐朝皇帝李隆基。并带去了于阗的特产名马和美玉、唐玄宗李隆基不仅亲自召见了他。而且回赠了中原特产。并将宗室的公主嫁给他为妻!同时又封他为右威卫。曾与高仙芝共同率兵击败了侵扰安西四镇的萨毗播仙!立下了大功,因此、唐朝又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之后又晋级为光禄卿!时隔不久。唐至德年间(公元756~756年),唐朝内地发生了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尉迟胜将王位让给弟弟尉迟曜,亲自率领于阗兵五千!到内地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由于于阗王国在尉迟胜治理期间。经济兴盛!生活安定、于阗人民十分拥戴尉迟胜?对他的远离依依不舍!尉迟胜为了表示自己仍归故土的决心,特地将亲生的小女儿留了下来、唐朝的皇帝李亨对尉迟胜千里迢迢率军前来协助平叛也非常赞赏,又授予他特进!兼殿中监等官衔、尉迟胜从此成了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名高级将领,“安史之6552乱”平定之后、尉迟胜为了了解内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于阗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请求留在京师从事宿卫,唐代宗李豫答应了他的要求、加开府仪同三司。封他为武都郡王,食邑百户、封其弟尉迟·曜为于阗王!尉迟胜留在唐朝京师之后!在长安修行里!兴建林园,接待来1558访宾客?时间仅仅过了两年!即唐朝贞元初年(公元785年),尉迟胜的弟弟尉迟曜派遣使者、向唐德宗李适上奏说:“于阗王位的继承法规定、王位一向是国王正妻的长子才可以继承、既然哥哥让位于我,我应当让位于侄儿6156尉迟锐。”于是。皇帝李适以尉迟胜的儿子尉迟锐为检校光禄卿兼毗沙都督府长史!而拜尉迟胜为骠骑大将军!于阗王!准备命他返回于阅承袭王位、但是。尉8180迟胜再三辞退!认为弟弟尉迟曜管理于阗国事多年,于阗人民生活安定。都心悦诚服,而尉迟锐0732久居京师长安!对于阗的情况6162并不了解,不宜封他为于阗王!李适听从了尉迟胜的建议,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武都王!事后。尉迟胜兄弟间相互禅让王位的佳话、受到了京师许多人的赞扬!后来。尉迟胜又升任为睦王府之傅,原王府之傅!六十四岁时与世长辞,唐朝皇帝为了纪念这位品德高尚的少数民族将领、于闻王,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追赠他凉州都督的官衔、并让他的儿子尉迟锐继承了职位, (公元539~579年)!鲜卑族,尉迟纲之子、朔州善阳人(今山西朔县)、著名北朝北周将领!有文武才干,忠勤鲠直、受武帝器重、北周建德初年、以其为右宫正!辅太子赟!数直言谏赟过、反遭其忌恨!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宇文直乘帝离长安!突袭宫城。运临机应变、击溃直兵,帝还、进位大将军!参预5850筹划平齐!封卢国公,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总领禁军。随帝北伐!护帝丧还京!北周宣帝初!进位上柱国!后尉迟·运惧帝报复。求出为秦州刺史!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以忧惧卒于秦州,其实北周静帝宇文衍并没有要报复他的意思。赐谥“中”。 (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诗人。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他与韩愈等同游洛北惠林寺!并题名刻石,次年在中书舍人权德舆下登进士第。唐元和七~九年(公元8128695~814年)!任太常博士、曾议杜佑,李吉甫之谥,后任祠部3426员外郎,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任国子司业,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任少监,旋官卫尉少卿,曾陪河南尹王璠至嵩山祭岳,并作诗状嵩高灵胜。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任河南少尹、今存诗一首、文一篇, (生卒年待考)、字信甫!绛州人(今山西绛县)、著名元朝大臣!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为詹事院都事。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为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同知。击奸吏!宽税敛。上计京师、元......余下全文>>!

涂姓的历史名人

  望隆三妙!学邃六爻:上联典指明朝涂瑞、字邦祥,广东番禺人。弘治年间,在朝曾赢得“翰林三妙”之誉!所谓三妙。乃才学。书法及仪表也!下联典引《中国人名大辞典》:“涂溍生,宋宜黄人!字自昭!邃于易学(精通《易经》六爻算卦之学)。三上春官不弟,授山长。0214有《四书断疑》、《易义矜式》行世。”十州世弟!五桂家风:上联典3599指北宋·涂僓生九子皆任知州、女婿婿妙宝任抚州饶知州!世传“十州弟”,北宋·涂济生五子俱登进士!时曰“五桂堂”、涂山启源。滁水流7527芳:全联典指涂氏的得姓源流、爵封侯伯!学著易诗:福建省长汀县涂氏宗祠大门联,乡贤世弟、御史家声:福建省长汀县涂氏8414宗祠联、善承先志,裕启后昆: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善裕居”联。善裕居始建于1956年。乃涂善文公出洋在印尼发财后寄钱回来所建!“5324善”即为纪念涂善文? 翰林三妙品,奕叶四奇才:上联典指明朝番禺人涂瑞,字邦祥!少年时聪颖出众!仪表非凡、很早就以文学出名!尤其擅长书法,5803成化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弘治年间升修撰,当时人称“翰林三妙(才学、书法,仪表)”、下联说明朝丰城人涂谦。字恒谦,正统年间进士!景泰年间官山东按察司副使,与他弟弟涂观,两个儿子涂异,涂旦并有才名、奕叶,即奕世。一代接一代,家声宏五桂!祖德衍千传: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帽峰朝祖庙、银岭映宗祠: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石麓家声远。涂山世泽长:福建省长汀县涂氏宗祠联, 0466得道而居石室。贮钱以赏廉人:全联典指唐朝涂定辞、有道术!居石室、贮钱五十万,以赏廉者。卒不得一人、可见当时为官者之腐败、致定辞公不愿为官而宁居石室学道!邦祥翰林三妙,俊生文学独魁:全联典指明朝涂俊生,敦行义而耽文学,与当时文学名人交往甚多,而以俊生文学称魁, 椒洒初浮9477千顷绿!梅岗时占一枝春: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祖德源流吴西是、宗功衍派在南昌: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文封石麓公侯府,武赐新吴将相家: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涂氏大祠堂联。“石麓”!地方名、即今江西宜黄。“新吴”!即新吴侯。涂氏始祖涂钦、支分西蜀奇才四、派衍南昌妙品三: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涂氏大祠堂联,系6186本涂山兴宋士?典修海国昭吴侯:涂氏宗祠“豫章堂”通用联。裔源禹域家声远、姓肇涂山世泽长: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永昌堂”联?十州世弟当接踵,五。

楼姓的历史名人

  东阳郡:即古缙州,后称婺州!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8623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3843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代 郡:亦称代国、战国时期3191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时期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晋永嘉后期废黜,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北魏时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洛 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代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代国堂!高柳堂!平城堂、东阳2093堂:以望立堂、亦称缙州堂!婺州堂。洛阳。

边姓的历史名人

  (约1409-1484)!字仕远,号朴庵!任丘人!其父边复初以武8021功起家?因不为人所重!至死耿耿于怀,嘱其儿孙要发奋读书、边永遵从父训,立志读书取仕!终在明英宗正统十年(1444)中进士。被授外交官,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边永奉命出使安南、安南国君想在阶上拜接国书。边永斥责他不读书不知礼。事后安南国君送黄金给边永,他拒绝了!为此安南人修筑却金馆纪念边永的清廉!景泰三年(1452)又奉命出使占城,该地人素称狡诈。边永到了那里。待之以诚、接之以礼!并晓以利3947害祸福?使该地君臣心悦诚服,景泰五年(1454)哈密贡使离京、边永奉命陪送,一切严加管束。对贡使供应周到,没有任何侵扰、哈密贡使深受感动,对甘肃地方官说:我到京师进贡十三次!从没见过边公这样的陪送官员!边永秉承父训,十分注9224意家庭教育?子孙多有中进士者!据进士名录统计、从明正统十年边永中进士起。到清同治10年边瀹慈中2150进士止?全国边姓中进士者共42人、而任丘籍边姓家族中进士者就达29人!占全国边姓的三分之二强。 字化之、1863年生!19444883年3月17日卒?山西五台边家庄人!四十岁开始!致力于整修五台县边家庄到盂县阎家庄的山路!历二年把崎岖小路修成坦途。此后又被推为董事、组织人马修筑了10公里长的下山驮炭道(牲畜运煤盘山路),此后又连续修筑山底村至百家庄的上山路,狐峪沟路!金山村至代县的小岭路,此后阎锡山请他到太原督军公署监修南北汽车道,并监修北井沟大桥、石岭关山洞!葫芦河石桥、继而又请他修筑北同蒲360米段家岭隧道。取名尔旺洞。被授予铜叶双穗奖章,去世后,建塔于太原风峪沟泰山龙泉寺、并在边家庄祖坟立墓碑纪念。(据五台县志)!

姓傅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傅 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耿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4190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5946中鼎甲第一名,6250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   和玄学空谈、   傅 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毅: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阴姓的历史名人

  阴识、字次伯!阴子方曾孙、皇后阴丽华的兄长,南阳新野人,著名东汉朝重臣、阴识虽贵为外戚,但他为人忠厚,汉更始年间0959因功封阴德侯、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时期、阴识官至侍中!  每当汉光武帝出巡?阴识皆留7686守京师代政?他入朝能直言对错、但平时与其他大臣、宾客们谈话则绝不提及国事。  后来汉光武帝要给阴识加封,他坚辞道:“臣托属4506掖庭(皇宫中的帝舍?宫嫔所住的地方)。不可再加爵邑!”此举为两汉时期外戚中唯一的政治楷模,  后来在汉明帝刘庄继位执政时期、阴识官至执金吾,掌管东汉王朝的最高司法,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0860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始平郡:西晋时期置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市一带地区。 南阳堂:以望立堂。始平堂:以望立堂。二酉堂:资料有待补充,,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