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傣族有哪些传统节日,藏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3212落赛节,

传统节日。

  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小年等,另: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清明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9576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7369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   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8482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另: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清明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这些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日也有很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其中,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用英文怎么写?

  August 15th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 the Mid-Autumn Festival?

门巴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主要信仰苯教(一5492种原始的巫教)和喇嘛教,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搜集一个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一。藏族民俗节日   1!藏历年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十二2675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卡赛)、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7936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5202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具有喜2834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9875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符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3246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3027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到初一这天。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7810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8701点送进嘴里,此后长辈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后辈3022回贺“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仪式完毕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扫地。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互不走9333访做客。     初二亲友之间相互登门拜年祝贺。互赠哈达!男女老少都穿穿上节目的盛装。见面互道“扎西德勒”,“节日愉快”!此活动持续三五天。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8645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2!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3367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届时,藏族人民携带帐篷和酥油 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他们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把身体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余下全文>>、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的节日很多、有春节(白月),那达慕。马奶节,祭敖包节、祭成吉思汗陵等?其中的春节和那达慕大会最为隆重。,

珞巴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4843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最为集中! 珞巴族内部6962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2789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3597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2801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5174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9998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8518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quot;!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0383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8129流行于朝鲜,日本2384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4196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余下全文>>!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各在农历的哪一天?传统节日的故事

  主要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8844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2385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7564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7107《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2650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1485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农历九4620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还有其它不主要节日或者少数民族节日.   1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8507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2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0490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3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2848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 每年四月四日、清2482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8382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5 立夏节 少有所闻!各家烧7835炒蚕豆而食,认为可兆丰年!   6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7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彝族火把节!苗族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为白族火......余下全文>>?

河南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河南民俗节日、你知道几个,别具一格的节日(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按老年人的说法,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要炒玉米,炒黄豆。 端午节(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河南民间,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 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伴随5901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习俗越发显得丰富多采,有民谣这样说:“五月五、 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 动、从形状上说、其它省市有袋粽、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和九子粽等。而 河南主要是角粽。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 河南为什么要包角粽呢。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 米饭扔到河里纪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原来。 百姓投9791往河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屈原无食充饥!所以日渐消瘦。他左思右 想。不知4202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屈原告诉他,如果用箬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 角黍(即粽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后,就把此 梦转告给乡邻!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又讬梦 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成了包角粽的习惯! “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端午节时。河南人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 油炸食品,像油条。麻花!麻叶等、都是人们常做的油炸食品、在众多的油炸食品中! 糖糕和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在端午节这天。有些人家很讲究吃鸡蛋、端午早上。主妇们将鸡蛋煮熟后,放在孩子的 肚皮上滚几下、然后去壳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孩子的灾祸。7323日后孩子也不肚疼。 古代端午节捉癞蛤蟆的风俗现在仍在河南农村流行。民间认为,癞蛤蟆有巨毒、 能够清热解毒。特别是端午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蛤蟆眼泡上的 毒汁挤出拌入面粉搓成长条,晾干备用!还把锭墨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 风干后就成了中药、此称蛤蟆墨、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 正因为有此风俗!这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捉。人们说它是“1431神虫”,这天怕被人捉拿、都 纷纷躲藏起来。故8234而民间有“癞肚蛤蟆躲端午”的俗语, 端午节这天!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大人给他们戴上五毒肚兜,穿上黄色绣花鞋!手、 脚系着五色彩线。脖子上挂着精美漂亮的香囊。他们神气十足,穿梭嬉戏在人前背后。 孩子是妇女的理想模特、9247当孩子穿戴整齐,在众人面前炫耀母亲的女红技艺时!妇女 们心理上2396就得了巨大的安慰和满足!这些凝结着母亲一片爱心的儿童装饰品,为传统 的端午节增添了令人心醉的色彩, 喜庆丰收的过小年(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在豫东0648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9879的节日!这时、 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馀下全文>>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