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汉族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啊? 10分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   祭灶。   春节。   元宵!   社日!   清明,   端午!中秋,   重阳、!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时间从初一至十五日、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1739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杆,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1825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乡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结伴到外游玩,观看舞春牛和其他娱乐活动,年初二、各家各户清早起来杀鸡热粽供神,叫做接财神!乡间称为祭。即“开年”。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所携带的礼品须有大阉鸡、外家也备粽子,年糕。米花糖,油糍粑等食品回送!名曰0545“送年茶”!如果4996女儿未生小孩。娘家须送慈菇!并且祝贺说:“今年添个慈菇蒂”(即生男孩)。如果是新娘回来!还9782要加上两条甘蔗,意为祝他们夫妇生活从头甜到尾!初七是人日,老人说这是众人的生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十五日元宵节!乡间杀鸡备肉祭祖先!合家饮宴,城里闹花灯。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别家的菜园里偷摘青菜?特别喜偷葱!蒜或芹菜!认为吃了会聪明伶俐和勤恳,据说如果偷青时被人发现叫骂?那么身上的晦气就转到那骂人的身上了,所以园主就是看见了也不吱声!   土地诞节 二月初二!乡间汉族杀鸡杀鸭去祭田头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庙)拜土地爷!上尧一带汉人在这一天,把土地公神位安立于村前溪水出口处拜祭、以保佑村中财气不外流。城市里一般都在自家门前脚下用红纸写上“9896门官土地之神位”!作为土地爷来供奉、   清明节 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7312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革,

汉族的传统节日的传说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 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元日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间、皆以为大节日、宋《野客丛书》云: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大节日,七日假,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为丰盛、煮猪头猪尾(寓做事有头有尾)。公鸡、7962鱼(寓年年有余)!吃葱(寓聪明)!蒜(有算计)。大杂菜(寓团结和睦)、米中掺谷(得“谷子多”的吉利话),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数角至数十百元不等,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抢头水,在井边燃香一柱、寓有好兆头!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时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钱、任由孩子们早起而拾、不动菜刀(认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扫地(认为会把财气扫走)、、

汉族的饮食文化

  汉族的饮食文化基本体现为中国八大菜系:   川菜   粤菜   闽菜   湘菜   鲁菜   京菜   苏菜   浙菜     由于汉族分布地域广泛、因此各地饮食习惯差距很大、,

中秋节与哪三个节日并称为 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什么时候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清明与春节!端午。中秋并互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007年中国把清明、端午!中秋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瑶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夥子不许偷看。违8512者还要受罚? !

侗族 传统节日

  节日在侗族4823人民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文字和没有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的理论文化!侗民族的历史文化绝大部分是通过节日风俗口传心授耳濡目染达到心领神会而传承下来的?   一。年节   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揣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5344最吉利!   新年里!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一处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2446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7686上高空?0612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4467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2244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8834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三、赶社   侗家有赶社的习惯。赶社不在寨里。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坝里。作为社场!每年到社日这一天,男1534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姑娘和后生们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酸肉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送给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晚上、后生还9747请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饭。饭后男女青年走进歌堂对歌。如今,赶社变成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而社场就成为定情的场所。   四!斗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2917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0690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3543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7916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3719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余下全文>>,

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 、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 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0930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4574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  5705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6325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4216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成佛日!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汉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7541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建筑形式】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音乐】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歌0762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明、7152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轴心,   【饮食习惯】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6392八大菜系,。

汉族为什么叫汉族,名称的由来

  汉族名字的由来:   汉族。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黄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 是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占多数优势的民族,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9481”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汉族别称“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0730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0485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汉族和各少3943数民族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4641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7134代汉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4951著地位?如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说等也著称于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