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壮族的节日有哪些

  壮族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很多都与汉族相同,正月过年非常热闹!各村寨青年男女都要以传统购“抛绣球戏扑”。打“磨秋”也是传统内容之一?即栽一直木于地上,以一横木凿其中。合于直木顶的磨心上!二人一左一右扑于横木两端为戏,此起彼落,此落彼起、腾在半空!非常有趣、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签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送“灶王”。此外!还有8261许多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禁忌!如正月初一不准吹火,不得串门。平时不能坐在2876门槛中间,不能用脚踩灶台和三脚,不能抬着锄头或戴着斗笠进家!不能攀爬或砍伐龙山上的树木!如有结婚之家、孕妇不准去6235看新娘!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一顶。暗示9865外人不得入内!     跳宫节   在云南省的富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那坡等地!每年农历四月间要过跳宫节、各地的节日时间有区别,有从四月初三开始的、也有从四月初八或十一开始的。3839节日活动连续三天?   第一天要称举行请鼓仪式。由那公(寨主),宫头(总管)等人身着古装,带着准备过节的村民去请那摩(年纪最大的头人)起铜鼓过节,那摩应允后就领着大家5084到埋鼓的地方!焚香颂经!虔诚祭祀!然后才把铜鼓从地下挖出来。连同祭品一起系在鼓架上、众人载歌载舞。簇拥着反铜鼓抬至节日跳舞的地方――宫坪!   宫坪选在村边坝子上。中间用篱笆围着一蔸金竹!相传他们的祖先在一次战4922争中被外族围追!一位英雄藏身于金竹丛中?用计击退了敌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敬献金竹!形成了围着金竹跳舞唱歌的跳宫节。   节日的一切准备就绪后!由那摩击鼓三下,宣布节日开始?接着吹起葫芦笙!击起铜鼓,人们伴着音乐!和着鼓点。围着金竹热情地跳舞!不时有人跳饿了累了、便停下来吃点糯米饭!尝块肉、喝口酒,然后5138继续跳舞!   欢快的歌舞活动持续两天!第一天晚上!人们要结队到那摩和那公家去祝贺节日,第二天晚上则到各家各户去跳金竹舞,祝福家家户户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青年们则扮演各种鸟兽!让大家追打、这种妙趣横生的游戏!使节日之夜的欢乐气氛更加浓烈、   节日的最后一天俗称“过三朝”、中午、由那公组织全村寨各家各户。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宰鸡杀狗、祭祀祖 先感谢祖先的恩德,祈0269求祖宗保佑,祭祀结束后,还要举行“送鼓”仪式!由那公,宫头和七个帕比(节日主持者)带着众人载歌载舞护送铜鼓回到那摩家里。这时,节日告以结束,现在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跳宫节成了娱乐和物资交流的盛大集会、节日内容更加丰富了、附近的壮、苗,瑶、汉等民族也来参与物资交流和娱乐活动!以欢庆节日、     花朝节   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是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朝节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传说她降于这天,她喜欢木棉树,因为它长得挺拔粗壮、春来满树红花!鲜艳如火。所以6277她常栖木棉树上?5463佑护大地百花灿烂。人间安宁!   节日是选在有高大木棉树7615的地方过的。男女青年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们穿着民族盛装,怀揣五色糯饭、 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带上为9664情人而备的头巾、千针底新鞋等礼品!尤其不能少了精心绣制的绣球!3571人倦绿丛中三五成群?对唱山歌,赞情侣。夸对方!求连情、同时歌颂百花仙子的佳洁,美丽!唱到情深意醉,绣球便带着无限的柔......余下全文>>。

壮族有什么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包括:年三十晚、春节!春社节、花王节、清明节,庙会!三月三歌节!花炮节,端午节。尝新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庆丰节!冬至节、送灶节。

壮族节日有什么?

  你好,壮人每月都有自得其乐的节日!其8638中比较盛大的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等、!

三月十四日是什么节日?

  情侣之间甜蜜的节日.也叫作白色情人节.,

九月一号是什么节日

  不是7762什么日子、!

六月一十一号是什么节日

  6月11日。所有发生的大事件。都在这里了,   来源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RGSvyK,

端午过后是什么节日

  父亲节、

彝族的重要节日是什么

  彝族:最看中摔跤运动 火把节为隆重盛大节日   彝族共有人口657万余(1990年统计)!是一个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分别聚居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自称“诺苏”、云南红河彝族自称“罗罗”。圭山,弥勒一带的彝族多自称“撒尼”和“阿细”。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0837据考证:彝族和古代居民氐羌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是古羌人南下与西南土著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共分为6个方言区。四个次方言区。二十一个土语区!二6490十二个次土语区。   尽管各种方言、土语、次土语之间有较大的差别。但4881在语法结构?基2698本词汇和语音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本民族中。青年交流无更大的障碍!   此外,大部分彝族群众自古就有使用双语 (如彝-汉、彝-白、彝-哈尼……)和多种语言的传统语言习惯、这种庞大纷繁的少数民族语言现状。构成了一个极其奇妙和特殊的彝族语言大系。   彝族有本民族的文字。史书古彝文称为“倮文”!“僰文”。“夷文”!“毕摩文”等!   1975年制定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字。   火把节   彝族传统体育   摔跤: 在彝族在所有传统体育运动中摔跤是一项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火把节!春节和彝年期间!摔跤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过去在滇东的弥勒。路南一带、祭“密枝神”(传说中主管牲畜的神)的日子是摔跤的黄金季节!   祭祀这天、由村寨里的毕摩(专伺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和长老领头,人们跟随用长杆抬着“挂红”用的红布入场。绕场一周!然后烧香祭拜、最后年轻人围着挂红跳起敬神舞蹈、   直到仪式结束后。便开始进行摔跤!舞狮子和斗牛等各项文体育活动,   在摔跤比赛之前、先由裁判作一个简短的仪式。仪式结束!选手才脱下上衣。下穿短裤,蹲在场边,意思是向裁判请求开赛,   裁判则热情的迎上前去!将选手扶起,绕场一周!并且用彝语高喊:“勇士们。来吧!莫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继后。一个个应战者先后出场!   裁判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眼力!判定选手的体重和年龄、将对方领进场内!随之一场激烈的摔跤比赛景开始了!根据参2654赛的人数多少、在摔跤场上可以同时进行几对!甚至几十对、   彝族摔跤不分体重级别?没有时间限制!一般先入场的都是年轻的新手!两人比赛结束后!负者主动退场,胜者留下再战。   彝族摔跤的基本方式是从站立摔!转为跪撑摔的循环式?主要动作是抓住对方腰带,抱单腿!过背、夹臂翻!穿腿等。摔跤的过程中。使对方双肩着地为胜,   这种规则与国际自由式摔跤十分相近、只要稍加训练的选手!便可参加国际性的比赛、   一场摔跤比赛一般为三局?胜两局者为胜!双方一同倒地视为平局、如果三局均为平局!则双方不分胜负,视为平局,连续战胜两个7267以上对手的就能得奖!   彝族摔跤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许多选手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   被称为“云南抱腿”的彝族摔跤名将龙文才!以他的抱腿绝招。战0642胜了很多名将,曾获得73公斤级自由式摔跤的全国冠军、   射驽:弓驽本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古老的!不可少的防身武器和狩猎用的工具!弩形状似弓!是用坚硬的岩桑树或梨树做成。射弩犹如水平托弓射箭,只要扣动扳机。箭便顺2008弩床中的箭槽飞出、射程较远,   由于彝族人民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林中经常有野兽出没,所以男子外出,弓驽从不离身、射驽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传统节日里比赛时、多以决出谁射的又远又准为胜。   火绳:广泛流传于四川凉山彝族民间!多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举行。是彝族民间独有的一个群众性体育项目、   跳火绳以......余下全文>>、

元旦是什么节日

  元旦是个尴尬的节日,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民俗、 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而辛亥革命后改用3835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专家萧放教授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元旦作为一个节日、缺少文化内容!” 萧放教授说:“一个节日的成立!除了时间有一个特定的选择外,它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文化内容,但元旦现在只是个符号,没有任何的民俗内容!没有在老百姓中形成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感到元旦空洞、和星期天没太大差别?” 《辞海》中写道:“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这说明中国自古就有元旦这个词,而有关史书也记载中国古代有元旦这个节日、 按照中国传统、每一个节日都会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风俗,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可为何唯独元旦缺少这些元素。 “这是因为现在的元旦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萧教授解释说、“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3657而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0502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1911年、推翻清帝统治后,孙中山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加强国际联系。遂取消农历纪年,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同时,民国政府也想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推行公历纪年做了很多极端的做法,他们甚至禁止民间过农历新年!强迫老百姓按照公历过年,”萧教授说、萧教授是研究中国民俗的专家、他在这一领域已研究了长达十年。对中国民俗颇为精通!“这样的做法在近代化背景下来看没有错!但关键是节日文化与民族传统是紧密相连的!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萧教授说!“当时的政府希望老百姓按照新历法过节日?但事实上、老百姓不买你的帐!依旧按照农历初一过年,” 据史书记载!农历初一被称为元旦!春节被称为立春。“政府看到公历过年在民间得不到推行。为了弥补农历和阳历的差异、就将元旦移植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而将农历初一叫作春节,春节本是立春之节。不是新年!”萧教授说、 节日的名称移过去了。但风俗却还在原地、很多老北京人依旧在春节串亲访友!放鞭炮、吃团圆饭!可在元旦却过的像星期天。“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正月元宵节时的庙会!能吃到糖葫芦,绵绵塘,还能看到杂技表演!”张大妈回想春节时一脸兴奋、 “元旦是个尴尬的节日。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萧教授说、“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东西,所以老百姓不会重视它!它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白族阿昌族壮族待着_这些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有什么

泼水节、壮族三月三、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