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雨水节气,雨水是什么意思,雨水代表什么

  随便搜就能查到答案啊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9944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9381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8729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1828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4144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夏季节气民俗

  立夏的习俗    1!吃蛋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3788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减退,这时吃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2539着吉利话!秤人8236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立秋的时候再称一次!看看夏季长7957了多少?能说明我们的(身体)情况的。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习俗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   3,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虽然只是传说、但这种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煮粥时加些荷叶,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4,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也会引得人们食欲大开,    立夏这天!南方人喜欢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8868“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乌米饭也是立夏一大美食。乌米饭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先把乌树叶子捣烂!在冷水中浸泡,然后去渣,再将洗净的糯米浸入乌树叶子汁内。把糯米浸透、变成黑色!再放入铁锅里蒸熟。最后再撒上些白糖。这就搞定啦。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孙膑。   5!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诸如、

雨水节气是怎么来的 雨水节气的来历简介

  来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0882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5205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   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描写雨水节气的诗词有哪些

 8909 减字木兰花     (作者: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2399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七绝雨水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     春寒     (作者: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0954倚遍阑干几曲!云8487淡水平烟树族,寸心千里目。     雨水     润物甘霖细细声、东风吹绿绿柳丝迎。      龙腾碧浪千河化,蛇舞清泉9679百态呈!     坦荡麦苗滋长茂。嫩娇杏蕾绽开荣。     户家最解农田事、机器轰鸣陌野耕。、

中国有哪些民俗活动

  北京人的祭灶   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是很有兴味的! 所谓春节!1614是指中国阴历正月初一?它预示着新的开始、天地万物复苏。春天降临、一年的农事也将着手进行,所以。向来为中国人所重视、后来、公历推行,国家以公历的一月一日为   “元旦”!阴历的“年喜”。只好在名义上退而求其次!改称“春节”!然而、0244对春节的庆祝。丝...     广州民俗节日   广州是一个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民族风情的南粤名城!广州近年来在欢度春节。元旦。五一节!国庆节等传统民族4313节日的基础上、开展了每年一度的非常有广州特色的八大节庆活动:春节期间的迎春花市和元宵节、农历二月的波   罗庙诞会、端午节(期间有盛大的节日庆典——龙舟节)。番禺荷花节...     当地特色: 茶馆   “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   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     节日   成都灯会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居住   西双版纳的傣族,大多在平坝傍水而居,或在河谷依山傍水而居!住房为“干栏式”建筑竹楼、个人成分族称居住的楼房为“很”, 傣族对当地的地名!寨名的命名尤为考究?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风光。环境特点以及   历史传说来命名,有些地名和寨名又往往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如允景洪,7609傣语意为“黎明之城”!相传,那是...     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务,男子一般穿无领大襟,对襟小衫、袖窄,下身着长裤。用白布或兰布包头。妇女上装穿浅色8330紧身紧袖短衫,6418下装穿花筒裙,逢年过节或遇喜庆日子,傣族妇女都要绸缎!尼龙、灯蕊绒精制有衣裙。盛装打扮!小   卜小(小姑娘)外出时,均喜欢带上一把小花伞。 傣族妇女很讲究发饰。大多挽长发于头顶!也有的束发垂于脑...     饮食   西双版纳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吃糯米、9107有不少家庭均以糯米为主食,副食大多爱吃酸味和水产!傣族还喜欢饮酒、甜米酒更是男女老幼都喜爱的饮料。米酒巴一般都是自己酿制, 傣族还是喜欢吃竹筒板。竹筒饭的做   法是:用一节午竹、

关于24节气中雨水的谚语

  雨水-农事     “雨水”雨增温度升!7938华北大地渐解冻?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6216时有保证。     春田7528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地瓜育苗早打谱!抓7755紧盘炕和挖坑?     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1778砖瓦挖鱼坑。   3675  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     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雨水-农谚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9537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1325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7662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6754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中秋节的由来、民俗活动

  八月十五为什么是中秋节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5102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民俗活4558动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彝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1982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6941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8083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1592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2747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1517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5897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余下全文>>!

纳西族的民风民俗简介

  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其中纳西净地最为有名风靡古城!   【风俗习惯】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习俗】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能跷二郎腿;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 ",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   【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8439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1661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1870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4740烤粑粑等?   【节日】   海坡会 在云南永宁纳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神秘美丽的8741泸沽湖!在湖的两岸。俯卧着一个雄奇的山峰――狮子峰!狮子峰是纳西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干木”、0797她绝美的容貌,6217致使各地的男神都为之倾倒!不过她和永宁纳西人一样、没有固定的丈夫!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众山神都要到永宁与干木女神聚会娱乐,接受祝福!后来!纳西人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天、都要欢聚泸沽湖圈!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娱乐!一是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仪式祭2737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们平安、五谷丰登,畜牧兴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机、互结“1580阿注”!   三朵节   三朵节是云南丽江一带纳西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八举行、   相传,远古时代。纳西先祖三朵曾在这里降服了妖魔!从那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初八日!人们汇集到三朵庙里祭拜保护神三朵、祭品有整猪。全羊。鸡!鱼等。   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晚饭后、人们4775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棒棒会   纳西族的商贸节日也比较多。云南丽江县的纳西族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据记载!这种集市活动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纳西0560族传统,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后开始春耕生产、棒棒会正好为准备农具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场所,这里犁耙、锄头。镰刀、竹筐、背篓,扁担等等一应俱全、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把柄的农具的木把!所以把这种农具交易会称为“棒棒会”!棒棒会7303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树苗、盆景,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抢婚遗风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余下全文>>、

维吾尔族还有哪些民风民俗和爱好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卢尼文、依照粟特文字母创制的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察合台文等、现行的维吾尔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文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共32个字母!从右向左横写!称为老维文,1960年以后,曾进行拉丁化的文字改革!创制了一套新维文,1982年起恢复使用老维文, 维吾尔族有丰富的文学遗产,流传至今的有《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乌古斯可汗传》和《真理的入门》等、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均产生于维吾尔族历史上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传,它对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都具有重要价值。新疆是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孕育过辉煌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其中较著名的古城遗址有:高昌古城(公元前1世纪至13世纪末)。交河古城(公元前2世纪至13世纪末)和楼兰古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等,吐鲁番的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是佛教故地的历史见证,喀什的阿巴克和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的伊敏和加墓等则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 维吾尔族历史上曾经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到了16世纪、伊斯兰教排除了其他宗教,在维吾尔地区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维吾尔族大多数人信仰伊斯4842兰教逊尼派的教法学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一部分人信仰神秘主义派别的依禅派,还有少数人信仰瓦哈比派。朝拜麻扎是新疆依禅派活动的重要内容,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1657“库尔班”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过节时,维吾尔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拜访祝贺!在乡村,每年3月22日还过“诺肉孜”节,迎7153接新春的到来!维吾尔族非常注重礼仪。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色俩目”,以示问候、老年人吃饭或到他人家里做客,要双手摸面做祝福的宗教仪式“都瓦”、有时互相见面时也做“都瓦”,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0591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1819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7032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7756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7039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有几十种之多、其中独他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合奏乐器、达甫鼓是用手指敲击的一种羊皮鼓,用于舞蹈和音乐合奏的伴奏、维吾尔族舞蹈的群众性很强、以轻巧、优美的舞姿和快速旋转。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赛乃姆”(集体舞)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即兴表演,有时独舞!有时二人对舞!三五人或十几人同舞也很常见、大型活动时,还会出现百人共舞的壮观场景、舞蹈者情绪热烈、观众拍手!呐喊助威、在农村、乡镇。每逢节日、婚礼、欢送宾客等喜庆场合?都要唱歌跳舞!“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有器乐演奏。歌舞和说唱等内容。在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中。还有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的娱乐形式“麦西热甫”!将......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





雨水节气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