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及姓来源

  及姓 及[及、读音作jí(ㄐㄧ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时期箴氏诸侯国滑方及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商朝时期!有子姓箴氏诸侯国滑方(今河南滑县),   周成王元~三年之间(约公元前1063~前1061年)、纣王的独生子武庚举兵反周!箴氏滑国参与其中,周公旦率军东征!苦战三年!平息叛乱、灭了箴姓滑方。以其故地封予姬姓亲族、此后、姬姓滑国将其都邑由滑西迁于费邑(今山东费县),   滑国被灭后!箴氏族人四处分散。其中有逃迁至汲水一带者(今河南汲县)。改称为汲氏,后有省去“氵”偏旁称2376及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及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续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春秋时期、及邑为姬姓滑国的一个地名!到晋襄公2730元年(公元前627年)。滑国为秦国所灭,晋国则乘乱于同年取其故地为自己的滑邑!及邑则成为了晋国的边境小镇。被0010封赐予晋大夫。其后裔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及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汲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周朝时。有位王族叫康叔!受封于卫邑、后建立了卫国!   后来3354卫国君主卫宣公!将他的儿子安排在“汲”那个地方居住(今河南卫辉)、称公子汲。公子汲的后代以居地为姓氏,世代姓汲!其中有因避战国末期的战乱,而省去“氵”偏旁简改为及氏者,   二.郡望: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任丘县: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始有任丘之称!北齐天保年範(公元550~559年)开始置县、隋朝初期并入高阳郡。在隋朝至唐朝初期曾两度置废!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任丘县。以后历代沿用、1945年4月30日任丘解放?1958年任丘,文安。大城三县合并,1961年恢复原县制、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目前已成为中国黄河以北规模最大的县级市!   三.历史名人:   及 宦:(生卒年待考)。粤人(今福建福,

满姓的来源

  满(传统百家姓排名第351名)   【起源】满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黄帝0693後人舜的後代,西周初。周文王将舜的後裔胡公满封在陈?建立了陈国。子孙将祖字为氏!姓作满。   2,出自回族中有满姓。满姓取自经名「满蘇尔」的首音,“   3!出自他姓所改,旧由“瞒”氏7548讹音变为满氏、 【地望分布】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於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於今3018天的江蘇省淮安市!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於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 汝南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於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京兆郡:太原,高阳。平昌! 太原郡、秦朝时置郡。相当於今山西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的地区、【家族名人】满 宠: 三国时魏国太尉。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且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生,家无馀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满 奋: 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隶校尉,满朝荐: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光宗年间担任尚宝卿。後来因为上书引起了当政者的不满、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0934又被任用为太仆卿!   望采纳哦,

何姓的来源

  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7744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详情见baike.baidu.com/...mviLuq。

徐姓的来源 简短

  徐姓的来源(1)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春秋时。徐国被吴国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2)清代满族姓氏、。

武姓的来源

  1、出自姬姓,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周的京都也遭破坏、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受申!许!鲁等部分诸侯拥戴!在申即位、后迁到雒邑。历史上称东周。宜臼就是周平王,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是为河南武氏、 2!据《世本》所载。"出夏臣武罗"!其后子孙也称武氏? 3!出自子姓,(1)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汉代武班即是。(2)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4!又据《风俗通义》所载、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9899封地"武强"简为武氏, 5,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武安氏和武疆氏,(1)为2326秦大将白起之后,战国时、白起因功封为武安君,其后子孙以封爵"武安"为氏、称武安氏。(2)为周顷王之孙姬满的后裔。因姬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因而以地为氏,称武疆氏。 6。出自唐代的冒姓或被赐姓为武姓的。 二。迁徙分布 武姓最早的3285发祥地应在今河南省!其后再次第得到在此地得到不断繁衍,并迅速向邻近的山东及江苏等省迁徙,至汉时,山东武氏一直是一个兴旺,显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姓、后大举地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魏晋南5778北朝时期?武姓大举南迁成为江苏一大望族、其中在北方有一支武氏迁1529入今山西,唐代出了一个武则天!使武姓达到极为昌盛的时期。遍及全国, 三。郡望堂号 【堂号】: " 鬻薪堂":鬻薪是卖柴。宋朝武行德!相貌气味、家里很穷、以卖柴为生!晋祖镇守弁门、到郊外游玩,看2144到行德卖柴,对他的相貌很惊讶、又见他担的柴特别重。就把他留在帐下当了侯虞。后来作战时行德被契丹俘虏!他杀了契丹的官,占据了河阳。不久归顺了汉、当了河阳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武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秦时相当于进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2。6575沛郡:汉高帝改泗水郡置郡、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4126城及江苏沛?丰等地,东汉时改为国! 四。历史名人 武亿:清代著名学者!乾隆进士。创办范泉书院!亲自讲学、治经史,精于考订金石文字。著1035有《经读考异》。《群经义证》、《偃师金石记》,《授堂诗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极拳创始人! 武祺:元朝,

季姓的姓氏来源

  季(jì)姓源出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族季札,属于以先祖排行称谓为氏,姬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公族,为吴王姬寿梦的四儿子、姬诸樊(后袭王位)之弟,受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州来(今安徽凤台)两地!史称为“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札贤明博学、曾多次推让王位。他曾北游齐,郑!晋等诸侯国!并观乐于鲁国。在评论盛衰大势时。颇中时要。7190以有远见而著称!因为季札远见卓识、贤明仁德!后世子孙以其排行次第为姓氏!以别他族!称季氏、世代相传至今,季氏族人多尊季札为季氏的得姓始祖,称季氏正宗。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的小弟弟姬季友最终平定了庆父之乱,其后裔子孙以他的字命氏!称为季孙氏。世代在鲁国执政。姬季友的孙子季孙行父在执政时期,举贤任能!分财济贫。受到国人爱戴!谥号季文子。季孙氏后来简称季氏!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三代连续执掌鲁国国政、当时几代鲁君都昏庸无能、以致出现了鲁国人只知道有季氏、而不知道还有君主的情况。在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三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字号为姓氏者。称季氏。世代8756相传至今, 源于芈姓。出自上古颛顼帝的后代季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颛顼帝裔孙有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之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而在典籍《国语·郑语》中!则称祝融之后有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也!”明确指出是芈姓季连部从蛮俗!建立了荆国。楚之先祖从帝喾起。均居火正称祝融!至夏王朝时其为重要的成员或盟国、后商汤兴起、起而代夏。楚之先祖在此夏,商交替之际分崩离析!出现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处流落的局面。芈姓季连部、就在这一背景下离开故地新郑一带!辗转至丹淅。荆山和汉水流域一带、根据考古学界的发掘和研究证明。原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序列文化、在夏,商之际发生过极大的动荡。主要表现在陶器制作上、突然大大增加了黄河1679流域的影响。说明此时有一支来自黄河中游的力量!通过南阳盆地、沿着随枣走廊,直抵长江北岸?这一论证与有关文献的记载是相吻合的!说明北来之芈姓季连部与原来荆楚地区先民相融合。终于形成号称“荆楚”,“楚蛮”的民族、这就是后来对一统中国和中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楚族、楚族出自黄、

唐姓的来源

  源流一   3024出自姚姓和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姓伊祁,名放郧、舜帝是黄帝十世嫡长孙姓姚名重华。2118尧舜是他们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山西省翼城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0807也以国为氏,6526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还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3298以上这5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源流二   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普米族,自称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语中“米”意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语的汉义为“白人”!普米族的他称较多、汉文史籍依其自称而写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称白狼夷。至晋朝时期。以他称而写作‘西蕃’。清朝以后称之为“西番”、在其周围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称之为“巴”!彝族则称其为“俄祝”。纳西族称之为“博”,清朝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维西见闻录》等史籍中,亦将普米称为“巴直”。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汉姓、其它普米族汉姓大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汉姓已发展为郭,杨,马,董。烟,肖。龙。宋。项等等、   这四个普米族部落9927现今主要分布在木里盐源后所、右所!中所,宁蒗蒗蒗,永宁!宁蒗温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红桥!新营盘、战河,跑马坪。永胜。丽江、维西、宁蒗金绵,西川。新营盘、宁利等地。从整体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布的一个特点,普米族大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使之形成了开朗!豁达,豪放的民族性格,   源流三   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甘肃)羌族中有唐姓!   源流四   源于回纥族。出自元朝时期大臣畏兀人唐仁祖。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8330元史·唐仁祖传》中的记载,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回纥)、因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因此宋,元时期其子孙都以汉姓唐为氏!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1265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学士承旨、在此期间。元成宗尊太母元妃为皇太后,由于唐仁祖精于书法,特诏令他书写册文!深得元成宗的器重、   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谥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⑵.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⑵.满族泰瑚特氏。亦称唐乌勒特氏、满语为Taihut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⑶.满族唐达氏!满语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滩,今乌苏里江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佟氏!   ⑷.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陶氏、   ⑸.满族唐佳氏、亦称汤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7574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多冠汉姓为唐氏、   ⑹.满族唐尼氏、满语为Tangni Hala,世居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⑺.满3759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源流七    源于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土族唐氏,源出土族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多取部落名称中的谐音3872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藏族。出自民国初期西藏唐官、属于以官职称为为氏。民国初的北洋政府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两大官吏体系,其中之一就是7675唐吉忒官。负责辅佐北洋政府管理西藏地区政务事宜,可以由任何普通人来担当,但必须通晓汉。藏两族语言。不论职位。统称唐吉忒官!简称唐官,其实,唐吉忒官的主要职2683责就是沟通汉族与藏族之间的语言与生活习俗,帮办一应杂务!在唐吉忒官9600及其后裔子孙中。就有以其官职称谓为汉姓者,称唐氏。世代相9529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为氏、今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8454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

肖姓的来源

  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二简2876字之后、“萧”整个4216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不仅姓氏)、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如同一简之后刘姓全部被写为刘姓),可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肖姓很少有人改回萧姓!   寻根溯源   说法一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子姓。以国为氏,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     说法二   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说法三   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说法四   金文中“赵”大部分写作“肖”,所以古肖(读赵音)姓基本上都是赵姓!如“相邦赵戈”写作“相邦肖戈”!现肖姓则大部分是“萧”讹写而来!、

“朱”姓的来源

  朱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出自「曹」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揣略》云 。周武王封曹挟於邾国 (金山东邹县 )。后被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去邑为「朱」氏,   二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鲜卑姓「渴烛浑」氏,「朱可浑」氏。於北魏孝文帝时南迁洛阳!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1240  家族名人   朱亥 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魏人。以屠为业。时秦围赵邯郸。魏遣晋鄙率军救赵!因惧秦兵、便留军於邺。逗留观望、魏公子无忌得侯嬴献计盗3379得兵符!侯嬴又荐朱亥与之同行,至魏营。晋鄙疑5590信陵君有诈!朱亥即出袖中铁椎击杀晋鄙。夺得兵权、破秦师。遂解邯郸之围。   朱士行 生卒年不详!1349三国魏颖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因感当时所译的般若经文句艰涩、难以理解!决定西行求法。是中国最早西行求法的僧人、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曾讲学於建阳考亭,因号考亭。晚筑草堂於云谷山。又号云谷老人!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諡文,后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宝庆中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徽国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编次著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清科举奉为程准。   朱元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浙江绍兴人、北京大学毕业!英国伦敦大学研究、曾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一生致力於文学的创作与研究,长於散文、著有背影、经典常谈。诗言志辨等、   朱镕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曾任总理   地望分布:安徽沛郡。安徽丹阳。安徽永城。江苏吴郡!浙江钱塘!河南太康、江苏丹徒,河南河南郡 ( 今洛阳 )、   朱姓起源参考之二   朱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四大姓。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在台湾排名第三十二!朱姓原作邾姓!出自曹姓、其祖先曹挟!是古帝颛项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建立了邾国,因为邾国比3241较弱小。就依附于强大的鲁国,到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灭掉、邾国的王室成员逃到沛。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又把“邾”的右半边去掉。就成了朱姓、 发展和演变:朱姓也有另外一个起源!是说帝舜时有一个大臣叫朱虎的。他的子孙也以朱为姓。虽然这一支的时间比较早!但朱虎的后代却没有资料可以查证,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沛县!丹阳、吴郡!钱塘。谯郡、义阳、太康!洛阳!长沙,南康,吉安。建阳,庐陵等,朱姓名人。尚有朱子清、朱子谦等、,

左姓的来源

  左---以官名为姓氏 左姓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其中最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时的官吏左彻有关、左彻是黄帝末年的重要人物!据说曾帮助黄帝铸造三鼎。黄帝在9136鼎成之日去逝,他则拿来黄帝的衣冠。几杖进行祭祀,获得世人的敬重。他的后代,后来便以他的名子为姓氏!姓左。 除了上述一支外。左姓还有其它他一些来源!其中如春秋时期!齐国习惯以左右区4858分国君之子的高下?称为左公子或右公子!后来,有些左公子的后代便以左为姓!另外、自西周开始!8765朝廷和诸侯列国中都有左氏官,负责观天象和记录君王言行,这些人的后代中后来2245也有人姓左,相传周穆王时的左史戎夫,春秋时鲁国左史丘明!楚国左氏倚相等人,后代中都有人姓左! 由此可见,左姓的来源与其他姓氏相比较为复杂,并不像其他姓氏那样有几条可以确切指出的线索,而是可能有许多源头,不仅如此。在春秋战国以后。左姓仍3581由于许多不同的原因而继续有别的支派融入、进一步使姓氏来源复杂化!其中1593如宋以后、有不少犹太人进入中国!后来还在中国留居下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为适应中国的文化习惯、便取用汉族的姓名,其中便有以左氏为姓、另外如清代满洲八旗的哈斯虎!当代裕固族的绰罗族等姓,其汉族姓氏也是左、至于彝、傣!水,回、阿昌、土家!蒙古族等民族,也有许多以左为姓的人! 左姓起源的复杂!是5103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其结果则是共同促进其姓氏的发展和广泛分布!历史上、左姓主要5479以济阳(所在地今河南省民权东北)为郡都!当代则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为主要分布地区。 史料记载左姓溯源主要有两个方面、来源较早,据《吕览》、《姓氏考略》记载:黄帝小臣有左彻、谀臣有左疆。 以官名为姓氏! 1:源于倚姓、春秋时!齐,宋!卫等国的公族大夫都有左?右公子的称号。三国公族子弟中都有左氏。楚国有左史倚相。左史老者,这些左史往往为世袭!慢慢地人们就以左加名来称呼他们、因而变成了姓氏、如《左传》作者左丘明就是左史倚相的后代, 2:源于戎姓、据《姓氏考略》记载:周朝史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周穆王时有1621左史戎规。其后亦以左为姓, 《历史名人》春秋战国时也有哲学家左伯桃,还有史学家左丘明、名士左人郢。东汉有尚书左雄。三国3005还有音乐家左延年,晋有文学家左思,左芬(女)。明代万历年间有名臣,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崇祯末年有帅将左良玉,清代有左宗棠,湘阴人!道光年间中举人,咸丰年间洪杨起军,4458以四品京堂统军。转战浙江福建各省、后以平定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