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惊蛰是什么节气啊?

  惊蛰的由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这也意味着天气将逐渐转暖!  惊蛰的含义是什么呢!气象专家就此解释说。惊蛰是指天气回暖,雨水增多、并渐有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民间故有农谚“惊蛰至,雷声起”。惊蛰的由来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3586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2543”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3687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惊蛰这个节气是在什么季节

  春季,在雨水节气后面、再往下是春分。

惊蛰这个节气的正确描述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冬至这个节气有什么特点

  冬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时值12月22日或23日!在北半球。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昼间太阳几乎直接照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习惯自“冬至”起“数九”、即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2075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三九”是天气最寒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冬至前后!北方的气温一般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时有风雪天气,容易造成道路结冰现象、所以人们出行时要特别注意,尽量穿软底、平底或胶底棉皮鞋,最好不穿硬底或朔料底鞋;冬天的鞋掌最好不要钉铁掌;走在冰面雪路面时、一定要放慢步伐!迈小步行走!脚落地时应前脚掌先落地,身体要前倾;背小孩时应5992改换方式、变背孩子为抱孩子,这样可以防止大人后倾斜摔倒时、把孩子压在身下;老人最好结伴出行!或拄个拐杖,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们应注意:一是穿衣服要选择方便上下车的衣服、不要把衣服拖拉在车座后,防止下车时衣服挂在车座上;二是带帽子的衣服,骑车拐弯时视线不好。看不清左右和后方的情况下。最好把帽子放在耳朵后;三是在冰雪路面上骑车时,千万不能拐急弯!车速不能太快,不能急刹闸。不能使9861劲蹬车!不能带重物;四是出远门的人们有条件的最好坐飞机、其次坐火车!最好1834不坐或少坐长途汽车!坐飞机长距离出行时,南北温差变化大!要多注4859意带些御寒衣物!以免因温差太大造成身体不适,   总之。冬至以后天气非常寒冷!出行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状况和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做好出行准备!把应带的鞋帽!手套。围巾。口罩和御寒衣物都应准备齐全以应不测,根据冬至后的气候变化,搞好防寒御寒准备、人们出行的健康才能有保障、!

惊蛰有什么习俗?

  中国传统历法将全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节气则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惊蛰是春季节气之一。按字面的解释。2877「蛰」是冬眠?而「惊蛰」的意6369思是:春天到了。春雷初响!大地万物开始萌芽生长?那些在严寒冬天时躲进土壤内或在石洞里蛰伏起来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也开始苏醒,活动。迎接春天的来临,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便便是「惊蛰」的日子!在这天、民间习俗是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仪式!祭白虎冬眠4445的动物睡醒!便进行觅食。按广东民间传说,凶神之一的白虎也于这时觅食,为着平安。惊蛰那天要祭白虎,拜神婆先准备纸造老虎在坛前、这些纸老虎一般是黄色而身上带有黑色斑纹!4593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猪血喂之,使之吃饱后不再伤人!并以肥腻的生猪肉作为「小礼」、4181抹在纸制老虎咀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伤人!打小人打小人在全年都可进行,但在惊蛰那天打小人则特别多。因为小人也在惊蛰那天出口伤人,打小人用品:小人衣纸一份包括一对男女纸人。一只白老虎、金银,香烛及祭品。祭品包括猪肉(用来祭祀白虎)、花生、生果!酒水、鸡蛋及五色豆等。亦有一些打小人的!会用红纸剪成一些纸锁链!纸剪刀及纸尖刀等、用来惩治小人。打小人仪式:先将用品放在路边、将香烛燃点着。取出男女小人衣纸!将这些小人衣纸剪成你心目中那小人形状!并写上小人姓名,时辰和八字、将纸老虎折成立体状!以祭品拜祭,跟着就脱下鞋子。用鞋底将小人拍打。拍打一顿后。再在小人的口舌上放上纸剪刀,意思是将小人舌头剪伤!以令他不再搬弄是非、接着在小人肚上放一把纸刀,意思是将小人的腹部剖开!挖出其黑心!之后再在小人脚上用纸锁链锁上!意思是不准小人四围乱走。其后再以鞋将其毒打、而口中再念着一些化解小人的说话,如「打你个小人头!等你有气无得抖、打7765你只小人手?等你有手无得郁、打你只小人脚、等你有脚无得走....」等等、完成上述仪式后、就用纸老虎压着纸小人!连同小人衣纸以火燃烧,并将五色豆掷向焚烧中的衣纸!整个仪7615式便完成了?此外、部份的打小人者会准备贵人纸。将小人纸和贵人纸一起贴在墙上,贵人纸头上脚下。而小人纸则是头向下脚向上地贴在贵人纸下,象征着贵人将小人踏于脚下、加以控制!中国传统历法将全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节气则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惊蛰是春季节气之一。按字面的解释。「蛰」是冬眠!而「惊蛰」的意思是:春天到了!春雷初响!大地万物开始萌芽生长。那些在严寒冬天时躲进土壤内或在石洞里蛰伏起来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也开始苏醒,活动!迎接春天的来临。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便是「惊蛰」的日子!在这天,民间习俗是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仪式!祭白虎冬眠的动物睡醒。便进行觅食。按广东民间传说,凶神之一的白虎也于这时觅食!为着平安!惊蛰那天要祭白虎,拜神婆先准备纸造老虎在坛前。这些纸老虎一般是黄色而身上带有黑色斑纹。口角画5823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猪血喂之、使之吃饱后不再伤人!并以肥腻的生猪肉作为「小礼」、抹在0710纸制老虎咀上!9846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伤人、打小人打小人在全年都可进行,但在惊蛰那天打小人则特别多!因为小人也在惊蛰那天出1629口伤人、打小人用品:小人衣纸一份包括一对男女纸人!一只白老虎,金银,香烛及祭品。祭品包括猪肉(用来祭祀白虎),花生!生果。酒水,鸡蛋及五色豆等,亦有一些打小人的、会用红纸剪成一些纸锁链!纸剪刀及纸尖刀等,用来惩治小人,打小0223人仪式:先将用品放在路边!将香烛燃点着,取出男女小人衣纸!将这些小人衣纸剪成你心目中那小人形状!并写上小人姓名,时辰和八字!将纸老虎折成立体状、以祭品拜祭。跟着就脱下鞋子,0934用鞋底将小......余下全文>>!

几月几号几时几分惊蛰

  2017年惊蛰时间     公历: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17:32:40     阴历:农历丁酉年 癸卯月 辛卯日(二月初八)     一。惊蛰是什么?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7213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二,惊蛰的气候特征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9939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过年有什么节气?

  中国新年的来历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0993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6714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4694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3540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9293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5722子孙共同的习惯!      中华过年习俗还辐射到周边其他国家,如日本!越南、朝鲜。韩国等国家、他们与我们以相似的方式庆......余下全文>>、

描述惊蛰的诗句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范成大《秦娥月/忆秦娥》: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陆游《春晴泛舟》: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是什么时候,惊蛰是哪天,惊蛰时间

  2017年惊蛰是什么时候 公历: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17:32:40 阴历:农历丁酉年 癸卯月 辛卯日(二月初八)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那天可算命吗

  立春:2007年02月04日 (农历12月17日)   雨水:2007年02月19日 (农历01月02日)   惊蛰:2007年03月06日 (农历01月17日)   春分:2007年03月21日 (农历02月03日)   清明:2007年04月05日 (农历02月18日)   谷雨:2007年04月20日 (农历03月04日)   立夏:2007年05月06日 (农历03月20日)   小满:2007年05月21日 (农历04月05日)   芒种:2007年06月06日 (农历04月21日)   夏至:2007年06月22日 (农历05月08日)   小暑:2007年07月07日 (农历05月23日)   大暑:2007年07月23日 (农历06月10日)   立秋:2007年08月08日 (农历06月26日)   处暑:2007年08月23日 (农历07月11日)   白露:2007年09月08日 (农历07月27日)   秋分:2007年09月23日 (农历08月13日)   寒露:2007年10月09日 (农历08月29日)   霜降:2007年10月24日 (农历09月14日)   立冬:2007年11月08日 (农历09月29日)   小雪:2007年11月22日 (农历10月13日)   大雪:2007年12月07日 (农历10月28日) 8579  冬至:2007年12月22日 (农历11月13日)   小寒:2008年01月06日 (农历11月28日)   大寒:2008年01月20日 (农历12月13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