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河北马姓来源

  马姓的起源可以追根溯源到尧舜时代。唐尧有位大臣!叫偃皋陶。官居大理之职!皋陶有一子名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招其为驸马,将姚姓公主妻之,赐其为嬴姓,伯益在朝佐虞舜训养鸟兽。其后承传此技。尤善豢马,并世以此为业?姒禹称帝,以嬴伯益为辅!姒禹崩、嬴伯益即帝位,伯益在位三年。被姒禹之子姒启所迫、退隐于箕山。夏朝末年,伯益后裔费昌去夏归商,为汤武王车御、因佐商灭夏有功,封为费侯。商天子太戍时!伯益后裔中衍为帝车御,功封诸侯,周穆王时,中衍后裔造父为天子车御。驾八骏车载周穆王西游。后以平定徐偃王之功、封于赵城、并赐姓赵、周孝王时。中衍后裔非子为天子御4428马有功,封于秦!袭嬴姓、秦,赵两姓、后皆有国!并有2750天子之位?两大王族,共祖嬴伯益。因嬴伯益后裔在夏。商,周三代均以5302马政位显当时。并以兵事见长!所以古时称兵家为“司马”、其后则以祖上官职为姓!称“司马氏”?后分为司。马二姓。 赵父的六世裔孙赵俺父为周宣王车御。以平定四夷叛乱之功而入朝为官、其子赵叔带因不满周幽王无道。弃周归晋、至赵叔带五世裔孙赵夙,其以助晋献公拓疆扩土之功!封为耿邑大夫!赵夙之子赵衰随晋文公患难与共19年,并助其称霸诸侯、功拜晋相、自此!赵氏世掌晋政,至赵衰八世裔孙赵籍。受周天子封!始为诸侯!赵籍之子赵章、联合韩,魏两家,三家灭晋,并迁都甘邑、更名为“邯郸”、虎视中原。赵章曾孙2095赵武灵王!改学胡服骑射。而国势渐强、成为战国七雄,始称王,赵国“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饿死!赵国王族一位青年赵奢、逃到燕国避难,被燕封为上郡守。赵惠王时、赵奢归国任田部吏、因执法不阿受到赵国公子平原君的重视,推荐其管理全国的赋税!赵惠王十五年。改任赵奢为将军、赵奢连败齐。秦两个东。西大国、使其成为战国八大名将之一、因赵国以胡服骑射而名扬四海。为此。赵惠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其3749封地在邯郸西北的紫金山?因赵奢封于此!故改称“马服山”!其后则以“马服”为氏,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西徙马服氏于咸阳,封赵奢之孙马服兴为右内史、因“马为兵之首”!马服兴则去“服”为马姓。马兴重孙马通,官居汉侍中。封重合侯!举家迁扶风茂陵。因而!扶风为马姓郡望?扶风马姓贵显两汉、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汉显宗皇后,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等!皆3083为扶风马姓!马援平1542定两广、其留镇广东的士卒皆以其为荣,因而有许多将士改为马姓,故而。广东的汉族马姓!同姓不同宗, 马援有个孙子马光。授封为许侯,其后裔许县鄢陵人马殷、于唐末以木匠从军!功迁武安节度使、其以长沙为都,割据湖南及广西。广东、贵州一部!建立“5819楚国”、是五代十国之一。马氏立国55年,传二世六王、后被南唐所灭。因马姓世为王侯、宋代编《百家姓》,马姓被列为第44位门阀大姓!除汉族之外,彝。壮,保安!匈奴,高丽!高山!藏,哈尼!景颇!仡佬、朝鲜!苗,东乡。布依!撒拉!裕固、羌!土家、侗,满、回等族、均有马姓,而马服,马适,马矢,马田、马佳。司马、弗莫、尼木,木然等氏!亦改姓马!因此,今日马6293姓人口!已列为全国第19位大姓!马姓1166虽然人口众多!但却同姓不同宗、其主要原因。是回,满两族命姓方式所决定的。 公元七世纪,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年)创立了“伊斯兰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等族受其影响,改信伊斯兰教,因其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汉译为“马哈木”!所以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信徒改从汉姓。多以其教主马哈木的首字“马”为姓?元世祖时、回族人阿哈马官拜丞相、7463其后以祖名为姓。亦曰马姓、故而!马姓成为回族第一大姓!民谚曰:“十个回回,......余下全4415文>>、

姓何的来源

  何姓的起源   姓氏:何 祖宗:韩安 分类:其他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1826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2。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3。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8980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6035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郡望:   1!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2,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3,陈 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4、郫 县:秦时置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5。扶风郡:7972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汉吏何并。    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4209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3718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4428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据青山何氏载:     婺源东部的田源何氏,始祖是南唐国师何溥、溥,字令通(公元922—1019)!号潜斋,晚号紫霞老人。是唐代益昌县令何易于的第五代孙子!其祖上从庐江迁居河南颍阴县(今属漯河市),   国师公出仕先任南唐史院编修、后拜国师、国师公因强谏?触犯皇上。贬官为海宁(今休宁)县令。为避新安3536江水患。令通公率领百姓将县址迁到高处!等到城墙9290筑好后。令通公1287见婺源东部的芙蓉峰风景秀丽!即挂印而去、结茅隐居在那儿、享年98岁。著成《铁弹子》!《灵城精义》(明代刘基为此书详细注释,《四库全书》收录)等著作传世、   令通公夫人程氏。卒于金陵。子闰公(公元946—1037)!当父亲贬官(公元956年)之后。秉承父命即回河南颍阴、到开宝元年(公元968年)、闰公自9503颍阴往海宁探望父亲?父子欢会于芙蓉峰上、开宝五年(公元972)、令通0114公携闰公之手?东望田源美景。就指导规划!闰公就建房居住下来,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闰公长子何益(字逊之)奉母雷,妻卢氏到婺源!三代聚会!田源之何肇始矣、直系世系如下:令通公生闰公、闰生晦之公显(闰公幼子),显生三公彬,彬生九公义、义生六公乐,乐生十五公叔强。叔强生七公希元!希元生四公士仁、士仁生五公隆!隆生十八公蕙。蕙生 公、......余下全文>>,

方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为氏,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3216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6062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乡亲父老,我看要在你们广东找出一条英雄好汉!恐怕很难的噢,你放屁!来者(胆敢)何人、我你都不认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无敌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东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广东分布很广。而且自古以来方姓的确出了许多英雄豪杰!那么方姓人家的祖先究竟是谁呢。   方姓是中国百家姓中得姓较早的一个,而且是少数天子御赐的姓氏之一!正如银幕上那个为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样!纵观方姓两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方姓不愧为英雄辈出、方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荆蛮,平息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大功!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将一块被命名为方山的地方封给他的第九代孙雷、雷的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姓方了!   这里是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先就来到这里、   方葵枝:从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这个地方!我们河田的7491祖先是方叔的后人!在福建莆田!从莆田一路发展,发展到8244第九代!来到这里发展,6526现在发展到第三十代,   在广东!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而提起明朝著名爱国学者方孝儒。全国各地的方姓后裔都会骄傲的说,他6902是我们方姓人氏的榜样!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国家大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1402年。燕王朱棣2687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因3822遭到愤然拒绝!而将方孝儒磔于市,并诛斩十族。死者多达870余人,由于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称正学先生,每年!方氏后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来祭奠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们的祖先从河南到福建。从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们就叫河田。不要忘记河南和福建两个地方、不要忘记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经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明清时期。方氏家族日渐昌盛、方氏后人凭借着自己的0010勇敢与勤劳,日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书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筑、如8773今方老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这位方老先生家里面。现在是几代人,四代同堂!这位是您的!妈妈!您的老母亲!今年6571多大岁数啊、九十七岁了、您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岁、   其实、不仅是河田9345村的方姓来自于福建。台湾的方姓也多半是从福建迁移而至的。方姓入台时间较早、多半5036是在明末清初作为头几批开垦台湾的先民登上宝岛的!方姓是台湾第49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各个角落、其中台南的方姓最多,嘉义!台北两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闻名于海峡两岸的方氏名人不胜枚举、在方孝儒之前,还有宋代与水泊梁山宋江齐名的南方农8033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为中国反封建历史书写了不灭的功绩,近现代还有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从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1919英勇的气概闻名于世,从始祖......余下全文>>!

王姓的来源

  王姓的由来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0437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8774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2951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1239契的母亲叫简狄!是7983有 氏的女儿,有一次!5461简狄与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这虽然是被记入《史记?殷9998本纪》中、但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传说、这种传说不仅我们今天不把它看作是历史事实。即使是古代的人也怀疑它的真空性、例如!传说中说简狄是帝喾的妃子!对此!三国时谯周就说,帝喾生尧!7532而契在尧时出生,在舜时才长大成人被提拔!所以!简狄一定不是帝喾的妃子,契也不是帝喾的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疑点岂只这些!吃鸟蛋怀0000孕这件事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们从这个传说中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契出生的年代是远古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第二!在契出生的时候,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了!人们开始要求既知其母又知其父了。所以才有了吃鸟蛋而怀孕的故事。以此来为不知其父制造一个体面的理由?这说1642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 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2272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3709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毫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他有一句名言:"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理与否"!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主。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股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定都。建立了商朝。   这些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也有太甲,太庚,小甲等平庸之辈。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  0459 提起帝辛,一般人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但要说纣王、则人人都会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暴君!百姓都盼着上天早点惩罚纣王,早点降下受天命的人来代替他,   然而、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纣王的兄弟微6871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而比干却下了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余下全文>>。

谢姓的来源

  我也姓谢!

崔姓的来源

  崔姓是中国,朝鲜3791和韩国的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8353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   崔姓在六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属于中原地区望族,全国大姓。望族分布于今山东淄博!河南濮阳,河北安平,9370湖南桂东等地?主要堂号有博陵堂。清河堂等。历代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诗人崔颢。崔护等。   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在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54。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1359苏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60%。海外分布则以朝鲜、韩国为多。、

刘姓的来源是什么?

  刘姓来源  主要来源有五:   来源一:   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祁8458姓刘国!后裔因以为 刘姓书籍   源于祁姓。传说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祁氏被封于刘国(前称定州唐县。今河北唐县),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唐尧是远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据传说6830唐尧出身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尧因地名而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世代相传为刘氏、史称刘氏正宗,   又一说刘姓始于刘累(部分留氏族谱作“留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陶唐既衰,其后有刘 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竹书纪年》云:“孔甲元年、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竹书纪年》云:“帝孔甲七年、刘累迁于鲁阳、”   来源二:   源于晋国士氏: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代彭氏而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今西安市南杜陵)!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国君杜伯无罪被杀。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次子士鲂!立彘氏!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士会不仅是范氏。随氏得姓始祖!也是刘氏的大显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说)“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6705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道:“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即士会)之最盛也”、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 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赐给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将刘邑(今河南偃师),封给他的弟弟姬季子做领地。至此。姬姓刘子国就正式4232地在东周王畿之内建立起来了,刘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刘氏的肇姓始祖。姬姓刘氏世代任周朝卿士、主理内政外交长达一百多年、   《左传》成公十一年:晋0505郤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来源四:    源于投降汉朝的秦末齐国将领刘到:据史书记载。“平都孝侯刘到。平都!索隐县名、属东海、以齐将。高祖三年降!定齐、侯,千户,五年孝惠四年庚戌(公4299元前191年)六月乙亥、孝侯刘到元年,索隐故齐将!巳上孝惠时三人也”!   来源五:赐姓或改姓    1.出自项氏:汉初赐项羽的叔父项伯等人为刘氏?封射阳侯: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为0367感谢项伯的救命之恩!赐项伯姓刘、封为射阳侯,同时还封了三位项氏族人:桃侯项襄封邑在山东汶上,平皋侯项它封邑在河南温县、玄武侯(姓名无查。封邑待考)、对这三位项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赐姓为刘氏。   2.出自姒姓娄氏:赐娄敬为刘氏、封关内侯: 娄敬。齐国人。娄敬去2918拜见刘邦!主张定都长安。刘邦认真听取了他对建都的意见后、并又征求众大臣的意见。众臣中惟独张良十分赞同娄敬的见解,并5144力劝刘邦移都长安,于是、刘邦决定将汉朝都城迁往长安。刘邦采纳了娄敬迁都长安的建议。并把他留在身边为官、还封他为关内侯,同时赐姓为刘氏。    3.源于汉代礼仪(官职),出自汉代皇室秋祭——貙膢(貙刘)。属于以官称为氏!特别需注意的是:貙刘一支刘氏,本字为貙膢,因此正确姓氏读音作lòu(ㄌㄡˋ),不可读作líu(......余下全文>>!

朱姓的来源!

  朱姓来源  1,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地市,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2,另据Wei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 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3,《元和姓纂》记录说舜时有一个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为姓。由此看来。帝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朱姓、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从明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4,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纣王的庶兄)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今安徽省砀山县),改宋氏为朱氏、   中国姓氏的根源流布!与其博大的文化一样。往往8788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源头!而往往呈现出多个来源,汇百流而成大川的景象,神秘的蜘蛛——“朱” 姓的前身   朱姓本姓邾、那么朱姓的前身为什么姓邾呢!"邾"字是什么含义?邾姓又是怎么来的!邾氏的根源又在哪里?   答案可能会让人们哧一大跳:朱姓的前身--邾姓的"邾"字?竟然是指一种大蜘蛛,   上面的文图是邾国、邾姓的"邾"字、从实物图像到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图、   从图中可清晰看出。邾字的演变有三个阶段!即从最初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到金文的从黾,朱声的形声字"鼄"。再发展至从邑,朱声的形声字"邾"!   可见、邾国。邾姓的"邾"字是汉字规范化?形声化后才有的。"邾"字原作鼄、   《说文解字》云:"鼄?鼅鼄也、从黾!朱声!蛛!鼄或从虫!"可见、"鼄"字不但是"邾"字的初文(原始文字),而且也是今天"蛛"字的初文!它最原始的字义。就是代表一种蜘蛛。而从甲骨象形文字"鼄"可以看到,邾姓的"邾"、它的甲骨文活脱脱就是一个张爪爬行的蜘蛛,   崇拜蜘蛛的邾氏族原来、早在远古时代,今山东半岛上生活着一支氏族。他们因种种说不清的3827原因而崇拜蜘蛛?认为全氏族成员都是这种神圣的蜘蛛的后裔!并受其庇佑、于是。他们把蜘蛛当作自己氏族的祖神来祭祀,用它来做氏族的图腾和徽志。而称呼本氏族为"邾"!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一带、他们将自己所居之地也称为邾、因而在今山东邹城市一带留下了邾城(今邹城南二十六里)!邾峄山(又名邹山、邾山,在邹城南三十二里)等地名。总之。古人因为崇拜蜘蛛、才有了邾氏族!邾山。邾水,邾城。邾国之名!也才有后世的朱姓主体,而且曹封邾后、也承袭了古邾人的蜘蛛图腾!因此!我0466们可以认为、今日大部分朱姓宗族、都是蜘蛛的传人。

‘’郭‘’姓的来源?

  郭: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   夏有郭支!见《6362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   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   。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7746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   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   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   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   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   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   !从楚庄王时起9784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   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   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   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   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   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   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   !故改姓郭。     二、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   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   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   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   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   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3912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   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   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    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   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   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   、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  6581 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   徙欧美及东南亚、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   从我开始!你对我3798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   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   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   2!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   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   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   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   为郭子仪。   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    为东汉郭泰之后、     四、历史名人   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余下全文>>,

“帅”姓的来源?

  帅姓由师姓所改、西晋建立后。晋武帝追尊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师氏家族为避司马师的名讳。便减去自己姓3208氏中的一笔?改为帅姓!后来、帅姓也有恢复为师姓的 缑。缑氏为古地名!在今河南但师东南,周朝时有一位卿士被封在缑氏邑。就以地名为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