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立冬有什么别称

  二十四节气——立冬的由来与习俗   立冬是秋冬的过渡性节气,犹如立春、立夏、立秋一样、都是标志着一个季度的开始!或许有些地方到了立冬还没迎来严寒冬季。只是稍稍冷而已,但是会渐渐的由凉变寒!那你知道立冬的时间!由来与习俗吗,   立冬的时间   今年立冬的时间是:2016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八。   立冬的由来   1。立冬意义1720: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立冬节气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1472 冬这个字在汉文的意思里极为绝妙,一是它与冻同音、人们听到冬声!即会联想到凛冽的北风和寒冷的霜雪;二是它为无丝可傍身御寒的终字。意为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人们一年可收成或劳累的时间也应该结束了!是收藏、补冬和养精蓄锐等待来春的时候了、   2。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立冬的习俗   1。补冬   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8576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在冬季应少食生冷、尤其不宜过量的补、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特别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时2042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2!冬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全国冬泳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区: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则有冷!麻、强冷刺激的感觉。   3,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4、烧香   满0431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5,喝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6,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建议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类最好的伙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摘自华夏民俗文化网...余下全文>>。

立冬是一个古诗,帮我解答一下它的完全意思。

  诗意立冬 乡情融融   时令已至立冬!北方人有个习俗!立冬要吃饺子!老人们称之为“安耳朵”!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为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立冬又是个秋收冬藏的时节,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了、这是百姓们看待立冬的一种过法!其实!立冬这个节气非同一般,在我国古今各阶层人眼中都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   5430立冬时节!往往是“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冬季便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急不可待地踩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这个时节经常会惊动诗人骚客和众多乡外游子们重温乡愁,大放诗情,   元朝陆文圭《立冬》说:“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立冬时、一般还不太冷,此时。4106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而且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9089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宋人周南《十月十日立冬》有诗句:“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骭疡时作尰!怀抱岁将终、汗手污牙笔、晴檐共秃翁,”立冬已至!寒冷将近!要保证健康过冬。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立冬》诗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都结冰花了,1132诗人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从诗句中我仿佛闻到了立冬的酒香,天冷了。酒也成了驱寒的必备。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感知到古代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但更使人感到一个云游诗人的思乡之情! 在我的家乡,乡亲们都把立冬当作“补冬”来看待,立冬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4170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在立冬这天一定要吃一顿好东西,北方家乡人的上好膳食,多是牛羊肉汤和大肉饺子等!因为立冬时节!多是农闲暇时分、过节难免思念亲人以求团圆、所以后来立冬就慢慢地演变成了一个小团圆日了!立冬吃一、

立冬有什么禁忌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望采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 立冬吃饺子习俗

   刚刚过去的周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立冬、您在家吃饺子了吗!您知道为什么要在立冬要吃饺子吗!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2299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0514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1338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3812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相传这是古书的记载。   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听说过这句古老的谚语!南方朋友可能对此有些迷惑,其实很简单!您仔细9202看看那两边翘翘!中间圆滚滚1726的饺子!长的是不是有点像咱身体上的1783某个器官。没错、就是耳朵。据说、这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1187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由此。这冬0136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6984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再来!咱不是还有句老话!叫1932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二:立冬吃饺子——交子之时   上面那个来源,我们一说、相信您就会明白、可这“交子之时”是什么意思哪!其实啊。这个说法意思更简单,“交”就3235是交替,交接,交换的意思,您想啊。这饺子一般都什么时候吃啊,立冬。大年三十,这可都是新旧两个东西交接的时候啊!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的交接!而立冬则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节!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

关于立冬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立冬节气的谚语有: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8501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1531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古诗--属相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0490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文解释】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钉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6948雄泪满衣襟!     【词语解释】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了刘备、刘禅父子两朝的建国大业。     【诗文赏析】   诗人游览武侯祠!描写了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对诸葛亮崇敬的心情及深切的缅怀、而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更让诗人倍感惋惜、全诗内涵深刻!感人至深。,

立冬在农历几月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在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却不固定?此因农历是阴阳历!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出生的狗狗怎么取名

  既然是立冬出生的?不如、就按照冬字命名、冬下面是两个点、就叫点点吧、。

关于除夕的古诗有哪些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   阵阵轰鸣的2812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0012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除夜太原寒甚》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全文诗句如下: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翻译】   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2216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  7595 《除夜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诗句如下: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翻译】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全文诗句如下: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今年的立冬是几月几日?

  2011年是11月8日立冬,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