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花山节、姑娘节、泼水节、端阳节、牛王节和大理三月节各是什么少数名族的节日

  ◆◇花山节--苗族     苗族节日除与当地民族一致外、特殊的是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的“采花山”。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     ◆◇姑娘节--侗族?瑶族、哈尼族     这是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交界的地方.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传说古代侗族女英雄杨八美,用计送乌饭(黑糯米饭)给牢中的哥哥,使他冲出牢房,领导义军大破柳州城.为纪念她的功绩,每逢这一天,杨姓出嫁的姑娘必须带乌饭回娘家,同姐妹,姑娘们相会庆贺,并分送外姓亲友.     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期举行、 每逢这个街期,各族姑娘换上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     在红河哈尼族中,奕车人的姑娘节在农历二月二日。相传是为纪念一对面对强暴殉情而死的恋人!节日里!人们抬着猪肉和染黄的糯米。到后山两棵传说是情死者化身的栗树下野餐?唱歌跳舞祭奠美丽的姑娘和她忠诚的情侣、     ◆◇端阳节--汉族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阳节是与年节,中秋并列的民间重要节日。     ◆◇牛王节--壮族,仫佬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     到了农历的四月初八!壮族认为是“牛王节”!“牛魂节”或“开秧节”,仫佬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0555则要在这一天过“牛王节”?用各种形式为耕牛过节?     鄂西的土家族,苗族都过牛王节,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也有的在农历四月十八!     ◆◇大理三月街--白族     千年赶一会!一会赶千年7696”的大理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苍山脚下举行、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把这一传统盛会定为三月街民族节。届时。举州同庆。万民狂欢。,

开斋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www.yifannet.com/...6.html     回族-开斋节     回族的开斋节(希吉来历九月)!被视为一年中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和平之月,据传安拉在这个月颁降了将人们引向正道的《古兰经》?凡是在这个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获得安拉成倍的报答,因此。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必须奉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的起止1912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面定!见月牙儿就入斋,通常以两位有威望的阿訇所见为准。然后本坊的阿訇宣布人斋!在人斋的当晚四点左右,各清5072真寺的寺师傅!要到邦克楼(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埂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人们听到后。赶忙起来,洗脸、洗手!濑口!做饭封斋。     狭义的斋戒要求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吃饱喝足,如有人起晚了、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房事、断绝一切饮食,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不能吃一点东西!也不许喝一口水。在斋戒期间!平时抽烟9558的人必须戒掉,这样!3134封斋使回族逐步养成了坚韧。刚强!廉洁的美德!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感到白天不吃不喝对身体健康和生产劳动都不利、不少人已自觉地放弃了白天封斋的习惯!     广义的斋戒要求人们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表里一致。对耳!目。身。心、嘴都要有所节制、要做到耳不听邪,目不视邪!口不道邪,脑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禁饮食、挨饥饿!而心不正!行不端。也是不符合斋戒真谛的、也是不完美的,     在斋月期内,回族群众很重视“盖午尔夜”。也有的叫“坐夜”、关于此夜的确切日期。《古兰经》中无明文可考!回族群众通常从最后三个单日内选取居中之日,即第二十七夜。“盖德尔”原为“前定”、“高贵”之意。回主旋律群众认为在这夜、安拉把全部《古兰经》通过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给穆罕默德、认为这“高贵的夜间。胜过一个月”。《圣训》也说:“谁使盖德尔夜充实功修!谁都能获得七十二年善功的回赐,”因此这一夜。回族群众一般都要做一些可口的开斋饭、请人吃饭、或齐聚清真寺或住宅中礼拜、圆经,祈祷!赞主怀圣。彻夜不眠。      经过一个月的封斋,月终望见了新月。意味着斋期结束!回9696族群众自然欢欣鼓舞、都以无9923比喜悦的心情迎接开斋节的到来、在节日会礼前!回族群众都履行交纳课税的义务。通常按各家人口多少计算。舍散“菲土尔”钱。回族群众一般都自己愿意履行这种义务,否则就失去了斋戒的完美性!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

火把节是什么族人民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由来传说: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8073活水及深厚文化?   少数民族的举办时间: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如今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庆祝活动: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4922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3293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2345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火把节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个晚上吃过晚饭、首先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们唱起火把歌、歌声随着火把的漫延响彻山谷。随后按约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条火龙来到公共娱乐场地。他们将火把集中起来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围着火堆、快乐地跳舞游戏,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的第一天晚上,小孩子们唱歌、跳舞、捉迷藏做游戏,人们在大敞坝上烧起一堆篝火,做各种游戏时。上下辈之间的拘谨在这节日的气氛中荡然无存,俗话说。火把节是玩的节日、过节三天没玩错的说法!就连那些刚接来婆家过第一个火把节的新媳妇(凉山彝人新婚夫妇成家一般都从火把节开始坐锅!)也用披毡半掩着脸羞羞答答地藏在婆婆姑子背后看热闹来了?   人们狂欢到一弯弦月升上东山时才回家歇息。姑娘们激动得索性不睡!你帮我我帮你地帮着收拾打扮、准备第二天的穿着打扮。并准备干粮。肉食!水果等东西!以便更好地前往相聚过节之地,   节日那天!寨里家家户......余下全文>>。

彝族的主要节日是什么

  彝族:最看中摔跤运动 火把节为隆重盛大节日 彝族共有人口657万余(1990年统计)、是一个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分别聚居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自称“诺苏”,云南红河彝族自称“罗罗”!圭山,弥勒一带的彝族多自称“撒尼”和“阿细”! 彝族是一个4791古老的民族、据考证:彝族和古代居民氐羌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是古羌人南下与西南土著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共分为6个方言区、四个次方言区?二十一个土语区、二十二个次土语区。 尽管各种方言,土语。次土语之间有较大的差别、但在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和语音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本民族中。青年交流无更大的障碍? 火把节 彝族传统体育 摔跤: 在彝族在所有传统体育运动中摔跤是一项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体9425育活动,特别是在火把节!春节和彝年期间、摔跤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过去在滇东的弥勒。路南一带!祭“密枝神”(传说中主管牲畜的神)的日子是摔跤的黄金季节, 祭祀这天、由村寨里的毕摩(专伺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和长老领头,人们跟随用长杆抬着“挂红”用的红布入场,绕场一周、然后烧香祭拜,最后年轻人围着挂红跳起敬神舞蹈。 直到仪式0743结束后!便开始进行摔跤,舞狮子和斗牛等各项文体育活动! 在摔跤比赛之前、先由裁判作一个简短的仪式,仪式结束!选手才脱下上衣。下穿短裤、蹲在场边。意思是向裁判请求开赛! 裁8178判则热情的迎上前去,将选手扶起。绕场一周,并且用彝语高喊:“勇士们、来吧!莫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继后。一个个应战者先后出场。 裁判者根据0491自己的经验和眼力?判定选手的体重和年龄!将对方领进场内。随之一场激烈的摔跤比赛景开始了、根据参赛的人数多少!在摔跤场上可以同时进行几对!甚至几十对, 彝族摔跤不分体重级别、没有时间限制、一般先入场的都是年轻的新手。两人比赛结束后。负者主动退场,胜者留下再战! 彝族摔跤的基本方式是从站立摔!转为跪撑摔6893的循环式!主要动作是抓住对方腰带。抱单腿!过背、夹臂翻。穿腿等。摔跤的过程中!使对1591方双肩着地为胜。 这种规则与国际自由式摔跤十分相近,只要稍加训练的选手!便可参加国际性的比赛, 一0843场摔跤比赛一般为三局。胜两局者为胜、双方一同倒地视为平局。如果三局均为平局,则双方不分胜负,视为平局,连续战胜两个以上对手的就能得奖! 彝3342族摔跤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许多选手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 被称为“云南抱腿”的彝族摔跤名将龙文才、以他的抱腿绝招,战胜了很多名将,曾获得73公斤级自由式摔跤的全国冠军! 射驽:弓驽本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古老的、不可少的防身武器和狩猎用的工具。弩形状似弓!是用坚硬的岩桑树或梨树做成、6361射弩犹如水平托弓射箭!只要扣动扳机?箭便顺弩床中的箭槽飞出。射程较远、 由于彝族人民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林中经常有野兽出没。所以男子外出,弓驽从不离身。射驽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传统节日里比赛时、多以决出谁射的又远又准为胜? 火绳:广泛流传于四川凉山彝族民间、多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举行!是彝族民间独有的一个群众性体育项目! 跳火绳以男。女青年为主。所使用的火绳是用细藤条拧成、长短因人而异,比赛前给火绳上浇上松油。桐油。或拴上沾好煤油布条, 一般选择1636一块平坝。平坝的两端划上起点和终点界线为比赛场地!比赛的距离没有严没有严格要求和规定、一般在30米至50米之间! 参赛者事先要在起点作好准备、待一声令下,选手第一件事就是先点燃火绳,然后像单人跳绳一样甩动火绳跳跃前进。 跳火绳比赛!以先到达终点为胜!除了单人跳外。也有集体跳。 比赛过程中......余下全文>>!

圣纪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 相传穆罕默1189德(约570一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复兴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6607逐渐演烃为伊斯兰教的节日,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主持,届时!穆斯林要穿5766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听阿匐们念经!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和复兴伊斯兰教的功绩、然后息,游玩一天、!

农历3.3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西双版纳是什么族人民生活的地方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西双版纳州辖区内居住着44种少数民族,共有人口70.4万人!佔总人口的70.90%!这44种少数民族是: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白族、回族!佤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蒙古族!僳僳族、侗族!纳西族。满族、景颇族、藏族。土族。水族、普米族,朝鲜族,仡佬族、黎族、维吾尔族!畲族、仫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高山族,京族,怒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独龙族、东乡族。塔塔尔族、赫哲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按人口多少排列) 西双版纳州世居少数民族情况 我州世居民族界定为在州辖区内居住时间为100年左右,有比较集中的聚居地的民族!经调查。我州世居7854民族有傣族?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景颇族13种、除汉族外。我州有世居少数民族12种。 (一)傣族 西双版纳傣族总人口296930人、其中景洪市128415人。勐海县114593人!勐腊县53922人。主5792要分布在景洪市的景讷乡!勐旺乡!勐养镇!普文镇!嘎洒镇!勐龙镇!勐罕镇!勐海县的勐往乡!勐宋乡、勐遮镇,勐海镇。勐混镇、打洛镇、勐腊县的勐腊镇、尚勇镇!勐仑镇、勐满镇!勐伴镇、0409勐捧镇等乡镇!另有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景哈乡!勐海县的勐满镇等乡(镇)! 西双9783版纳境内的傣族以傣泐(汉族称水傣)支系为主!兼有傣讷(旱傣)。傣雅(汉族称花腰傣)两个支系, 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据傣族书籍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后!部分境外傣族先民不断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并与原先居民逐步融合!成为至今傣族的主体部分! (二)哈尼族 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口186067人!其中景洪市71492人。勐海县61232人。勐腊县53343人。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比较集中地聚居在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定乡,景洪市景哈乡!勐龙镇。勐腊县勐润乡,关累镇、散居于部分乡(镇),农场、 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白巨集”、“碧约”、“布都”等,西双版纳哈尼族内部分为吉围,吉坐。木达。阿克。补过(角)等支系、以吉围。吉坐人口较多! 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羌人,公元7-8世纪时,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地区、公元9世纪中叶南迁、经元江。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至澜沧江东岸,而后渡过澜沧江。逐渐分布于全州山区半山区。 (三)彝族 西双版纳彝族总人口55772人,其中景洪市24673人、勐海县7175人!勐腊县23924人,主要分布在勐腊县4670的象明乡、易武乡。勐伴镇以及景洪市普文镇等地, 西双版纳彝族自称“腊鲁泼”(泼为彝语,即族或人的意思)!他8738称“香堂”。“本人”。“罗罗”。 彝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氐羌游牧部落!是北来羌戎系和南方土著居民长期文化融合和体质混血的融合体。清代,彝族祖先中的“腊鲁”支系迁居新平,景谷一带,后因战乱,由景谷经思茅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定居、 (四)拉祜族 西双版纳拉祜族总人口55548人!其中景洪市11780人,勐海县41924人。勐腊县1844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勐阿乡!勐往乡,勐满镇!部分散居于勐海县的西定乡,勐宋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镇,景洪市的勐龙镇及勐腊县的尚勇镇、 拉祜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锅挫”、“缅”!“目舍”等称谓、解放后。统一定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源于古代羌人,公元10世纪南迁1711至西双版纳,思茅一带!西双版纳地区拉祜族多从澜沧县迁入。 (五)布朗族 西双版纳布朗族总人口36453人、其中景......馀下全文>> ,

4月17号是什么节日

  4月17日的节假日   1。世界铁哥们儿日   2?新加坡食品揣   3。叙利亚国庆节。

壮族的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包括:年三十晚!春节!春社节。花王节!清明节、庙会!三月三歌节、花炮节、端午节,尝新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庆丰节!冬至节。送灶节。,

傣族的泼水节是哪天开始?

每年4月12号到17号 泼水一般是15 16号 这是主城区 其他城镇 村寨各地时间不统一 根据情况而定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