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侗族 传统节日

  节日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文字和没有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的理论文化,侗民族的历史文化绝大部分是通过节日风俗口传心授耳濡目染达到心领神会而传承下来的。   一。年节   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揣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最吉利,   新年里。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一处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6495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2550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6217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2809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三。赶社   侗家有赶社的习惯,赶社不在寨里、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坝里!作为社场。每年到社日这一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姑娘和后生们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酸7683肉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送给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3290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晚上。后生还请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饭、饭后男女青年走进歌堂对歌。如今。赶社变成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而社场就成为定情的场所,   四,斗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5410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6540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7828 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2612向对方!5543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1587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8802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余下全文>>!

回族、侗族、白族、壮族、蒙古族、纳西族 分别过什么传统节日?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7166(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8325 月初二花朝节,   二5225月初二晒布节!   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   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   六月初二为莫大一王节、是为纪念敢于反抗封建皇帝的壮族英雄莫一的,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七月二十日晚上壮族台望节。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   蒙古族 白节 春节 敖包节 成吉思汗纪念节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东巴会、棒棒会、三朵节、三月会、七月会、(说一下 我就是纳西族的),

藏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0112这个月就是斋月!

贵州有什么传统节日

  祭萨岁   侗族   龙图   2 月 7 日     芦笙节   苗族   榕江岑最   2 月 7-9 日     芦笙节   苗族   榕江巫极   2 月 8-11 日     祭萨岁   侗族   占里   2 月 13 日     千三节   侗族   黎平茅贡   2 月 17 日     芦笙节 ☆   苗族   翁义   2 月 9-11 日     芦笙节 ☆   苗族   鸭塘   2 月 12-13     芦笙节 ☆   苗族   新光   2 月 13-15     芦笙节珐☆   苗族   大中   2 月 16-18     芦笙节 ☆☆   苗族   长角苗   2 月 16 日     芦笙节 ☆   苗族   石青   2 月 19-21     龙灯节 ☆☆☆   苗族   台江   2 月 21 日     芦笙节 ☆   苗族   龙场   2 月 21-22     芦笙节 ☆   苗族   舟溪   2 月 25-26     花炮节   侗族   从江   3 月 5 日     芦笙节 ☆☆☆   苗族   南开(小花苗)   3 月 19- 22     姊妹节 ☆☆☆☆   苗族   施洞   4 月 19-22     四月八   苗族   黄平   5 月 12 日     芦笙节   苗族   大花苗   6 月 8 日     龙舟节   苗族   施洞   6 月 28 日     爬坡节   苗族   香炉山   7 月 21 日     喊天节   侗族   黄岗   7 月 17 日     芦笙节   苗族   翁项   8 月 14-16     芦笙节 ☆☆ ☆   苗族   重安江 (农历九月二十六)   最近几年重安办得很好。推荐。   10 月 24-26     芦笙节 ☆☆ ☆   苗族   谷陇 (农历九月二十七)   10 月 25-27     苗年 ☆☆☆☆   苗族   雷山   11 月 8-12!

苗族和侗族的服装有什么区别?

  你好,我很清楚你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因为之前在苗族侗族服饰上我也是很疑惑!但是经过我的仔细研究。得出了结论,因为本人就是苗族的,苗族的服饰比较了解、初次见到侗族的服饰真是很让人觉得是苗族的!不过我得重点说明一下!首先,你得明白苗族跟侗族的分布和支系,虽然侗族没有苗族分布的广(湘黔桂交界)。但是每个县甚至每个村镇的侗族服饰都有很大的差异。更不用说苗族了,苗族的服饰就贵州省而言就达到200多种?主要还是得看的多才能分辨、要不然很难看出来的、举几个两者1676服饰相近的例子、如榕江七十二寨的侗族盛装跟雷山的苗族盛装、从江县的岜沙苗族服饰跟龙额侗族服饰!报京侗族服饰跟三惠寨头苗族服饰。三江侗族服饰跟通道草苗苗族服饰等等、都是非常相似的!因为分布的地域不同、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及很多历史原因造成了同一民族的服饰演变、或者两个民族的服饰相近、就清水江两岸的侗族服饰而言。清水江以北的!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服饰都带有清代服饰的风格,而清水江以南的!多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文化影响较难!所以还保留了本民族的服饰特点?苗族也是这样的。在分布上越靠近东部的。自古受汉文的影响,或者多民2795族杂居。服饰上就大不相同,说了这么多。最后给你的结论就是多观察各地各分支的民族服饰,才会发现里面的区别,、

舌尖上的中国侗族那一集

  贵州黎平侗族美食文化被收录到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影片从黎平“水上粮仓”讲到侗族特色美食打油茶。米粉辣汤等等。独特的侗族美食让海内外观众领略到了黎平侗乡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神奇和独特的味觉魅力、、

南北侗族聚落有什么差别

  侗族,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时间的劳动生产 中!勤劳俭朴的侗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音8201乐文化,侗族民歌作为侗族音乐形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以其多样的形式。优美的曲调、丰富的内涵 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因地域差异。侗族又分南侗和北侗,本文主要从南北侗族民歌的具体类型进行阐述!以及在调式调性。和声曲式。节 奏节拍等角度上。对二者的9440风格特点作出简单的分析。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为287万人!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   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

贵州凯里侗族有那种民族服装?

  贵州凯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9814的州府,一般州内的8652各种少数民族服饰都有卖、但是凯里最多的民族服饰店是苗族服饰。苗族服饰的种类也非常多、因为全国百分之八十的苗族在贵州!而贵州的苗族大部分又在黔东南。 凯里民族体育馆附件民族服饰店比较多、您可以在那里大饱眼福,!

汉族的传统节日的传说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 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元日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间!皆5670以为大节日、宋《野客丛书》云: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大节日、七日假!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为丰盛。煮猪头猪尾(寓做事有头有尾),公鸡、鱼(寓年7271年有余)、吃葱(寓聪明)!蒜(有算计),大9802杂菜(寓团结和睦)。米中掺谷(得“谷子多”的吉利话)。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数角至数十百元不等。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2048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抢头水、在井边燃香一柱,寓有好兆头,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时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钱,任由孩子们早起而拾。不动菜刀(认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扫地(认为会把财气扫走),!

土家族有那些传统节日

  一!过年   过年、过年是土家族最大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四、十五结束,过大年的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   『土人度岁、逢月3288在以二十九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相传土司出兵。正值除日。全民间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过年的方式很特别:『是日土民供已故土司某神位于堂上,陈以酒醴鱼肉,而置亡祖先木主于门后、祭时将牛马鸡太藏诸洞中,老幼男女各屏息以待、谓某神在堂,不敢惊也!』土家人杀年猪后。把猪放在门角后,用蓑衣盖上、一2044人持刀守候?若有人从门前经过,即拿刀追赶,赶上了就拉到家里吃一顿肉,过年时,肉不细节。吃大块肉。菜不分炒、吃『合菜』。吃大碗酒。年饭用大蒸笼蒸好!吃数日、团年时、关上门、抓紧吃喝、不许说话!大年三十要吃团圆饭、并彻夜守岁!正月初一还要四处拜年!   正月间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每岁正月初三3608至初五六。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齐,摇摆呐喊,名曰摆手』!摆手时间:『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但大多在正月进行?由于4872地区家支姓氏不同?有跳三夜。五夜。七夜、也有跳十几夜的。有的白天黑夜都跳、每个自然村有一个专供跳摆手舞的摆手堂。摆手堂里设有土王庙。庙前是空旷的坪场!坪场中栽有杉树!树上挂有彩灯,摆手人围着古杉树转圈跳舞。其基本动作是单摆。双摆,回旋摆三种。其特点8877是手脚顺摆!摆左手出左脚,摆右手出右脚,俗称『同边手』!摆手幅度不大,腰膝微曲,摆手的人『男女相携,蹁跹进退』踩着鼓点跳舞?锣鼓挂在中央的古树上、由一人敲打、4104摆手舞分为大小两种、大摆手以地区为单位进行、时间长。规模大。内容多!套数全、小摆手则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时间、规模均不如大摆手。大摆手不单是进行摆手活动!还有文武大表演和物资大交流。活动多种多样、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在其他民族8075中是少见的!   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过,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称小年。除夕夜。农村人家,户户都要在9296火垄里架起大火,烤的人面红耳赤、火垄里燃烧的大树兜子叫『火主』!是事先在前几个月都准备好了的、城镇人家则多烧白炭、『红火6128』预示兴旺!这个风俗大约是远古时的火崇拜的遗风、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   一年之中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从子时交庚时的『除夕』紧接新正开门的『出天行』祈福开始的!接财神!迎喜神,祭祖先、逐疠疫都在这一时刻进行。顿时,鞭炮声起。山鸣谷应,节日期间、土家人要吃象征吉祥如意。富富有5971余(鱼)的『红曲鱼』和大锅烩菜(或称合菜)?正月初举行古老的『摆手舞』会,『摆手舞』又称『舍日巴』!土家族男女青年身着绚丽多彩的『西兰卡普』(锦被)!打着绣龙凤的吉祥彩旗,抬上木鼓,在二胡。唢呐。牛角等乐器的伴秦下起舞,常伴有诗歌、舞姿古朴,曲雅,优美,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动作、形象鲜明。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参加者达万人之多,场面盛大、此外!耍龙灯、耍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为欢乐的土家人带来无限情趣!   长阳土家人特别重亲缘!重友谊!春节时期正是联络感情的大好时期、拜年首先是男女依次拜长辈,长辈对晚辈特别是幼辈分别给『打发』?俗称『压岁钱』!故俗谚有『大人爱种田!伢们爱7859过年』之说、趁时、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贺,俗话又有『初一拜父母、初二1621拜丈母』之说?   在众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