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方舟子 中医、风水、易经、国学

  阴阳八卦虽然神奇但是有弊端!     权威治学!一2059代比一代差。这个是权威教学的必然。所以往往师傅的高度比徒弟高。宗师的水准比门徒高!这是这些传统传承的必然问题     由此导致的社会结构和人文发展是很成问题的、     虽然现代科学在一些人看来还7427很死板!或者甚至很愚昧、但是我要对那些人说现代科学最根本的是好的、我相信最后现0576代科学也会找回传统文化的那些神奇!5904如果古代的人可以解决一切!那么很多现实问题不会是这样,     2253我接受中医,传统学问一点障碍都没有,有机会学我就会学习,但是我一点都不固执这些!现代科学是那个1、其他的都是0.科学宝胆的是他的精神和做法、,

风水易学是不是传统的国学理论?

  易经自然是国学经典,但算风水仅仅是易经的应用而已,并不是理论,整部易经其实就是一个数学模型、

什么是国学

  现如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8917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主要争议   就国内而言。清末民初!学界对“国学”的释义争议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种:   (1)“国学”即“中学”,这一释义与清朝大员、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等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西学为用”有关!   ( 2)“国学”即“国粹”,把“国学”与“国粹”等同,要么名不副实、要么等于把传统学术文化“精粹”以外的内容排斥在外,又因人们对传统学术文化“精粹”之理解不尽相同!自然就很难使“国学”的内容及其解释规范化、而在实际操作上、这样的释义也行不通、   (3)“国学”即“国故”。这一释义。是针对“国粹”一说太笼统、又鉴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并非一切皆“粹”而提出的!这种5999提法曾经被当时许多著名学者所认可、“五四运动”时期的“旧派”、“3442新派”“国学”家们!几乎都使用过“国故”一词、   (4)“国学”即中国固有之学!系指中国8547固有的学术文化”,亦即“中国学”!这一释义,是针对“外国学”而言的、这一释义。起初当以章太炎和邓实等表述得比较明确、0099章太炎在旅居日本主编《民报》时!曾举办“国学讲4422习会”,“国学振兴社”。并为设在上海的“国学保存会”机关报《国粹学报》撰文、   可见、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中国固有之学。并把“国学”之兴亡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了、既然“国学”是“中国固有之学”、而中国是个有诸多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那么,把“中国固有之学”理解为“中华民族固有之学”,似更妥帖,   “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释义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坚守,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就是沿用了这样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这可以说是自清末民国初至今。一直沿用下来的比较通用的定义,[2]   学者释义   就国内而言。鉴于上述缺陷。有的学者尝试从内、

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易经吗?

  有、他们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易经和黄帝内经。总院在山东泰山、分院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南。北戴河等地都有、

风水算不算国学,谁能为风水界出

  【易经】【周易】都是国学内容里面的 可以多关注。

给意见箱起个怎样的国学名字

  呈策盒   其实意见箱这个名字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去什么国学名字。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也不很贴切,,

会议室起啥国学名字好

聚贤阁!会议室顾名思义就是开会讨论的地方!取名聚贤阁寓意大家都是贤能、各抒己见!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团队9690做贡献。 、

范曾讲国学:《易经》到底是一部占筮书还是一部哲学书

  既是一部占筮书又是一部哲学书。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画八卦、总结大自然的规律、然后经过后世的周公父子!孔子等诸多先贤总结出来的大自然的规律。   正是通过这些大自然的规律,才可以占卜、    例如观天象。星象。云彩等等来预测天气、看人面相推断一个人的运势,这些并不是迷信?是无数的古人先贤、通过大量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规律!   用数学上的观点来说,这就是统计学。布丰投针实验!你应该知道,每一次投针试验是随机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次数、他的概率确实固定的!还有物理学上的测不准原理?麦克斯韦方程等等!   很多都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有很多在数学上是没法证明的!

国学周易真的是有用的吗?

  这是国学的一种、国家并9009不反对并且也不是封建迷信,迦蓝道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数据库!可以做精准分析,,

什么是国学文化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何谓国学,   国学是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名词、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必多说,学术上的时3467代主题是西学东渐、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6738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0755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当时国人有一种全盘否定国粹的倾向!外国来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而看新文化运动3953闯将之一胡适,则在介绍杜威的实践主义时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当时的历史氛围下,国学概念产生后其意义内涵自然较复杂、包括传统官0410方民间各种学问!艺术,技艺等!但在狭义上。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同时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   今人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只在形式上。乃至觉得用文言文的就是国学、对于朴学之类几无任何概念。举例来说。治国学先从经学开始、经!古称六经或六艺,后世经历秦火!几经辗转。乃最终定为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易》以占筮之书,历秦0395火而独存。没有被焚禁过、六经之中其他经书及六国史书之类都在焚书坑儒中被焚,后在汉初由官方整理寻找、从故秦博士伏生这些人那里按他们的背诵记述重新补足、与原书多不一致,同时又有鲁恭王坏孔子家9680壁发现壁中书、及后世刘歆于秘府整理出的“古文经”、虽有经学家的今古文之争!古文家又因伪造部分经书3152而被诟病。后东汉郑玄调和今古文!又经王弼!王肃诸人、今古文之争渐弭!而一代人皆以一代之风气解经!西汉尚灾异。故董仲舒等人讲公羊学言灾变、京房易学讲卦气!东汉8404流行谶纬、郑玄乃兼0103注纬书?魏晋尚玄!乃有调和儒道之努力,论四本!崇有。贵无以至有将无同之论。说《易》者多采9495道家之旨。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袭并整理。孔颖达笺注群经,为当时经学南北融合作出贡献,   宋明时易学继陈抟而有邵雍。后朱熹采易图讲易,重在义理、此时理学产生,又者经历隋唐!经学受4286到禅宗影响。又进入新的境界。再有太极、气、理、性之说遍及人心。此时经学离孔子所治经已渐远!至王阳明“心学”则更是采佛家大乘精义!清朝文字狱大兴!考据朴学大兴。乾嘉6502年间尤盛,纳兰《通志堂经9941解》之后。诸家整理经学文字勘定版本?并作正义笺疏、焦循、钱大昕、阮元等为冠。   近代俞樾兼通今古文,其弟子则又启今古文之争,又有南海先生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当时章太炎,刘师培诸人。遂争演愈烈,通经学史、还须知道经学背后9945的政治因素。如汉代治经是士族垄断仕途的方法!注经便是掌握话语权。乃造出俨然春秋贵族一般的世代簪缨之巨族!在晋以后士族遂成为超越皇权的势力。至有“王马共天下”之说,   今古文之争更牵涉到很多政治因素。如王莽改制等、总而言之,经学中问题错综复杂。而只有治3252经学后,才8595能遍及群书!治史!子!集部!例如,不通经学、不会《尔雅》,《说文解字》训诂音韵之类。就无法在文句上读懂古书!不懂《周易》象数乃至天文地理者。就无法读懂史书中各种历法天象灾6005异记载?也读不懂《史记》中《秦楚之际月表》之类!从而亦无法理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理论体系,不懂易学、不读《春秋》!《诗经》!《礼记》之类、就无法理解子学中的很多理论来源(因为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集大成者不是老子!墨子。庄子、而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  7867 史部的体系大致三种!一者纪传。承袭《史记》体制。如《汉书》!《明史》者。一者纪年!承袭《春秋》体制。如《资治通鉴》者,又者纪事!承袭3910《通鉴纪事本末》,如《宋史纪事本末》等,而在章诚斋眼中,六经皆史(《周易》和史之关系可7666参考胡朴安《周易古史观》)、故史部实际也是继承经学传统,史笔即用春秋笔法!并采用经学中通三统,尊王攘夷!大一统!母以子贵等观念,这是史部概况、   子部是四部中最少的一部分,故将佛道典籍均填入子部。先秦诸子著作是子部最早来源,多归于子部杂学之属,以备与儒家参合互用。而兵农医术等应用内容在子部则列为较下之学。易学中部分阴阳五行术数之类也在其列。如《六壬大全》,《三命通会》。《李虚中命书》等、   集部有楚辞,总集、别集等分类。主要收录历代文艺方面作品,这一部分由于历代作家不断更新填充而蔚为大观,如宋人著书就有数万卷,而在江陵焚书之后天下藏书不过才两三万卷!此部分与经学中小学(音韵训诂等)多有关联!如《佩文诗韵》等,要之、不同小学。不解平仄及古音等就不能吟诗填词作赋属文、今人文章不济多半还是小学功底不够扎实、对汉字本身感悟不深,又不能通其他几门语言与汉语对比。更显语言能力单薄。集部文章可作三不朽之“立言”者。也是文章精华处?   经史子集之外、如《西西厢记》?《牡丹亭》之类可归集部。又是艺术门类、也是国粹内容、国学中也有一席之位,但已非主体脉络、今日发扬光大可以、但其6782实已是末业闲流、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