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小寒是那个生肖

  小寒不是生肖。它是中国的24季节、!

关于小寒的诗句有哪些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   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   射虎0369南山无复梦!雨蓑烟艇伴渔翁。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   尽道吴0934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望月婆罗门 元夕(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冷落谯楼水淡月,燕寝馀香。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休更问、勋业行藏!,

和小寒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2689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3213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每3670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不少!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 "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0985蛰冻死秧"?   求采纳!

《周易》中的诗歌及特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各种学术思潮异常活跃,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异彩纷呈。《周易》在获得两汉经学的青睐后,又开始经历魏晋玄学的洗礼!玄学化的《周易》学派蔚然兴起、脱颖而出。同时!由于1266动荡社会的现实需要、依托《周易》的卜筮也广为传播!向社会作立体化,多方位的渗透?东晋是一个玄学兴盛。文艺繁荣的时代。全面考察《周易》的传播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对于丰富易学0504史研究?加深对东晋文艺的理解都是不无裨益的!   主要传播方式   通过官办学校讲授是《周易》直接传播的主要方式,王弼易学在东晋受到推崇并广为传播。《北史·儒林传序》云:“江左、《周易》则王辅嗣,” 〔1〕(卷八一)?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江左中兴,《易》唯置王氏博士。”〔2〕东晋初建!元帝修复学校“公卿子弟?并入国学” 〔3〕 (殷茂《上言宜令清官子侄入学》)!“简省博士,置《周易》王氏……郑《易》皆省不置,” 〔4〕(《荀崧传》)荀崧为此曾上疏力争将郑玄易学置博士一人。元帝令臣下博议。臣下皆以为可!元帝准奏!但“会王敦之难、不行”、不了了之、查《晋书》不见有再置郑玄《易》为博士的记载、因此。很可0959能直到梁、陈时代才有“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5〕(《经籍志一》)!王弼《易》注既然列于国学,当然也就成了学生的考试科目。据《晋书·孔坦传》!东晋建立三年后,针对各地举荐上来的秀才。孝廉!晋元帝“申明旧制。皆令试《经》”。后听取孔坦建议!仅定孝廉四年后试《经》!秀才则仍依旧制! 8237  除了国学,地方学校也是《周易》传播的重要场所。《通典》卷五三云,征西将军庾亮在武昌时?开办官学,“近临川,临贺二郡并求修复学校、”〔6〕可见,地方官学随着局势的稳定!也逐渐得到恢复或新建,包括《周易》在内的儒家经典自然成了主要科目,在地方上办学影响最大的当数豫章太守范宁!他“在郡大设庠序”!“远近至者千余人”,“并取6200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4〕(《范宁传》)这些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精通《五经》的学生、如《宋书··周续之传》云:周续之“年十二,诣宁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并《纬》。《侯》”!〔7〕《晋书·许孜传》称许孜“师事豫章太守会稽孔冲。受《诗》!《书》、《礼》。《易》及《孝经》。《论语》”!当然范宁允许讲授1997的极可能不是王弼《易》学!因为他宗尚传统儒学,痛恨浮虚玄风!并认为这种8896学风“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

小寒节爱情古诗

  只缘感君一回顾、2959使我思君朝与暮!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人生若只6750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2558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恨君1938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栖惶的我, 0860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生平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人言相思苦!我却偏相思,夜夜难入梦。吾心淑可知、   入1687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我也曾把希望播种、亲手培养得郁郁葱葱、当我收获时!得到的只是:来如流水6233逝如风,、

如何进行古代诗歌赏析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春日即事①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8970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2356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一抒情手法   ⑴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   二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修辞手法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⑵借代——含蓄。委婉,8273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8274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8824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   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⑼反语。讽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2620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   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五?看意象   ⑴柳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7573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⑵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⑶菊花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5058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⑷梅花   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865⑸松   坚贞?高洁的品质,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⑹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⑺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⑻杜鹃鸟   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⑼鹧鸪鸟   旅途艰险的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⑽寒蝉   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⑾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7207  ⑿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

诗歌的意境就是意和境的合成,对吗?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9542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3460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但是西方国家的小说散文中有意境的创造,比如《简爱》中对桑菲尔德庄园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就是一种意境。在中国。意境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实际上就是指意境,“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达到的境地。语出佛经!为南朝诗学借用!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有“境玄思澹”之语!可见意境说初见端倪,王昌龄的《诗格》首创了“意境”一词、到了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即由境而来、由思而来,权德舆提出“思与境谐”的理论!司空图《诗品》提出“境生于象外”之说、刘禹锡发展了“境生于象外”之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多有探讨。到了清末、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集其大成、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5899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5512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6807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根据童庆炳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8137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1702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就是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0268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意象0938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可以举例说明: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2499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9492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第二!意象是2381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记》。这是他死前在青海德令哈写的一首诗,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通过这些意象!一一组合起来?表达了对9151“姐姐”的思念,请看原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清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海子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的实在性、同时也可看出,意境的韵味、那是一个被虚化了7041的世界。   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一个作家。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造艺1332术形象,也就是营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创造、都7306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营造意境,请看瘂弦的诗《秋歌》:“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瞏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秋1579天的意境,这里有秋的白描,有对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秋空、马蹄。山径、寺院,”这一系列意象、组合融合成一种秋的意境、在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   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特点   1.分行排列   分行排列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样式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   2.饱含真情   没有情、无以谈诗,不抒真情。就算不得诗人!   3.立意新颖   诗歌强调意的重要性!实4590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9895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4162 4.联想自然   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   5.跳跃自如   诗歌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   6.凝练集中   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5489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   7.节奏和谐   节奏作为音乐术语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反映在诗歌中的节奏。则指诗句中词和词中间的音节停顿,或感情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前者为外在节奏、后者为内在节奏!只有外在和内在协调一致了!才1214会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8.形象生动   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古人对形与象是分别论述的,认为:形。指形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象。是映象。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人通过视觉对物体的直观映象!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9.意境优美   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10.虚实相生   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9432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

成功的诗歌鉴赏

  诗题叫“成功”!而诗之内容实乃是“成功的况味”、9502成功乃一客观现实,况味则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是现实于主体的映射,狄金森虽为一女诗人!其诗也确具女性纤细精微,柔情缠绵之特色。但这一首哲理诗、则显示了狄诗风格的另一面——取意甚高!取境甚阔、极具张力,颇有中国古哲人之风味、诗歌最大特色即在于其相反相成的手法、成功与从未成功!甘酿与最苦的滋味,胜利与失败!皆是2210完全相反者,可是3889失去了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其另外一方也便失去了意义、这与中国道家思想正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曾在其《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任何一方,都需经由另外一方去体会,这不是宇宙普遍的哲理么,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成功只有在从未成功者那儿才会得3282到珍惜。屡屡成功者!对成功的感觉早已麻木。今日掌握胜利之旗者!反不如战败者对胜利之体会更为深刻、但是、这些不凡的诗句!还蕴藏着些什么呢,难道仅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许你就会体会到诗歌更多的内蕴、诗歌是不是也意味着!人们总是羡慕未有的,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已经在手的眼前的一切!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都只珍惜生命中的第一次,因为只有在第一次前!我们才从未拥有,才让人有如1149此强烈的渴望,狄氏另有一名诗《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正可用作印证,其诗写道:“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我知道她从一个民族众多的人口/选中了一个/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一块石头!”这不正是“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么,于是、我们又不得不回到老子,老子以为!“五色8029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见尽诸色、听惯诸音。尝遍诸味者!反而丧失了对色,音、味的内涵的真8542正把握能力。换言之,只有从未经由外物之熏染、保持心灵之0104纯净空虚。才能不失其对外物的感受能力?所以,老子又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诗歌末节写“无缘的耳旁/进发出远处凯旋的乐声/分外地痛心而响亮”!不正是一绝妙的注释1/诗歌是不是也意味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直成功者,又怎能体会成功带给人的快乐,当我们一直处在某一种状态中!对其感觉便会愈益麻木。无法认知自己、也无法对那一状态做出准确的把握!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同样的、身在苦中我们也会习惯于苦、所谓“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正是诗歌中又一隐含着的哲、

有关十二生肖的诗歌。

  十二生肖诗   子.鼠   子夜阑珊独醒时   一天喜乐我先知   早闻洞外乾坤大   莫误机缘举步迟   丑.牛   众生得福我为牛   耕遍山原万里畴   力尽筋疲终不悔   卧栏望月盼丰收   寅.虎   一声长啸谷生风   独步山林盖世雄   莫笑狡狐威假借   尊容常见挂堂中   卯.兔   捣药勤工拜月华   迷离扑朔两无差   性灵识就存三窟   智比群英堪自夸   辰.龙   化石何曾似画龙   腾云驾雾本无踪   点睛能使飞天外   要辨真容问叶公   已.蛇   蛇本纯顽性独聪   庸人自扰影杯弓   千年修得灵珠现   倒海翻江跃巨龙   午.马   驰骋沙场百战威   铁骑闯破万重围   功成归放南山日   犹忆当年草上飞   未.羊   柔顺生知跪乳恩   裘毛献奉岁寒珍   咩声唤起三阳泰   大地春回遍绿茵   申.猴   金睛看透宦沉浮   可恼人间冠沐猴   漫道天庭曾弼马   为官多是稻粮谋   酉.鸡   红冕锦衣本自来   竹篱茅舍独徘徊   平生未许轻言语   金口一啼万户开   戌.狗   可恨人间事事昏   忠诚反落丑名冤   来年得道升天去   张口敢将日月吞   亥.猪   小豕拱爬大豕眠   凡尘万事食为天   家肥屋润丁财旺   六畜排行我最前!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