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纳西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9427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8134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1198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1049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7191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宽腰大袖4910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由于纳西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5046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2823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4590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6476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宁蒗地区的摩梭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纳西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

独龙族服饰的纹面传统

  解放前。为了表示成年?独龙女孩到了十二,三2920岁必须进行纹面,届时女孩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由纹面师用削尖的竹签!沾着锅烟水在脸上画出纹样,然后用竹签扎刺!每刻一线将血水拭去、再用锅烟灰或者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使使它渗入皮下。一周之后刺划的面孔红肿结痂!痂落愈合肉皮上便呈现出黑色或青靛色的花纹、独龙族妇女已不再纹面,、

独龙族服饰的服饰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夕、独龙族的服装也没有多大改变,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多数常年赤身裸体!或者只是在下身围一小块麻布!或系挂一块约三指宽的小木板,小竹板之类的东西,成年之后!男女的服装也仅是一块麻布,3721男子在腰部系一根麻绳。用自织的一小片麻布围兜住下体,或是用一块大麻布斜披在背上!然后从左肩拉一只角,从右腋下拉另一只角在前胸拴起即成,有的男子还裹一副麻布绑腿!女的则用两块麻布分别从双肩斜披,相互包裹,腰间用带子或麻绳拴紧,上身缠一块麻布,从右向左包裹!拉到前胸用竹针别牢。有的妇女头上还包一小块麻布头巾、新中国建立后、独龙族的衣着有了很大变化。男女6539服装基本上与汉族相同,只有部分老人在家时仍保留着传统装束!男女外出时。仍习惯在身上披一块独龙毯!、

望谟布依族服饰和黔南布依族服饰一样吗

  大致一样   1!颜色特点   不分男女、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居多、   2。男女老少各有特点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布裤!   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   3、地区不同、2100有些许差异   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   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   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2868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2740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   4。婚前与婚后   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3427壳做成!   5。不同年龄段的妇女服装   (1)老年妇女   仍保留传统服饰、   头缠篮色包布!身穿青色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衣缝。下角分别镶绣花边及滚边!下身多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穿精美翘鼻子满3650绣   花鞋、整套服装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于一体。   (2)中年妇女   包头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领大襟衣、并在沿左衽前下方镶嵌7254两三道带色布边!领前结   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袖口仍保留传统的古老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脚上满花鞋2129变成了半爿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装后显得洁净淡雅。古朴端庄。   (3)未婚女青年   服饰大体与中年妇女相似。但喜欢在包头布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埋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头簪之间!每逢节日!宴会、妇女喜佩戴各式各样耳环!戒指、项圈!发坠和手镯等银饰。,

白族服饰的族标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白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模式。而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白族服饰、其服饰艺术文化同样具有不能忽略的社会功能作用,即它对族人们的凝聚力!也就是它的“族标”作用?该凝聚力使白族人民得以生存,发展,费0240孝通先生说过:“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一个民族总是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并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凝聚力!白族的先民也不能在这强族如林的条件下!走过那漫长的历程!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而成为现代的民族,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的自治州!长期以来!形成了“民族小聚居。兄弟民族大杂7321居”的格局。其传统服饰看起来大同小异。实则不然,不论它们多么雷同!白族仍可从服饰上的特殊标记“族5624标”来识别其族属!白族女服饰主要以无或小领襟旁扣内衣及胯或及膝!年青者多以白,浅蓝。雅布色、随着年龄8256的偏高!色调逐渐加深!偏于蓝色!黑色等色调、外罩为灯芯绒领褂、年少者及腹。年长者稍长点!腰上系有绣花腰带!围腰重下摆和飘带。下着浅色扭裆宽脚裤!脚穿牛皮底的绣花鞋或绣花凉布鞋,包头多以挑花印染的方巾或色彩艳丽的毛巾制成!发辫盘于其上、年老者则夹于头后,成年者耳、手上多有饰物。0053胸前常挂银质三须!五须。而新娘服较为特别!头戴由上百个五颜六色的小绒球制成的帽子!身穿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的衣服。想必人是0408借用吉大利之意吧,白族男服饰:多为白色对襟上衣!钮扣大多九至十个。外罩是黑领褂或羊皮领褂、下身也是扭档8285宽管裤!脚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头戴白色或浅蓝色的圆形大包头,不可忽视的是族标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传统服饰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内部其各支系的服饰也常常表现出很强的支系特点。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或社会经济的不同?在服饰的制作和使用上有所差异、各自传承至今!白族其传统服饰亦然、大理州鹤庆县的白族服装、女头戴大方帽。戏称“海军陆战队”。剑川未婚者头戴布满银泡钉的花鼓帽,鱼尾帽,大理洱海东岸白族戴双缨鱼尾帽,鼓钉帽!洱海渔民好戴瓜皮帽!穿层数较多的露脐的短上衣、层数愈多愈好看、也称“千层荷叶”。穿三层且内长外短的称“三叠水”!人们视之为俊美!富足的象征!白族的另一支系勒墨人身穿火草布长款上衣、头戴用圆珠子串连而成的帽饰,胸前佩戴玛瑙珠串。依串珠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贵贱……。4299但白族服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怎样修饰却不能在围腰中心作任何装饰的!因为围腰正中这一块正盖在肚子上、其上不绣任何图案!其意为做人不能有“花花肠子”之心,是的、勤劳善良白族人民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为了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使白族人民更加团结亲密。并能排除各种艰难困苦!使白族人民不断的向前发展、白族的祖先将会用各种手段和机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每个成员都必须坚持穿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强化这种民族感情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传承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白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的物化,这的确是一种民族群体意识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表现。、

关于少数民族的服饰和习俗特点的手抄报图片

  苗族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8348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衣族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1649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侗族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断用红绿丝线4571绣着一排锯齿形的图案、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9353银质饰物!女子穿裙时!上身以4003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侗族4030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   瑶族   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6061一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妇女服2767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8290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瑶族头饰特点更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

纳西族服饰的介绍

  古雅纯朴的纳西族服饰是其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

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从服饰上如何区分呢?

  哈萨克谚语: kazakh-kirgiz bir twhan,     无论在哪个年代我们都是同盟者、   我们都是阿拉什的子孙。   我们都讲着古老的钦察语。   所以、确实很像、难以区分,!

彝族服饰特点

三色扣边带,红黄黑底色.间色大摆群. ,

阿昌族服饰特点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颜色跟是鲜艳无比,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   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 阿昌族9936服饰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英俊0402而潇洒功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少女也喜欢穿穿筒裙?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   每逢外出赶集!做客或喜庆节日、妇女们都要精心打扮 服饰和图腾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花手镯。挂上银项圈、在胸前的纽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此时的8949阿昌族妇女。全身银9711光闪闪,风采万千。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还视之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