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姓的来源

  满(传统百家姓排名第351名)   【起源】满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黄帝後人舜的後代?西周初、周文王将舜的後裔胡公满封在陈、建立了陈国、子孙将祖字为氏,姓作满,   2!出自回族中有满姓!满姓取自经名「满蘇尔」的首音、“   3,出自他姓所改、旧由“瞒”氏讹4076音变为满氏? 【地望分布】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於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於今天的江蘇省淮安市。6029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於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 汝南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於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京兆郡:太原!高阳,平昌! 太原郡、秦朝时置郡、相当於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的地区。【家族名人】满 宠: 三国时魏国太尉,3703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且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生,家无馀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满 奋: 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5175隶校尉、满朝荐: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光宗年间担任尚宝卿、後来因为上书引起了当政者的不满,被遣8575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   望采纳哦、

何姓的来源

  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3897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3938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3779江淮之间,因改姓何、详情见baike.baidu.com/...mviLuq、

方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为氏!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6062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乡亲父老?我看要在你们广东找出一条英雄好汉、恐怕很难的噢,你放屁、来者(胆敢)何人、我你0780都不认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无敌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东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广东分布很广!而且自古以来方姓的确出了许多英雄豪杰、那么方姓人家的祖先究竟是谁呢。    方姓是中国百家姓中得姓较早的一个,而且是1366少数天子御赐的姓氏之一,正如银幕上那个为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样!纵观方姓两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方姓不愧为英雄辈出?方0858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荆蛮!平息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大功、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他3347的子孙以方为姓。   方姓起源6884的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将一块被命名为方山的地方封给他的第九代孙雷、雷的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姓方了、   这里是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先就来到这里。   方葵枝:从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这个地方。我们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后人,在福建莆田、从莆田一路发展!发展到第九代!来到这里发展,现在发展到第三十代,   在广东!6137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而提起明朝著名爱国学者方孝儒。全国各地的方姓后裔都会骄傲的说!他是我们方姓人9035氏的榜样,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国家大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因遭到愤然拒绝,而将方孝儒磔于市,并诛斩十族,死者多达870余人。由于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称正学先生,每年,方氏后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来祭奠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们的祖先从河南到福建、从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们就叫河田!不要忘记河南和福建两个地方、0828不要忘记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经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明清时期、方氏家族日渐昌盛,方氏后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勤劳!日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2009村抗日英雄方玉书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筑。如今方老9814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这位方老先生家里面,现在是几代人。四代同堂!这位是您的。妈妈、您的老母亲、今年多大岁数啊。九十七岁了。您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岁、   其实、不仅是河田村0045的方姓来自于福建!台湾的方姓也多半是从福建迁移而至的。方姓入台时间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为头几批开垦台湾的先民登上宝岛的!方姓是台湾第49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各个角落,其中台南的方姓最多。嘉义,台北两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闻名于海峡两岸的方氏名人不胜枚举,在方孝儒之前!还有宋代与水泊梁山宋江齐名的南方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为中国反封建历史书写了不灭的功绩。近现代还有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从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勇的气概闻名于世!从始祖......余下全文>>。

李姓的来源

  李姓起源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4320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4009古音相通。便也9406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川氏有李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李】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1728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8719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7718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6187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姓贾的姓氏来源

  贾姓起源     [ 作者:song 转贴自:新疆旅游 点击数:156 文章录入:song ]     贾,是出自山西襄汾的姓氏,     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其形成的两个源头都是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均出自古代的“贾”地?这个贾地。就是今山西襄汾县,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于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晋公族狐惬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字季他。亦号贾季、”     西周时。周康王姬别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号为贾伯!作为周朝的附庸国,因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所以贾国为姬姓国,公元前678年、晋曲沃武公夺5391取了晋地,唐改称为晋,贾国的领土被吞并。贾亡国后!其后裔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就是贾氏。贾姓从此出现,     另一支是“以邑为氏”的贾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叫狐偃的大夫。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重耳为公子时!出亡在外19年,狐偃忠心耿耿、一直随从他19年之久?为重耳出谋划策、重耳即位为晋君后,就尊狐偃为大夫,后来、狐偃的儿子射姑任晋国太师、晋襄公(重耳之子)把原贾国之地封给他。作为他的封邑,人称贾季,他的后代就以封邑名为姓氏了,     先秦时期的贾氏!除在今山西省境内发展外。已有迁至今河南,山东者,后来,河南的贾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又衍生出许多支派,汉朝时期的贾姓、已有人迁至今陕西。甘肃境内、到了唐。宋时期,贾姓居民已播迁到江南的许多地方。约于清代,贾氏已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国有贾姓华侨、 5847    贾姓历史名人: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他18岁时就以能读诗书,善文章而为郡人所称道,文帝时、被推荐为博士,又迁大中大夫!后为梁怀王太傅,曾多次上书!批评时政!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贵族7364的攻掠!0686所著政论有《陈政事疏》,《过秦论》等!   西汉水利家贾让,悉心研究前人治理黄河的历史。于公元前7年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   西汉政论家贾山!文帝时、以秦的兴亡为喻,上书言治乱之道、强调纳谏的重要、并以兴礼义为劝,名为《至言》,   东汉贾徽、史书称其是贾谊的后裔。作有《左氏条例》21篇。   东汉贾秀玉、贾谊的9世孙东汉时任武威太守、其之子贾衍。任兖州刺史。   东汉经学家!4897天文学家贾逵、所著的《经传义诂》!《认难》等百余万言,在学术界垂名不朽。   太学生首领贾彪。1243为颍川定陵(今河南舞阳)人。   东汉末年贾诩(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被称为鬼才。    西晋贾充!晋初任司空。侍中。尚书令。其女名南风!2313为晋惠帝皇后、曾擅政十年。   北魏贾贾思勰(472-499):今山东益都人、北魏农学家。曾任北魏高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太守、他曾以文献中搜集到的资料和访问老农及自己观察!实验的心得、写成《齐民要术》一书!   唐代贾氏有两人任宰相!一个是沧州人贾耽!同时又是地理学家,一个是河南人贾餗。   贾岛(779-843):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代苦吟诗人,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推敲”的典故就出自其诗局“僧敲月下门”。有0092《长江集》。   北宋贾宪!数学家,   贾似道。南宋权臣、封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元代贾鲁!水利家!顺帝时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征发民工15万,军士 2万。堵塞黄河......余下全文>>!

山东卢姓的来源

  以下是一个伟大的姓的介绍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即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公8872子小白有功,被赐以祖名为氏,因此名为高傒、并将高傒封在了卢、其后裔有以卢为氏。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北宋初。后周忠臣卢琰!为保柴荣血脉,将其子柴熙诲收在膝下。取名为卢璇,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二、迁徙分布 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9837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卢蒲2255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4251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3651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其社5995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6483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2358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5739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余下全文>>,

姓罗的简便来源

  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2681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ㄆ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ㄆ0318姓”国!所谓“ㄆ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9259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郭姓的来源??

  郭姓的来源(1)据《潜夫论》及《风俗通义》所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是古代城外面的护卫墙。(2)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季弟虢[guo]叔受封于虢国、或曰“2822郭公”,因以为氏,又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虢”谓之“唬”声之转也!因以为氏。,

河南姬姓的来源?

  一 姓氏源流   1 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3041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开始改为周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2 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9748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1508姬姓改为周姓,从这以后,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二 迁徙分布 姬姓的望族居住在南阳(今天的河南南阳)!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地区!   【堂号】   寿丘堂:因为黄帝是姬姓的始祖。而黄帝又0351是生于寿秋!所以有这个堂号!   赤舄堂:歌颂周公旦的诗叫《赤舄》!所以姬姓又叫做“赤舄堂”。   四 历史名人   姬昌: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商纣王时代为西伯!纣王听信了大将崇侯虎的谗言,把姬昌招来囚禁于河北汤阴北!他的大臣散宜生等人向纣王敬献美女。宝贝!玉石才将姬昌放了出来、姬昌回到岐山领导周族人民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任用贤才,联合了一些受到商统治者奴役压迫的族部小国!组成反商的联盟。攻灭了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崇(今天的河南篙县北)等国、定都奉邑(今天的西安市西南),又调解了虞、芮两国的争端,使两国归附、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他0316的儿子武王(姬发)灭了商,建立了周朝、并追封其父为文王、   姬敏:明4417朝西安知府!字号学,孟津人、德才兼备!节cao过人、   姬奠川:民国时期河北定兴人、早年毕业于北洋师范学校!中国大学商科?历任甘肃省西北银行7276经理兼银行总办,绥远省官钱局、察哈尔省官钱局,河北省银行经理。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安裕华银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任河北省银行经理兼天津市银行经理。中原银行董事长,天津市商会理事长、行宪后。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立法院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1960年逝世!终年71岁、。

回族蒋姓来源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云 !周朝初、周公第三子伯龄受封於蒋国 ( 一说在今湖北省仙居县!一说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 ) 后被楚国所灭,遗民以原国名「蒋」为氏。   家族名人   蒋琬 (!~246)字公琰、三国蜀汉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初随刘备入蜀。后为诸葛亮所重!称其为社稷才,亮卒!代亮执政。官至尚书令,封安阳亭侯!以镇静为治!后诏琬屯军汉中!又命开府。加大司马,卒諡恭,   蒋中正 ( 1887~1975)字介石,学名志清。浙江省奉化县人,肄业於保定陆军学堂、1922年。陈?明叛变、卫护4021国父脱险,后任大本营参谋长、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参与讨袁!东征!北伐。1928年被推为国民政府主席!日军入侵中国后!经西安事变!旋领导军民联合中国共产党抗战!其间历任中国国民党总裁、盟军3773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胜利后!政府5321从陪都重庆还都南京!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1948年当选首任总统、后和中共爆发内战。1949年败退台湾、后建设台湾,1975年病逝台北!   蒋经国 (1909~1988)浙江省奉化县人、为蒋中正之子。曾留学前苏联、就2427读於莫斯科中山大学。历任中华3227民国总统。   地望分布   山东乐安郡。   蒋姓起源参考之二   蒋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三。在台湾排名第六十三!蒋姓出自姬姓!是4900西周皇族的后代!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第三个3869儿子伯龄!被周1861成王封在蒋,建立了蒋国!史称蒋伯。春秋时期、蒋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蒋国子民!就有人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蒋,发展和演变:先秦时期。蒋姓主要在他的发源地河南发展!到汉代时。由于战乱!做官等原因!蒋姓已经发展到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安徽等地,唐代初年,河南蒋姓有人开始进入福建!到宋代时!已经有蒋姓人在广东定居!明朝。蒋毅庵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成为第一个进入台湾的蒋姓人士!蒋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期思、弋阳,乐安。杜陵!宜兴!奉化,毗陵!公华!会稽,临江、临湖、临苏!浦亭、九江。云阳。函亭、义兴,泉陵、广陵,寿春、平阿、沛县,博昌!平河,电白、泉州!南海等!   蒋姓起源参考之三   天下蒋姓是一家   在中国!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姓!常常难以避免被外族冒用的命运!值得蒋姓人氏庆幸的是。在历代姓氏考籍中,至今还没有发现蒋姓被外姓人冒用的记录、这说明天下无二蒋!蒋姓都具有相同的血统、五百年前是一家。   史书上讲、中国蒋姓的始祖、是3000年前周公的第三个儿子伯龄!他被封于蒋国。当时蒋国的位置!就是现今河南省大别山一带的固始县西北的蒋乡、伯龄的子孙!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以国的名称作为家族的姓氏、而绵延不断地繁衍至今!   蒋姓后来沿中国的东部往南迁徙、由今天的山东鲁北迁移到江苏宜兴!浙江宁波!福建泉州而至台湾!尤其是汉代以后!蒋姓绝大部分都是出自江苏的宜兴!成为蒋姓家族繁衍最旺的一支、2664其始祖为山亭侯蒋澄,   五代后,蒋澄的孙子4276蒋宗霸到浙江奉化雪窦山附近的小盘山做居士?法名摩诃、从此雪窦山下的这个溪口小镇便有了蒋姓的繁衍。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蒋介石、就是浙江奉化这一支蒋姓、   浙江省奉化市档案局局长周丁华说:“蒋姓原来是江苏宜兴。五代时候迁到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到了蒋宗霸这6558一代迁到奉化,蒋姓主要在溪口,在1008溪口的总人口有三万, 占四分之一、”   奉化溪口有两个蒋姓村庄!蒋介石就出生在蒋氏二村里。他排辈第28代、这两个村庄的人80%都姓蒋。   奉化溪口......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