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到底什么是衍生金融资产和非衍生金融资产啊?

  1.  衍生金融资产也叫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5884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1369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则包括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甚至天气(温度)指数等,   2.  非衍生金融资产也就是非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等! 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金融工具。   。

衍生金融资产和非衍生金融资产有什么区别?

  金融工具按其交易标的和性质可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基础金融工具是指债券,股票,基金和外汇等基础性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从标的资产(基础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这类工具的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的价值.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比如期权就是指买入方在将来某一时期有权按约定卖出一定数量标的资产(比如股票)的权力;而卖出方则有义务而非权力买入该标的资产.?

如何区分非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资产

  非衍生金融资产就是最基本的金融工具!比如货币、股票。债券等等   衍生金融资产就是在基本的金融工具基础上创新而产生的金融工具、比如远期合同、期权、金融期货,互换等等。

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衍生产品是同一样的东西吗?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7401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则包括利率,各类价格指数甚至天气(温度)指数!   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确认衍生工具,各国及国际权威机构给衍生工具下了比较明确的定义,199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发布的第l33号会计准则——《衍生工具与避险业务会计准则》是首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文件,该准7311则将 金融衍生工具划分为独立衍生工具和嵌入式衍生工具两大类?并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识别标准和计量依据,尤其是所谓公允价值的应用、对后来各类机构制定衍生工2879具计量标准具有重大影响。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39号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 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均基本沿用了FASBl33的衍生工具定义!!

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这就是涉及到论文怎么写的问题了、先去数据库找相关论文研究研究!从中提取自己论文要的。列出提纲就可以了、不知道怎么找的话,就去我qq空间看看。那里有网络找论文的步骤和去处。

说明股票 债券 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衍生工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股票是权益投资   债券是债权投资   基金是找专业投资者帮你投资   衍生品是以上述标的衍生出的产品!脱离上述产品并无价值。

中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工具有哪些?

  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按照基础工具的种类、风险-收益特性以及自身交易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1)根据产品形态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可分为独立衍生工具和嵌入式衍生工具,   (2)按照交易场所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可分为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和OTC交易的衍生工具!   (3)按照基础工具种类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划分为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货币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其他衍生工具、   (4)按照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8761可分为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和结构化金融衍生工具!   在现实2193中通常使用两种方法对衍生工具进行分类,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将金融衍生工具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型、   (2)按照衍生工具的原生资产性质!可以将金融衍生工具分为股票类!利率类!汇率类和商品类、、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和金融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哪个题目好写一点?急急急.谢谢!

  建议你写这个题目: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    (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身的局限性   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固然有必要性!但它也存在弊端: 1.与历史成本相比、它的会计信息可靠性低;2. 我国目前还没有引人全面收益观、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增加利润表的波动性;3公允价值操作性复杂!获取其价格信息及运用现值技术的成本很高,因此,公允价值计量的这些局限性可能会导致其实施会受到金融交易机构的反对,新出台的3239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在上市商业银行正式实施,我国的实施状况是否会遭到金融机构的反对还未得到完全的反馈,准则能否顺利实施。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我国实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受环境限制   首先。6631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总体上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确实存   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市场根基较浅,上市公司的数量少且规模小。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产品结构单   一、品种也是非常少的、此外,我国金融市场价格人为因素还比较多!价格0227机制还不完善!在我国现有的   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很难保证其‘公允”性!其交易价值的可靠性当然要受到质疑!所以有必要完善资本   和金融市场。建立活跃的市场经济体制?其次、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研究比较滞后、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也一直在致力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但是实务上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理论!而由于我国经济市场的不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理论上的发展也更落后于国际理论的研究。尤其是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时经历了从用到弃,弃而又用的曲折过程。真所谓“不进则退”。我国曲折经历也导致了公允价值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0651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 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还有待于提高   首先。衍生金融工具是极其复杂和多变的?更新速度极快。金融工具会计师必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   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风险管理!其次!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复杂性。金融工具会计的规定也是比较   复杂的!尤其是涉及公允价值之后。资料的取得与判断或会增加相应的成本,最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   防止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对于公允价值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管2318理者的判断   和决策?所以。部分企业出于谋求利润意图,可能会利用会计准则进行利润操纵。   目前!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文章针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

比特币是金融衍生工具吗?

  比特币是数字虚拟货币,刚刚发型的时候0.008美分。最高涨到8000人民币,。

如何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以确保经济金融的安全稳定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协调!次贷危机充分表明!在金融市场0857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普遍,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显得日趋重要。从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来看,无论金融监管体制如何变革!中央银行都因其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巨大影响力而在金融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全面考虑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银行,证券与保险监管之间的关系。在现行分业监管框架下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协调职责和主导作用、理顺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尝试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如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0741势的需要:该机构可由国务院牵头,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一行三会”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参加!促使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从临时性的安排,转化为经常化。程序化的有实际决策内容的制度安排!这一机构的定位!可以类似金融控股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金融控股公司在总公司层面是多元化经营。但在子公司层面是分9718业经营,这样金融控股公司既能适应混业经营也能适应分业经营。所以!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关键是要发挥更高层次的整合作用!既要防止监9285管越位。又要防0047止监管真空?为此、其职能应该主要是包括对现行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层面的监管!实业类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交叉性金融业务和创新产品的监管以及一些监管空白领域的监管!     第二,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应该更多她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次贷危机证明。面对日益繁复的!频繁的市场创新和日益复杂的创新产品,单纯依赖信息披露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已经不够充分、随着现代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加大、投资者越来越难8164以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因此,监管者仅仅做到确保信息的、真实披露、或完全依靠对透明度的监管,已经不够、   对此!监管体系有必要从过去强调针对机构进行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同时。监管者在事前的监管中、应当对创新产品有更深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1766形成有效的产品风险评估,尤其是对可能引起系统风险性的产品。应当将其相应的监管环节前移,深人分析和评估金融产品可能给监管体系带来的隐患!      第三,不仅要对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3688投资和资产进行动态监管,以防其海外风险敞口过大!还必须加强对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适当控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速度!目前中国7072银行业开放速度较世界很多发达国家还要快!与之相反、中国金融3018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市场准入1093却非常缓慢,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需要考虑国外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开放程度,对外资金融机构应实行对等开放原则,适当控制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速度!     其次。完善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中国《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力遏制跨国公司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使竞争处于规范化和法制化之中?、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