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方姓的来源

  童虎个人资料:   童虎(Dohko)261岁 1.40-1.70米 A型血 10月20日生于中国 修炼地:五老蜂 绝招:庐山百龙霸!

方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为氏、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乡亲父老!我看要在你们广东找出一条英雄好汉!恐怕很难的噢、你放屁、来者(胆敢)何人、我你都不认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无敌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东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广东分布很广。而且自古以来方姓的确出了许多英雄豪杰、那么方姓人2998家的祖先究竟是谁呢,   方姓是中国百家姓中得姓较早的一个!而且是少数天子御赐的姓氏之一。正如银幕上那个为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样、纵观方姓两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方姓不4327愧为英雄辈出!方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5186王之命?南征荆蛮,平息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大功,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将一块被命名为方山的地方封给他的第九代孙雷,雷的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姓方了、   这里是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3222的祖先就来到这里、   方葵枝:从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这个地方。我们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后人,在福建莆田,从莆田一路发展。发展到第九代。来到这里发展,现在发展到第三十代!   在广东。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而提起明朝著名爱国学者方孝儒。全国各地的方姓后裔都会骄傲的说,他是我们方姓人氏的榜样、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国家大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因遭到愤然拒绝,而将方孝儒磔于市!并诛斩十族。死者多达870余人!由于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称正学先生,每年、方氏后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来祭奠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们的祖先从河南到福建。从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们就叫河田,不要忘记河南和福建两个地方、不要忘记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经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明清时期!方氏家族日渐昌盛?方氏后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勤劳!日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书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筑。如今方老先生一2719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这位方老先生家里面。现在是几代人。四代同堂、这位是您的!妈妈、您的老母亲!今年多大岁数啊,九十七岁了!您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岁、   其实,不仅是河田村的方姓来自于福建!台湾的方姓也多半是从福建迁移而至的!方姓入台时间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为头几批开垦台湾的先民登上宝岛的。方姓是台湾第49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各个角落!其中台南的方姓最多,嘉义。台北两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闻名于海峡两岸的方氏名人不胜枚举!在方孝儒之前、还有宋代与水泊梁山宋江齐名的南方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为中国反封建历史书写了不灭的功绩、近现代还有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从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勇的气概闻名于世。从始祖......余下全文>>,

何姓的来源

  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详情见baike.baidu.com/...mviLuq、

王姓的来源?

  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周文王姬昌第15子毕公高的后裔。本来就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9828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北)等地、     周灵王姬沁心。在位二十七年!他的儿子姬晋曾对他提出批评劝谏。结果被废为庶民、居住在当今山东省胶南县一带!因为姬晋及其后裔的先祖是周天子。当时人们便称他们为王家、自此以王为姓!     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所灭!子孙分散各地。因为他们出于王侯,世人皆称这些人为王家、     历史範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即魏昭王之子无忌、其孙在秦国灭魏国后逃至山东泰山、后来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召信陵君的后代入朝作宫。封为兰陵侯、当时人们以他出身王族、谓之王家、延以为姓、以上种种。都是出自周朝姬姓的王氏、     公元前386年。姜4386姓齐国君权被田氏所夺、田氏是传说中帝王舜的宗族后裔。妫姓、齐国于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由于田氏各支先祖先宗为帝王诸侯、人们称为王家,这是出自妫姓的王氏、     还有出自子姓的王氏?子姓为商朝国姓、末代帝王纣。暴虐淫乱、6584他的叔父比干多次进行劝谏。纣恼羞成怒、将他杀死。剖腹验心、子姓之王氏就是比干之后!     古代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政权君王的后代也以王为姓的,其原因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8661如隋朝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氏!入9186中原后冒姓王!南朝梁将领8947王僧辩?本是乌丸氏,属鲜卑族,又如蒙古高原克烈部酋长翰里勒汗,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改名王罕     历史上被赐以王姓的也不少。公元8年。为王莽篡刘汉王朝之位!建立新朝。赐战国时燕太子丹的后裔为王!朱明王朝赐许多元朝蒙古人姓王!此为赐姓之王。这样又为原本就源出多,分布广的王姓队伍增添了新的属员!   从历史上看。王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随行者有三位王姓将佐在那 落户,唐僖宗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一些王氏族人随其入闽,从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明清之际起,王姓开始移居海外、遍布欧美!东南亚名地!,

“朱”姓的来源

  朱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出自「曹」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揣略》云 !周武王封曹挟於邾国 (金山东邹县 ),后被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去邑为「朱」氏、   二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鲜卑姓「渴烛浑」氏!「朱可浑」氏!於北魏孝文帝时南迁洛阳。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家族名人   朱亥 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魏人!以屠为业,时秦围赵邯郸!魏遣晋鄙率军救赵!因惧秦兵!便留军於邺,逗留观望!魏公子无忌得侯嬴献计盗得兵符。侯嬴又荐朱亥与之同行、至魏营!晋鄙疑信陵君有诈!朱亥0062即出袖中铁椎击杀晋鄙,夺得兵权、破秦师,遂解邯郸之围、   朱士行 生卒年不详、三国魏颖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因感当时所译的般若经文句艰涩,难以理解,决定西行求法,是中国最早西行7878求法的僧人!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曾讲学於建阳考亭,因号考亭。晚筑草堂於云谷山。又号云谷老人。5192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諡文!后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宝庆中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徽国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编次著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3335清科举奉为程准、   朱元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浙江绍兴人!北4479京大学毕业!英国伦敦大学研究、曾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一生致力於文学的创作与研究。长於散文、著有背影、经典常谈!诗言志辨等!   朱镕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曾任总理   地望分布:安徽沛郡。安徽丹阳,安徽永城。江苏吴郡、浙江钱塘、河南太康,江苏丹徒、河南河南郡 ( 今洛阳 ),   朱姓起源参考之二   朱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四大姓!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在台湾排名第三十二,朱姓原作邾姓。出自曹姓。其祖先曹挟。是古帝颛项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建立了邾国、因为邾5350国比较弱小,就依附于强大的鲁国!到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灭掉。邾国的王室成员逃到沛!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又把“邾”的右半边去掉、就成了朱姓。 发展和演变:朱姓也有另外一个起源,是说帝舜时有一个大臣叫朱虎的。他的子孙也以朱为姓!虽然这一支的时间比较早!但朱虎的后代却没有资料可以查证,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沛县?丹阳!吴郡。钱塘,谯郡,义阳。太康、洛阳、长沙,南康。吉安。建阳!庐陵等、朱姓名人、尚有朱子清,朱子谦等、、

吴姓的来源。

9935  五种由来     1,上古时已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7966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

喻姓的来源

  喻姓来源   喻姓起源   1,源于谕姓:东汉谕猛之后,现在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安徽、福建等地!   2。源于俞姓:远古黄帝时代、有个医官叫俞跗、他的后代相传姓俞?到南朝梁代俞药被赐姓为喻、为喻姓一支之祖。南宋时的喻樗,就是俞药的十3074六世孙,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地!     (本内容来自查字典 www.chazidian.com 原文地址: www.chazidian.com/baijiaxing_59/qiyuan/)、

兰姓的来源50字

 9010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0257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2777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兰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兰氏)正宗!、

姓冯的来源。

  冯姓发源地--河南荥阳冯城     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即西伯侯 姬昌)之后。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冯氏系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0236》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将其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其中4904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今河南荥阳西)?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世代相传至今、为河南冯氏、     二,出自归姓。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2099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   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据《世本3383》所载、郑国著名大夫简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简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9332不精当?深得郑君赏识,为褒奖简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今河南荥阳冯城)封简子。简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简子,而他的封地冯邑。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河南荥阳)!因此。长卿受封冯城之前!冯简子的后代便3226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简子的名位远不及毕万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   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简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   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据2007年5月在广东省潮安县归湖客安[曲湾]村冯卫中家发现的[冯氏族谱]明确记载简子是毕公高之第十四世孙,系如吾之子.我认为这一记载十分确切地解决了冯简子的身份来源问题.还有一些家谱也记载始平堂世系为毕公高之后、称始平堂世系者为冯简子支脉. 冯简子和魏长鲫均应是毕公高之后,也是冯氏正宗.     三。为司马迁的后代改姓冯   为西汉司马迁之后.司马迁因受奸人所害,为逃避追杀,司马迁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一竖改姓同.司马迁次子司马观将马字加两点水改姓冯.这在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但在民间有不少传说,,陕西省韩城芝川镇徐村有司马迁之墓和司马祠,徐村原住居民是冯同二姓,两姓有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习俗,二千多年来,冯同二姓均认同祭拜司马迁为共同先祖的事实,加之以家谱为佐证,司马迁后代有冯姓,是完全能够认定的.这是冯氏源流上又添了新支脉.   少数民族姓!湘南瑶族有冯姓。     四!源于其4709他冯氏,出处待考。   1. 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   出于颍川(河南省)的冯氏,是东汉光武帝的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冯异就是著名的“大树将军”,曾8213经为光武帝平赤眉,击匈奴、军功彪炳、后来被封为阳夏侯。腾达非常、据安徽歙县鸿飞4146冯氏族谱记载?冯异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第十九世孙、歙县冯氏始祖 冯 繁:由青州迁往歙州任刺史!敬宗进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谱遂以定为迁歙一世祖、   2. 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   1884  2. 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   上党(山西省)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   3. 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   4. 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   5. 出弘农(河南省)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   6. 出河间(0599河北省)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余下全文>>。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主要来源   1.源于嬴姓和姚姓   据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一书记载:李氏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其子孙以官为氏、称|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个以李称姓的,   2!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   3.少数民族李姓     历史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5447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1983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飞将军李广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6110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9574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3037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0419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4308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北魏9644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北5314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