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汉族习俗 汉族传统礼仪有哪些

   汉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这个我知道:。

交际礼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注意事项如下:   一。街道行走礼仪   1.行走路线要固定   一个人独步街头、行走的路线应尽量成为直线!如果不是寻找失物。就不要在行进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2.遵守行走规则   步行要走人行道、行人靠右!并且让出盲道,过马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切忌4767图快捷翻越绿化带。隔离栏!   3.行走也要有风度   男女同行的时候、男士应该主动走在靠近街心的一边、让女士靠自己的右侧行走、恋人同行!不要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女士只能轻挽住男士手臂。街上行走时、随带物品0281最好提在右手上、若有同龄男士在!7931物品应由男士代劳!   4.约束不良行为   行走时不要吃食物。不要在路上久驻攀谈或是围观看热闹!更不能成群结队在街上喧哗打闹、   二、上下台阶的礼仪   1.行走讲究次序   上下台阶、应注0994意一步一阶、不可并排而0914行挡住后人。上楼梯时。应让尊者或女士走在前面。下楼梯时、尊者或女士应走在一人之后,   2.上下注意安全   雨天地面潮湿。台阶容易湿滑、上下台阶不可推搡前面的行人或硬行抢道!。

如何正确认知交际礼仪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交谈“禁忌”的是: √   A   打断对方   B  补充对方   C  请教对方   D  质疑对方   正确答案: C   2. 在餐桌礼仪中。忌讳的行为不包括: √   A   吸烟   B  喝酒   C  整理服饰   D  给他人夹菜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3. 为了方便联系、应把私宅电话和手机号码都印在名片上。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4. 具有了解别人的意识比具有表现自己的意识更重要、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5. 尽量不要运用不同形式表达、以免引起听者反感,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电话礼仪的禁忌用语

  在接电话时切忌使用“说!”“讲!”,说讲是一种命令式的方式,即难让人接受,又不礼貌、有的人在接听电话时,一接起电话马上说:“说”或“讲”, 或者多加一两个字“听到!说!”这种行为在公司,企业内部也许还可以理解!由于某种原因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应对电话!希望对方直截了当!别浪费时间!但这种硬邦邦的电话接听方式显得过于粗鲁无礼。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好像是摆架子、给人的感觉是“有什么话快说!老子没空和你在电话里啰嗦。有的人对这样的电话应答方式也懒得再“说”、干脆一声不吭将电话挂了。本来还想联系一些业务或者0888提供一些信息,一听他这口气就不舒服?说了等于白说!这种人懒得理他,大家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以礼相待,有谁愿意同不懂得礼貌的人打交道呢。所以、在接7917听电话时。一定要注意应有的礼貌!。

大理殡葬后的礼仪禁忌

  居住在鹤庆县六合彝族乡的彝族支系白依人因穿白色的火草衣而被称为“白衣人”或“白衣子”。现又写作“白依人”?主要聚居在五星,河东。南坡和上鄂坪四个村委会,少数零星分布在六合乡的麦地,灵地村委会和龙开口镇的大箐。龙旦,箐北村委会!人口5000多人,白依人具有非常独特的风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逐3448步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或消失!丧葬习俗则因为对死者的祭奠和亡灵的敬畏!而保留较为完整,   (一)入殓前后的习俗   白依人一旦去世了!族人来帮忙的首先要及时给他洗脸,换衣服,然后包裹遗体。洗脸后用一块6598火草布盖住脸、用麻皮捆扎包裹遗体的棉絮!同时要及时8561烤制七片麦面粑粑用线串成一串然后呈环形结在死者左手腕上?据说这是给死者备下过“直里”桥(阳间通向阴间的桥)和进阎王殿时用以喂守门狗!让他顺利通过。备好棺木!待死者后主到后、方可入殓。入殓前发长号三声!之后。整个入殓过程都要断断续续吹长号!按习俗!人去世了,去阴间了,就不能再见到阳光了、所以入殓时一定要打一把伞于死者头上。入殓搬动遗体时!用三根稻草绳穿在捆扎遗体的棉絮下!六个人提起来入棺。稻草绳必须是顺时针方向搓制成的。枕头下一定要垫一把稻草,据说这是到阴间用以喂马的草料、盖棺前要把原来盖在脸上的火草布揭开。否则到阴间他看不见?同时可以把直系亲属赠送给死者的火草衣装入棺内!   (二)办丧事不择日,第七天“阿那这”   白依人办丧事不择日子!认为死4457者离世!已经选择了自己最好的日子、死者家属在本家户族的帮助下、一般在三天之内随即安葬,因此非直系亲属且居住较远的亲戚不一定能赶上葬礼,但下葬之日起第七天“阿那这”(彝语专指第七天上坟)到墓地上宰羊祭奠是不论远近都得赶到的,   (三)孝服维系亲属,宰羊祭奠死者   白依人办丧事都穿戴白色的孝服、孝服是自己织就并缝制的不同于生活装的一种火草衣。款式与生活装一样,斜襟、左衽、无扣。束腰,腰带以下呈前摆和后摆两块长到脚踝!孝服火草布的蓝白色的纬线间隔比生活装的宽些!看起来更白一些?头饰则用白布做的、女的扎白头巾!男的打白套头,葬礼这天!死者家属要专门给死者后主和已出嫁的或出去上门的子女夫妇俩各送一套孝服,对其他的亲属不论多亲也是不能随意送的、一般是送女人一件白布孝衣和一块头巾,送男人一件火草布孝衣和一条白布套头。白衣人家里若有老人。家庭主妇就要适时织下火草孝布、孝服则是人离世了本家户族的妇女来帮忙才因人临时缝制的,   葬礼这天早上。要举行隆重的送孝衣仪式,在唢呐乐中,孝子跪在灵柩前双手托起装着孝衣的托盆、请主祭给死者后主和已出嫁或上门的子女送孝衣!这时!主祭从托盆里拿出孝衣会很客气地对在灵柩旁接受孝衣的亲属说:“对不起,跟你家要只兔子啦!”表示授孝衣七天后“阿那这”那天要到墓地宰一只羊子来祭奠,   参加葬礼的白依人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比死者小的或是死者的下辈都各自穿戴来白色孝服!白衣服,白套头、白头巾!整个场面都是白白的!   死者的直系亲属一般都要给死者送一件火草衣。用香5681火烙几个眼后一起入棺?若赶不上入棺或棺内装不下、亦可在下葬时放在棺前一起入葬、也需要用香火烙几个眼,据说这样死者才能收到、   出棂前的最后祭奠和送棂时、已婚孝子和亲属不论平辈还是侄辈已婚男子都要披一件白依话叫做“坡亚波”的孝衣、“坡亚波”非常圣神!是在男子成婚后才缝制的!款式跟生活装相似。但不系腰带、黑领、脊背后缝上一块约五六寸宽的蓝色或黑色的方布,方布正中间还要点缀上三个呈“丫”型的海贝,“坡亚波”每个已婚男子终身就这一件,平常直系亲属长辈去世葬礼都要拿出来披。每一起白事结束。都要及时收好装在柜底。平时动都不能动它!本人死后要随同入棺!未婚则不予缝制!自然也不用披、   第七天“阿那这”要到6243墓地祭奠,宴1962请所有的亲朋于坟山!葬礼那天接受孝服的孝子孝女们则在第七天上坟“阿那这”时每家牵一只羊来祭奠,同时要带一把香。一块腊肉、一壶酒(约两斤)、几斤米和少量食盐,来到墓地点燃香后,在主祭的主持下、在坟前脱掉套头下跪三拜,先给死者敬酒。后给祖先敬酒?再给坟左边的其他孝子们敬酒。之后即可宰羊烹制!死者子女出嫁或上门的越多。祭奠宰杀的羊子越多!少则三四只。多则七八只。宰杀后每一只羊都要留一支羊腿(一般是前腿)包在各原羊皮内再用各自的牵羊绳捆好!事后回赠给拉来羊子的孝子各自认羊皮带回家!其余的烹制后宴请宾客,宴席都是六人席,   “阿那这”这天上坟后的一年里!春节、清明,七月半。冬至这四个节日要上坟6243祭奠一个轮回,但规模可以不像“阿那这”那么大了!一年之后!清明节上坟即可。   (四)唢呐声声寄哀思。亲朋好友送亡灵   白依人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办红白事离不开唢呐声。无唢呐声不成事、办丧事临时请吹唢呐的乐师、不论乐师有什么特殊事都不会推诿。更不会回绝,乐师在葬礼前一天晚饭前来到后,主人家跪于灵柩前先用小木托盆托上两杯酒和一元二角钱(润年一元三角)敬给乐师、再托上白孝套头赠给每位乐师各一条。承头的乐师端起酒杯!敬天,敬地!敬死者!然后接受套头发给其他乐师,乐师们系上套头后!一平排跪于灵柩前拜上三拜?之后就开始吹奏,丧葬演奏的器乐有唢呐,长号、大镲。锣和鼓,吹奏完“三吹三打”后,一般吹奏《迎客调》。《央客调》等。葬礼前一天晚饭后、吹奏《吹吹腔》唱板凳戏?即兴演唱!有对2410死者歌功颂德的!也有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哀思之情的,也有表达在世的人要如何生活。生产劳动等等,出棂前“尼细”(即献菜祭奠)时吹奏《哭黄天》,在送棂的路上、紧跟领路幡之后、在长长的送灵队伍之前的乐队、吹9917出一阵阵长号声。吹奏出一曲又一曲凄切哀怨的《哭黄天》、《过江调》!《过山调》。再配以大镲、大锣和鼓声,好不悲伤。唢呐声声,凄凄惨惨。寄托了人们对逝者无限的哀思、   第七天上坟和这一年四个节日1370上坟都要吹奏唢呐、平时则不兴吹奏《哭黄天》!就算是徒弟要学吹也只能是用口鼻哼哼!白事才能拿唢呐吹奏、   (五)统一坟山!集中安葬    相传。白依人先民最初迁徙至夸萼山时聚居于在现五星村委会所在地白依大村。大村西边一箐之3801隔的“罗左吾摩”即是白依人的公共墓地!白依人绞!罗。字!子!共五姓人各占一块、一代又一代地葬于此山。后因人口增多和其它历史原因逐步搬迁出白衣大村!形成现在的自然村落,“罗左吾摩”也容纳不下更多的死者而随村落就近集中安葬,。

汉族有什么风土人情

  汉族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多姿多彩!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文化传承悠久,所以很多风2642土人情都是起源于汉族的农耕时代、由于汉族以前是一个封建民族,等级观念很强,所以很多习俗都跟其有关。汉族在人文上有百行以孝为先。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所以风土人情多姿多彩。丰富异常,习俗包括了姓氏,育俗!祭祀,宗教,称呼习俗、文化,婚姻!丧葬。节日8257等多种多样的习俗。   饮茶: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6313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3935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汉族对龙凤的崇拜在民间习俗中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由于民间迷信龙能0303行云布雨,所以龙王庙与土地庙。祖庙一样遍布汉族民间。用以祈求龙神调和风雨。使五谷丰收!大旱季节常举行求龙降雨的仪式,同时、民间还崇奉龙山、将村前,村口或村后某座山视为龙山!山上草木视5784为龙鳞,山脉视为龙脉!均为神物。严禁砍伐和破坏。有的农村为了求得五谷丰收,每年正月要行迎龙仪式、此俗至今仍兴,   汉族没有一个为全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但远古时期传下来的万物有灵的观念!对大自然的崇信。始终影8815响着汉族的信仰民俗?由于认为世上存在着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神灵,所以汉族历来信仰神仙,古代汉族崇7482拜的神仙众多,、

汉族有哪些节日

  ●正月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立春节(于立春日)   初七:人日节   初八:谷日节   初九:天日节   初十:地日节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二十:天穿穿节   廿五:填仓节   晦日:正月晦   ●二月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土地会。春社日/属春秋两社日之一)   十二: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十五:扑蝶会   十九:观音诞   春分节(于春分日)   ●三月   初三:上巳节(女儿节)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四月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   立夏节(于立夏日)   十八:碧霞元君节   ●五月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   二十:分龙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2875)   ●六月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   十九:观音会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   ●七月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   廿九:地葬节   ●八月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   十五:中秋节   ●九月   初九:重阳节   十九:观音会   ●十月   初一: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十一月   冬至节(于冬至日)     ●腊月   初七:驱傩日   初八:腊八节   十六:尾牙节   廿三:祭灶日(小年)   除夕。

最早的礼仪开始于对神灵的祭祀活动,开始于各种各样的原始禁忌对吗

   最早的礼仪开始于对神灵的祭祀活动。开始于各种各样原始的禁忌!   在古代中国。礼仪产生于祭祀鬼神的活动!远古先祖对于生存环境中出现的风雨雷电?洪水地震、日食、月蚀,动植物的生生灭灭,以及 自身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感到迷惑不安、无法驾驭。便认定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超越8431现实和自然的力量、即鬼神,为了祈求鬼神消灾祛 祸!福佑人间,古代先祖就把最好的饮食贡献给它、想方设法使鬼神满意!以便让鬼神对人们宽容开恩!古人采取了祭祀的方式贡献礼物 并同鬼神交流,无论耕作。打猎,出征!饮食,娱乐、都必须先敬鬼神!   祭祀之礼到到夏商两代就逐渐被移到尊卑贵贱的宗法体制之中、 到了周代!同当时生4999活相应,人们更制定了详尽的礼制规范、中国礼仪文化从此时起就已基本体系化!!

盘点独龙族禁忌和礼仪有哪些

  一。如果你是晚辈,敬酒不能一杯酒敬多个人!只能敬一个人。二!你是敬酒人!客人随意时。7447你喝的一定要比客人喝的多,   三、如果你是下级!碰杯时你的酒杯一定不能高于被敬人的酒杯!   !、,,、、本人就想起来这么多!见笑了。!

汉族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民俗特色 最好精简一些 通俗一点的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娶新娘,   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通行一6224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较为普遍、近代俗称“讨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妇一般不准改嫁、特别是封建社0443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甚严。有的基本要终身穿素服守寡, 5792  在婚姻形式方面!旧时除明0204媒正娶外、还有买卖婚,表亲婚、换亲婚。转房婚、招养婚(俗称“入赘”)!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