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八卦对应的数字是怎么算的

  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周易》八卦对应哪八门

  乾卦——开门——西北   坎卦——休门——正北   艮卦——生门——东北   震卦——伤门——正东     巽卦——杜门——东南   离卦——景门——正南   坤卦——死门——西南   兑卦——惊门——正西,

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

  一。八卦象数用的是先天八卦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二。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三、八卦五行的对应   乾兑属金。坤艮属土。震巽属木!坎为水,离为火     四。干支八卦的对应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震巽:甲乙!寅卯辰。东方木。【又震为正东!巽为东南】   离卦:丙丁、巳午未!南方火   坤艮:戊己!辰戌丑未、中央土!【又坤为西南。艮为东北】   乾兑:庚辛,申酉戌,西方金、【又兑为正西!乾为西北】   坎卦:壬癸、亥子丑、北方水     五行对应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五图: 长方, 三角, 正方, 圆, 水波形.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四时-- 春 夏 长夏 秋 冬     时令-- 生 搐长 化 收 藏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生 -- 风 火 湿 燥 寒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吟     五畜-- 鸡 羊 牛 马 猪     五谷-- 麦 黍 稷 稻 豆     所藏-- 魂 神 意 魄 志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嗅-- 臊 焦 香 腥 腐     五华-- 爪 面 唇 皮毛 发     五星-- 岁星.木星 荧惑.火星 镇星.土星 太白星.金星 辰星.水星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开窍-- 目 耳 口 鼻 二阴     主 -- 筋 五脏 肌肉 皮毛 骨     舌 -- 舌两边 舌尖 舌中 舌尖 舌根 谢谢 请采纳...余下全文>>,

先天八卦对应的数字12345678怎么分阴阳

   单数属阴?双数属阳,

五行中的“木”,对应于八卦中的“震”(雷)和“巺”(风)。如何理解这个对应关系?

  兑!五行属金穿又象征泽、为什么!这是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八卦7788所产生的问题?八卦要象征世1008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很困那的!但古人抓住了八个有综合性、代表性事物,于是、乾、用天来代表!意义为健!坤----地----顺。震----雷-----动、巽----风----入!坎-----水----陷。离-----火-----附。艮----山----止、兑-----泽----悦。古人用八个符号(八卦)来代表整个世界。社会!为了更好的预测万事万物(算卦),古人又把八卦纳入五行(你在提问中已列举)?结果造成:兑卦代表:金刃。金器!乐器。白色,羊!如从地理上说、又代表水边、废井、!如代表人物则考虑是少女!妾,歌姬、伶人,巫师等等、如9412果代表禽兽类。兑卦6987又可以是羔羊,猿,鹿,鱼等等(但是坎卦也可以代表鹿!离卦则代表牝羊),古人利用易经八卦算卦的方法多种多样,哪种方法的要求都不一样!在排演推9836算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理解!所以!兑卦可以是泽!而五行又6717是属金,就不难理解了,具体讲开,相当繁复,无法一一列举、只能简单的讲一下,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有没有懂八卦的大神?正东为八卦中的震卦,对应家中的长子。那么二子三子四子五子分别是什么方位什么卦?

  八卦是一个大家庭、乾坤为父母!震巽为长子长女!坎离为中男中女。艮兑为少男少女,!

后八卦如何看阳宅风水 方位怎么对应 15分

  一卦管三山。罗盘一量就知道了啊。、

什么叫八卦

  两种意思,一种是指喜欢到处打听别人家的事儿的这种行为、例外一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模式,用于算命、医疗!气功等方面。,

能比较详细讲一下八卦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吗?谢谢

  乾——一、四!九    坤——八!五。十   震——四。八!三   巽——三,五。八  2885 坎——一!六   离5547——三,二、七   艮——五。七、十   兑——二、四。九。

手心八个穴位分别是神马啊,与八卦对应的位置分别在哪儿

  4318手心就一个穴位:劳宫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