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李姓的起源

  李姓起源   李姓起源     一? 寻根溯源:     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头号大姓、人口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则少于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比例仅在4%左右。在台湾排名第五位,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     李姓起源于今河南鹿邑,鹿邑古称苦县。春秋时先属陈国,后归楚国。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李姓始祖老子(李耳)的出生地,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萌芽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58个帝王。6616无数将相名臣。是中国历史上所建的政权最多的姓氏,李姓为唐代国姓、唐以后蕃衍兴旺、蔚为望族。     考李姓的起源和得姓始祖!归结起来、主要有九:     第一种说法: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7141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3185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木子”救命成李姓。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到陈国苦县。为躲避纣王的追杀。利贞母子隐姓埋名一路乞讨、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得姓始祖8478为李利贞。至利贞十六孙李乾。字敬一、又名元果,其野。任周御史大夫!妣益寿氏、生子耳(即老子)!这种说法最早由唐朝李延寿提出,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3649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第二种说法:指李为姓说。《史记·正义》引《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此说以老子为李姓得姓始祖、今鹿邑仍有民间传说,李母怀胎81年。在李2466树下分娩。李耳诞生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母呼道:"我的老儿子"、因而名之"老子"、老子一诞生就用手指着李树、自认李姓。     第三种说法: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储李氏、汉化后、9096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第四种说法: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第五种说法:李树图腾说,直至今天,在我国个别少数民族中仍可找到以氏族图腾为姓的事例!如云南克木人中的野猫氏、2979水鸟氏和虎氏等。《东夷源流史》:"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2987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如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第六种说法:源于虎图腾说,此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陈属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今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寅年!属虎。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余下全文>>、

汤姓的起源

   汤(tāng)姓,源出有: 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他即1022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朝末期。帝桀为君。夏桀残暴无道。国内7544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顺从民意,不断9558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他先灭掉了商国附近的夏王朝死党葛国,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逐个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附庸国韦国!顾国。昆吾国,成为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汤在彻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后!领军一举灭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区)去悔过!之后,成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始称商汤、汤逝世后,被后世谥为“成汤”、历史上尊称为“帝乙”。在成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汤”为姓氏者!是为河南汤氏,史称汤氏正宗,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汤氏族人大多尊奉9350商汤(子履。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8807亳国国王汤子偃!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汤子偃:子姓!陕西始平人。著名西周初期亳国国王。生卒年与具体在位时间待考、诸羌始祖。汤氏鼻祖之一!周公姬旦在二次克商(镇压武庚反叛)之后,封殷商遗贤微子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负责治理部分商商遗民,微子启逝世后!传位于弟弟宋微子仲。再传之子宋公稽子稽、宋丁公子申!乃至子偃!时在西周初期!到了秦厉公嬴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76~443年)、大举出兵伐渭首!震动湟中、当时唐旄羌。发(亳)羌随羌王卯被迫南出赐支河(今青海境内黄河河曲)?1353西徙数千里进入西藏高原,之后唐旄羌驻牧于藏北羌塘,成为藏族的先民始祖之一,而所谓发羌!就是亳偃王子偃的嫡裔族人,又称“亳羌”、入藏后定居于雅隆地区,建有“大蕃国”,汉音译为“大亳国”?就是后来在唐朝时期强盛一时的吐蕃民族、到了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大蕃国王松赞干布移都拉萨城、并尊偒人之俗。立国于山巅。建立西藏第一个统一国家“吐蕃”,汉史音译为“杜亳”或“杜伯”!西藏的首府富拉萨!在藏语中读“惹萨”?“惹”的藏译为“羊”。“萨”的藏译为“土”!全译就是“羊土”!而羊与汤可通用!土与杜亦可通用。因此拉萨又称“汤杜”!显然大亳国之都拉萨之名。源自于陕西杜亳国的唐(汤)杜氏!而汤(唐)氏则成为吐蕃国贵族。吐蕃赞普即称“汤(唐)”!汤(唐)在藏语中译为“千里之王”,而蒙古语称藏族为“汤(唐)古特”、或“汤(唐)兀”,“汤(唐)兀惕”等,因唐与汤同音同义,所以吐蕃唐氏音译即为汤氏。到了隋,唐之时、吐蕃将帅中有著名的汤乞髯,汤忠义!汤没藏等历史名人?在明朝时期的史籍记载中!藏民族中就有汤汤部族!因而汤氏一直为后来的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则大多通译为唐氏、是受大唐王朝高压政策所至、只有少数族人一直沿用汤氏至今。在今藏、羌民族中,多有称汤氏,唐氏者、读音皆作tāng(ㄊㄤ), 出源于荡氏、出自春秋时宋国荡姓家族?属于简改姓字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荡姓、后去掉草字头成汤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祀。至春秋宋国大臣荡原,任司城,其子公孙寿不愿继父位!由其子子荡意诸继任,后子孙去草头称汤氏,荡侯的子孙为避祸,便去掉“荡”字的“草”字头、而改为远祖共工氏的......余下全文>>。

边姓的边姓起源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尔济氏。源于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尔只斤·铁木真的后裔、世居东城(今黑龙江勃力)。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4390为Borgi Hala?蒙古族!满族博4273尔济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季氏、李氏等、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9822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阿拉边前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是为新满洲姓氏之一、后有满族引2387为姓氏者,满语为Arabiancian Hala!清朝晚期以后!达斡尔族!满族阿拉边前氏多冠汉2572姓为边氏。,

仝姓的姓氏起源

  仝姓是中国的一个特有姓氏!祖训上有不乱祖、乱辈的建议!仝姓之间不结婚!不联姻,河北省的大名县。河南唐河县岗柳、新乡市3551封丘县,湖阳、安阳县曲沟镇,太康县。台前县、焦作市!温县、博爱县,洛阳市伊川县0022都有集中分布,山东郓城、山东鄄城、山东莒县、 江苏无锡!睢宁!湖南宁远,山西广灵!浑源也有集中分布,河北石家庄市正定!无极、行唐、元氏,保定的曲阳。沧州的泊头!衡水枣强。廊坊之大城县。都有仝姓族人分布,其中正定县朱河村!北孙村。无极县前北焦6668村的仝氏一脉!约有五千多人,明初自凤阳府迁居正定朱河。逾600年传30代,   源流一   汉族仝姓根据族谱最早居住在战国时期齐鲁夹谷之地!历史上记载齐鲁夹谷会盟。   齐鲁夹谷之会是齐鲁两国的一次著名的会盟、盟会上孔子3170屈强国、正典仪的凛然大义、被称为是“圣人之大司”、会盟后!齐人为孔子的大义凛然所折服,归还了郓(在今山东郓城东)、讙(今山东宁阳北)!龟3449阴(龟山之阴,在今山东新汶东南1637境)等汶阳之田!   源流二   避祸改姓、起源于汉朝:为司马迁之后。同样因谐音故,源于“同”、8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作过介绍, 2003年2月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百家姓》节目也作了介绍。   西汉时代,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迁,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事有所辩解,得罪汉武帝下狱受腐刑.据传,他的一支后人为避家难,改 "司马"姓为"同"即仝,另一支改"司马"姓为马.此事在司马迁出生地陕西省韩城市的县志中的Xiu太史庙记>(翟世琪)一文中曾有记载:"----今孙或在洛阳同姓或襄阳马姓----". 再由同按音分仝!童,佟作为姓氏、隐姓埋名。老祖要求族人不得外出。以保证香火的延续、一子北上出关!后人改为“佟”姓,故该姓基本 为东北人!一子南下,定居江南!为“童”姓!多集中在江浙一带!一子留在当地为“仝”姓。后人多为山西河北一带--本内容源于家谱!   源流三   源于赐姓!起源于宋朝:东陵脚下,有个叫石头峪的小村,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石头峪村!传说是宋朝一位武状元的后代、这位武状元后来官拜二品!常7562伴皇帝左右!可谓顶天立地!呼风唤雨,人们常说 :伴君如伴虎,果不然、这位二品高官、最后终被奸人所戕害。割去官职,灭了姓氏!贬为庶民。流放到东陵脚下为生,“仝”就是当时皇帝赐给姓氏。经过几代繁生,原只有流放时的孑然一家,渐渐发展为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就这样。仝姓家谱被续了下来!   源流四   .湖南永州宁远!新田一带的仝姓:本系蒙古族、其先人夹谷必烈突、元末为御前指挥!奉诏镇压宁远一带瑶民起。元亡明兴!为避祸改为汉族姓氏?取“夹”字三人同一!遂改姓“仝”、隐居于此!居宁远的仝姓。现有550多人!分居鲤溪上!下仝家村,   源流五   回族中2232的仝氏,避祸改姓。源自童姓。据安徽和县《童氏家谱》载,始祖童小桥,祖籍陕西西安金占山、为清皇太子武术御师!一次 传授武功,不慎伤皇子!遂举家隐姓埋名逃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定居、改为姓,   康熙八年(1669年)后?仝姓后人仝朝臣中武举!家道渐趋兴旺、主要分布在安徽!   源流六   避祸改姓、起2460源于元末:为金人姓氏“加古”部落?一译作瓜尔佳氏!6877后来讹传为“夹谷”!以部落8567名称为姓氏!9640因女真入关踏上中土!金灭后入于元,元灭3881后 留居中原!为避乱则以“仝”姓传承。...余下全文>>、

凤姓的起源

  凤(Fèng )姓源出有: 源于高辛氏!出自黄帝的曾1053孙帝喾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高辛氏时、凤鸟氏为历正,凤盍以官为氏、望出平阳!邰阳、”远古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时!以凤鸟氏为历正官,就是专职掌管天文历法6893的大臣!以指导人们按照季3848节时令耕田种地和收获的官员、凤鸟氏、在官职称谓上又称凤历。历正,在凤鸟氏的后裔子孙中,便以其称号为姓氏,世代相传称为凤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最古老的凤鸟氏祭坛在凤凰台!其遗址为今山东省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座凤凰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即可见中华文明之光。据史书记载:“任,宿,须句,颛臾。凤姓也、0754实司太吴有济之祀、”济宁为古任城!是历2060史上四个凤姓古国之首!经近代考古专家认证?凤凰台即“太昊祭祀台”、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氏的地方!据考古调查发现?济宁凤凰台有十几米高的土层堆积!蕴藏首丰厚的古代遗存。底层属“龙山文化”的遗迹,中层8714为商周文化遗址?凤凰台自宋,元、明。清以来经贸繁华。在明朝4087万历年间!由运河总河刘东星首倡、并集当地数村之力,在农历2月19日逢观音圣诞日在台上创建了观音堂?“凤凰台”庙会凭运河水运优势、集商贸文化为一体,南北商贾云集、东西贩运辐辏热闹非凡,一时成为鲁西南春会之首。繁荣景象达数百年不衰!凤凰台!也是天下历代凤氏族人祭奠祖先的地方, 源于姬姓,出自唐朝时期南2717诏国酆氏王族阁罗凤氏之后?自改为凤氏、据史籍《8860通志·氏族略》上记载,0672凤氏远祖始于周王朝时期!出自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永兴)。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氏,至唐朝时期,源出酆氏的后裔、在云南六诏时期成为白蛮大族?代表人物即为著名的阁罗凤(觉乐凤)!六诏时期,以乌蛮(东爨)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西爨)为辅佐!集合境内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邦盟式政权组织!类似于国家。阁罗凤之父皮逻阁!出身白蛮大姓(西爨)!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统一了云南六诏(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受唐玄宗李隆基敕封为云南王。史称南诏国。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逝世!阁罗凤继位,袭封为神武王!阁罗凤。公元712~779年、亦称觉乐凤、南诏国第7833五代王,公元748~778年在位、在其父执政时期!阁罗凤已多次参与了削平六诏的活动。即位后,继续发展南诏势力,消灭了在东方的东爨!西爨,控制了整个滇东地区,阁罗凤在即位之初臣服于唐王朝、曾协助唐朝抗击吐蕃、后因唐朝的云南太守张虔陀无礼于阁罗凤、又大肆征求财物、于是在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了姚州?杀了张虔陀、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9094发兵征讨!又为所败!此后!阁罗凤遂依附于吐蕃王朝!吐蕃封阁4608罗凤为赞普锺!号东帝,南诏改国号为“赞普钟蒙国”、当时。杨国忠为唐朝宰相。又征兵全国、在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大举讨伐南诏过。反而为阁罗凤所败。战事结束后,阁罗凤认为“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下令各地收拾唐朝将士的死尸,就地祭祀埋葬,据民间传说与考古勘察。当年南诏收葬唐朝将士尸骨的墓冢。有的地3520方称为“万人冢”,有的称“万人堆”、“千人堆”、洱海周围的龙尾关、地石曲,苍山西坡丘迁和!洱源江尾大墓坪,洱海东岸的双廊,挖色,海东等地、都有分布!至今遗迹尚存、不久的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阁罗凤趁机扩大领土!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之后、阁罗凤大力建立制度?修筑道路!设置城邑。积极吸收汉族中的先进文化,阁罗凤在位期间,使南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强大的奴隶主政权、......余下全文>>,

鲜姓的姓氏起源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属于以国名!封邑名4163合并为氏、3188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封箕子于朝鲜而得姓、箕子。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叔叔、名叫子胥余!官至父师、即太傅,封地在箕(今山西太谷)。史称“箕子”!据《风俗通义》、《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文献记载、出自殷商子孙后裔,得姓始祖是商朝纣王的叔父名叫胥余、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胥余曾授封于箕(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称为箕子(箕为地名!子为子爵)、后箕子对纣王的荒淫无道经常提出劝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监视起来、周武王在伐灭商纣后、建立周朝,箕子的支庶子孙授封鲜地。遂以地名中的鲜字为姓、乃成“鲜氏”!在历史文献《鲜于璜碑》上也记载!鲜虞为箕子之苗裔:“有石山!鲜于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滹沱,肥水应即肥国所居地、鲜于即鲜虞(今河北真定)!鲜虞族因鲜虞水而得名”?其后代即称鲜虞氏、在箕子带领族人去朝鲜半岛之时!箕山、箕8964殷留中未去!后箕殷生子名申,申食采0636于鲜舆(古渔阳。今北京密云地区)!以地名为自己的姓氏!称鲜舆申。亦称鲜虞申。鲜于申、在鲜舆申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居邑名称沿袭相称为姓氏者,称鲜虞氏!鲜舆氏!后在秦朝时期避秦始皇之讳“虞”字!改以谐音字为鲜于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鲜于氏族人后多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鲜氏,于氏、虞氏!舆氏者,亦有因功被李唐朝廷赐改姓氏为李氏者。皆尊奉箕子,箕殷。鲜于申为得姓始祖, 源于姒姓,出自原故帝王夏禹后裔、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按家谱文献《山西蒲州鲜氏族谱》的记载、夏禹、姓姒、名禹、字高蜜、乃轩辕黄帝之后裔颛顼高阳之孙鲧之子,禹王为尧之司空!后为舜之大臣!后受舜禅位、以金德王为天子。因治水有功,乃铸九鼎以蒙九洲、建都安邑便是禹都(今河南登封古阳城)。在位三十七年。夏禹之后传位一十七主、共立四百四十一年天下,至夏桀。其有三弟名叫姒亭,因兄长夏桀无道!故逃于蒲州(今山西蒲县),当成汤伐夏桀!押于南巢、汤为天子。诏姒亭回朝加封?然而姒亭竞不回朝,就在蒲州勤于耕读。长为士庶!姒亭之后历二十七世六百余年,而至殷商之末,当周武王姬发伐商纣王于牧野之地、蒲州有一父子,在百里之外迎接周王大军、敬献羔羊、美鱼、周武王很高兴、问道:“你们姓什么呀。”这对父子回答:“我乃夏禹王之后姒亭之子孙!因伯先祖、桀王无道!我祖姒亭逃于蒲州数百年了。”周武王闻知是夏禹王之后!根深叶大,又见父子二人品貌不凡。俨有王佐之才!况鱼乃江中之美物。羊乃山中之良兽,此江山太平之兆、当时周武王暗思:鱼与羊乃是鲜字、于是说道:“汝迎吾甚重,吾赐汝姓鲜。汝之子孙。长在羔羊之恩孝、永为鲲鱼之化鹏、以父子论之,必作朝廷之大受,国家之良材、汝敬我。我爱汝!决无所忘!”在周武王平治之后、建立了西周王朝,果然下诏接父子二人入朝?赏赐爵禄。加诸上位!其父钦改名为“鲜安邦”、特赐御前左侍郎,其子钦改名为“鲜定国”,特赐御前右侍郎?父子俱爵禄。并赐以姓。其后子孙因以姓鲜,从此成为山西蒲州鲜氏一族起籍发派之根由、 源于敕勒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鲜于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按典籍《康熙字典》的注释,有一支鲜于氏复姓是由鲜卑族部落名称演化而来!但在史籍《魏书》中没有其为鲜卑族姓氏的记载!而是认定其为活动于定州。朔州。五原,渔阳一带的“丁零种姓”!并且一直是北魏王朝征讨的对象。南北朝时期!定州地区(今河北定县)有少数民族敕勒族,敕勒、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敕勒族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匈奴族人称其为丁零,鲜卑族人因其使用车轮高大的......余下全文>>!

宋姓的最早起源

  宋姓起源   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   5142  寻根溯源 1,周武王封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说,宋传国三5020十六世。后为齐,魏。楚三国灭而分之!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有载:“宋民,子姓,商之裔也、”子姓源起为大众所认同。2、为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而来!如《五代史》载,五代时辰州(今湖南8494沅陵)蛮酋有宋姓。清贵阳府有宋姓土司、得姓于元朝,清满洲嵩佳氏改宋姓,世居沈阳。牛庄,铁岭的满洲人改宋姓,清高丽人(今朝鲜族)改宋姓。明时赐元人伯奇特兆尔姓宋名一诚、      得姓始祖 微子启!宋姓出自子姓,为商朝王族支属后裔!商朝传到帝乙时已走向衰败!帝乙长子子启!是商纣王帝辛的庶兄,最初封在微(在殷墟附近),故称微子启,原为太子!理当继帝位!但帝乙废太子、立纣王为嗣!纣王继位后、荒淫无道,微子启屡谏不从,周武王5438克商灭纣、建立周朝,见微子启很顺从周朝,于是封微子启于商丘。以奉汤王之祭?从而建立了宋国、微子启仁德贤明、深得人民的爱戴、宋国建国七百多年!到战国后期!即公元前二百八十六年、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宋国遗民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宋氏!他们尊微子启为宋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河南商丘,是当时宋国的都城。也可以说,是宋姓的最早发源地!伴随着宋的兴盛衰败、宋姓民众逐渐播迁。在秦汉之前。宋姓人已3729散居今江苏、河北、陕西关中。湖北等地!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将关东(今中原一带)豪强势力迁入关中,宋姓豪强自然也不能例外。此期为京兆宋姓的开基之初!此后不久!京兆宋姓一支西迁入甘肃敦煌、一支东迁入虢州(治今河南卢氏), 一支南迁入江夏安陆(今属湖北)!与此同时。定居西河介休(今属山西)的宋姓一支迁往广平(今河北鸡泽)。一支迁往弘农(今河南灵宝)、其中广平宋姓在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因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在当时宋姓各望族中也就成为最为显赫的家族、宋姓入闽。始于唐安史之乱之后 ,唐玄宗时名相宋王景!望出西河。从刑州南和(今河北)迁河南光州固始。其中一子宋易曾任福建观察推官。宋5398易之孙宋骈也随之入闽居莆田、而宋骈弟宋臻也南徙迁0895居于福建侯官县(今福州)镜江落籍、成为镜江宋姓的始祖!五代时,有辰州蛮国南邺加入宋姓、宋时。有宋哲任丹阳而迁广平(今属河北),此系望出扶风,宋哲之后有宋军兄弟七人。“长!二分北京!江南,山东!三,四,七同迁江苏3483宋家埠!五,六子元东派发江西赣州府宁化县土龙坑?瑞金青草潭……,”(见《中坜宋氏族谱序》)、此系后裔广布、可谓北及京鲁,南及江浙闽粤。北宋时的宋庠。宋祁兄弟从湖北安陆迁河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总之。唐代以前,宋姓南迁繁衍不太广泛,而宋代以后!宋姓开始遍及大江南北、元明清至今,宋9715姓可说是随处可见,无处不在了! 如今。宋姓分布广泛,在山东省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全国汉族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宋姓约占全国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郡望堂号 宋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0776诸多郡望如下:1、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西安)!2,西河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县)、3,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4、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5、河南郡,治所在今洛阳市东北、6!弘农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7、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8,乐陵县、治所在今山东乐陵、9!江夏郡,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堂号:“京兆”。“赋梅”!“善继”,“秉德”,“玉德”等、     宗族特征 1!宋姓虽成姓较晚?但历代也是名家辈出、出类拔......余下全文>>。

雷姓的起源

雷(Léi)姓源出有: 1。 据《姓氏考略》所载(下同)。东汉末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潳山蛮”和“南安羌”改姓为雷、他们逐渐全盘汉化。再经过这么长久的时间。根本已经与汉族成为一体、再也分不出彼此了,  2, 金时女真人阿典氏,汉姓为雷、  3, 满洲阿克佔氏,改汉姓雷!  4、景颇族春雷氏。汉姓为雷,  5!2015基诺族布柯氏?汉姓为雷。  6、 今壮!苗,彝、瑶!水,阿昌、畲、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均有雷姓!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裔孙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叫雷,在黄帝率领炎黄部落联8977盟战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河南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古亦称龙山、是华夏民族。华夏族裔生息繁衍的发源地),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团(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国为姓氏。复姓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在方雷氏的后裔子孙中、后省文简化分衍为两支!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雷氏!也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方氏、该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们共尊方雷为得姓始祖!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殷纣王宠臣雷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在殷商王朝时期、纣王身边有一个宠臣叫雷开!对纣王忠心耿耿!尽教唆纣王肆意欢乐?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后。在雷开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叫雷公。他精通医术!是一个名医,被任命为“巫”。即医官,掌管天下巫医、他还曾与黄帝一起讨论医学理论、在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即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于南夷。出自东汉时期南郡潳山蛮。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东汉末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潳山蛮改姓为雷!潳山蛮、是东汉王朝统治者对原战国时期楚国国人的一种称谓、其民族成分实际上十分混杂、由若干群体组成。但其联盟酋长被一致称作“雷迁”。就是首领的意思、在东汉末期、潳山蛮广泛居于今湖北省的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以南境地,即东汉时期的南郡境内?其部族人等多以首领之官称为姓氏、称雷氏,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2334潳山蛮起而反之,随即被武威将军刘尚率军镇压,之后徙其族人七千馀口置于沔中(今湖北江夏)!因此。潳山蛮在其后被改称为“沔中蛮”。潳山蛮后逐渐迁徙至岭南地区。4078雷氏族人的一部分分别融入了当地的苗族!瑶族。彝族,侗族。畲族。壮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并将姓氏带入这些民族、世代生息繁衍至今。该支雷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2420广东一带地区! 源于氐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前秦国氐族雷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东汉末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南安羌改姓为雷,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国苻氏集团中有一部“南安羌”。为前秦国的核心部族之一,实际上,“南安羌”并非羌族、而是氐族部落,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前秦国大司马雷弱儿,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早先游游牧于青海、甘肃一带、后来以部为氏?汉化即称雷氏、后皆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称雷氏至今、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⑴.蒙古族雷氏。最早源出“忽雷”演奏者。忽雷!是蒙古语“胡尔”的音译。是一种创始于北方民族,史载中最早名的絃乐器名称!在元朝时期的宫延音乐中、忽雷也是主要的乐器种类!在史籍《元史·礼乐志》中记载:“......馀下全文>> 、

吕姓家谱的起源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颛顼帝之师。尧帝时期的辅政。负责掌管礼仪,舜帝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大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大禹的心腹之臣,为了嘉奖伯夷!舜帝在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此后形成了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姜氏与姬!媙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三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姜姓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氏!甫申氏!吕氏、纪氏,许氏,向氏等姓氏、吕氏与申氏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古羌族人的一支、是姜氏的重要分支!原始社会末期。吕氏部族从羌族人中分出、与亲族申氏2567部族由甘肃东部向东迁徙!一直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今陕西志丹杏子河),杏子河发源于今山西省靖边县的白于山、东流注入延河、后流入黄河!吕氏族人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氏族人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四公里地有吕乡废城。是古吕氏族人进入山西的落脚点,吕氏族人在夏!商王朝时期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地区,至今仍存有古吕城遗址、在商朝末年!人群中就已有了吕氏,其后人吕尚为吕侯的支系子孙,他后来辅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灭了殷尚王朝!这一时期是吕氏族人的真正发端。吕尚、就是称姜尚、人们习惯以其祖姓姜来称呼他、这是正确的:吕、是氏!是族!邑之称。是一种封号!而姜!才是他真正的姓。到了1485商朝末年?吕国成为周族人的同盟。其首领吕他帮助周武王打败了商王纣的同盟军越戏方!周武王为了奖赏吕人的功劳,在建立西周王朝后封吕他为吕侯!到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吕侯为国相,受命为周王朝制订了5288有关刑罚的文告《吕刑》!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法条文之一!用以对付被征服的苗民、其刑为五刑:墨(脸上刻字)?劓(割去鼻子)。剕(剔掉膝盖骨),宫(阉割生殖器),大辟(卸掉9841四肢),具体内容有三千条之多、后周宣王姬静(姬靖)立志复兴周朝!大力经营南蛮,百濮!荆楚和淮夷。改封吕侯为甫侯、将吕国和申国从山西南迁到河南的南阳一带!以镇守南方、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引《地理志》记载:“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在史籍《括地志》中,确切指出在吕国在“南阳县西三十里”。唐朝时期南阳县治设在今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其西“三十里”即今镇平县境,这一地带即春秋以前的古吕国。战国时期的吕邑、秦汉时期的涅阳!吕城遗址,吕国南迁之后、到周幽王姬宫湦执政时期!申,吕二国的国势渐衰,到春秋初期。楚国开1199始逐渐强盛!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到周庄王姬佗九年(公元前688年)!吕国与申国!缯国等诸侯国被楚文王熊赀所灭、到楚灵王芈围执政时期(公元前540~前529年),吕国部分遗民被强行迁至今湖北省的蕲春地区,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河南新蔡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地区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9925国分出的一支!南阳吕国被楚文王熊赀所灭后、楚文王将其遗族的一支东迁至今河南新蔡县西南。建立了一个小国,为楚国的附庸。史称东吕国!以区别于南阳之吕国!后来。东吕国被宋国所并,继而又沦6629为陈国的属地!在陈国被楚国灭亡后,其......余下全文>>,

袁姓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袁(Yuá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帝周代陈国始君胡公满裔孙诸之后。以祖名字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唐书·宰相世系表》!《明方九0188灵序四明姓氏谱图》等所载?袁姓出自妫姓,帝舜之裔。周时陈国始君胡公满之十一世孙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从齐桓公盟会,赐邑阳夏(故城在今河南省太康)!以祖父名字为姓(因古时爰。袁、辕相同)、称为袁氏,据《袁枢年谱》载:“袁通爰!辕、榬。溒!援。一姓六字五族之异,”   2!出自妫姓!与上同源、以祖上称号为氏。袁姓的另一说涛涂字仲、谥号宣!时5110人称之为袁宣仲、其裔孙告,秦末时避5924难于河洛之间,少子政!以祖上称号为姓!称为袁氏,由于“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的古义是相通的。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这就是《袁枢年谱》上所谓的“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   3。出自其他少数民族有袁姓,如满、蒙,回、土家,彝!瑶,白,朝鲜1498族等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袁涛涂,以妫为姓的后裔、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的胡公满!妫满其孙靖伯庚,靖伯庚第九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爰”为氏!称爰氏。春秋8575时世袭陈国上卿,“爰”和“袁”在古时通用。爰氏亦为袁氏、又因上古时爰又写作“辕!溒。榬!援”等字。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涛涂的后代3151世居阳夏。秦末年、传至辕颇裔孙辕告又避难徙居河洛之间、告少子名政!以袁为氏。其子孙后代未再混用,这样袁涛涂就成为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从上文所述!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辕告徙居河洛之间 !而袁政因把辕改为袁,因而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西汉初年,袁政十一世1657孙袁爰!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号称陈郡袁氏,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爰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又因袁安的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世三公。盛于东汉。“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的著姓,到东汉末年、袁姓有袁绍称雄河朔、袁术僭号寿春、皆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陈郡袁姓迁河东太原、有陈郡的袁焕(袁安叔父袁璋的后裔)迁京兆、后又分出华8122阴一支?袁绍次子袁7496熙的裔孙袁令喜?世居河北东光!袁术败后,子孙散逃于襄阳、居彭城者。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原板荡、晋室南迁!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另外还有许多袁姓人聚居在江西袁州宜春郡,形成当地大族、袁州也因袁姓聚族而居得名。隋唐时期,袁姓子孙旺于江南,而中原袁姓依然繁衍不衰。而且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这一时期,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杭州。宁波!奉化,鄞县7138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6175安等地!宋末!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宋元以后。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近代史上、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望出项城,其妻妾成群、家族庞大达千人。分居全国各地。侨居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至此袁姓人已遍4690布海内外!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袁姓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四。   三、历史名人   袁 盎:字丝!汉朝楚人!个性刚直、有才干,汉文帝时名震朝廷、因数次直谏、触犯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吴王优厚相待。他在汉武帝7493“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显贵异常,是《史记》与《汉书》两大史书都有详尽记载的袁氏头一位扬名史籍的袁姓杰出人物,   袁 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西南)人、东汉名臣,少承家学、举孝廉。曾任阴平长。任城令 !驭属下极严。吏人畏而爱之、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 ,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职10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专权操纵朝政!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但袁安节行素高、窦太后无法加害于他,在是否出击北匈奴的辩论中!袁安与司空任隗力主怀柔、反对劳师远涉、徼功万里。免冠上朝力争达10余次!京师肃然,名重朝廷。为时人称道!其后代多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袁 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高水西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官僚世家、少时为郎。灵帝时辟为大将军何进的椽属,中平元年(184年)任中军校尉,灵帝死。绍劝何进召董卓进京诛灭宦官!及何进为宦官所害!3655立即率兵进宫,将宦官无论少长一并杀光、董卓入京后废少帝!他出奔冀州!初平元年(190年)与各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