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维吾尔族的节日.礼仪,含义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1.肉孜节: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它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第9月是颂降天启“古兰经”经文之月!是一年12个月中最吉祥的月份。每一个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在日出前和日落0259后进餐,白天绝对禁4817止吃喝,房事等、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月为准、封斋的天数为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斋期满后!节日的凌晨,人们1949淋浴盛装。聚集在礼拜寺举行规模盛大的礼拜、随节日礼拜的结束,从高高的唤礼塔上“纳各拉”鼓和哨纳声骤然而起、人们走出礼拜大殿自发的踏着欢快的乐曲声、跳起“萨玛”舞。彼此握手道贺。一般维吾尔族妇女不参加聚礼。在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如馓子,民族式点心!糖果!干果。水果等、人们身着节日新装走亲访友,路途相逢要相互拜年祝贺,在肉孜节期间民间有各种游艺活动,“巴扎”即市场非常热闹! 关于肉孜节的起源、维吾尔民间有这样一个宗教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次闹灾荒、孩子们由于饥饿啼哭不止,母亲们无奈。把拳头大小的卵石放进锅里煮,哄孩子们说:“妈妈给你们做‘兄古提麻克’(一种饭食、用玉米面做成。形状像窝窝头,水煮、吃时带汤)3371吃”并不时地用木棍戳一戳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相信还没有熟!还太硬不能吃,需要耐心等待?一次又一次,孩子们再也没有耐心等待了,闹着非要吃不可。母亲们没办法!只好揭开锅盖还想用木棍戳给孩子们看、不料!木棍竟然戳了进去。母亲们很惊奇、仔细一瞧。原来锅里煮的卵石都变成了可以用来充饥的“恰玛6119古”(即蔓菁),人们相信这是神灵为了拯救他们而显示的奇迹!人们奔走相告,彼此祝1506贺得救、载歌载舞。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以各种娱乐的方式欢庆、感谢真主的恩典?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以同样的方式纪念!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2.冒路德节:    冒路德节!又叫圣纪节、每年回历三月二十日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而举 行的节日,伊斯兰教徒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功德!在他诞0651生的那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教的节日、这个节日多由清真寺毛拉主持、节日当 天、虔诚的穆斯林纷纷到清真寺礼拜,听阿訇们念经。赞颂圣祖穆罕默德的功绩、还有些人把阿訇和周围的5832邻居请到家里举行小形的聚会!并准备油饼!糖果和水果 等食物,正中间放一个盘子,盘子里放一些洒了香水的棉花。阿訇边念经边对着棉花吹气。最后参加仪式的每一个人拿起一小团棉花闻一闻,便放进口袋里,临走时 还拿上一点糖果、回家后分给家里人吃!     3.努吾若孜节:   努吾若孜节也叫“撒拉哈特曼节”!“努吾若孜”一词是波斯语借词?表示“春雨日”。“春天的第一天”。即波斯古太阴历每年3月21日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突厥语系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它从古代流传至今!它的内容是辞旧迎新!希望春天能带来吉祥幸福!在过节这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每一个村落的所有人集体做“库节”即“努吾若孜饭”(几家人一起做的也有)共同享受新年的喜悦,做4003“库节”一般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加大米、小麦等7种谷物在大锅里熬成粥,以表示年年富足有余!此外。节日里!还举行各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比如、把一个男人打扮成“努吾若孜老人”。等表演一番之后,便脱掉棉衣、给他穿上单衣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还举行麦西热甫、赛马。叼羊!拔河!摔跤,野游。唱歌、赛歌!猜谜语、荡秋千!作游戏等各种娱乐活动!到了晚上。年青人带着火把。唱4399着“努吾艺孜歌”挨家挨户的祝福!节日一般持续三天!过节后开始春耕播种,至今很多地方的维吾尔族仍在过此节日、尤其最近5,6年以来无论是政8179府方......余下全文>>!

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

  民族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弗、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维吾尔族的节日有哪些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畅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4656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2891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维吾尔族在肉孜节有哪些习俗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 以上两个节日,各清真寺都打鼓?吹奏唢呐欢庆。召唤维吾尔族男人们到各2761自所在地的清真寺内会礼,向真主祈祷!会礼散后。先上坟,然后各家请阿訇到家诵经。 这是维吾尔族的教历新年~ 对于元旦和3751春节他们没有什么习俗!

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

  维吾尔以馕(náng!维吾尔面包)为主食,是一种由面粉和玉米面烘焙出来的烤饼。小环形馕就是Begal的原始型态.维吾尔人常饮用奶茶!有节日时,会用抓饭(polo)招待访客、羊肉串(kawap)也是非常著名的维族食品。kawap一词就是土耳其语中的kebap(欧洲十分流行的土耳其烤肉!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库尔德人的传统食物),拉条子、又称拌面、拉面,裤带面。皮带面,是维吾尔的主食之一。通常选用精白面加础和制,面团要软硬适度,太软。太硬都不行,面团要多揉!揉出筋道、然后切成细条拉开入沸水煮熟即可食用、拌面的菜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维吾尔人最喜欢吃的拌面菜是“过油肉”:选用牛肉揉入淀粉过油,加青青椒!番茄。洋葱或蒜炒熟佐面!则红、绿、白相间,香辣可口、烤包子!是比较普遍的维4285族食品,大多数为矩形。也有菱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由面粉做皮包裹!并以羊肉!洋葱为主要馅料烘焙出来的食品。大盘鸡源于新疆沙湾县。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主要用鸡肉,面条!马铃薯!辣椒制作的一种食品。将处理干净的鸡剁成小块、马铃薯去皮切片,调料6305可以有盐。姜。蒜!葱、花椒!辣椒!根据口味自选!   谢谢 请楼主采纳。

维吾尔族有多少年的历史

  维吾尔族族源久远!与中原相交往迄今已有两千年历史,15世纪后也与中亚穆斯林世界有一定的交往。东亚古籍中古敕勒中北方的一部臣服匈奴与突厥汗国!后来成为回纥。而回纥,回鹘、畏兀儿等被认为是维吾尔人祖先的主要来源、另一部分来源是乌古斯人,他们与袁纥构成回纥!   唐天宝三年(744年)。回纥击败突厥汗国、建立了回纥汗国。安史之乱,回纥协助唐朝出兵平叛!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回纥骑兵攻克叛军占领的帝都长安,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告结。唐贞元四年(788年)。改称回纥为回鹘?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国破。向西分三支迁移,0555其中一支南下!咸通七年(866年)、0142回鹘建立了西州回鹘政权,10世纪中叶。葛逻禄在中亚建立喀喇汗王朝(也有0751说为回鹘?一说为样磨、葛逻禄)、这对维吾尔族伊斯兰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维吾尔族的生产由游牧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定居为主、天山一带和南部原来的印欧语系民族逐步被回鹘同化!   从1124年至13世纪初、今新疆境内的维吾尔族祖先先后被西辽与乃蛮等政权统治、1209年!高昌“亦都护”主动要求臣服于蒙古成吉思汗!同年置达鲁花赤监之、1324年并入察合台汗国之封地。初建都阿力麻里,即今天得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西西察合台汗国亡国,西域分裂成许多割据政权、这些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仍然是察合台蒙古贵族的后裔、他们出于5747争权夺利的需要、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对维吾尔族的社会9092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蒙古贵族为了便于统治维吾尔族人民、别稜八里的马哈麻继秃忽鲁帖木儿汗之后,在蒙古族中大力推行伊斯兰教,使数目相当的蒙古族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在这个时期,生活在维吾尔族农业区的大批蒙古族(蒙兀儿人)相继被同化于维吾尔族之中,     所以我们基本上认定744年的回纥汗国为维吾尔族先0538人的第一个王国,而840年开始的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和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的大融合则认为是维吾尔人的诞生,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之后形成了现在的维吾尔族   参考资料:磐龙缠炉 手打整理。欢迎追问,

不同民族的节日和风俗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0484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1898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6749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9696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5107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5635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8415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0160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4917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4347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

维吾尔族的忌讳

  “在吃饭时不能擤鼻子。吐痰。放屁” 4831  这个?、,,貌似不是关于某个民族的忌讳!。,     “说话时一定要你一般说话的口音去说不能变音(像老外,或发音不好的少数民族的口音去说话、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我非常赞同!     至于饮食 我想强调一下 不是只有猪肉不能吃 这点好像让有些人误会为 维族将猪作为祖先 真的是很可笑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 因此依照信奉不能吃肉食动物或杂食动物的肉 另外就是病死的和没按正规屠宰的牛羊肉不能吃   猪和驴不是食草动物 而是杂食性动物!狗就不说了,     实际上。和维吾尔族相处不用计较那么多!就像普通朋友那样,有真心就好!。

帮忙寻找节日风俗及食品

   谓之刀杆!正午时刻。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望果节。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连着添三回!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4879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驱鬼节,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6250上??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农具会、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即开斋节!古尔邦节、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吃新米的吃新节?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即白色的月!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演彩调、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端午节、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纳西族1562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重阳节。他们双手2762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头戴蓝布帽!均与佛3664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龙王会和朝山会,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

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的习俗

  一!古尔邦节简介:   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4377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二、古尔邦节习俗:   1!维吾尔族     中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古尔邦节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过节前、牧区农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参加会礼!无论城市农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而广场四周则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4739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2819多的小吃甜点!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于是宰牛宰羊宰骆驼还是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3387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0179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回族     宁夏山区的回族穆斯林将古尔邦节称为“大尔德”!云南!贵州等地的回族穆斯林则将古尔邦节称为“小尔德”。都在开斋节过后第七十天举行。节日3956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