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独龙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独龙族男女均喜爱装饰品、男子外出时要佩上腰刀,弩弓!女子常常披挂五颜六色的串珠!胸链!耳环!甚9488至铜钱和银币也常挂在颈上和耳下、同时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既美9150观又实用、为独龙女子装饰自己的组成部分,如今,曾流行一时的颈饰耳坠已在今日尚简约务实的着装风格中渐渐退场、只在中老年妇女们盛装时的1306珊瑚石,绿松石饰物中留下些许印记!独龙族妇女中还曾盛行独特的身体毁饰——纹面,关于文7766面的最初起因。恐怕是多方面的,如: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标志性成熟!避邪防害。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等,过去独龙江中上游各地独龙族妇女多有文面者,如今,为数不多的一些老妇脸上依稀可见的刺青,讲述0191着她们曾经拥有的美丽故事?独龙族0218人民由于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过去的衣着十分简单,一方麻布线毯、日作衣,夜当被!解放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普遍穿上了布衣装,但仍喜欢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显得洒脱。大方,既有古朴自如的山林风韵!又具有现代的时装魅力!颇受中外服装研究者们的青睐!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独龙族的佩饰也颇具特色!用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山中的藤条。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饰料珠!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男女不戴帽 、多披头散发、赤足!服饰已有了较大改观!妇女仿傈僳族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2580男子喜欢挎腰刀!弩箭。独龙族精于纺织,所织麻布线毯色彩谐调、厚重质朴、具有6758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本民族的衣着材料、也颇受怒江两岸各族人民的喜爱。。

纳西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8425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色帽子!衣着方面。上1548身着宽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由于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8523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6692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7547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2467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宁蒗地区的摩1715梭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纳西1873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

黎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级   黎族传统住房很有特色、一般呈船底形和金字形两种!建房屋的材料是茅草,木料、竹子!红白藤,山麻等!木料多用优质、坚固耐用的格木。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家人的船形屋:黎村为适应自然环境,大多依山傍水!住房除了金字屋、干栏式的之外、抬头眺望、映入眼帘的均是一幢幢、一排排整齐的船形屋,相传。黎家的祖先是从大陆沿海乘木船漂洋过海而来的!他们靠岸后!由于到处荒凉、没有人烟。只好将船翻过来、覆7433盖在地面上当住屋!他们的后人为纪念祖先?便模仿船的样子建造自己的房屋!这种。

黎族的风俗习惯,聚集地和主要节日简介

  风俗习惯:   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5146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9496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阀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0809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2121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1851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3369下对方的眼睛?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最 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 植晚稻!每季插秧前。6180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6556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死者如果是女性!7982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2598间会欢迎!     9627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二等是6023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礼礼仪祭祖仪式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这天、各家各户杀鸡买肉并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户人家由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枝香!以祭那起无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仪式黎族人在每年稻谷成熟时。要举行稻公稻9696婆祭礼仪式,由“畏雅”(带头犁田人)到每块田里捆扎四根稻谷、象征着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团米饭!求稻公稻婆吃饱。代为5332看管守护稻谷,以保佑丰收5066以及全体村民平安!稻公稻婆平时由畏雅保管!置于谷仓低层。次年收割后、才能将它酿酒分给众人、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     主要节日简介:黎族三月三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9571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4704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草原人民服饰特点(少数民族)

  蒙4499古族服饰概述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6371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4858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3486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0518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3278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7303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编辑本段]蒙古族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9540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6001大方庄重,表示吉9769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哈萨克族服饰 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2560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男子内穿套头式高5227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0885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余下全文>>,

苗族服饰的特点

  苗族少女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8446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6363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0526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0105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这也是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9087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伐 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0664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9073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鱼戏水苗族银饰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黎族有什么饮食习俗?黎族的名菜是什么?

  黎族的主要粮食是稻米、其次是玉米。番薯和木薯等杂粮,常吃的菜有南瓜!木瓜。葫瓜。白菜。野菜,田菜!田螺。蛙、蛤类等。黎族农家普遍爱吃冲冷水稀饭。日食三餐,晚餐常是入夜才吃。昔日。由于粮食不足、一般情况下不吃干饭!   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农户粮食充裕!吃干饭已成常事!黎族农民喜用生鱼生肉制作“酸鱼”“酸肉”、即用煮得半熟的热干饭,把切好的鱼。肉与饭混淆均匀、再加些盐,盛于缸坛中、密封发酵。7天后取出吃用、 另一种俗称“南杀”的浆类佐料!取料于牛,猪、鹿的脊椎骨!或野菜类!斩碎后用半熟的热干饭拌搅。盛入罐中。一个月后取出煮熟吃、由于吃“南杀”的习俗、并仿效汉人的饮食调味技术!促进身体健康。   黎族人还有吃竹筒饭的习惯,即取楠竹一节!从一头开个口子!把米和水灌进去。然后封口子置于火堆上烤熟,取出!破开竹筒,便是香喷喷的竹筒饭!这种饭多数1657在上山打猎或砍山时吃用,风味独特,现已成为高级餐厅中的珍美食品?黎族农民普遍爱好喝酒。一4411般农家晚饭时!不管菜肴丰俭。男主人总要先喝几口酒!然后吃饭。黎家的酒类品种多!其中以山兰(旱稻)糯米酒为上品!此外还有米酒,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逢年过节、还举行饮酒对歌活动、增进未婚青年男女的情恋!在孝黎地区的中老年妇女还有喜嚼槟榔的习惯、即将新摘下的槟榔果切成小片,用蒌叶(野生植物)拌贝壳灰一起放进嘴中咀嚼。且嚼且香,并有醇劲,象喝薄酒一样!精神焕发。。

拉祜族的服饰特点

  古代、拉祜族男女皆着袍服!近现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无领短衣,内套浅色或白7657色衬衣?下穿肥大的长裤,头缠长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妇女服饰各地不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头缠长巾,身着大襟袍式长衫!长衫两侧开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襟边!袖口及衩口处镶饰彩色几何纹布条或各色布块、下穿长裤!有些地区的妇女还喜欢腰扎彩带,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另一种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装束、上着1463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头缠各色长巾,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所以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0828的美感?拉祜族会纺织的人很少,在老林生活时!常用猎物向哈尼族换破旧衣服穿!出林定居后、向哈尼族。7561傣族学习纺线织布。缝制衣服!现时。男子穿哈尼族武蓝色或青色对襟短衫,下穿宽筒长裤!妇女衣饰有别、拉祜西是黑色右襟长袍,袖口!衣边均镶有各色布条花边!有的在衣襟上再镶饰贝壳!拉祜纳穿黑蓝色右襟短衫,裤脚镶二、三条色布花边,无论何支!均普遍将长发编成辫子后盘束于顶、已婚妇女用色布或染色编藤作发箍,箍上钉0367有银泡,未婚姑娘用各色毛线编成发箍勒在头上!比较富裕者也有戴耳环。项因!戒指,手镯等银器和彩色料珠的,男子留短发!中老年包黑布包头。年轻的普遍戴有沿的圆形帽、进人80年代以后,青壮年的穿着大多向市场购买成衣?因此逐渐趋向现代潮流,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袍!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0086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苗族人的服饰特点

男子服饰为黑色无领?肥身对襟衣、钮釦为金属制品!下装已改着汉族装。剃光头或以长头巾缠头 ,

回族服饰与环境关系

  回族服饰和环境没多大关系、一般男子喜欢0568戴礼拜帽!   女子要戴遮住头发和脖颈的盖头、现在和普通中国人的服装基本没什么不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