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黎族有哪些特色?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7092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乐器   黎族乐器来源于生活   传统的黎族乐器!无一不与生活息息相关,资料介绍。最早出现的乐器是独木鼓、据黎族古民歌传述!远古时候因雷公击倒大树!烧树木成洞、黎族祖先就击木洞呼众围猎。后来人们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来咚咚作响,以作招众,祭祀和乐器使用、   叮咚木也是较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古时、黎族人民砍山种山兰,山猪经常在夜间出来糟蹋山兰稻!为了保护山兰稻。看山兰的人!就在山寮吊起两根木杆,打击后就响起叮咚声?以驱赶山猪、后来发展成为跳舞娱乐用的打击乐器!   黎族乐器主要有八大件   历史史书对黎族传统乐器有着零星的记载,宋初的《太平环宇记》云:“琼州聚合推鼓歌乐、2057”据老艺人相传,黎族传统乐器以清康乾年间最为盛行!   黎族俗语:歌声不停、笛音不止,这个俗语反映了黎族的民间乐器与民歌一样历史悠久,   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符策超介绍!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一直以来对黎族乐器有深入的研究。他说:“黎族传统乐器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竹木,畜兽皮原料!经过手工加工而成乐器!散发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气息。黎族乐器是人们崇尚自然的生动体现!是原生态音乐的遗存。”   baike.baidu.com/...kVUmnm,

黎族有那些节日?

  1.黎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7838居在海南省的保亭。昌江,白沙,陵水、乐东,东方和琼中七个黎族自治县和三亚、通什(2001年改为五指山市)二市、7565其余散居在海口!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安定等县市。此外。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也有部分黎族分布、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黎族有1247814人!其中海南省有1172181人、   2. 黎族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另有冬至节,四月八等、此外!黎族还有很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8983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2952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三月三爱情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会日子、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里、头上绿叶蔽天,脚下8715“叶毯”铺地,幽邃!凉爽、安谧!难怪“三月三”就成了当地人自由选择配偶而被称为“爱情节”,传说远古时代。聚居于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灾。只有一对恋人坐在大葫芦瓢里幸免于难。被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俩人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劳作。又渐渐使黎族繁衍发展起来,后人奉他们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纪念、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着糕点!粽子,小伙子们捕鱼!姑娘们做饭烤鱼。然后把祭品供于有天妃和观音化石的岩洞口,拜祭毕、青年们来到活动会场。进行射箭!爬竿!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夜幕降临,岸边燃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撑开花伞,姑娘们的银饰及贝壳饰物在火光下闪闪烁烁。情歌婉转,舞蹈渐起。由平缓抒情而进入欢乐奔放、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开篝火旁。小伙子把耳铃挂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姑娘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3891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

藏族有哪些风俗

  一 藏族招待客人的习俗   藏族人民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以拇指和中指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迎接客人时主人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在喝酒时。其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5648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一般8500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以示吉祥。   二.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   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5663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敦煌古藏文文南中,在记述吐蕃历史上第一代赞普从天而降作天下之主时这样描绘了藏地和民风:“在天之中央。大地之中心!世界之心脏!雪山一切河流之源头!山高土洁,地域美好!人知为善。心生英勇,风俗纯良……以弯腰表致敬!以顶足为礼。对上等人用敬语说话……”!敦5028煌古藏文文献中。有一5190份专门论述待上接物?处事修养的长篇伦理学文献《礼仪问答写卷》!提6569出了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为友之道。为子之道的广泛伦理关系,如在阐述为人之道时、《写卷》云:   “弟问:何为做人之道,6679何为非做人之道。   兄云:做人之道为公证、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 、知耻,谨慎勤奋,   虽不聪慧机智!如有这些,一切人皆能中意!亲属亦安泰!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戾。轻浮、无耻!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身上若有这些毛病、一切人皆不会中意,”   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2374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的饮食礼仪深刻地反映4213着藏族的伦理精神,平时。家人和邻里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信待人。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围聚火塘旁进餐、其乐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喝茶时!碗中的茶1826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若客人到来!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轻轻摇晃数次(壶底须低于桌面)。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献给客人、客人接茶后不能急匆匆张口就饮。而是缓缓吹开浮油?饮啜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饮。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请下边同主人拉话边慢慢啜饮,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1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喝茶时不......余下全文>>,

回族和黎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都有哪些?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海南2219岛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福,祸、   所以黎族人民在日6158常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各种生活习俗,诸如生产劳动,建屋迁宅。婚姻。生儿育女等,都非常注重节令时辰,而且每当行动前都要举行一定的祈祷仪式、以期盼一切平安顺利、不出意外,   黎族一般日食三餐!以大米为主。“山1857饮食栏”香米是黎区特产,把生鱼,肉掺以炒米粉、加7917入少许食盐。用陶罐封存制作而成的肉茶,鱼茶是黎家腌制的特色风味食品、黎族男子喜好烟。酒,槟榔是妇女的嗜品。吃时和以贝壳灰?用一种青蒌叶包着吃,吃后口唇染红   在黎族“合亩”制地区(今五指山市)!流行著逢农历三月。七月和十月做“牛日”的习俗,黎族有自己本民族的历法!l2天为一周期!每天以一种动物命名、类似汉族的十二地支、   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长期不断地吸收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汉文化等各种文化因素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成为沟通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一种民族基础文化。   回族的通用语为华语,第二5500语言为阿拉伯语?在回族群内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8419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黎族传统民居多是简陋的茅草房。在五指山腹地住传统的船形房屋、船形屋以竹木扎架,用茅草覆盖。以藤条或竹做地板。离地约半公尺左右!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1278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

黎族服饰的介绍

   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4009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的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穿黑色圆领贯头衣,配以诸多饰物!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袖口和下摆以花纹装饰。前后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图案。下穿紧身超短筒裙!有些身着黑,蓝8889色平领上衣?袖口上绣白色花纹,后背有一道横条花纹。下着色彩1332艳丽的花筒裙!裙子的合口褶设在前面。盛装时头插银钗。颈戴银链,银项圈。胸挂珠铃、手戴银圈!头系黑布头巾。12008年6月14日海南省锦绣织贝有限公司申报的黎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111)、

彝族人有什么传统风俗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少数居住在平坝和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两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宁蒗。永胜、华坪等县)比较集中!   丽江地区现有彝族人口19万多、其中宁蒗彝族自治县有13万多人!因为宁蒗彝族主要是从四川大凉山迁徙而来。所以人们习惯上称0183这些彝族居住区域为“凉山”!而为了区别于四川大凉山!又称“云南小凉山”。   彝族历史悠久!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他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拨!纳苏拨、聂苏拨,改苏拨。撒尼拨、阿细拨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8272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5726鼎彝的“彝”!既是彝族自称6377的音译,又具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小凉山彝语属北部方言什扎土语。彝族人民在历史上曾用彝文写下了历史!文学,天文和医药书籍,宗教经典等,如凉山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     彝族的节日很多、有密枝节!彝历节、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插花节。赛装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彝族人民擀制的1399羊毛披毡、刺绣优美图案3646的挎包?精制木漆器皿。是日常生活用品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农历六月六各地有什么风俗?

  “六月六”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 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汉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 有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   汉族的六月六   一. 洗晒节   夏至节后!恰逢小暑大暑节气。气温升高!有时高达40℃左右!已超过人和动物的体温、汉代刘熙曰:“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进入数伏!以农历六月初六为中心!湖南资兴有一句老话叫"六月六 打个泡子 长块肉"意思就是这一天洗晒,让人好处多多,老北京有很多民俗:洗浴、晒物,洗象。晒经。赏荷、看谷秀等,农2980历六月初六!民间称为“洗晒节”!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2953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0661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   二. 洗象日   元4042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还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时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为显示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每有盛大庆典!大象8136是不可缺少的成员?一千二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建元大都城后。那时的属地暹罗,掸国、安南。高丽,爪哇等都带贵重礼物来朝贺、其中暹罗、掸国!安南每年都要带大象进奉、暑热天时、大象就在元大都城附近的积水潭中洗浴嬉戏,引来百姓争看围观!皇上为了大象的驯养与管理,还专门建立了象房。演象所和驯象所,并从缅甸招来象奴和驯象师!平时由象奴饲养并由驯象师指导训练!乾隆时期大象最多达三十多头。象奴驯象师多达百人,象房当时就设在宣武门内西侧城墙根一带。据说旧址即现在的宣武门新华社大院处、至今留有”象来街”,”象房胡同”的美名。明清时期、六月初六初伏之时,都要举行洗象仪式、清杨静亭《都门杂咏》中记载:”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在这一天!象房的象1289奴和驯象师打着旗敲着鼓?引9376着大象出宣武门、到城南墙根的护城河中让象洗澡!这天在洗象处附近还要搭棚张彩,有监官负责监洗,当天也会临时设有很多茶棚、小吃摊,如同赶庙会一般、车轿人马如潮,观者如蚁,为了观看洗象活动。有钱的人家会提早占据附近酒肆茶楼的好位置。以一饱眼福。大象对那时的百姓来讲。终究是稀罕之物、观象时、大象,

婚礼都有什么风俗和忌讳?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也造就了禁忌繁多的传统婚礼习俗、尽管如今现代社会中?更多新人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结婚、过程都大大简化了!但在一些仍然讲究传统的地方!还是相当看重这些传统婚礼的禁忌的,     1、忌结婚场地大门朝向北和朝向西?1839因背阳阴气重?2!忌婚礼场地周边有医院,法院。检察院!公安,政府衙门!是非多不吉祥!3,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5053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4!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切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因为这样有婚后孤独的寓意,非常不吉利!如无可避免。可找一位大生肖(如肖龙)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5。在过大礼时!男方送来的喜饼新娘绝对不能吃!因为这样就把自己的喜气给吃掉了、6,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宾客都不可以扇扇子、否则会有拆散的意思!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礼服5602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取“哭发哭发、不哭不发”的意思!9!结婚当天!新娘子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是不吉利的词汇,10。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但现今多以花车车队取代!如在路上1637遇到另一队车队、可互相相视祝贺代替放鞭炮,) 14!因小孩8957容易哭。所以小孩应避免进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是不吉利的,15!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坎、应要跨过去,16、凡是生肖属“虎”的人(与“苦”同音)或寡妇、不宜观礼及4419进新房!17!新娘子不宜踏到新郎的鞋。因有羞夫之意。19!三朝回门当天,夫妻必须于日落前赶到夫家。忌夫妻一起留宿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0363不能回家,夫妻二人也要分开睡,以免使娘家倒霉!20!送别宾客亲友时,不可说“再见”因此二字有分手与别离之意!寓意不佳!所以新人送别宾客时!点头示意或挥手送别即可,21。新婚4个月内,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羌族民族性格特征及风俗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是河煌地区的牧羊民族!以后向东向南迁徙。是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9139主要族源。它们大部分融合到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区保留了全国唯—一块羌族聚居区,这包括阿7338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 !其中以茂县羌族集中聚居最多,占全部羌族人口总数的60%,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1922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7442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碉楼在羌语里叫做9190“邛笼”,“皆依山居止 。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著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 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迹、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 索 ,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置,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 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 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 “鸳鸯溜”最为著名。   羌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 有蚕丛和大禹的遗迹、“禹兴于西羌”, 汶川刳儿坪和茂县石鼓乡(原名石纽乡)以及北川的石纽!都有大禹诞生的纪念地、茂县县城名“凤仪镇”。 也是源于歌颂大禹的“凤凰来仪”的古语!在茂县维城乡有蜀汉大将姜维修筑“维城”的遗说,叠溪本为古蚕 丛重镇!因地震而变成今日风光秀丽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着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羌笛传自远古。各种歌舞欢快 多情、羌族服饰有独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节日有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娱乐活动有跳莎朗舞,爬天杆、 射兽馍,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绣、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羌族地区盛产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调味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