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蒙古族服装特点

5110  四季都穿长袍   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   不同颜色各有象征   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7177节吉日时穿用!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8555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黄色被看作是4606至高无尚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王公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   腰带防风抗寒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1860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素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僵时又能保持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蒙古族的服装叫什么服

  蒙古族男3746女皆喜穿长袍,短褂、靴子等 ,颜色尚蓝、深蓝者多、极少穿青色上衣、妇女喜穿红,绿、天蓝色的!服装四季有别!如单布长袍,夹长袍!棉长袍、皮长袍。坎肩,马褂等!无论男女都喜用鲜艳的丝料或布料做腰带垂穗装饰。衣多镶边!布料喜用绸缎类或上等纯棉料。蒙古靴子多用牛革制作,少部分用马,驴皮。女式靴子多为布制绣花!冬季内套毡袜。既轻且暖,冬季的皮衣,皮自家鞣制,自家缝纫,很少购买。劳动时穿的皮衣不吊用上好绵羊绸,布面!经济耐穿。牧民穿的靴子多自制, 衣服皆右开襟!嵌对扣或排扣,男服镶单边者为多,女服鲜艳而美观、单布长袍或坎肩皆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绸边!女子服装特别讲究,6146且有闺、妇之分别、!

蒙古族的特点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5291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9432(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语言、文字:9013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4993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1518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2004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8742:“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4447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8995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9254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7415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余下全文>>,

什么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是发源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室韦部落 世居在此 最初是在大兴安岭森林里的猎人部落 后来逐渐迁徙到呼伦贝尔草原改为游牧生活 呼伦贝尔风景优美 但在古代 这是生活条件很恶劣的地区 不适宜耕种 单位土地上养活的人口很少 所以人们结成生产生活共同体来对抗自然 来顽强的活下去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了 蒙古人是好猎手 好牧人 机智 勇敢无畏 勇往直前 团结互助 淳朴 尊崇自然(蒙古原生宗教为萨满教--该教认为万物有灵) 热情 能歌善舞 但其实又相对内敛 我就是蒙古族 但我是城市长大的 母亲 奶奶均为汉族 但我也接触了很多 蒙古族和汉族 觉得蒙古族重感情(不一定是亲情汉族是熟人交际蒙古族不完全是) 蒙古族族系发展 匈奴族后裔 +突厥后裔+ 东胡后裔共同组成的具有共同民族心理特征的现代意义蒙古族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1346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5488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8295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馀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9768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3500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7028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馀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2487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2537袍则比较紧身、以7786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7101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1717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0909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2336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馀下全文>> !

蒙古族的那达慕(简介)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4051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9770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   “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6225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蒙古族的忌讳都有哪些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4621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5517地毡上?但炉7952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8331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7651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6788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基本资讯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ISBN:10位[7806588612]13位[9787806588611]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2定价:28.00元 !

蒙古族忌讳什么

  1!不在湖!河里丢入赃物、   2、生活生产垃圾不随处丢弃,   3,忌讳黑色!黑色在蒙古族人眼里标志着秽气,或代表着丧事,   4!去做客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0731是供佛的方位,   5。忌食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   6,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   7!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   8。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9!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忌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0053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   10,人进蒙古包时!切忌挽着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5542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将鞭子放在门右。且要立放,   11,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部。认为生人手不洁、摸了孩子的头部。会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12。到牧民家做客。切忌打骂主人家的狗?否则会3667被认为是对主人极大的不尊重。   13,在饮食上忌食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内脏和肥猪肉!   14!进入蒙古包时、不能踩门槛、   15、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赃物,   16、不得用刀子挑火!   17!不得从锅中取肉食。,

壮族服装特点

  清末以前的服装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壮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当时。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5285多采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折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0036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2950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脚登圆口绣花鞋。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男子穿的下衣即5536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一般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的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清末民国以后的服装   这一时期女子改穿宽阔的唐装衣裤、腰间正面扎齐脚踝的半边围裙。围裙上头以两条印花布带系结于背后,并以两端各约两尺作飘带、壮族男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男子读书则穿中山装、剪西式头。老年人头扎黑布巾。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的城镇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的服装紧跟全国的变化。一般都穿中山装、干部服、与当地汉族人民一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边远的山区看到壮族同胞西装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说!传统的壮族服装也悄悄发生变化。   发型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古书上记载、3771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到唐代。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宋代壮族地区流0311行椎髻、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但乡村男子7130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1949年后、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定特色,如广西龙胜老年妇女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把顶心长发翻到前额?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女孩子的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这些发型,显然是古代披发的遗风。天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扎,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过去广东连山壮族女子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的绸布条缠好。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近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颈!   银饰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西林“惟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的壮家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壮族银饰的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土官时代!安平妇女最多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5623几个)!加起来重7789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的项链和项圈共达九个之多、胸排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银链挂在脖子上,壮人银镯......余下全文>>,

蒙古族特色服装简介100字

  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2379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9951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2532过节     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0517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3496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4247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