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壮族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壮族风俗习惯建筑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8202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7632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炮火”入洞房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5949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9666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7272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1353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2204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3294“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3053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8501的正厅举行。   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0593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6220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

壮族有什么特点?

  其实壮族的特点是不少的、虽然跟岭南的汉族相比。壮族的特点被认为不明显! 按照民俗文库之二《壮族风俗志》(梁庭望编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的说法!“壮族民俗和一般民俗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实用性、传承性以及封建性,原始性和神秘性等特征,但古越人的独特文化。岭西的自然环境!壮族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汉族文化的影响!又使它具有自己的个性!首先、壮人的风俗与古越人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在语言,文学!生活习俗上可以看到越族文化的延续!这种延续加上五岭的峰峦。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中央王朝等级9676制度的辐射。使壮族习俗产生另一特点、即封建性相对减少,例如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大的发言权,再就是地区性的差别较大!某一风俗在壮族各支系各地区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使壮族风俗具有多样性,这大概与地理环境有较大的关系!壮族风俗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就是它的内向性和某种程度的隐蔽性,这是因为它的深层结构(特别是心理民俗和语言民俗)具有相对的稳固性。而表层结构6512则比较松散,易于游移,所以初到壮族地区的人,表面上很难一下子形成通常到其他民族地区容易形成的,由五颜六色的服装!特殊的行为所造成的强烈印象、壮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无民族特点的假象。但是、当其他民族的钉到壮族村寨一段时期,就会发现这个民族特殊的心理素质!” 这段话中!我最欣赏的一句就是:“壮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无民族特点的假象、” 不过。路漫贝侬提出的命题是:“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我上面引用的这一段文字没有1234回答这个问题、壮族的衣饰,饮食!居住、婚育、丧葬、信仰、禁忌、医药。交通贸易。社会组织,文学艺术等均有自己的特点!但“最鲜明”的特点,就现7346阶段而言我认为应当是壮族的语言,它虽然不能用于区别布依族与壮族!但它却能直截了当地区别汉族与壮族(指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我想!这就够了!我们常常面对的只5126是壮族与岭南汉族的区别问题?“壮族说壮语”这一特点足以区分壮族与岭南汉族!,

壮族有什么风俗?壮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壮族风俗: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548.9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9676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彳+童)”!解放后称“僮”、1965年10月12日。经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族名为“壮族”!壮族人民曾多次发动反封建。反压迫的农民起义,广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国的发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广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9217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6036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3420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解放后。1952年12月9151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2610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4763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3922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3934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玉米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7643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6063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7647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5384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余下全文>>!

布依族服装有什么特点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依族服饰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8709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9060辫子盘压头帕上!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3213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睛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妇女喜3286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   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2547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即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们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

壮族的礼仪习俗

  礼仪介绍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   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   。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   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0108客的习惯!比如一家   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   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   、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   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   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   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   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5018必须双手捧给,,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是?

  壮族牛魂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壮族传统的牛魂节,壮语叫“哽坤怀”(genkunwai)!这个节日的中心内容?是1330举行祭祀活动。敬拜耕牛!为牛蓄魂、牛魂节是壮族一个共同的稻作节日,在节日到来之时。0768各地壮族村寨都要举行祀拜耕牛?为牛蓄魂的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一带壮族的牛魂节。具有典型性。因此,我们对该乡平寒屯的牛魂节活动进行了考察、!

壮族中元节的来历

  壮族中元节的来历:   在广西桂林的壮族!与柳州贺州河池地区的壮族人一般统称为“北壮”,他们的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这源于一个阳朔壮族人民的传说!相传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壮族英雄侬智高因不满朝廷苛捐杂税和强力欺压而率领族人起义,桂林阳朔的壮族首领莫一大王也揭竿而起配合侬智高起义,相传莫一大王法力高强,德高仁重,当地壮族人纷纷投奔聚集、宋朝当局害怕至极!3254派重兵来阳朔镇压莫一大王起义军!莫一大王为8795了补充兵员!便施法在后山的竹林里、给每一株竹子的每一节里都孕育一个士兵!需要做法81天。到期便有千军万马奔腾人间,为了保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当做法中期的一天、莫一大王的妻子因为到后山砍柴!不小心砍到一株竹子,3774发现里面居然有一个个尚未睁开眼的小人、大惊失色之下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邻居、随后逐渐传到3548了官兵耳里、于是宋兵提前到农历7月14这天大举进攻莫一大王。莫一大王因准备不够而兵败被俘就义、起义失败。莫一大王被壮族人葬在阳朔县高田镇沙子溪村旁的白虎山下、为了纪念莫一大王。壮族人把中元节定在了7月14这一天。每年清明时节漫山红彤彤的杜娟花似乎在诉说着壮族人民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   中元节依旧!不过、人们已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逝者的缅怀。求的大多是亲人团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团圆!壮族人民在中元节这一天、晚餐家家都要吃螺蛳酿和9729煮鸭子?晚上户户都在野外给先人烧香烧纸钱、撇除迷信观点!倒也煞是壮观。、

壮族的习俗有哪些

  此外。每逢农历的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之间答:壮族的许多节日风俗与汉族相同或相近但有的节日是特有的;三月三"歌节外、秋天的八月十五和春节期间!几乎所有的壮族都举行祭祖活动?杀鸭!鸭回来祭祖。除著名的"、出嫁的女儿必须拿鸡!也举行聚会唱歌活动、做糍粑祭祖、

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

  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铜鼓。

苗族人民的服装特点及生活习性有那些?

  苗族服饰最主要0823的特点一个就是银饰!二个就是蜡染锦织.。苗族的服饰,女装式样最多,达130多种、仅贵州就有一百零几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大领或大襟衣,着百褶裙、比较华丽、内容9927丰富多彩。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他装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有差异: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黔东南挽髻于头顶中央,黔西南有的挽螺旋于额顶,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第二类,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衣服2258两肩及胸前!背肩上也绣“花边”,胸前再系上绣花围腰一幅?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或黑色!贵州境内的苗族服饰可分四型24式.住所     苗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少数居住在山间平旷之地。湘西!鄂西,川东。黔东北、湖南的城步!靖县和广西龙胜4845等地区!一般住在山麓,河边或田坎边!      黔东南和广西融县等地区。多住在河边!田坎或山腰的梯田一侧。贵州中部以西到云南,川南等地的苗族、一般多住山腰,少数住在山顶或平坎。河谷地方,     住房的形式各地不一、黔东南。湘西南!川东,桂北的苗族住房有平房和楼房两种、在坡度较大的山坡、多半建吊脚楼!     贵州中西西部及桂西一带!瓦房,草房都有、安顺!平坝,镇宁一带为薄石板盖房、云南文山苗宅四壁多用竹条编织、抹上泥土,屋顶盖草!     建筑     苗族民居建筑。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黔东地区多为木质结构的干栏式楼房、湘西及贵州松桃等地,多以瓦木或砖木构成平房!贵4746州中部地区多为木结构房屋。黔西北和滇东北多是土木或草木构成的平房,这些类型!具有因7432地制宜?就地取材营造而成的特点,     苗族的公共建筑颇具民族特色!如寨门!在黔东南地区,不少较大的苗寨,都建有公共寨门。在湘西!黔东南等苗族村寨?有公共水碾和水车!在苗、侗杂居的黔东南部分地区!也有风雨桥和鼓楼!     交通     苗族地区的交通可分为水陆两道,水道以各式大小船只顺自然河道运输!湘西地区的水道主要有沅江上游的酉水、武水和辰水!黔东南地区的水道主要有清水江,都柳江,氵舞阳河等、另外、黔西南的南北盘江和黔南的蒙江。广西融水的融1123江等也是苗族地区较为重要的水道。在河宽水深处设有渡船。渡船分为公渡。私渡两种,。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