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土族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5分

  节庆活动   土族人民的重要节日有、农历正月十四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骇,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少8122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行物资交流会!此外、与汉民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等。,

苗族的特色节日和风俗

  苗族是一个苗族富有古老文明!讲究3327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5268为赶秋节!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   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   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4390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0081规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3047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2826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四月八”的由来传说甚多,主要是为凭吊“四月八”葬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古代苗族英雄。辈辈相传,而成习俗。   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努”的苗族首、

谁能介绍一下互助土族的一些风俗

  土族是青海高原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按照这   个民族的习俗。每年的春节要过到农历二月初二才算结束!二月初二当地群众要到广场上去祭龙王,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用来做道场、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等,祈求龙王保佑庄户平安!风调雨顺。     “梆梆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0.6米深、寓意为33天界和18层地狱。用黄表1211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幡绳两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5630粮蛋子”、     仪式正式开始后由大法师领班!其余法师跟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郸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开始跳神,法师跳神一般约两三个小时。随后大法师还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为勾来一童男魂魄来敬神、所以每到“梆梆会”时节。当地人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2580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2310被勾掉魂!      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禳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     负责此次活动的东沟乡大庄村庙官东旦见告诉记者。“梆梆会”是当地最为盛大的民间传统宗教节日之一。从明万历八年开始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因法师跳神时手持单面扇形羊皮鼓、边舞边用木棍敲击鼓面!其声“梆梆”作响而得名。。

中国有哪些节日,节日都吃什么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除夕 1、春节: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4669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1865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2291为主要内容?活动6446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7426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3。端午节: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4,七夕: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5,中元节:7898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7349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3120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6。中秋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6374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2776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7,重阳节:九九重阳!最早......余下全文>>!

土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20分

  ●文化艺术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学全为口头传诵、其中大都可以演唱的叙事诗《拉仁布与且门索》已搬上舞台!土族高级喇嘛?僧侣也著书立说。由土族活佛所著的《宗教流派镜史》一书!曾被译成英,德文流传国内外、代表着土、藏两族文化交流频繁。歌曲种类繁多。有“安昭”!“花儿”等,分家曲和山歌,曲调都有衬句!而且尾音拖长而下滑,深沉。回味无穷。家曲有赞歌、问答歌,婚礼曲。圆舞曲等、土族居民举行婚礼时、常伴以歌舞等娱乐活动、婚礼舞一般以两个穿着白褐子长衫的领亲人为主,其他人伴唱、舞蹈动作,各地不尽相同!   另外。土族人的民间刺绣工艺很有名!图案讲究,花鸟兽石,美观大方,朴素耐久,通常有“五瓣梅”、“石榴花”。“云纹花”!“寒雀探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等。精美的刺绣是土族妇女的创造,也是土族传6164统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   ●生活风俗   土族服饰具有独特风格、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小领斜襟!袖镶黑边的长袍,腰系绣花长带,穿大裆裤,系两头绣花腰带,小腿扎上黑下白的绑腿带!戴毡帽。穿云纹布鞋,老年人在长袍外套黑坎肩?妇女穿绣花小领镶花边斜襟衣衫。两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蓝!紫镶花边坎肩!腰系锈花宽腰带或彩绸带!悬挂花手帕,花钱袋、荷包,小铜铃等,裤腿外夹1尺高裤筒、下沿蓝,黑色搭配镶边。穿绣花腰鞋!形如靴子。戴各种“扭达”头饰。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处小麦次之?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沙面。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欢饮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饮食卫生也很讲究!用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饭碗!筷子、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   房屋建筑依山傍水,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为平顶!上面可储放粮草?房子多为三间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另一侧为佛堂。卧室为炕的暖炕!连着锅灶。住室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着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   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尤其注重尊敬长者!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土族人热情好客、忠实守信!客人来时。主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上。先敬一杯加青盐的浓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锅馍”,若是贵宾。桌上加摆一个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盘手抓肉块,上插2689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7992撮白羊毛!喝酒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6000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即可免喝!   丧葬。一般行火葬,1433部分地区行土葬!土族人禁忌众多。主要有、忌吃圆蹄牲畜(马!骡,驴)肉。忌在畜圈内大小便!认为这会影响牲畜的生长。忌讳用有裂缝的碗给客人倒茶。不能问客人“吃饭没有”或“吃不吃饭”等话?在客人面前吵!打孩子是8055最大失礼!会被认为是下逐客令?进土族人家!必须先在院外打招呼、待有人应后,才能入院内!年轻妇女的卧室不得随意进入。不能同未婚姑娘开玩笑。忌客人数他们的羊只、在佛堂,大殿内忌吸烟!吐痰、乱翻乱摸和8123大声喧哗?忌从僧侣的跪垫和其他物品上跨过!忌对酥油灯打喷嚏和咳嗽,在佛7138堂里转经轮时?必须从左向右!不可逆转、寺院附近禁止打7895猎和随地大小便。   宗教信仰   土族居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间信仰7976仍然存在!土族地区有喇嘛教寺院40余座。著名的有佑宁寺!广惠寺等!佑宁寺出了不......余下全文>>、

土族美食 土族有哪些特色美食

  土族吃牛,羊!猪!鸡。鸭肉及鸡。鸭蛋、原先是煮食为主!后来发展为炒!煎、焖!炸。烤。除此而外,土族对肠子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面肠,猪宰了以后。将大肠清洗干净,将豆6593面或青稞面!麦面炒熟!拌上荤油、少量的水和各种调料。装进肠子,煮熟后切片或切段食用,二是油肠。做法是将猪油和生面拌好后装进清洗好的猪9687大肠里、因为水分较少。这种油肠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三是血肠!就是将猪的小肠。羊的大6328肠清洗干净,将猪或羊的血里面和上切碎的肺!脾及其他肉、加上较多的葱末和一定数量的调料!装进肠内、煮熟后切段食用,还有一种“羊肉筏子”。做法是先将整块的漫肚油取下摊开,将瘦肉剁碎成饺子馅状平摊在漫肚油上卷起,外面用小肠密密缠裹。煮熟后切段食用、肥瘦相间!味美可口,   较为独特的土族美食——哈力海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日常9568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土族饮食上的讲究   土族饮食同生产有直接关系!牧区以食肉类!乳品为主食。农业区以青稞、荞麦!薯类为主。喜欢吃酥油炒土族   面。油炸馍。手抓大肉、手抓羊肉,沓呼日、海流!哈力海、烧麦!j锅等。爱唱奶茶,饮自家酿制的青稞酒。土语称"酩"。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9798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   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0475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小结:土族人吃牛、羊、猪等这些阳之品,最开始都是以煮食为主,后来逐渐的发展炒,煎!焖,烤等多种形式!当地人有很多好吃的美食?比如油炸馍,手抓大饼!海流。都是是土族的美食!!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1492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古代汉族曲水流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0665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4908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0644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麻烦采纳、谢谢!、

土族袖子上的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土族妇女一般穿绣花小领斜襟长衫、两袖由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俗称七彩袖、土族语称作秀苏,意为“花袖衫”、为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   从最底层数、0963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   希望你采纳,,。,

丽江有哪些风俗

  两性风俗   如同父权社会、丽江坝区的家庭大多被男性所主掌,与泸沽湖的摩梭女性家长制0536有所不同、妇女承担着比汉族妇女更沉重的家务和社会义务。1253年蒙古人征服丽江之前。丽江的纳西和泸沽湖的摩梭同处于母权社会。1253年以后倾向于中原汉文化的木氏逐步使丽江少数民族家庭受到汉族父权制度的影响,1723年汉族的流官取代木氏家族统治丽江,大量的汉族的价值观!包括父权社会的规范和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开始盛行!妇女不仅失去了对家庭的掌握!同时由于恋爱自由和性的自由遭到儒家汉制的抵触。少女情死的人数上升!有些私定终身的男女则越过金沙江迁到摩梭社区、寻找自由的爱情。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纳西青年男女,已不再遵从传统的价值!他们和大陆的新新人类一样,从西方涌入的文化中寻找祖先曾经拥有的自由精神!     宗教信仰   丽江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信奉过佛教、喇嘛教。道教!在今天的丽江人们不笃信某一种宗教,即使在年老的人中也少有虔诚的信奉者。东巴教是纳西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富有精英色彩。而不是一种平民宗教!     传统节日     三朵节是丽江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丽江城乡中古乐长奏!纳西人载歌载舞!还会带着火锅到拉市海等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以此来欢庆节日。时间:二月初八、     火把节以丽江大研古城最为热闹!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8824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2318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时间:每年农历6月25日至27日米拉会、     米拉会又称“棒棒会”!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传统节日、节日这天!人们扛着马笼头,鸡笼。犁!耙。桶、锄等各种木制农具涌向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0889研镇进行交易?时间:五月十五,转山节是泸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节日!又称转山会!摩梭人称转山节为“朝山节”。相传摩梭人的祖先便是在这天诞生的、节日期间。摩梭人都穿上最华丽的民族服装。进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等各种活动!时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     东巴舞来源于古代纳西言辞的社会生活!不少动作都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的,形象十分生动,东巴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教经典中有专门记述东巴舞蹈的舞谱《舞蹈教材》!

有关于东方节日和西方节日

东方节日: 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重阳节、农历火把节、三月街,敖包会。那达慕大会。泼水节,雪顿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国际妇女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国际儿童节、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七夕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除夕! 西方节日: 除了东方也有的国际节日以外,还有新年!情人节,耶酥受难日!复活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 重要性:表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月1日 新年(new year's day ) 犹太历七月的第一天; 伊斯兰教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 格列高利历 (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或阳历。为纪念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采用此历而命名的, 按阳历或公历。新年从1月1日(January 1)开始,在元旦这一天。人们辞旧迎新(to see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2月14日 情人节(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是英美等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2月14日!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现在大多无法考证,其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它是为了纪念罗马基督教殉道者St ?Valentine而设的,相传他在2 月14日即将被斩首之前,凭借自己执着的爱恋之情的魔力使双目失明的女儿重见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情人节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大众3660化的节日!情人节这一天?不仅仅情侣们互赠卡片和礼物、人们也给自己的父母、老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赠礼物和卡片, 复穿节前的星期五 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 3月12日 复活节(easter) 复活节(Easter)是基督教耶酥复活的重大节日、对基督徒而言、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决定。为纪念基督教的创始人耶酥复活,将每年的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the first Sunday following the first full moon after March 21)定为复活节,所以!复活节每年的具体日期不确定、又因为复活节总是在星期天!所以它的英文说法可以是Easter/Easter Day!也可以是Easter Sunday。从复活节开始以后的一周称为复活节周(Easter Week)!在此期间!教徒每天进行祈祷。 复活节前40天有一个大斋期称为四月斋( Lent )、是从基督教的圣灰星期三( Ash Wednesday )起至复活节前一天为止的40天,这主要是为了纪念耶酥在荒野禁食( )40天而绝食或忏悔!大斋期为信徒们提供了一赎罪(penance),斋戒(fasting)、自制(self-denial)和忏悔(repentance)1216的机会,要求信徒们涤净过去一年中的劣行与罪过。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教徒们要举行夜间祈祷,这天晚上,教堂里灯火全部熄灭,意味着世界9926一片黑暗,等到午夜的钟声一响、神父手持一枝点燃的蜡烛(象征基督光芒),走进教堂。将各个教徒手中的蜡烛点燃、不一会儿、整个教堂被众多的蜡烛光照得通明!祈祷也就随之结束、 复活节这一天要举行宗教仪式和活动, 如“圣餐”等。......馀下全文>>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