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康田这个姓氏的来源是?

  康姓。起源于卫国始祖康叔的谥号、     康氏的始祖。是卫国的康叔,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康叔!本名姬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得天下后,被封于康地(今河南禹州)!故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发生了叛乱。周公姬旦兴师平定了叛乱!把商故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姬封被封于卫国后、称卫康叔、他到卫国后因借0529鉴殷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爱惜民力!治国得法,因而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后来!他被周成王任命为周朝司寇!掌握生杀大权。此后!卫康叔的子孙,就以他原来的谥号为姓氏。就是康氏!唐人林宝《元和姓纂》就有记载:“康!卫康叔之孙以谥为姓也,”     康氏姓源。除了康叔这一支5495汉族后裔外、还有一支来自西域!据《汉书》,《旧唐书》等书记载!古代西域有个康居国!约在今巴9160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由于当时大汉声威远播。汉成帝时康居国王曾遣王子入汉。从此定居下来,古代还有一个康国,故地在原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地区,一度曾属唐管辖,这两国来中国的使者。来中国后定居下来,他们都以国名为氏。也称康氏、又据《宋史》记载,6087宋朝时的匡姓者为避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名讳,皆改姓康氏!但其中主要的还是康叔后裔和西域康居国这两支。     康叔的后裔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北部发展、卫国曾三次迁都。卫文公时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卫成公时又迁至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后被魏所灭。后来又复国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几次迁都,使康氏的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繁衍!汉代!康氏有北迁至今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汉代由康居国人到中国定居的康氏。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至晋代、因战乱又迁到蓝田(今陕西蓝田)。后逐渐向东南迁徙。源于北方的康氏、于唐初渡江南迁、定居于江苏,浙江一带,并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繁衍昌盛,成为当地的郡望。故南方各地的康氏多出自会稽,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也是康氏郡望之一,康氏还分布于今山西,山东等地。宋朝时期。又9281有迁至四川、福建者!明代、康氏分布更为广泛。有迁至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者、从清代开始!闽!粤的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康氏较著名的有:三国时期的康泰。是中国早期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经历和7928传闻的国家有一百几十个、三国时的高僧康僧会,康居人、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康承!

满姓的来源

  满(传统百家姓排名第351名)   【起源】满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黄帝後人舜的後代!西周初,周文王将舜的後裔胡公满封在陈!建立了陈国,子孙将祖字为氏,姓作满。   2、出自回族中有满姓,满姓取自经名「满蘇尔」的首音、“   3,出自他姓所改!旧由“瞒”氏讹音变为满氏! 【地望分布】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6916於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於今天的江蘇省淮安市、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於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 汝南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於今天6641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京兆郡:太原。高阳。平昌, 太原郡。秦朝时置郡。0447相当於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的地区。【家族名人】满 宠: 三国时魏国太尉!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且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生!家无馀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满 奋: 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隶校尉,满朝荐: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光宗年间担任尚宝卿!後来因为上书引起了当政者的不满、被遣送回原籍!崇宗9088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    望采纳哦。

方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为氏、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9902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乡亲父老、我看要在你们广东找出一条英雄好汉。恐怕很难的噢,你放屁。来者(胆敢)何人、我你都不认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无敌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东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广东分布很广、而且自古以来方姓的确出了许多英雄豪杰!那么方姓人家的祖先究竟是谁呢。   方姓是中国百家姓中得姓较早的一个!而且是少数天子御赐的姓氏之一、正如银幕上那个为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样!纵观方姓两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方姓不愧为英雄辈出、方姓始祖2110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荆蛮,平息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大功、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将一块被命名为方山的地方封给他的第九代孙雷,雷的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姓方了!   这里是东1041莞市厚街镇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先就来到这里,   方葵枝:从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这个地方、我们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后人、在福建莆田,从莆田一路发展、发展到第九代!来到0880这里发展,现在发展到第三十代。   在广东,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而提起明朝著名爱国学者方孝儒。全国各地的方姓后裔都会骄傲的说!他是我们方姓人氏的榜样、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国家大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因遭到愤然拒绝,而将方孝儒磔于市。并诛斩十族。死者多达870余人!由于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称正学先生!每年。方氏后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来祭奠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们的祖先从河南到福建,从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们就叫河田,不要忘记河南和福建两个地方。不要忘记老祖宗。 5914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经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明清时期。方氏家族日渐昌盛。方氏后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勤劳。日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书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筑、如今方老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这位方老先生家里面、现在是几代人,四代同堂,这位是您的。妈妈!您的老母亲!今年多大岁数啊、九十七岁了!您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岁,   其实、不仅是河田村的方姓来自于福建,台湾的方姓也多半是从福建迁移而至的,方姓入台时间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为头几批开垦台湾的先民登上宝岛的?方姓是台湾第49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各个角落、其中台南的方姓最多,嘉义、台北两地8976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闻名于海峡两岸的方氏名人不胜枚举!在方孝儒之前。还有宋代与水泊梁山宋江齐名的南方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为中国反封建历史书写了不灭的功绩!近现代还有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从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5653勇的气概闻名于世,从始祖......余下全文>>、

山东卢姓的来源

  以下是一个伟大的姓的介绍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即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公子小白有功。被赐以祖名为氏,5284因此名为高傒、并将高傒封在了卢、其后裔有以卢为氏。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北宋初!后周忠臣卢琰、为保柴荣血脉、将其子柴熙诲收在膝下、取名为卢璇!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二,迁徙分布 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卢氏4709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3129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3642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0951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0629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1068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余下全文>>!

史姓的来源?

  史姓起源参考之一   「史」源出 :   一:以官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后、佚亦作「逸」!史乃官名!亦称「作册逸」!「尹佚」主要职责是纪录天子言行、有人将史佚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其后以史为氏。   二: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史国故址3244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之南。0582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后为史氏、   三:阿史那氏!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后属茹茹(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年。逐灭茹茹,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年9579间更为史氏?     家族名人   史思明(。- 761) 本名窣干。唐玄宗赐名思明。为唐朝宁州的夷人,突厥族!骁勇有才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史思明受命攻略河北!后安禄山为其子6620庆绪所杀?思明则杀庆绪而自立为大燕皇帝!不久亦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史可法(1601 - 1645)字宪之!一字道邻。明代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县)人!崇祯年间进士!曾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皖、豫,后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多尔衮致书劝降、坚拒,城破被害。   清乾隆时追諡为忠正!后人尊称为史阁部,     地望分布:陕西京兆郡,安徽宣城郡。湖北武昌郡!     史姓起源参考之二   今天史姓在大陆是第八十大姓。在台湾史姓并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之列、史姓是以官名为姓。远祖始于上古黄帝时期,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文字代替结绳记事。他的后代、0408为了纪念这位祖先,便以他的官名“史”为姓! 发展与演变:西周初年!有一位名为尹佚的人担任太史(管理观察天文。历法的6030官员),史称太史尹佚、他的子孙世袭这一官职,同时以官名“史”为姓,此外、史姓尚有几大来源。春秋时期!晋国有史黯!秦国有史颗!卫国有史鱼,他们的后代都以“史”为姓。又据唐书所载!「史」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其中米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西南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2738」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史」氏,国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以“史”为姓。在唐朝时候。 还有少数民族姓阿史那氏!后来改姓“史”姓!唐朝的突厥人中也有史姓。比如安史之乱中的史思明。史朝义父子。史姓后来主要在中原和关中地区发展。并形成了京兆。武昌两大2109著名郡望、,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主要来源   1.源于嬴姓和姚姓   据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一书记载:李氏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其子孙4407以官为氏!称|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个以李称姓的,   2,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8022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   3.少数民族李姓     历史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7351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8570大贡献!被后世5797奉为川神。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2078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飞将军李广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2808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8615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东8024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6736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9448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李3187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1773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东晋3750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5609纪(今甘肃静宁)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2807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著有文集二十卷!5695《隋书本传》行于世......余下全文>>、

郑姓的来源?

  姓氏:郑 祖籍:河南   祖宗:郑桓公 郡望:荥阳郡   分类:以国为姓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起源   起源主要有二:①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黄帝裔1643孙后稷之后,远祖郑桓公、7876得姓始祖郑友!《史记》记载!周宣王封弟姬友于郑,建立西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史称郑桓公!幽王时任周司徒。掌管教化,他见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预感将发生变乱!便问计太史公。把7457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名“京”之地!史称9724“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②出自少数民族?回族中较有影响的4515郑姓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郑姓!、

张姓来源的缩写

  每天1242做好事!

崔姓的来源

  崔姓是中国、朝鲜和韩国的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5539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   崔姓在六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属于中原地区望族。全国大姓!望族分布于今山东淄博、河南濮阳、河北安平、湖南桂东等地、主要堂号有博陵堂!清河堂等!历代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诗人崔颢。崔护等。   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在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54。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60%、海外分布则以朝鲜!韩国为多、、

重庆綦江县连姓的来源

  璧山的5177连家坡有一支来自福建龙岩、来凤镇有一支、来自广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