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杨姓名人都有哪些?

  宋朝有名将杨继业明朝时有三杨。都是内阁首辅杨士奇、杨荣。杨溥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6621杨虎城!领导了西安事变新中国成立之后杨尚昆曾经当过国家主席,

历史上杨姓的名人??!!

  is worst fears are confirmed.The late Kings bro?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哪些?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周成王8826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9531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9144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7620史称杨氏正宗?   6359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出4557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252  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5209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再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4615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编及全国各地,   台湾的杨亦然成为现今台湾的第十大姓!杨氏入台其始祖是明朝永乐年间福建漳州的杨巷摘!最先入台把杨姓带入台湾,以后的清朝康熙年间、雍正年间!乾隆年间不断有杨氏入台开垦定居!   堂号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

历史上姓韩的女名人

  翼敬皇后韩氏(?-!)。后周义祖郭蕴妻!韩氏事迹不详,4962只知她嫁与后周义祖及生后周庆祖郭简!后来赠封陈国夫人,广顺元年(951年)五月、后周太祖郭威即位,追尊韩氏谥号为翼敬皇后。     恭0254淑皇后韩氏(,-1200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皇后。为宁宗时期权臣韩侂胄的族人、父韩升扬州观察使!母庄氏封安国夫人,淳熙十二年(1185年)八月嫁给赵扩,封新安郡夫人!晋崇国夫人。赵扩即位为9485宁宗后立为皇后?庆元六年(1200年)病逝!谥曰恭淑、葬永茂陵、。   这两位应该算的上历史上出名的韩姓女子了。古代能留下姓名的女人还真不多。

姓 罗 的 明星 名人 有哪些 ?

  罗志祥   罗晋   罗嘉良   罗大佑 6426  还有很多~~。

姓杨的来源和一个名人的故事作文350

  作文还要抄啊。我教你写吧,     设计新颖别致的标题吸引读者   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概括文章内容的言简意赅的语句?读者读一篇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题目、好的题目!如人的眼睛。能传情显神!让读者“一见钟情”,过目难忘,所以!同学们在作文时,如非命题作文!可首先给文章构思一个具有吸引力,冲击力!让读者见之即惊又喜、不肯舍弃下文的标题,如美国作家舒尔伯格的小说《我的精彩糟糕诗作》!还有学生在写作中用过的6275题目《高贵的施舍》等。都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7176且使文章增添了无限光彩、   首先。巧用修7403辞手法添魅力?因为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如一位同学在《关心》一文中是这样写地球的:“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荫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   其次、善用名言警句,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   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的语言,如一些反映时代发展的词语——“克隆”,“基因”,“因特网”。“情商”等!如果在有些作文中运用这些语言!文章的时代感也会跃然纸上。,

百家姓姓杨的杨有几画

  【算分数与命运以繁体计算】     杨   五行:木   繁体字:杨   简体笔画:7画   康熙笔画:13画   说文解字:植物名!落叶乔木!   成语引用:百步穿杨  杨柳依依 杨柳宫眉!

高姓古往今来的名人

  高圆圆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 高渐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 柴:今山8209东省人!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9429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长恭:又0154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武义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高 颎: 今河北景县人,隋朝第一谋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典》对他评说:“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功规萧。葛,道亚伊。吕!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高季兴:字贻孙,中国五代十国时南平的创建者.   高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琼: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晓军政,勇猛仗义、其后人许多成为军事将领。高琼一族被一度赞为“高家将”、   高 兴: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农家。元武宗时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启: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学识渊博,擅长诗赋。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士”!其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间人。所传针灸之术在我国医学上占重要地位。 6606  高翔: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亦能画像、   高鹗:清代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阁,参机务。隆庆元年(1567)辞官、三年再起,以内阁大学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辅,六9753年六月去职、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之一、   高仙芝:唐代高丽族人!精于骑射!官至鸿胪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将军等职!   高怀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将领!以忠厚倜傥,威8248武勇敢著称,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8538时她起用司马光、废止王安石变法措施!共执政九年!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省)!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书、 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7876高”之称。   高则诚: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传甚广、   高文秀:今山东省人,元代戏曲作家、有“小汉卿”的美称、   高凤翰:清代胶州(今属山东)人,著名书画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归云集》等作品!   高攀龙:江苏省无锡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当朝大儒、曾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   顾”、   高一功:明末米脂(今属陕西)人。随李自成。   高文秀:今山东省人。元0036代戏曲作家!有“小汉卿”的美称。   高斗魁:清代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医术5402精湛名噪一时!著有《医学心法》,《四8532明医案》、《吹毛篇》等医学著作。   高友玑:字肃政!号南屏道人、8878温州市乐清北白象镇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追赠太子少保!在进入中央当部长级京官前!高友玑历任过许多地方长官,任大同巡抚时......余下全文>>,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姓名人     1,潘崇,4216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5241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5518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8145绝食而死。6981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1253(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8843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8165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8748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3895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8858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4918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余下全文>>、

有什么姓骆的名人?

  骆姓名人  骆俊:字孝远,骆统之父。有文武才干!少为郡吏,察孝廉。补尚书郎,擢拜陈相,值袁术僭号、兄弟忿争、天下鼎沸。群贼并起、陈与比界、奸慝四布、俊厉威武。保疆境、贼不敢犯。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后0932术军众饥困,就俊求粮!俊疾恶术!初不应答。术怒、密使人杀俊。   骆统:会稽乌伤人!三国时吴8859国名将?年二十、拜为乌程相!有惠政、后官至建忠郎将,迁偏将军。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历史评价: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陈寿)。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5750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峻: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名士!曾官扬州士曹。后弃官隐居三十六年、善画山水。喜论当代利病、尤不信佛、   骆知祥:合肥(今3188属安徽)人!五代吴大臣,理财家!为淮南支计官时,励精为理、徐温秉政时!其掌管财赋。与严可求齐名,时称严骆!后迁中书侍郎,   骆天骧!字飞卿,号藏斋。3628元代著名学者,出身于世居长安之4377故家旧族,由于骆天骧在仕途上不甚得意。最高作过京兆路总管府的府学教授,所以《元史》中没有他的传记、其生卒年已无从确考、不过根据他在“石刻”卷小序中所说“垂六十年!集成编帙,附长安志后”一句?可知元贞二年成书之时!他至少已有七十多岁!向上推溯!他大约出生于金宣宗(公元1213-1223年在位)后期。又因书中著录有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2950)由他篆额的碑刻、其卒年当在此后、大概活了八十岁左右!可谓高寿,    骆天骧出生于金末乱世。成长于蒙古国初占关中之时!长大后所能见到的长安古城。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已经“兵火相焚荡。宫阙古迹,十亡其九,仅有存者。荒台废苑、坏址颓坦。”好在“兵后关中前进士硕儒故老。犹存百人。为士林义契耆年。文会讲道之暇、远游樊川!韦杜,近则雁塔!龙池,其周秦汉唐遗址!无不登览、或诵诗文,仆每从行。故得耳闻目睹。每有阙疑,再三请问。”作为世家子弟。骆天骧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对长安地区遗踪故迹十分熟悉。至元十年建安西王府、安西王相兼营司大使赵炳。曾请骆天骧陪同遍访周秦当唐故宫废苑。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编纂《类编长安志》打下了基础!   在《类编长安志》之前、关于古城长安7252的志书,已有北宋人宋敏求《长安8688志》二十卷!南宋人程大昌《雍录》十卷!当时骆天骧深感兵火之余,长安古迹已“难以诘问!故老相传!名皆讹舛”,而已有的旧志“故事散布州县!难以检阅”、于是决心编写一部新志、以6677使“览之者不劳登涉!长安事迹、如在目前”!他采用的是近乎类书的骗纂方法!“引用诸书。检讨百家传记、门分类聚!并秦中古今碑刻!名贤诗文。长安景题!及鸿儒故老传授!增添数百余事!裒为一集,析为十卷、目之曰类编长安志”、这就使他的新志在体例上与宋敏求《长安志》这样的地志著作有了很大的不同!当然。我们没有必要6977在这里讨论它们孰优孰劣?也不必计较骆氏新志对宋氏旧志的增删是否得当、对我们后人来说!它们都是先辈留下的珍贵文献、在许多方面是可以互补的。尤其是《类编长安志》增补了不少金元时期有价值的史料。其中包括对长安地区碑刻和当时碑林藏石的著录、为我们今天研究碑林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骆仕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初官吏、洪武年间进士,授崇阳知县。居官廉介、抚民有方、官终太原知府!   骆问礼:浙江诸暨人,明代官吏!嘉靖年间进士、任南京刑科给事中......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