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姓氏,司马和司的区别

  司马和司是不同的两个姓氏   1.司马氏在历史的发展情况:   司马氏出自程氏、周朝时程伯休父为司马、以官为姓、以后司马氏出了众多王相大儒,宋代时司马氏4895子孙司马光为宋仁宗时进士!后8625赐为太师温国公、   司马迁的《史记》书中有关于司马氏的起源的简单记载。由于太史公自序被删改过,所以司马氏起源还需要综合其他史料进行补充!古人在注解《史记》的过程中,已经补充了部分内容。比如卫宏补充司马迁是史佚的后代!《晋书》和周朝史料补充司马氏是程伯被封为大司马,以官为姓氏的内容。更正了《史记》自序中被改为失职后为司马氏的内容等等、周朝初期太史史佚辅佐周成王!与周公!召3500公都是著名的大臣!其后代中有被封程伯的!在周宣王时期平定徐方,迫使徐方首领去王号。因战功被封为大司马。程伯的后人中有以司马为姓氏。春秋时期司马氏在各诸侯国都有、司马氏与历史上的很多著名大士族同样!也是地域分布很广、比如五代历7657史上的裴皞,其裴氏大姓往往因地域分为东眷。中眷、西眷,司马氏也可以根据地域分为四部分,在西部关中夏阳地区有司马迁家族、在中部有夏县的司马光家族。河内地区有司马9207懿家族?在东部有殷地朝歌有司马昂家族、西部的司马迁与中部夏县司马光都是在历史上有显著声誉、都是在史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东部的司马昂与中部温县的司马懿在历史上都是有军事才能,征战沙场的著名军事将领。而且司马懿是司马昂的后代、属于同一族、这四位历史名人中,靠西部的两位有文采,靠东部的两位有军功。司马氏的郡望在顿丘郡!在东部的司马昂建功的殷地!西部司马迁的祖先司马错也是以军功著名、常部司马昂的祖先司马蒯聩也是从事教育,只是教育的不是文化、而是剑术,历史上多称呼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为史谈,史迁!因此西司马远宗史佚,也是继承了从周朝开始任职的太史工作。而东司马以军事征战为业!《晋书》直接记载程伯为大司马时候是司马氏祖先!东部远宗程伯!东西司马氏更古老的远祖都追溯至颛顼高阳之子重黎。《司马迁自序》与《晋书》的记载是一致的!中部的司马氏有文有武、也是历史环境影响产生的特殊历史现象,司马氏在秦朝有司马错!是平定巴蜀!黔中!河东的著名将领!秦汉之际有司马昂!封殷王!西汉有太史令司马谈,太史公。中书令司马迁。也是著名历史人物?另外还有司马安家族等,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司马迁的子孙在汉宣帝时期被剥夺世袭太史公的职位、为了躲避迫害,部分司马氏在这一时期改姓为冯。同两、

常姓氏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常(Chá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0216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0551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3197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4957东常姓、   2!出自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相传祖姓常氏,《姓氏考略》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5925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因此!常姓应0149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3!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吴王之后!以封5098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其后以封邑名为氏,是为江苏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又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吴国始祖是周文王3805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   4,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载。古代“恒”。“常”同义。北宋真宗名赵恒、因避名讳之故,恒姓改姓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

姓氏"司"的由来?

  司     一! 姓氏起源有六   1、 神农为上古部落首领时。有一位专事占卜的1179大臣名司怪!其后代子孙以司为姓、称司氏、见《元命苞》、   2、 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名司成!其子孙以祖字为姓!为司氏一支,见《左传》!   3! 春秋时!晋国3910有大夫叔虎!被封于郄。建立郄国!下有卿士司臣,其后亦姓司氏、见《通志-氏族略》、   4! 春秋时有程国、伯爵,时称程伯。至程伯休父时、为周王室司马官!受赐为官族。其支庶子孙遂为司姓?见《尚友录》,   5! 春秋时卫国卫灵公有子公子郢,其子孙世为卫国司寇、后裔以官为氏!姓司寇氏,后改为单姓司、见《世本》   6。 历史上的复姓司德。司城等,5560其后裔亦改为单姓司、称司氏、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顿丘郡:晋武帝置。在今河南省浚县一带!   【堂号】   "淮右堂":宋朝时候舒州团练司超!屡立战功、在蔡州!绛州!郑州。蕲州等地做官,这些地方都属淮河之右,他熟悉淮右江山的险易。所以打起仗来百战百胜。     三。 历史名人   司居敬:元朝时恩唬(今山东平原县等地)人!生活简朴。为人耿直至元末为邹县尹!他勤政爱民、常到各地查询民情。当3035地县民当时最大的困难!是2583要把田赋运到胶州交纳!路途遥远。往返困难、他曾三次上书、要求改运滕县,4378终于得到允许。后来又了解到许多人想读书!但没有学校。于是他建造学宫!广设学田!把自己的藏书也捐给学宫、他离职后,县民为他刻石、歌颂他的功德。   司允德:字执中、元朝时东阿人。自幼失父、事母以孝闻!他勤奋读书!由太学生累官翰林国史院修撰!母卒庐墓。有鸣鹤百余只、翔舞上空,久而始去。后立瑞鹤亭于墓侧,以资纪念、   9635  “司”和“司马”,“司徒”,“司空”没有联系!那是复姓、另有来历!如:     司徒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4379是舜帝的后代,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又名土司。舜的后代子孙有的以其职官命姓、称司徒氏!   2!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传尧、舜时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职位相当于宰相、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有以官职命氏的?就成为司徒氏,     二,郡望堂号   【堂号】 "藏名堂":唐朝时?司徒映任太常卿?太和年间、他弃官回家、隐迹藏名、当1765道屡次推荐他,他坚辞不再作官、司徒氏因号"藏名堂"。   【郡望】 司徒氏望出赵郡、汉高帝时将原来秦朝的邯3253郸改为赵国?东汉建安年间改为赵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司徒映:唐朝人。太和元年时(公元827年)、唐文宗即位!深知两朝之弊!励精求治、任司徒映为太常卿、,出宫女3000余人。放五坊鹰犬。省冗食1200余人。政号清明。不料数年后、宦官挠权,勾心斗角,奢侈浪费、腐败回潮。文宗仁而少断?制之不得其术、遂成甘露之变。司徒映目睹此情此景、毅然决6378定辞官还乡、不再在朝廷做不清明的官。   2982司徒诩:五代时南汉人?厉永年间任项城县令!有政绩!汉初升为礼部侍郎、周世宗8255即位后,留意雅乐、议欲考其正音,而诩为足疾病所苦!居多告假、遂命以本官至仕?   春秋时陈国有大夫司徒卯。五代后汉有司徒羽、宋朝有进士司徒公绰。司徒肃!     司空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姒姓。是大0836禹的后代、尧为部落首领时、禹官至司空、其后代子孙有的以职官命姓!称司空氏!   2。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春秋时期、只有晋国设置有司空官!其他各诸侯国......余下全文>>!

竺姓氏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竺(Zh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竹姓。以国名为氏。后改为竺生。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到了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人而改为竺姓!其后沿用不改!   2!源于古印度。属于外来姓氏、据《姓苑》和《汉书·西域传》等记载。古代9785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竺”为姓!后来。中国僧侣有的随印度僧人学经!也随师父之姓!成为竺姓,通常认为汉代宣帝时竺次为中国竺姓始祖!在释9681道安之前,国人入沙门者?皆从俗姓!外国来的僧人都是以国名为姓!比如姓安的是安息人(今伊朗一带,西西方人称帕提亚),姓支的是月支人(大月支!他们国王的头被匈奴王当作尿壶)、姓康的是康居人(今哈萨克斯坦一带)。姓竺的是天竺人,等等   得姓始祖:竺次,提起“竺”这个字、大家要联想到古代的天竺国。而实际上我国的竺氏也的确来自天竺国。他们跟中国的关系根深蒂固,大约已经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所谓“天竺”!就是印度的古称。亦作天笃、身毒等名,竺姓中国人,因为来自古老的印度,所以他们的文化背景也是深厚无比!丝毫都不比土生土长的姓氏逊色,头一个自印度到中国来开基的姓始祖。就是汉宣帝时以谒者身份来华的竺次、故竺次就是竺姓的始祖。   姜姓竺氏的由来   夏禹在世之时!曾封炎帝的后裔在台(今辽宁朝阳市一带)!称墨台氏!后来简称墨!这就是墨1614氏的由来!到了商汤时,又将墨台氏改封在孤竹(今河北卢龙南)?商末!孤竹国君名初?字子朝、子朝生有三个儿子!他觉得小儿子智(字公达)比较能干,便欲立他为国君继承人。子朝死后、公达认为哥哥允(字公信)是长子,君位应当由哥哥继承!自己继位是有违祖制,而公信则认为不能违背父命!坚决不接受。两人让来让去、最后干脆一道离国出走。兄弟二人出走之后、国人便立中子文(字公高)为君。国人后来以国名命氏!便是竹姓。这位大哥的谧号就是伯夷、而小弟就是叔齐,伯夷!叔齐离国之后!在各地流浪了一阵,他们听说西伯昌是位尊老爱幼的仁君、便去投奔西伯昌,后来6898姬发伐纣!他们认为这是犯上作乱、以臣代君。反对并阻拦武王发兵,武王克商后!他们表示不吃乱臣贼子的粮食,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西南)中,采摘薇菜充饥、后来又有人告诉他们,首阳山也是周室之地、于是他们二人就饿死在那里!到了东汉年间,枞阳侯竹晏认为本姓原出于伯夷,叔齐二贤、就在“竹”字下加了个“二”字!改成竺氏了!这就是姜姓竺氏的由来,伯夷的后人、也有称为伯氏的。   二!迁徙分布   (缺)竺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竺姓与3829竹姓同源!相传商汤时!禹封炎帝的后代墨台氏在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孤竹国国君的后人就有以国名的一字为姓,称为竹氏!东汉时。枞阳侯竹晏认为竹源出自孤竹国两位贤人,即伯夷和叔齐(二人为商末周初的贤人,因不食乱臣之粮而饿死于首阳山),于是在“竹”字下面加个“二”字。即成了“竺”氏。另外!古时称印度为天竺国。曾有僧人来中国传经时?为了适应汉文化的习惯!就取一个字为他们的姓氏、而他们被称为天竺僧、就多以竺为姓。后来、有些僧人在中国定居、而有些汉族的僧人因拜师也随他们姓竺!这样,竺姓就在汉人中传开来、还有!因竺和竹同音,4991汉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为姓竺、其后人因之!据4286《汉书·西域传》考证。但我国另一部姓氏古籍《姓苑》上说:“竺本姓竹、至汉枞阳竹晏改为竺!”依照《姓苑》的考证、我国的竹氏源流,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孤竹君,姜姓,殷汤3272封之辽西?令支至伯夷!叔齐、子孙以竹9036为氏焉。东莞、”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省兖州东南),   三!历史名人   竺 渊:明朝文士,宣德年间举为进士,被朝廷任为官员!正统中为福建参议!敕守银坑,盗贼四起时!8574竺渊率众捕盗、反被盗贼所捕!后因不屈于盗被杀!   竺法深:晋代僧人。名潜,或称道潜!字法深!俗姓王、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18岁便出家,师从富有才解久负盛名的名僧刘元真。慢慢克服了一般士族子弟习见的浮华性格。深刻钻研了般若学的佛学理论!加上相貌堂堂。谈吐风雅!在京城长0571安已小有名声!至24岁时,独自登坛讲学。所讲《正法华经》!《大品般若经》!义理深奥!剖析明白。前来听讲受业者常济济一堂!多达五六百人。   竺道馨:晋代女僧、雅能清淡、尤善小品!   竺道生:南北朝时僧人。俗姓魏。原籍钜鹿(河北省平乡县)人、而寄居彭城(江苏省铜山县),大约十岁,即依名僧竺法汰出家、曾随僧伽提婆研习有部之学,并受学鸠摩罗什深得般若之旨!高僧传本传谓其“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故钻仰群经,斟酌杂论。万里随法、不惮疲苦。”因而得以摄受涵泳空有两宗的学说,以建构独特的思想。    竺大年:宋朝学者,专心研究儒家经典《礼记》!著有一本叫《礼记订议》的书!    竺绍康:反清志士!在秋瑾与徐锡麟策划皖浙起义时。被任命为光复军分统、皖浙起义失败后、被通缉!避入台州山区。。

景这个姓氏的由来

  景     [景氏属地]   晋阳郡,现山西省太原县、     [景氏来历]   景姓来源有二:据《姓氏考略》记载为春秋时代齐景公之后!其子孙以谥为姓,另一支是颛顼帝的芈姓后裔、     [景氏名望]   楚顷襄王的公族大夫景差。是景姓中一位很供地位的人物。他的1413辞赋可与屈原!宋玉媲美!汉光武中兴时的大功臣景丹、是一位文武全才的人物!很受光武帝器重、 景姓名人!还有战国4184楚将军景阳,东汉经学家景鸾!明代御史大夫景清!清代书法家景星杓等!。

姓氏严的由来50字

  严姓!源于庄姓、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姓氏之一。史载、东汉时。因避讳明帝刘庄。改姓为严!     以下无视之我是一条傲娇的小尾巴,   我是一条可爱的小尾巴!   我是一条单纯的小尾巴、   我是一条全能的小尾巴、   我是一条天然的小尾巴!  0150 我是一条漂亮的小尾巴。   我是一条温柔的小尾巴,   我是一条爱笑的小尾巴。。

毛姓氏的由来?起源在哪里?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毛姓的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各种中国姓氏学经典上。都可以看到有关毛姓起源的同样记载:   《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聃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姓源》也说:“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左传》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   《广韵》说:“5900毛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后以为氏。”   同样的记载也见于《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一卷:“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这里所引资料基本统一,即毛姓的得姓,始于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郑被封于毛。 如此说来。毛姓远古时还是王族的后裔、他们的得姓始祖。赫然是当年中国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的同胞亲弟弟。名叫姬郑7467(《通志》以为是姬聃,这可能是误解《左传》所致)。 7691正是因为沾了王族的荣光,姬郑当年才无功也受禄!被封为伯爵!这在当时可是最高的级别头衔了、不但如此!他还被被授予司徒之职,并获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半独立性的诸侯国──毛国。 9963  当年姬郑所建立的毛国!实际上也就是周成王封给其叔父郑的这地块小采邑、其地一说在今陕西扶风,一说在今河南宜阳。但是、姬郑也就是毛伯所建立的这个毛国,在历史上并没有起过什么大的作用和影响,因而3584有关它的记载也就非常少。甚至连它何时亡国、为谁所灭、也是一笔糊涂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毛国灭亡之后、它的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号作为自己的姓氏!这便是毛姓的由来!、

闵姓氏的由来

闵姓——姓氏来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一。姓氏源流 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因为周朝刚建立时,周王族中有一位叫伯禽的、被分封3336到鲁地。建立了鲁国、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又是黄帝中重要的一支、周的始祖叫后稷。后稷就是黄帝嫡传后代、鲁国的鲁庄公死后,他的儿子名叫“启”、当了国君,当时还很年轻!只过了两年,就被人杀害了。后来王室追加封号给他。称为鲁闵公,闵,就是怜悯、可惜、痛心的意思。好在鲁闵公已经有了独生子、后来他的子孙!就取闵字作为姓、 二、迁徙分布 上古周朝时?鲁国的鲁庄公死后,他的儿子名叫“启”。当了国君!当时还很年轻、只过了两年!就被人杀害了。后来王室追加封号给他,称为鲁闵公、闵。就是怜悯、可惜、痛心的意思,好在鲁闵公已经有了独生子,后来他的子孙!就取闵字作为姓。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5564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因为周朝刚建立时,周王族中有一位叫伯禽的、被分封到鲁地。建立了鲁国、而再5630追溯上去!周朝王族又是8894黄帝中重要的一支!周的始祖叫后稷!后稷就是黄帝嫡传后代、闵姓后来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闵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三,历史名人 闵 贞:号正斋!清朝广济入、学绘事!追摹其父母像而奉把之,远近称为孝了。旁通绘画山水花鸟!尤精于篆刻。朱鸳、翁方纲皆器重之。 闵子骞:名损、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他幼年丧母。受后母虐待,冬天后母所生的两个孩子身穿絮着棉花的棉衣!而他和亲弟弟衣内絮的是芦花,他父亲得知后,要把后母休掉!他劝阻说:“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亲听从了他的劝告,后母因此非常羞愧。从此善待他们兄弟与自己的亲生子一样。闵子骞6703顺事父母、友爱兄弟!被列为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陇西郡:秦代设定。治所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据!《路史》记载:“鲁后有闵氏”!一曰!周大夫闵子马之后!望出陇西! 2。堂号(缺) 【闵姓宗祠通用对联】 〖闵姓宗祠1791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 望出陇西!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闵姓的源流和郡望! 芦衣感母。 简牍相夫、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幼时受后母虐待、冬天的棉衣里被装入芦花,后母的亲生二子则是棉絮?他父亲知道了!要赶走妻子,闵损说:“母在一儿寒,母去三儿单、”后母听了。感悟而悔恨。从此待三个儿子都一样、下联说清代钱塘人闵怀英!字畹馀!方祜俊的妻子!善写笔札!曾在官署中帮丈夫管理文牍、又能诗、有《猗香楼吟稿》! 望隆五俊、 德列四科、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广陵人闵鸿,与薛兼,纪瞻、顾荣!贺循号称“五俊”(五个杰出的人)!初人京城洛阳!司空张华就叹道:“此人是南金(南方杰出的人才)啊。”文9886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也认为他是奇人。说:“此人不是龙驹、也是凤雏。”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2775人闵损!四科、0306指儒家评论人物的分类,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闵损被列入德行科,此联另有版本上联为“望隆五俊”、 英才独秀! 纯孝流芳!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闵鸿与薛兼,纪瞻。顾荣!贺循号称“五隽”(亦称“五俊”)、张华见而叹曰:“此南金也。”二陆深奇之!曰:“此儿非龙驹。当是凤雏。”下联典指春秋鲁·闵损事典、 德行世泽! 贤孝家声。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鲁·闵损、......馀下全文>> 。

姓氏的由来

  中国姓氏的由来   张 , 王 、 李 、 赵 ! 钱 ! 孙 …   我 们 每 个 人 都 有 自 己 的 姓 氏 , 这 些 姓 氏 是 如 何 产 9149生 的 呢 ?   在 上 古 三 代 ? 姓 和 氏 不 是 一 码 事 、 氏 是 从 姓 那 儿 派 生 出 来 ,   从 汉 代 开 始 、 姓 氏 混 而 为 一 。 现 代 我 们 中 国 人 的 姓 ,    大 部 分 是 从 几 千 年 前 代 代 相 传 下 来 的 , 考 其 来 历 , 大 致 可 分 为   12种 类 别、   1)。 以 姓 为 氏 、 姓 作 为 氏 6732族 公 社 时 期 氏 族 部 落 的 标 志 符 号 而 产 生 ,   其 后 人 有 的 便 直 接 承 袭 为 氏 ! 母 权 制 氏 族 社 会 以 母 亲 为 姓 。   所 以 那 时 许 多 姓 都 是 女 字 旁 、 如 : 姬 。 姜 。 姒 , 姚 等 ,   2)、 以 国 名 为 氏 , 如 我 们 所 熟 悉 的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诸 侯 国 :   齐 ! 鲁 , 晋 ! 宋 , 郑 。 吴 、 越 , 秦 。 楚 , 卫 、 韩 ! 赵 。 魏 !   燕 ! 陈 ! 蔡 、 曹 。 胡 ! 许 等 ! 皆 成 为 今 天 常 见 姓 、   3), 以 邑 名 氏 ! 邑 即 采 邑 ! 是 帝 王 及 各 诸 侯 国 国 君 分 予 同 姓 或   异 性 卿 大 夫 的 封 地 。 其 后 代 或 生 活 在 这 些 采 邑 中 的 人 有 的   便 继 之 为 氏 , 如 周 武 王 时 封 司 寇 岔 生 采 邑 于 苏 (今 河 北 省 临 漳 县 西 )   。 岔 生 后 代 便 姓 苏 ! 据 统 计 。 以 邑 为 氏 的 姓 氏 近 200   个 。 一 些 复 姓 由 于 漫 长 的 历 史 演 变 。 至 今 已 不 复 存 在 、   4) 以 乡 、 亭 7354之 名 为 氏 ! 这 类 情 况 不 多 、 今 日 常 见 姓 有 裴 ! 陆 、 阎 、   郝 ! 欧 阳 等 ,   5) 以 居 住 地 为 姓 , 这 类 姓 氏 中 。 复 姓 较 多 。 一 般 都 带 邱 、 门 ! 乡 !   闾 ! 里 , 野 。官 等 字 。 表 示 不 同 环 境 的 居 住 地 点 !   以 先 人 的 字 或 名 为 氏 , 出 自 此 条 的 姓 氏 很 多 , 据 统 计 有 五 六 百 个 !   其 中 复 姓 近 200   个 ! 如 周 平 王 的 庶 子 字 林 开 。 其 后 代 以 林 性 传 世 。 宋 戴 公 之 子 公 子 充 石 !   字 皇 父 ! 其 孙 以 祖 父 字 为 氏 。 汉 代 时 改 皇 父 为 皇 甫 。   0290以 次 第 为 氏 , 一 家 一 族 ! 按 兄 弟 顺 序 排 行 取 姓 ! 如 老 大 曰 伯 或 孟 !   老 二 曰 仲 。 老 三 曰 叔 , 老 四 曰 季 等 。 后 代 相 沿 为 氏 ! 表 示 在 宗 族 中 的 顺 序 !   但 也 有 例 外 、 3456鲁 庄 公 之 弟 庄 父 ! 排 行 老 二 、 本 为 仲 氏 。 仲 孙 氏 。   因 他 有 弑 君 之 罪 、 后 代 便 改 姓 孟 。 或 姓 孟 孙 、   8)、 以 官 职 为 氏 、 如 司 徒 ! 司 ......余下全文>>、

“陆”这个姓氏是怎么由来的?

  陆姓的由来   陆姓出处繁多 人材辈出江浙   陆氏的源自虞舜、《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清清楚楚:“出妫姓!田完裔孙齐宣2146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    提起陆氏最早的这段渊源、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4000多年前虞舜把帝位禅让给夏1717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夏禹封于虞城(妫水)。也就是现在山西西省永济县南部的地方?并且以“妫”作为整个家族的姓氏、换句话说。现在山0972西永济县的南部!正是陆姓人的最早发祥之地,   不过!陆氏也跟其他著名姓氏一样、并非单纯的“一脉相传”!而是由好几支不同的分子共同组成,依照《风俗通》的考证,便可以知道原本源自虞舜的陆氏、很早就已有新血加入、该书是这样说的:“春秋时陆浑国之后”,   春秋时期所谓的陆浑国,本来是伊川(今河南省境内)之地,由于有一支名为陆浑之戎居于此而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住在伊川。不久就于周景王20年被晋国所灭,并且也仿照汉人的习惯。在国亡后以国为氏而姓了陆。使得陆姓的阵容,很快地庞大起来,   除了以上两种被普遍采认的考据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上古时期祝融氏的儿子陆终的后裔!也有以陆为姓的,像《广韵》一书就指出:“古天子陆终之后”!   陆姓的组织情形,的确相当复杂、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又有一批新的人马加入陆氏的阵容!那就是《魏书官氏志》所记载的:“步陆孤氏4773改陆氏”?这样一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角落的陆姓人家!如果有心要探寻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十分的费事了!    陆氏很早便称盛于江。浙一带!具体的例子不胜枚举,就以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左的东吴来说、陆氏便是人材辈出?自孙权麾下那位大将陆逊开始。他的儿子陆抗!两个孙子陆机和陆云。就无一不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   到了宋氏!说到忠义凛然、陆氏更是当之无愧,宋朝末年保卫宋室,元兵攻破崖山时仗剑驱妻子入海。自己则背负卫王赴海而死的陆秀夫!更是千秋共敬,万世共仰的大忠臣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