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女人面相 >面相命运

净空法师:佛家承认有命运,但不是定命,为什么

  净空法师---佛家承认4569有命运?但不是定命,为什么?你每天行善它就加分。你作恶就减分,天天有加减,做大善就乘,做大恶就除。加减乘除天天不一样!     释9456迦如来当年在世!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只有一个目的,帮助我们这些众生个个成佛,这经上讲的「一切皆成佛」。这还得了!他成佛的方法跟诸佛不一样。诸佛教学真的是无量劫。像释迦牟尼佛9649教导我们生生世世、不是一世!6402这一生我们看到的?做大官的!发大财的!那是修什么因来的?一个人发财都是命里有,命里没有发不了财!人要相信命运。「命3383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强求来的就是灾难,我们看到这个人他得到财富。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他还是享受。那是什么?命里有的、如果命里没有。他这个财到手,他就生病。这个钱全部花在医药费上,花光了!这就说明什么?他命里没有这个财、要不然就出祸!灾祸、会把这个钱丢掉?命里没有!这是说不正当的手段、不正当手段命里财富打折了,命里头你有一百个亿!你用不正常的手段得来的!你命里就少了一半!就五十个亿,打对折了;再造作一些罪孽。又打折扣了。五十个亿可能以后就变成十个亿。十个亿觉得自5627己很不错。其实你是百亿富翁。现在才十亿算什么?亏吃大了。但是没有人晓得,他还自己很得意,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地位也是如此!升官,我年轻时在台湾遇到这么一桩事情,一位将军,少将升中将、听说上面长官批准了升中将、这个命令没发布。里面内部的朋友传给他。他高兴得不得了!请朋友!庆贺他升中将、就在这个宴会当中、他喝酒酒醉。倒下去就死掉了、大家说他命里只有个少将!没有中将!8459加一颗星就压死了。在宴会当中就死在桌子上。没那个命!他要没有升中将那回事情。他就没事!他就不4452会遇到祸事、古人所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你命中有多高的地位就是那样!如果你想高的时候也行!积善修德。你看《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十五岁遇到一个算命的先生?算得非常准!他母亲很相信这个算命先生。8073云南人孔先生,让他给了凡算终身流年!就是一生的命运!这个算命先生告诉他!你这个小孩是做官的,是仕途中人,要好好念书。去参加考试、他将来官做到什么程度?5009做到一个县长,小县分的县长在四川,寿命五十三岁、五十三岁他还在做官,就告诉他!五十三岁那年你就辞职、你回老家寿终正寝。你寿命到了。命里面只有秀才。举人,进士都没有。这叫没有功名,命里头没2893有儿女,生6206活还能过得过去。他每年参加考试考多少名,每年国家给他的粮食!那个时候是给粮食、大概是八。九十石、0239每年跟孔先生算的完全准确?一点都不差!      二十年,他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他完全相信人真有命运,二十年不差错一点,他争取功名那个1565念头就死掉了,不跟人竞争!真正做到佛法上所说的,「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他不需要求,我命里有的。不用求,到时候一定得到;命里没有、我求也求不来!他心就定了,三十五岁那年,跟云谷老和尚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他没有一个念头,老和尚非常佩服他、一个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这个功夫很高!就问他,你怎么修的?他就告诉禅师!他说我没有修!那你怎么三天不起心?我的命给人算准、算定。我想也没用,所以干脆就不想了!老和尚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有相当好的功夫、原来你还是个凡人!他就问为什么?他说你二十年来、你的命运一点都没有转!完全照单行事!你不是凡夫、谁是凡夫?他向老和尚请教、那命运能改吗?老和尚告诉他,命是你自己造的。你自己造的你怎么会自己不能改?当然能改,说明你这二十年也没作善!也没有作恶。所以就那么准、作恶就减分、行善就加分。每天都有加减乘除?了凡先生每天都不动的,不作恶也2901不行善!云谷禅师就告诉......余下全文>>!

你怎么看“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无所谓优劣,但对于不同的环境,性格决定你在当前环境下人生的遭遇和前景.   成功是一个广义性的词语,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看待成功.在中国古代,一般的读书人把出人头地,荣华富贵视为终极梦想,也是他们眼中的成功,为了在官场上生存进而发展,他们对自己性格的控制当然很关键,那种很张狂很自我的外向性格(比如李白)多半会导致自己人脉关系的恶劣,终至事业上的失败.所以在这种程度上讲,的确性格决定了命运的辉煌或黯淡.   但我说过,成功的标准不是一定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在于自己的认识觉悟,李白的人生际遇你当然可以理解为失败的,郁郁不得志的,既然你的性格不适合在官场混,你可以选择其他更适合8547你的,虽然未必能带来荣华富贵,位极人臣.他就选择了纵情于山水之中,留下无数佳作诗篇,令后人神往.从这个角度,他难道不成功吗?   所以在下认为,性格不决定成败,关键在你如何看待发挥自己独特的性格.   其根本原因正是性格的无优秀,低劣之分.!

我是该相信命运,还是相信个人奋斗,还是相信佛家的因果?

  相信命运就9479麻烦了 好命歹命都得照葫芦画瓢那样活下去 说什么时候死 一天也留不了的 就是信命的人,     个人奋斗 要是不懂得行善积德 完全靠前世的福报和今世的努力 未必生活事业会那么顺利   总有各种业障现前 阻碍。   相信因果 才能避免造不善业 不造恶业 生活 就会平坦顺利的多,     很多人的成功不是单单努力奋斗的结果 而是天时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   如果只靠自己努力 不知道天时 地利 那么 就辛苦了!   有多少人 吃了一辈子的苦头 走了多少弯路的,   都是不信的人啊、没有人告诉他 你不要这样 你这样 会不好的   人家都不信 结果栽跟头了 后悔也没用、、

佛家说行善积德,改变命运,如何做?

  可以看看《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安士全书》等!随喜您!

求佛家经典禅语,小故事

  佛教故事网 story.zgfj.cn/FDGS/FJGS/,

六月初六是什么日子佛家

  佛教主要节日   根据佛所制定的戒律、僧众应当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齐集一处。共诵《械本》、自我检查有无违犯戒律之事?如有违犯,便应按照情节轻重!依法忏悔。忏是7556梵语“忏摩”的简略!意是请予容恕!这一行事叫作“布萨”!又是“长养”?意谓可以断恶长善、汉地简称4453为“涌戒”。   在全年之中!自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中,应当定居在一寺之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他往、这叫作“安居”,又叫作“结夏”、“坐腊”!如因事延缓、不及定居,最迟也应在五月十五日定居下来。这叫作“后安居”。在安居日满、即七月十五、僧众仍应集合一堂,任凭他人对自己检举一切所犯轻重不如法事,从而忏悔。这叫作“自恣”!经过自恣之后,受戒的年龄算作增长一岁或是一腊、这是计算戒腊的日期?所以结夏也叫作“坐腊”、   在一年之中?佛教最大的节目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佛述日,8195二是七月十五日——自恣日。这两天都叫作“佛欢喜日”,在佛诞节要举行“浴佛法会”!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1824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佛陀诞生的纪念、这太子像是数寸高的童子形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佛传说!太子初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原来印度的习惯是尚右,所以右手指天、但是中国汉地的习惯是尚在,因此中国汉地所造太子像多半是左手指天。这是不合佛经的,   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根据上座部的传说,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日!同时也是佛成道日、佛涅盘日,中国藏蒙地区也如此?佛成道以后,经过四十九日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开始说法,由四月十五日算起!经四十九天!到六月初四日为佛初转法轮日!教徒此9368日应到寺院旋绕佛塔,又佛诞生后七天、佛的生母摩耶夫人便逝世而生在忉利天!传3220说伟成道后、曾经有一年至忉利天安居,为母说法三个月。然后由天上从三道宝阶下来人间。这便是九月二十二日,这天称为“天降节”!各寺要举6230行纪念仪式,此节在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也盛行。 2784  七月十五日要举行“盂兰盆会”?这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孟兰盆经》而举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据该经说:目连(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母亲死后生为饿鬼,目连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告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增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老,得以解脱、在汉地、最初举行此议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538)他在同泰寺设孟兰盆斋(见《佛祖统经》卷三十七),其后大概在民间普遍举行,到了唐代、每年皇家送盆到各官寺,就供种种杂物,并有音乐仪仗及送盆官人随行,民间施主也到各寺就供献盆及种种杂物(见《法苑珠林》卷三十二)、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改在宫中内道场举行孟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建巨幡,各以帝名缀幡上。自太庙迎入内道场,饶吹歌舞、施幢触天!是日百富于光顾门外迎拜导从!自是以后、每年如此、盂兰是梵语!义是倒悬。盐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供具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唐时孟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见《大宋憎史略》),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厥殿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壮观(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采用道家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的传说。印卖《尊胜咒》,《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绿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其上,焚之、拘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东京梦华录》)!寺僧又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余下全文>>,

偷吃了寺庙佛家贡品。。。

  佛是慈悲为怀。佛的心怀是心怀博大,不会怪罪任何人,、

怎么看一个人的命运?说性格决定命运,怎么看一个人的性格呢?

  一般是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很多人5646也说上天是公平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很大的成分还是在于个人的努力、关于性格。只要是个人能够意识到,想要改变还是有机会改变?关于矛盾只是在一个天平上的衡量,如果哪个方向稍微偏重了一点那么就是性格中的特点强项。也就是个性、也有人综合起来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分析的时候必然是轻松了许多!所以有的大师居然说最难算是普通人的命。如此看来就是自己的水平还差的远, 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自己做出努力、不要在乎最后得到的时候。以及别人是怎么0015看待一个人、人的欣赏水平很不相同!被算命大师欣赏未必就是好事。特别是网恋中的大师。谁也不知道谁?同时对于最后究竟是对还是错的、只是提问人自己找到符合自己语言方式的回答。听的懂的回答或者是其他情况? 信不信在于自己、努力不努力、成功与否也是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任何一人都是没有关系的,且性格不分好坏、只是形容词的不同,也是就是说算命人是能够把白说成黑把黑说成白(仅指以此为生的情况)、 没有人在8719乎你是什么性格、是什么样子的命运!大家都有自己的分工和定位……就说到这里了,。

佛家七宝之首是什么

阿弥陀佛 佛教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七宝指的是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这七种!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 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叮、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 玄奘译《称讚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溼摩揭拉婆! 《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 《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 !、

佛家说着相了,破相了什么意思?

  着相!就是0916攀缘对境起心、破相。是现代汉语、指面部或者身体其它部位被留下伤痕   比如、佛说布施有功德,我立即给你一块钱。这时候,我本质动力是4987获得功德!而不是为了利益你!这就是着相了、结果是、如果没有立即见到所谓的功德、我会嗔恨!如果不着相,那功德反而大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较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相大臣.大长者.大刹利益.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布施.或使人施.软岩慰谕.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象.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女人.遇佛形象.菩萨形象.辟支佛形象.转轮王形象.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复次地藏.有善男子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如是等悲.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檀越之人.常为轮王.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较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0739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