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女人面相 >面相命运

《悯农二》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的描述比《悯农一》更加深刻,你有

  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当然了、一中只是说明了农民种田有多么辛苦!饭食来之不易,二中就不仅表示辛苦了、其境况尤为凄惨,你想在如此大丰收的年景里农民还会饿死、其他年景下他们的命运又会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形容古代双生子悲惨的命运的诗句有哪些

  我觉得曹植的这句就可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描写命运悲惨的唐诗

  李商隐的七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1734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关于女性悲惨命运的名言

  中国古代妇女的悲剧命运(转载)   ——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妇女形象谈起   在人类长期的生存与繁衍中!女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最初也0691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的?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化!女性逐渐成为男人的附庸。特别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更是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来剖析中国古代妇女的悲剧命运,   一!中国古代妇女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无论诗词杂剧,还是小说传奇、女性一直是各类文学体裁,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妇女的悲剧命运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概括地讲,中国古代妇女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形:   l!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氓》中塑造的弃妇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古代妇女所遭受的沉重打击和不幸命运,诗中的弃妇是一个痴情!善良,勤劳、刚强的女性。可这样一个贤惠的妻子最终竟落得被丈夫抛弃并被家人嘲笑的悲惨遭遇,该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女子在婚姻!家庭中所处的被动低下地位。而明代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是一个自尊自爱!宁折不弯的刚烈女子,她0777身处社会的最下层、在长期的妓女生活8706中受尽欺凌,当她苦心经营终于从良后。得到的却是被欺骗!被买卖、被遗弃的结果。直至走上了以死抗争的道路。杜十娘的悲剧从情节上讲也许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事实上。这偶然又是当时社会环境所滋生的必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妓女卑微的社会地位。是最终造成杜十娘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   望采纳!谢谢~!

描写鹅的诗句描写猿的诗句描写鸭的诗句描写白露的诗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年代:【宋】 作者:【戴敏】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结合怡红欢聚抽签中的诗句以及小说中对相关人物的描写,分析一位得签者后来的命运。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8995耐人寻味的一节!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与7529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一,宝钗的“动人”   ??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9566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怪不得宝玉为她的雪白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被黛玉讥为“呆雁”!曹雪芹把宝钗的美表现为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代表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正与她的“安分8689随时”的性格相契合。   ?? 论才情,她也堪与黛3185玉比肩。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1726》“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8116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如此才情卓著!为她的“动人”凭添了优雅智性的神韵,   ?? 然而!才。貌并不是宝钗的最动人之出、曹雪9252芹要表现的!是这位“品格端方”女子的“人情练达”之动人,在这方面,率性而叛逆的黛玉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而宝钗竟可以两全,以至贾府上下!无有不说她好的、连深爱黛玉的作者也忍不住赠了黛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放纵着闺阁4277知识分子特有的感情!写诗作画。沉溺情感,一任自然的纾放着她的性灵?而宝钗则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这也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最高人生理想、宝钗的所有人情练达都因这个最终理想而带了明显的功利色彩、将纯情少女本该有的朝气和灵性完全掩盖了!但在统治者眼里,宝钗的品行却是最合心意也是最动人的!   ?? 二、宝钗的无情   ?? 《红楼梦》中,黛玉是最为感性的人物,她游离于世俗之外、只管诗意的活着!而宝钗却是最7488理性的人物!3717她是现实的活着、努力于“做人”而非“做诗”!理性的冷静不仅使宝钗在活色生香的大观园兀显了“品格端方”的大家仪态!也给她笼上了“无情”的色彩、   ?? 宝钗的无情首先表现在对待自己的情感上!在第三十四回!她去探望受笞的宝玉、9879情切之下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了!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得急了,不觉就红了脸、这处描写是最传神的,宝钗毕竟是个怀春少女。但她所接受的教育和行事哲学使她不得不将自然的情感欲望深深地隐藏起来、而潜意识中的至情所在,却不是森严的礼教和严苛的自律能抵制的了得!所以在5602某些场合!宝2399钗的真情就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当然这种“失态”会很快被她根深蒂固的理性发觉并制止、1861她惯于“装愚守拙”、“一问摇头三不知、事不关己不开口”!宁可泯灭自然天性。生生将自己变成一个随时俯仰!随俗媚俗的“木美人”,这般毁心弃性,丧失自我、已不是一句“无情”所能负载、它既是她个人人格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整个人性的悲哀,   ?? 在对待他人方面、宝钗的冷静与理智也很令人惊异、“悍妇3636”如王夫人!尚且对逼死金钏感到不安,无恶不作的“薛呆3852子”也对好友的“冷遁”感到伤心,而青春年少的宝钗在这两件事上的反应却是无比冷静!她没有表现出一点人性的怜悯和同情!只想着如何2882安慰王夫人、如何安顿跟随哥哥的家人!滴翠亭外,她以“金蝉脱壳”之计全身而退!远离了祸患!却是以牺牲无辜的黛玉为代价、让黛玉在一众下人中更失人心!如果说明哲8264保身尚有可原。这等损人利己行径已彻底暴露了她人性中虚伪冷酷的阴影。封建礼教所期望她的以及她自己所追求的“完美人格”。在自欺欺人的鲜美外衣下、掩不住可怜而可卑的本质!    ?? 甚至对待至情至性的个人情感!宝钗也能做到“无情”。她的一生并不是为恋爱而来?而是为一场理想的婚姻而来!所以在理智与情感的对峙中,她总能将情感掩藏在理智之下。呈现出“无情”的淑仪风范、世事洞明的她。早已看出宝黛之间的爱情,却仍能置若惘闻!她的确常常巧妙地排挤黛玉、但更多的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在那场轰轰烈烈的骗婚闹剧中!她任由家长将嫁衣披在自己身上!居然没有发出一点声息,以至当她已身为宝玉的合法妻子、而宝玉却以众所周知的方式怀念黛玉时、她所想到的也只是如何才能使他恢复正常的心智!以考取功名。让她得到梦寐以求的夫贵妻荣的结局,怎奈宝玉是情根深种!“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失去了人生最后的慰籍。他终于也遁却了红尘。留下宝钗。独自品味着“金玉良缘终悲苦。琴边衾里总无缘”的凄凉!   参考资料:[!

为什么金陵十二钗有如此悲惨命运

  因为曹雪芹写的就是一部爱情悲剧、婚姻悲剧的小说、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描写时光的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____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少年易老学难成!3437一寸光阴不可轻!____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____贾岛《剑客 / 述剑》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____陆游《沈园二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____袁枚《马嵬》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____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着《鹧鸪天·雪4695照山城玉指寒》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____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____杜牧《遣怀》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____陆游《书愤五首1688·其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____魏夫人《点绛脣·波上1345清风》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____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____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试玉1880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____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江山6635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____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䌽线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8296在堪惊,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____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8275立青峰野水涯!____谢枋得《武夷山中》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____朱熹《偶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___李商隐《锦瑟》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馀下全文>> 。

描写处暑的诗句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119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马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描写默默守候心上人的诗句有哪些?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   译句:   这9365些情事在发生的当时就已经叫人不胜怅惘。哪能等到今天再来作回忆呢!   2,888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代诗人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译句:   就是两个人如果有感情了,不需要无时无刻在一起也可以,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   译句:   我曾经都见过沧海了。而其他的水再也无法入我的法眼,也不可与沧海比肩!我曾经在巫山上见过云、而其他地方的云再也无法入我的法眼!也不能跟巫山比肩、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先秦佚名《诗经》   译句: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唐代诗人李白《三五七言》    译句:   进入我的相思门!就知道我的相思苦。相思有多长想你有多长、短的相思无穷无尽、早知道这样牵挂人心,还不如当初不认识好呢、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