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生肖运势

古代名人趣事有哪些?

  袒腹东床   王羲之的书法「铁画银钩」、流传千古。而他一生的趣闻轶事,也脍炙人口。   有一次,大官郗鉴到王导丞相家中。想在王丞相的子侄里挑一位当女婿。消息传来!一群二十来岁的男孩子无不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希望1769能被选上、只有王羲之毫不在意,躺在靠东5348边地床上,衣衫不整,露出肚皮吃东西、郗鉴看了!反而觉得这个年轻人洒脱自然又有气度!就决定把女儿嫁给他。这就是「袒腹东1694床」「东床快婿」典故的由来,   朱元璋与柿树   据3538《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5540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0165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桃!枣;还9266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2391等地广种柿树、   左宗棠与左公柳   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种柳二十六万株!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民所称道!清人杨昌溪曾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7866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8925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董奉与杏林   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董1952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从来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病者栽五株、轻病者栽一株,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称颂医家,   思乡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朝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阴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白居易与花木   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他被贬任忠州刺史?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王安石与竹、桃!柳   宋代改革家!诗人王安石对种竹、植桃、栽柳极感兴趣,赋有诗句:“乘兴吾庐9040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雏”:“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移柳当门何啻王。穿松作径适成三”。可见他对树木的热爱程度!   诸葛亮与桑树   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的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的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古代姓陈的有哪些名人

  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齐桓公使为工正!列为大夫、自入齐后。由陈改姓田氏。死后谥敬仲!为田齐始祖。   陈胜(?-前208)、秦末农民3212起义领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7031民战争?   陈平(?-前178)、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陈寔(104-187)。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字仲弓、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连!余人多逃亡!他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自请囚禁!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辞不就。   陈琳(?-217)!汉末文学家、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陈琳诗。文、赋兼善,诗歌今存4首,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6445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汉乐府之作!散文以表章书檄最有影响,代表作《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一篇为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辞赋5527有《武军赋》,《神武赋》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   陈群(?-236)、三国时魏国大臣。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初任刘备别驾。后投奔曹操。征召为司空西曹掾属!魏建国后!迁御史中丞!延康元年(220)。文帝曹丕封他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后为镇军大将军。与曹休、曹真!司马懿并列为四大将军!不久又授以司空,录尚书事,他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报政府。按等选用!后逐渐演变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又作长寿!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陈庆之(484-539)!南朝梁将领!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幼从梁武9599帝(萧衍),颇受信任!梁武帝大通二年(528)!魏北海王元颢降梁!武帝令他率七千人送元颢回北方、次年!入洛阳(今属河南),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无不胜利、未几、以兵少受挫,退回南方。后历任北兖州(今山东兖州)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职!卒!谥武、   陈武帝(503-559)、南朝陈创建者,即陈霸先!庙号高祖,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梁时!自小吏累迁至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太清三年(549)自广州起兵、与王僧辩讨平侯景,位至司空,梁元帝在江陵为西魏所杀,他与王僧辩在建康9915拥立萧方智为帝、旋杀僧辩!独揽朝政、太平二年(557)进封陈王!继禅梁自代、建立陈朝,    陈霸先(503-559)。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出身小吏、喜读兵书!长于军事、太清三年(548)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受湘东王7804萧绎节制?与王僧辩会师讨灭侯景。进位司空、领扬州刺史,镇京口!承圣三年,西魏陷江陵,杀梁元帝、他与王僧辩迎立萧方智为梁王,四年。王僧辩又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他起兵袭杀王僧辩!拥萧方智为帝!并击败北齐军,进爵为王!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国号陈,改元永定!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朝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陈后主(553-604),南朝陈皇帝。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嫡长子。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宫室!亲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长江天险、不设边防、祯明三年(589)隋军直入建康、被俘至长安。6492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谥号炀、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陈子昂(约......余下全文>>,

古代名人过年的趣事

  据说!“年”是一种古代的吃人猛兽。磨牙吮血、先民闻之丧胆,终于有神农氏手持神器将其降服、时值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黎民百姓遂称这5976一天为“过年”?“过”字含有去除之意!过年就是去除猛兽,流传今日的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具原始意义就是驱赶猛兽、这属于神话传说,过年9485是一个噼噼啪啪的火爆节日、火爆是过年的特征,!

古代姓沈的名人有哪些?

  沈(shen3)姓有三种来源:     1!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後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6792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因平叛有功,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後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於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5261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後子逞逃奔楚国、其後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 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後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後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3! 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後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姓氏分布     沈姓起源於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春秋时,沈国被蔡国灭掉後、季载的後代子逞逃奔楚国。其孙沈尹戌、初隐居於零山!後仕楚为左司马、尹戌之子沈诸梁、世袭作司马,食采於叶(今河南叶县)!秦时、子逞之子沈平封竹邑(今安徽符离集)侯,沈平之子沈遵徙居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县)、此为沈姓南迁之始!魏晋南北朝是沈姓大举南迁之时,至唐代,沈姓已散居今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沈姓将佐随从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入闽开辟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子孙散居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等地!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又有中原沈姓族人随同迁王,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後迁居福建省建阳县!沈廷辅有8子、分居宁化。龙巖。长汀,清流,延平、连城、上杭等地、其後又有8174人徙居广东的大埔、梅州等地,明末,沈斯庵徙居今台南县善化镇。为沈姓移居台湾之始,清乾隆。嘉庆年间!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沈氏。又有多支迁5967往台湾!8442进而又移居海外,沈姓历代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姓氏名人     沈冲:南朝齐吴兴武康人?字景绰,沈怀文子。仕宋。历任抚军正佐!兼记室,父怀文得罪被杀。与兄弟1729情哀貌苦。见者伤之!以此知名,历9160官寻阳太守、齐武帝时,迁御史中丞!五兵尚书!与兄沈淡,沈渊名誉有优劣,世4654号为「腰鼓兄弟」?卒年五十一。谥恭。     沈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6369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9493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亚之:唐吴兴人。字贤,初至长安!与李贺结交、宪宗元和十年第进士。为3558秘书省正字?穆宗长庆中、补栎阳令、後累迁殿中丞御史内供奉!文宗太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取为判官。耆罢、亦贬南康尉,官终郢州掾、以文词得名、尝游韩愈门下、作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3340记》等!有集。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於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枕中记》中记述了卢8207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7315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期:唐朝诗人。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他与同时代的宋之问均为宫廷诗夫!世人......余下全文>>、

古代名人?名字带有“”正”的有哪些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   法正:三国蜀汉尚书令、护军将军   吕蒙正:北宋宰相、太子太师!封许国公   正帛:后魏永昌太守   正昂:三国蜀汉益州太守   正复:明朝洪武年间举人。

齐鲁大地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孔子,孟子,墨子!晏婴,姜太公。管仲。孙武。孙膑。诸葛亮、戚继光。蒲松龄,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王羲之、王献之!郑板桥、颜真卿!刘墉、刘统勳!扁鹊,贾思勰。鲁班!闵子骞。董永!季羨林!臧克家,老舍!孔繁森,邓恩铭!王尽美!丁肇中。 晏婴是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善于辞令。主张8845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着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2218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馀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晏婴、又称晏子,字仲。諡平、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五经》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7534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1918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4258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9149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

杜氏的古代名人

  杜甫。杜牧,比较有名的就这两个了…还有杜易简。杜如晦等等,

古代李姓的名人有哪些

   唐代皇帝都姓李,李渊,李世民、李治、。!。,汉代飞将军李广!还有李逵。李白。李耳 春秋   李悝 魏   李广 汉代   李白 唐   李靖 唐   李膺 汉代   李贺 唐   李泌 唐   李邕 唐   李清照 南宋   李之孝 北宋   李开先 明   李中 南唐   李尤 东汉   李日华 明   李公佐 唐   李文蔚 元   李玉 明末   李东阳 明   李先芳 明   李华 唐   李行道 元   李充 东晋   李汝珍 清   李好古 元   李观 唐   李约 唐   李寿卿 元   李孝光 元   李纲 南宋   李直夫 元   李昉 北宋   李昌符 唐   李季兰 唐   李密逊 南宋   李绅 唐   李复言 唐   李峤 唐   李俊民 金   李珣 前蜀   李格菲 北宋   李贽 明   李颀 唐   李涉 唐   李流芳 明   李益 唐   李调元 清   李祯 明   李邕 唐   李梦阳 明   李商隐 唐   李康 魏   李渔 清   李密 西晋   李敬芳 唐   李斯 秦   李频 唐   李荐 北宋   李煜 南唐   李群玉 唐   李嘉佑 唐   李端 唐   李肇 唐   李德林 隋   李德裕 唐   李璟 南唐   李翱 唐   李攀龙 明!

古代姓翁的名人有哪些

  一 姓氏源流   翁姓的来源有三:   1 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姬姓。属于西周昭王的后代,相传周昭王的   小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双手紧握,别人都掰不开。周昭王去掰,却是应   手而开,只见他的小儿子的左手掌的纹路像是篆书的“公”字!右手   的掌纹像一个篆书的“羽”字。周昭王于是就给他的小儿子起名叫做   “翁”!翁的子孙后代也以翁作为自己的姓氏,   3根据史料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在今天的浙江省定海   县东、也有说是8164广东省翁源县的),他的子孙后来就以邑名为姓、世   代相袭,形成了翁姓。    2 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6560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   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二 迁徙分布   翁姓的1861望族居住在钱塘(今天的浙江杭县)。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临川郡:三国的时候吴国置郡!在今天的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   带!   2 钱塘:也写作钱唐,是一个古县名。秦代的时候置郡,在今天   的浙江省杭州市!   堂号:   1 资善堂:宋朝时期的翁甫!在资善堂当教授、监守登闻鼓院、   对于皇帝的问题0202的回答,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   2 赐鱼堂:唐代时候的翁洮、被任命2017为员外郎,后来隐居不愿意   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1720于是作了《枯鱼诗》作为回答?   皇帝看了诗以后、知道他绝对不会复出了,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   、   四 历史名人   1 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晚年改号松禅。清朝时期江苏常熟   人,历任吏部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   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光绪帝的师傅。中法战争的时候、主  8534 张出兵抗击法军!反对李鸿章的妥协投降政策。中4812日甲午战争时期,   他也主张迎战日军!《马关条约》签定以后、他痛恨李鸿章的割地求   和!更倾向于变法图强、曾经以皇帝老师的身份走访过康有为!反复   讨论变法的事情!光绪帝二十一年的时候。在康有为的策划下,命令   别人起草12道新政诏书,准备通过光绪帝依次颁行!但是被弈忻所阻   挠。同年8月份、北京强学会成立、他给了热情的支持、但是他反对   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的主张。他是帝党的中坚分子!   又是光绪帝的智囊。所以慈禧很痛恨他。将他开缺回原籍。戊戌政变   后。他出面保释康有为!又被马上革职,并且永不叙用。交给地方官   严加管束,光绪帝三十年逝世,终年74岁、宣统三年,皇帝下昭、恢   复他的官职!追7994谥“文恭”,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等、   2 翁独健:福建福清人!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赴9725美   国哈佛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民国28年回国以4101后   !历任云南大学、北平中5179国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的教授!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后!曾经担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研究员。副所长。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1418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8932中   国民族史学会理事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中亚文化研究国际学   会副主席!19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逝世!终年80岁、著作   丰厚,有《蒙元时代的法典编撰》等!都是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   3翁郡:汉代学者?   4 翁仲同:宋代知县,字济可。宗安人。作官时,自己花5571钱买地?建    造学堂,供百姓的子弟学习。深得民心、   5 翁方纳:清朝时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家,在朝廷担任内阁学士,   6 翁春:清代诗人、江苏华亭人、   7 翁正春:明代状元、   8 翁广平:清代学者、书画家!   9翁运......余下全文>>!

古代姓辛的名人有那些?

  辛甲:西周初年史官。原事商王纣,曾献纣七十谏!纣不听,无奈投周、后任周太史、受封于长子、曾倡议百官群臣各献箴言!劝王行善补过,今存“虞人之箴”,     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父奭,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知名,6556秦雄为之语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辛秘:陇西人、唐代官吏、举五经、历河东司马、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开源节流、使泽潞之境收入大增!而其家却4819无厚产!为时所称!      辛文子:即文子,春秋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散文家。祖籍宋国(今河南省)、代表作品为《文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年)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辛庆忌:字子真!狄道(今甘肃省临洮)人!西汉将领、初为右校丞!屯田乌孙赤谷城!战退歙侯、拜为侍郎!迁校尉,后补金城长史、举茂才。复8762迁郎中车骑将军!6440又任光禄大夫。左曹中郎将。执金吾等职。后迁左将军、     辛延年:东汉诗人。生平无可考、所存《羽林郎》一首,为汉诗中优秀之作。     辛6491柔:汉光禄大夫,右扶风都尉,冯翊太守!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初随兄事袁绍。官渡战后事袁谭、曹操攻9165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9514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魏明帝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不久逝世,谥肃侯,     辛评:字仲治。是辛毗之兄,原是6110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2678佐袁绍、任参谋、袁绍死后追随袁谭、出使曹操时、曹操劝其留下,他坚辞不从,但袁谭因其弟辛毗已降曹而疑忌他!郁郁而终,     辛公义:又名辛亚,隋代狄道人!少年时丧父。母亲教他读书!以勤苦著称!开皇初年、辛公义任岷州刺史、岷地多疫病、辛公义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买治病的药品、4756免费给得病的百姓服用!于是岷地的病人百姓就多能痊愈、岷州的百姓都称辛亚是“慈母”。     辛彦之: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隋朝礼部尚书。经学家。文章令!      辛云京: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唐代大臣、初为北京都知兵马使!后迁代9977州节度使?兼太原尹。封金城郡王!赏罚分明、将士不怠、使所辖之境没有烽警之虞,官至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