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四柱八字

表示春夏秋冬的4个节气的古诗各两句

  一,表示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7749春风似剪刀, ——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二,表示夏天的诗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0116影入池塘? ——出自唐代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村》     三。表示秋天的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     四,表示冬天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0583雪纷纷!——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出自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咏梅》、

两句一起的八字成语

5658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聪明一世,懵懂片时一子出家,七祖升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物不成,两物见在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堂上一呼、0458阶下百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东一耙子西一扫帚东一筢子西一扫帚东南一尉!西北一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让礼一寸,得礼一尺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鸷鸟絫百、不如一鹗一家女不吃两家茶一佛出世,二佛生天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家不成!两家现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可以用作游戏名的两句古诗? 30分

  一:少室山头琴未冷、风陵渡口似闻声!人间自有情难老、不信娇女白发生、(郭襄)-风陵渡口第一次听到神雕大哥哥。   二:白马未驮夕照去、西风已送伤心来!中原可有英雄泪、为洗秋兰带露开,(李文秀)-白马啸西风的女主角!   三:灵枢终未得天枢、素问何曾问髯胡!烛泪滴残海棠冷!忍听山歌到晓无!(程灵素)-灵枢,

古诗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6856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二、表达技巧:   (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0944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0989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5816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6266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入松(题酒肆) (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现在看下面这首七绝《题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5770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6110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8741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7137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5682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3512:“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6666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9083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3501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7187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3640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3304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6545《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6487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8735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67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0167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6144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入松(题酒肆) (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3486现在看下面这首七绝《题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4020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6574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0998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2791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9973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1410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8564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5453长街的繁荣景象?实5217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修辞方式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   (一)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3669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509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二)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2096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三)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3610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四)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0978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0633他的经历和处境?   (五)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6881主人下马客在船”)。双关。比拟等用法!特点!作用类似于7702一般文章中运用的辞格!此不再赘述。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以古诗起名字

  姓氏不知到!起不了、

关于惊蛰的古诗有哪些

 2070 韦应物《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范成大《秦娥月/忆秦娥》: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陆游《春晴泛舟》: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最荒芜的地方,古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远地无人谁凭问。凄风苦雨满箫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0608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1899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横联是风生水起对联两句

  4033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三羊开泰 四海同圆中国梦!五福迎春 九州齐唱太平歌!,

著名的二十八字七言古诗有哪些

  芙蓉楼送辛渐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凉州词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赤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早发白帝城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1640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   朝代:唐代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755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泊秦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回乡偶书二首·其3180一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