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桃花风水 >姓名测字

历史上姓龙的名人有哪些

  龙伯高(前1年——公元88年),名述。京兆(今西安市)人。是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共同先祖!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有褒扬。      龙敏,字欲讷,6045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摄参军。刘守光乱。敏避之沧州,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冯道,道为唐庄宗从事。乃潜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道曰:“闻子有客!可与俱来,”道以4418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庄宗即位。召拜司门员外郎。敏父咸式、年七十馀,而其祖父年九十馀,皆在邺、敏乃求为兴唐尹、事祖、父以孝闻、丁母忧!去职。赵在礼反、逼敏起视事!   龙章。宋代的画家。善画虎兔,著有。《圣宋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     龙仁夫(1253—1335)!字观复、号麟洲。永新(今属江西)人!博究经史!以道自任、宋亡,负海内重名!举为江浙行者儒学副提举、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后任陕西儒学提举!晚年寓居黄州。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4002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皇元风雅·前集》卷二选人其诗六首,以《陈平章席上题琵琵亭》最有名,《隐居通议》等书说此诗为讥7263讽南宋降将吕文焕而作,   龙启瑞(1814~1858年)?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是清代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字辑五、号翰臣(一说是字)!道光二十一年(一3346八四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出任湖北学政、治古文辞宗桐城,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袁爽秋有题其山水画册七古、花鸟亦佳、但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卒年四十五、     龙燮。字理侯。号石楼、改庵,又号雷岸!桂崖,晚号琼花主人。江南望江县(今属安徽)人。据《燮公年谱》记载?龙燮生于明崇祯十三年正月十七日(1640.2.8)?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1697.9.25)。康熙中。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左迁大理寺评事,官至中允!燮有诗名!与王士祯。庞皑等唱和。亦工词曲,所作《琼花梦》传奇。《芙蓉城》杂剧。颇称于时、除了7294剧作两种!尚有《和苏诗》三集,今存有康熙9125刻本和抄本,为其诗文作序者!皆一时名家,如赵士麟!王士禛、田雯为其作序时,分别是吏!户!刑部侍郎。皆是享誉当时的名公大臣,足见其诗文之!

历史上姓方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方的名人分布

  方储(!—93)东汉官员!学者。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习孟氏《易》。精图谶、善天文,章帝建初间3266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转洛阳令!后加太常卿。封黟县侯!   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迁至睦1074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他于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江8558东地带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1121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   方凤!生卒年不详,字时鸣。号改亭。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御史、广东提学佥事、有《方改亭奏草》。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1040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所作有《清芬阁集》!又辑历代妇女7034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7868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伯谦(1853年(癸丑年)-1894年)!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1880年、在英国学习驾驶军舰!回国后。任济远号管带。1894年、济远号与操江号护送高升号,在丰岛遇日本袭击,方伯谦带军逃回中国。9月17日,在黄海海战再次逃出战场。清政府以怯战之罪处斩方伯谦!   方志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9545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   方心芳(1907—1992)、生于河南省临颖县、中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和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

朱姓名人四个字的

  朱熹。朱自清、

历史上姓叶的名人

  ◆叶姓排行     目前!叶姓在中华百家大姓中排名第49位?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4414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姓氏源流     叶(Yè 叶)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2574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2、出自叶调国、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3!出自中国古姓、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数民族有叶姓: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春秋时吴国人叶雄即是南4650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② 5366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得姓始祖:叶子高!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季连的后裔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立国为荆!定都丹阳。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其后人便0355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与吴军打仗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为尹!沈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阳、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于是其后人便以邑为氏、沈诸梁则被尊为叶姓始祖!因其字号子高。后人也习惯称其为叶子高,     ◆迁徙分布      1!叶公去世后、经历战国时代,秦国灭楚之际、其后裔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一支或者数支改沈为叶,尊沈诸梁为始祖、辗3691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这就是叶县虽然是叶姓的祖地,而叶姓族人并不多,河南一带的叶姓!多为后来南迁重返故乡留下来的原因、   2。西晋末年,由于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流徙到陕西。河北的叶姓后裔一部分向2018南迁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时形成了以“南阳叶氏”为代表的望族概念,   3,唐宋时期是叶姓迁徙最频繁时期。这次因支系较多,迁徙往返不定、有避唐末之乱的,有在宋朝为官随宋室南渡的!其中从河南叶县迁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对叶姓以后的流徙有很大的影响!宋末迁往福建的叶昂,叶洙。叶霆成为安柄、佛岭。莲溪叶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叶姓、此时也大量迁居浙江括州,宁波一带,唐宋时期、也是叶姓名人辈出的时期,叶姓成为江南的著姓!   4、明清之际!3108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沿海一带的有志之士。纷纷到海外发展!其中就有叶姓名流!明朝过海去台湾的人为数不少,到清代去台湾的开创基业的更多!可以说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的叶姓客家人、没有那个分支不 出海发展!现居港,澳!台各地的叶氏都是其后裔,叶姓在台湾人口有20余万。在各大姓中排名3550第20位。   5!清末民初,沿海和港。澳!台的叶氏后裔开始发展到南洋诸国!特别是新......余下全文>>、

历史上姓包的名人有哪些

  包拯:     字希仁(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0697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康     包康。安徽合肥人氏。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五世孙!     包孝     包孝,明代官吏,字元爱、包节之弟!嘉靖十四年进士。     包万有     包万有(1590~1657)!字似之,号敬衡,县城北隅人。一代文豪,     包壮行     [明]字穉修,扬州(今江苏扬州)人     包世臣、

历史上姓戚的名人有哪些

  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同文 北宋初与范仲淹所创高平学派。,

历史上姓尚的名人有哪些?

  蒋琬、东汉末年零陵郡人。蜀汉进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后封为安阳亭侯。接替诸葛亮为丞相。 蒋廷锡!江苏常熟人!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 蒋立镛、天门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状元、历任国史馆协修及纂修!朝考阅卷官等、任河南乡试副主考官,出任广西乡试主考官? 蒋梦麟!浙江余姚人。北京大学校长、。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哪些?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6515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6872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6851氏正宗!   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出自他7906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5160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再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5408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编及全国各地!   台湾的杨亦然成为现今台湾的第十大姓,杨氏入台其始祖是明朝永乐年间福建漳州的杨巷摘!最先入台把杨姓带入台湾、以后的清朝康熙年间!雍正年间,乾隆年间不断有杨氏入台开垦定居。   堂号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

历史上姓杜的名人有哪些?

   杜斌 文+武=斌 文武双全,

历史上姓山的名人

  山涛!竹林七贤之一。第一个想到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