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桃花风水 >姓名测字

苏轼的诗词有哪些?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欲7762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0391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该句出自宋代诗词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原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4980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2!该句出自宋代诗词人苏轼的《念如娇·赤壁怀古》,原词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1393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0524尊还酹江月!   该作品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3。该句出自宋代诗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词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可谓佳作!   4。该句出自宋代诗词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诗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4827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5!该句出自宋代诗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

苏轼的所有诗词名字?

  【诗词作品】  《赤壁赋》   《后赤壁赋》   《石钟山记》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春宵》   《海棠》   《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踏青》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三月二十九日》   《上元侍宴》   《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题金山寺》   《题西林壁》   《望海楼晚景》   《雪后北台书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赠刘景文》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女王城东禅庄院》   7181《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洞仙歌(冰肌玉骨)》   《洞仙歌(江南腊尽)》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浣溪沙(寓意)》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减字木兰花(春月)》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满江红(江汉西来)》  《满江红(清颍东流)》   《满庭芳(三十三年)》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南乡子(,

苏轼的诗词风格是什么?

  诗风   苏轼工诗、0886与黄庭坚合称“苏黄”!现存约二千七百多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对后人影响最大的也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西湖之美954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元丰四年暮春三月。东坡写下〈黄州寒食诗帖〉、此帖为6741两首五言古风?诗句沉郁苍劲、低回长叹、极富感染力,其书法不拘小节,字形章法布局俱佳、颇有右军遗意。唯用笔失之草率。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二十世纪末更被誉为〈兰2301亭序〉,〈祭侄帖〉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在此帖后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朱弁《曲洧旧闻》:“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唯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鲁直亦瞠乎其后矣,”   白称诗仙,古体绝伦!杜诗律圣!拓宇七言!东坡晚出,各体皆能!无题不作、比配诗神。   词风   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传诵甚广,   苏轼扩大词的内容,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等题材,无一不可入词!苏轼提高词的意境,扩大和开拓词境,提高格调,豪放词以外!也有清旷飘逸、空灵隽永。以至缠绵妩媚之作!   苏轼词风豪放(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将词“诗化”。笔力雄健。个性鲜明!展现出作者旷达、爽朗的个性,多豪情壮语、意气昂扬。感情奔放,想像丰富奇特、   体裁和音律上、苏轼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词的文学生命重于音乐的生命!苏词作品往往有序!阐明词的内容,或作词的原委、时间!地点!事实分明、   相传苏轼官翰林6914学士时?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幕下士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苏轼的词风被归类在“豪放派”,所以与周敦颐的8744“格律派”大相径庭!南宋时知名的词人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词人!后世将苏东坡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

关于苏轼的古诗大全

  关于苏轼的古诗大全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2939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的代表诗作有《 》、《 》、《 》

  题西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惠崇8348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于新生儿的诗词

  1!内养婴儿盈尺象   宋 陈朴 《望江南/忆江南》   2,安得似婴儿   宋 张伯端 《满庭芳·真铁牛儿》   3!向来襁褓婴儿   宋 程大昌 《临江仙·抗步碧潭弥弥》   4、婴儿并姹女   宋 蔡伸 《小重山·流水桃花小洞天》   5?见说婴儿屋里多   宋 沈瀛 《减字木兰花·琴心和止》   6、那比婴儿神彩   宋 汪莘 《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   7,胎息象婴儿   宋 葛长庚 《水调歌头·不用寻神水》   8、似婴儿娇俊   宋 夏元鼎 《沁园春·大道无名》   9,只为婴儿未壮   宋 夏元鼎 《水调歌头·擒得铅归舍》   10!感婴儿   宋 夏元鼎 《水调歌头·人身藏宇宙》   11、紫玉婴儿盈尺。更新奇   宋 无名氏 《南柯子/南歌子》   12,婴儿养就   宋 无名氏 《念奴娇·今年秋早》   13!婴儿迤逦降7479瑶阶   唐 吕岩 《七言》   14。婴儿只恋阳中母   唐 吕岩 《七言》   15,婴儿日吃黄婆髓   唐 吕岩 《七言》   16、婴儿投姹女   元 王哲 《临江仙·每日行持都不是》   17。脉婴儿   元 王哲 《卜算子 苏幕遮》   18。正见婴儿弄影   元 王哲 《西江月·常把内真频看》   19。黄芽养就婴儿   元 王哲 《西江月·人要修行猛做》   20?认得婴儿住癸房   元 王哲 《瑞鹧鸪·堪当姹女嫁丁郎》、

从苏轼的哪些诗里可以看出苏轼的性格

  苏轼的诗、不外乎就下面的几种感情与性格!都可以套上去的。也是我总结的几条,   满意请采纳、   1: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   2: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   3: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4: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5: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6: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6220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7:“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1891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8920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4504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有关缘分的诗词

  《一线牵》   临水出绿柳随风。   江河湖7716海与雨逢、   自古游鱼栖于水!   6560一丝缘线牵其中,!

从诗中看苏轼的政治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9582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7790丧子之痛,苏轼便6033上书朝廷!请求8242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6677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 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8082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9069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9539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州(3678今广东惠阳)、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处暑的诗词

  长江二首 (宋)苏泂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处暑后风雨(宋)仇远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宋)张嵲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