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桃花风水 >姓名测字

男孩取名字,姓谭,出自楚辞或论语

  谭轻侯。

男孩取名字,要出自楚辞,诗经或论语,谢谢!

  张漫索 Wu将上下而求索.]     张斯 Kong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张鸿 Hong鹄之志.     张然 Ming[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张修 Ci Zhang安知 Le?]     以上.仅供参考,自己权衡.     其实名字还是父母亲自取好,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么.     另.大可不必拘泥于甚麽楚辞诗经论语,毕竟不一定今不如古.     另附诗一首.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语》中有关“诚信”的记述

  论语·学而篇 学而篇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4544该篇的篇名!《学2841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3060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4325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2896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0868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7254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7008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9596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3282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4588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0877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0710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5770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3486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2185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5081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2981起来造反?这样就可8098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0438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4275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4708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7460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2471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6231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3354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3805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8642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7526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8379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9520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2830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6604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5994【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0957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0663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4897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5434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2941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7550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0801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1547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8596重贤者,  5622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2291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2046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8083】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8274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0772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6510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4312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0499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1784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9152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9260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8811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2092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4632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1565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6000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2082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1605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9720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1208“礼”,既指“4467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求一男孩名,姓方,最好从<<易经>>或<<诗经>>中取名字

  穆清.穆皇.   取自的Miao>.歌颂了武王的高尚德行.   "穆"是深幽壮美的意思,"清"即清明,指人品德高尚."皇"其实和穆一样,都是庄严肃穆的意思.   希望你的4822孩子能像一国之君那样哦~?

如何取名字?

  性别:男   出生:公元2010年1月18日11时30分(阳历)   农历:二○○九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时   当月节气:小寒(1月5日19:6)、 中气:大寒 (1月20日12:24)   生辰八字:己丑年 丁丑月 戊辰日 戊午时     一、你宝宝的八字命盘   下列是你宝宝的0982八字命盘、你宝宝是黄龙。出生於黄牛年, 日8682天干代表你宝宝,所以你宝宝是属土,   年 (祖先) 月 (父母) 日 (自己) 时 (子孙)   阴土 阴火 阳土 阳土   黄牛 红牛 黄龙 黄马   八字命盘从阴阳干支三合历取得、上排是天干!由五行「金水木火6785土」轮流排列!下排是地支。用十二生肖顺序排列,十二生肖可转换成五行!   二。你宝宝的五行得分和喜神   下列算出你宝宝命盘中五行的分数   五行 木 (日主自己) 火 (体智外泄) 土 (钱财享受) 金 (职位压力) 水 (保护求知)   分数 3.18 20 49.5 4.56 8.8   八字五行得分情况:   火20; 土49.5; (同类得分:69.5)   木3.18; 金4.56; 水8.8; (异类得分:16.54)   相差:52.96 综合旺衰得分:52.96 八字过硬   八字喜用神:八字过硬、八字喜木,木就是此命的「喜神」、   八字论命是在找五行阴阳的平衡、同类和异类得分基本相同时!五行阴阳较平衡,一生较顺利,当同类和异类得分相差过大时?人生八字就过硬或过弱。一生起伏较大。喜神的选择一般从得分最少的哪一类中选取、此类中值最少的五行就是你的「喜神」或称「有用之神」、当「喜神」来自流年或大运时。命盘的五行会较平衡,平衡的五行较不会打架、换言之。不愉快的事会减到最低点,那一年就会较幸运!八字就是从这个平衡理论,去分0246析人一生的起落!这里。我们就选木当做此命的「喜神」!     喜神是木 趋吉避凶的忠言   1!四柱喜木。有利的方位是东方(以父出生地为基准)!不利西方、西南。其人喜绿色、不利白色,喜居住坐东朝7128西的房子、床的放置东西向!床头在东。房9547间里适宜摆放绿色植物、   2!取名用字五行属木的有利。用:俊楠,松德、冠楠,冠霖!风桦 !圣杰。天杰、文彬,泽楷,小名可取最后一字,用叠音念即可。   名字用木有助催发后天之运、弥补先天五行之不足,如果你2195有更好的构思。再用我教你的方法为儿子另外取名、相信更有意义,   推荐用名:圣杰:圣者之风,英雄豪杰。   天杰:天之骄子。人中豪杰!   文彬:温文儒雅!文质彬彬、   泽楷:福泽如海、士之楷模。   3。四柱喜木!应从事与木有关的事业或职业为宜、文学。文艺!文具店。文化事业的文人、教育界。书店、出版社、公务界、司法界!治安警界。官途之界、政治界。新创设计,特殊动植物生长界之学者,植物载种试验界、   木材!木器、木制品,家俱!装璜!纸界!竹界。种植界!花界、树苗界。青果商!草界。药物界(开药房或药剂师),医疗界, 5995  培育人才界?布匹买卖界,售敬神物品或香料界!宗教应用物界、宗教家之事业,0507或售卖植物性之素食品,以上均属木之事业、   4、事业发展利东、东北、不利西!西南,   5!吉祥数字为: 1 2   6!吉利楼层末位数为:3 8   7 根据五行命理学说、个人的八字是隐秘的。况且网络世界人流复杂。把八字放在网上太久不是很好的方法!如果算出来的结果你认为有那一位回答者令你感到满意。可以选择尽快采纳。     本人上网为人指点迷津!不求名、不求利,也不要求回报。只求助人!现在1753你知道了宝宝本身命理的优势和弱势?只9618要善于利用,就可趋吉避凶。不过这只是先天的命理,就算5862八字过硬都没关系、想要改变后天的运势、还是要多行善事!广种福田、和依靠本身后天的努力,真正想要得到幸福、其实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意念!   本大师精研命理数十年。但是行事喜欢低调。所以匿名了!希祈见谅、     祝愿你的宝宝一生健康快乐,幸福美满。   顺祝你心想事成。一生好运。   (一般的姓名学大师惯用7955笔划命名、结果算出了很多人同名不同运的尴尬局面?唯有配合五行命理结合出来的姓名才是独一无二!效果奇准!)。

山下火名的男孩取名字中有雨字好吗

  也行。可以互补!

解读名人的名字 有关论语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张启发,湖北公安人。我的同乡,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7085学院院长!   另,现任辽宁省铁岭市一副市长也叫张启发、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张好古!系相声大师刘宝瑞相声作品>中的人物!该篇文章曾经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现代人叫好古的也不在少数、但大都不出名。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于凤至!富商于文斗之女、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蒋孝慈。蒋经国之子。曾任东吴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委员!1996年病逝。其孪生兄弟蒋孝严。现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7204”   孔从周!又名孔从洲、原为3432杨虎城的爱将!曾参与西安事变。打响第一枪!后率部起义投奔共产党。成为开国中将,其子孔令华娶李敏、从而得与毛泽东成为儿女亲家。   子曰:“见0183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任贤齐、台湾歌手!有一位大明星。不用多说,   齐贤!据说齐秦和王祖贤的小孩准备用这个名字的!但是他们小孩还没要就分手了!所以这个齐贤就是个虚构人物了。呵呵、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毛泽东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4335毛泽东发动轰轰烈烈的“尊法反儒”运动!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极深的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0456不学则殆。”   张学思!张学良之弟!追随中共,为共和国开国少将!文革2400中被迫害致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张德邻!曾任重庆市委书记,中共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是那个闹绯闻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制片人!主持人张斌的父亲。   陈德邻!烈士刘胡兰曾经的未婚夫、   丁德邻,当代画家!擅长中国画,江苏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一级美术师!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张纯如、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因患上严重的忧郁症。2004年11月9日在自己的汽车内自杀身亡!其生前为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的成员、对于华裔在美国所受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常常仗义执言:在李文和被控间谍案时!她是少数站出来对不公平做法予以谴责的知名华人之一。对当时喧嚣一时的美国国会考克斯报告中的错误也曾公开予以反驳,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高怀德、五代时常山真定(今正定)人!北宋开国名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里的“知”同“智”!所以引出了话剧《白毛女》中的一个人物----1493穆仁智?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喟1670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3012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先说“博”与“文”: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首相、明治维新元老!李9814鸿章的同学,   刘......余下全文>>!

男孩取名字,姓关,要出自楚辞,诗经或论语,谢谢!

  名字是教育的第一步,是父母殷勤的期望的浓缩!想发财。想健康。想有豁达的胸怀、想要有勇敢的心,想要9988遵循自然?想要保家还是卫国、还是为了纪念谁、缅怀谁!如此宽泛的出题,太难、!

易经》《道德经》《论语》哪个是基础,那个是高端

  易经、论语是儒家的!道德经是道家的。不4829是一个系统的。也没7665有哪个是基础。哪个高端的说法!不过易经相对深奥、道德经比较抽象。通常来说论语容易学点,当然啦这个看7389个人喜欢哪个方面的知识。、

高二政治,怎样认识周易,论语的历史地位?简单谈谈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记7845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文学理论等。对中3790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3605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它一直是国人的必读书,没有哪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和平民不受它的影响的。所以!不读懂!读透这本书!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它是打开中国传4408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也曾被比作东方的《圣经》~,


展开全文